爱看书吧

正文 15-2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心思却一点也不轻。

    电梯下行途中,大家还在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讨论附近哪家小吃店分量足、哪家老板脸最臭。姜殊听着,偶尔点头回应,语气温和,神色却明显不在状态。

    叮——

    电梯抵达一楼,门一开,一阵热气扑面而来。几人迈出门口,阳光落在走道上,有人正抬手遮眼,姜殊的手机却在此刻响了。

    她掏出手机看了一眼,眉头一动,随即停住脚步。

    “你们先去,我接个电话,一会儿过去。”她朝那几个同事轻声道。

    “好,那我们先去占位置啦。”有人挥了挥手,几人转身走出公司前厅。

    姜殊站在玻璃大门旁,午后的阳光透过顶棚倾斜下来,将她的身影拉得很长。她躲在阴影里,背后是投射在地面的光斑,手指在手机屏幕上一滑,按下接听键:“喂?”

    听筒那头立刻传来陶洋的声音,带着掩不住的兴奋:“姐,我这边已经顺利签完了入职合同,从今天起,就算正式入职了。”

    姜殊靠着玻璃幕墙,眉眼随之柔和下来:“很好啊。”语气是真心的欣慰,“那边的条件还满意吗?”

    “挺好的。”陶洋的声音带着些蓬勃的朝气,“就是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忙,律所这边刚刚接了个经济类案件,刚好我在实习时碰到过类似案子,所以他们打算让我主理。”

    姜殊侧头看向街对面繁忙的车流,思索片刻:“那你租房的事怎么办?”

    “我打算找中介,网上看看图就差不多了。”陶洋语气轻快,像是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那可不行。”姜殊语气一顿,眉头微蹙,“网上图片都修过,实际情况不一定靠谱。你先自己筛一筛,看中哪家告诉我,我带你实地看一眼,确定没问题了再定。”

    陶洋那头静了一瞬,声音低下来,却多了点温柔:“好啊,那就麻烦姐了。”

    姜殊低声笑了笑,语调轻缓:“你刚来,又人生地不熟,我照顾你点是应该的。”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才挂断电话。

    之后几天,姜殊一头扎进Stellbot的项目中,奔走在不同部门间收集使用反馈,反复推演设计细节。然后再将现场观察到的问题一一整理,回到工作室与小组其他成员沟通,试图用设计逻辑将其化解、包容。

    而与此同时,傅煜这几日再未出现在Stellbot。也许是被集团事

    务绊住,也许是刻意为之,他退得干净利落,彼此之间仿佛陷入了某种无声的过渡地带。

    像是一块彼此默认放置的缓冲垫,隔住了那些未说出口的情绪,也拦住了曾经不加掩饰的目光。

    这是一团解不开的乱麻,姜殊没有去深究,只是照常将项目往下推进。流程、对接、图纸审核……每一步她都做得稳妥而机械,刻意将个人情绪剥离出去,只留下“设计师”这一层身份继续运行。

    很快,又到了一周的周末。

    按照之前约定,姜殊开车带陶洋去看房。

    陶洋提前选了两处,两人一早出发,一连看完,两处房子优劣明显,最终选了第一家。那里环境安静,装潢风格走极简路线,很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尽管价格稍高,但以陶洋如今的薪资,也足以负担。

    看完房,刚好赶上黄昏。天色将暮,楼宇被夕光染上一层温柔的橙金色。

    陶洋提议吃顿饭,姜殊站在车边,打了个呵欠,下意识揉了揉太阳穴:“小陶,你会开车吗?”

    陶洋一手搭在车门上,笑着点头:“会啊,早拿到驾照了。”

    “有驾照就行。”姜殊抬手将车钥匙抛过去,“那你来开,我实在有点撑不住了。”

    陶洋接住钥匙,有些诧异:“姐,你不舒服?”

    “没事,就是这几天在工作室和甲方公司两边跑,再加上今天起了个大早,有点累,歇一会儿就好。”姜殊坐在副驾位置上,调低座椅,把脑袋轻轻倚在头枕上。

    陶洋迟疑着重复:“甲方公司?”

    姜殊抽出侧面的安全带:“对,Stellbot,我现在每周有一半时间都会在那里。”

    陶洋动作顿了顿,轻声道:“那早知道我就不喊你陪我跑这一趟了。”

    “少来,别煽情。”姜殊双眼微闭,语气带着笑意,“我是真把你当自己人,才把什么事儿都告诉你,你可别瞎想。”

    说着,她拿出手机刷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劣性博弈[gb]》 15-20(第7/11页)

    了下地图,“吃点清淡的吧,我前两天吃的太油腻。”她找了家附近评价不错的粤菜馆,定好导航,“走吧,路上慢点开。”

    车子启动,驶出车位。

    夏季日长,暮色缓慢地洇染天边。车缓缓驶入餐馆门前的小巷,街道两侧的梧桐树在落日下投出碎金般的光斑,安静无声。

    姜殊倚在副驾驶椅背上,闭着眼,睡得很沉。眉眼在斜阳下显得柔和,呼吸安稳,像是整个人终于从某种绷紧的状态中缓了下来。

    陶洋停好车,侧过头,视线落在她脸上。单方面的注视令他坦然了起来。

    阳光斜斜地映照在姜殊脸侧,晃得她眼皮微动。陶洋见状,下意识伸出手,用掌心帮她挡住了那道光。动作很轻,很慢,指节略微用力,努力控制着手的距离。不去碰她,也不能离太远。

    车厢内一片寂静,只有窗外蝉鸣远远回响。

    他的目光长久的停留在姜殊脸上,沉默而柔软。眉眼间没有任何显露的情绪,唯有压在心底的东西,在这短暂又静谧的时刻,悄悄漫了上来。

    忽然,街口传来一声突兀的汽车鸣笛,打破了车厢内的安静。

    姜殊睫毛一颤,慢慢睁开了眼。视线还未完全聚焦,便瞥见面前一道微微颤动的手影,挡住了洒进来的余晖。

    她顺势看过去。

    陶洋像被什么烫了一下,手迅速地缩回去,动作快得带出一阵风。他低下头,掩饰般轻咳一声,耳根悄然泛起红色,连脖子也跟着微微发烫。

    姜殊撑起身子,抬手理了理额前散乱的发丝,望着窗外的街景:“到了?怎么不叫醒我?”

    陶洋没立刻回话,指尖摩挲着方向盘边缘,闷声道:“看你睡得沉,想让你多休息一会儿。”

    姜殊侧头看他一眼,似笑非笑地说:“倒是挺贴心。”

    她拿起包,动作利落地将肩带挎上,推门下车,语气随意地丢下一句:“在现在这个奇葩盛行的年代,谁能找到你做男朋友,那可真算是有福气。”

    陶洋微微一怔,视线下意识追着她的背影,嘴角动了动,最终却什么也没说,只轻轻吐了口气,把那些被夕阳晒热的情绪悄悄收了起来。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餐馆,用餐时气氛松弛。快吃完的时候,姜殊从包里取出药盒,动作平静自然,就着桌上的茶水将药咽下去。

    陶洋的视线轻轻一滞,随即放下筷子,语气放得极轻:“姐,你还在吃那个药啊。”

    他知道姜殊精神状态一直不好,需要依靠药物缓解,许多年前就知道,只是没想到时至今日她依旧无法摆脱对药物的依赖。

    姜殊没有抬头,只低声“嗯”了一声,顺手将药盒重新收进包里,语气淡淡的:“老毛病了,习惯了,没什么。”

    她说得随意,像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插曲。

    陶洋垂着眼帘,轻轻搅动着面前碗里的汤勺,内心掀起一阵细密的波澜。

    姜殊在他心中,一直都是需要仰视的存在。她明亮、强大,处理事情果决干脆,从未在人前露出半分疲态。陶洋习惯了以这样的角度去欣赏她,甘愿躲在阴影中,默默注视、守护,努力让自己跟上她的步伐。

    他原本以为,把感情藏在心里才是最妥当的选择。安静地陪伴着她,不给她添麻烦,也不给自己惹困扰。

    大学时,曾经有女生主动追求他,他也并非没有过动摇的瞬间,可每当那个时刻,他脑海里总是会不自觉地拿那些女孩与姜殊比较。

    他发现没有一个人能比得过姜殊。她们可能活泼开朗,可能温柔体贴,却始终没有姜殊那种天然的吸引力与坚定的力量感。从那时起,他便渐渐发现自己对姜殊的感情,或许早就超出了姐弟之间的界限。

    而就在方才,看着姜殊熟练地服下那片药,看似轻描淡写的举动却在他心头狠狠划出一道细小却锐利的口子。他忽然意识到,这样强大的姜殊,其实也并不是刀枪不入。

    过往的经历曾在她心里划下伤痕,时至今日仍未愈合。共同的经历是他们彼此间的一种默契,更是激发他妄想的一种底气。除了他,旁人跟班无法体会姜殊当年究竟经历过怎样一段残酷又扭曲的时刻。

    陶洋捏紧了手中的勺子,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个念头——也许他能做的,比现在还要更多。他忽然不再满足于远远的注视,也不再满足于一句模糊不清的“姐弟”称呼。

    他需要一个更明确、更名正言顺的身份,能堂堂正正地待在她身边。尽管他目前还不够成熟、事业才刚刚起步,与她相比,自己并不算多么出色,但时光漫长,未来可期,他相信自己会变得更好、更强,也更有资格站在她身边。

    这样,才能在她不经意暴露脆弱的时刻,伸出手去,稳稳地将她接住。

    第18章 沙砾傅总好像有点不太高兴。

    往后的几天里,姜殊将自己的理念与修改后的设计构想整理成了个PPT,准备在甲方面前正式讲演。

    讲演的时间很快敲定,定在早晨十点整。

    会议室里,甲方那边除了傅煜和许嘉曜之外,还来了几位公司的高层管理与核心技术人员。

    这些人有的是Stellbot的中坚管理者,有的则是未来将长时间驻扎在这片空间的实际使用者。

    姜殊并不是行业新人,这种小规模的汇报场面对她而言并无太大压力。只是当她走入会议室,余光扫过傅煜时,才意识到自己还是低估了某些情绪对自己的影响力。

    傅煜坐在最边上的那张椅子上,轮椅略微偏向侧面。他身着深灰色的西装,神色平静,视线正低低地落在面前的资料上。

    几日未见,他今日的出现难免显出几分突兀。

    姜殊不动声色的凝视着他,傅煜偶然间一次抬头,两人目光相撞,姜殊像是被火燎到,快速偏过头去。

    一阵局促的感觉在心中扩散,好在面前投影仪的灯光及时亮起,内容被投在阔大的幕布上。

    姜殊站在幕布前,身上穿着一袭黑色套装,微微敞开的衬衫领口露出胸口处那枚珍珠吊坠,衬得她整个人散发出一种从容镇定的光晕。

    她目光扫向在座众人,声音不高,却清晰而从容:“大家好,我是本次项目的主设计师,姜殊。‘建筑的根本任务,不是表达形式,而是关照人类的存在本身。’这是挪威建筑师斯诺赫塔的一句话,我想拿它作为今天这个项目构思的开头。”

    她双手交叠在小腹前,姿态挺拔:“在我看来,办公空间设计的终极目标,并不是建造一套冰冷高效的生产工具,而是营造一个能真正承载人之为人的多样状态的容器。也就是说,以人为本,并不只是人走得顺、坐得下、用得上,而是人在这里可以被理解、被接纳、被尊重。”

    她按动手中的遥控器,画面随之转换:“这是当下国际空间设计的趋势。比如在北欧、加拿大、东京,越来越多办公项目开始引入‘通用设计’(UniverslDesign)与‘情绪友好空间’(Emotion-sensitiveZones)理念。他们不再只追求指标的最优化,而是在空间中保留‘喘息感’、‘延迟感’和‘恢复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劣性博弈[gb]》 15-20(第8/11页)

    她下巴微扬,唇边泛出一丝自信的笑容:“这正是我们下一步的尝试方向。我们将为Stellbot的新总部设计一套兼具智能感应、无障碍通行、区域化光照控制与心理缓冲机制的系统。我们预设了三条内部动线,其中一条为轮椅及行动不便者定制;会议区将采用柔性隔断,以适配不同社交场景;茶歇区设置微闭合式冥想角,便于员工短暂脱离群体;整套方案将在标准化办公节奏之外,为人留下非效率空间。”

    她的目光缓缓扫过坐在前排的几位高层:“这些不是功能上的刚需,但它们代表着我们对未来职场关系、对不同群体参与感的预设尊重。我们相信,只有一个可以包容‘不完美’的空间,才能激发真正持久的创造力。”

    之后的整段讲演始终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展开延伸。讲到最后,姜殊停顿片刻,目光扫过在座众人,主动发问:“有没有哪位想提问?”

    话音刚落,便有人举手。

    姜殊回头看去,只见是坐在角落处的一位女士,看样子像是公司的一位管理者。

    两人目光短暂交会,那位女士朝她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却不失锋芒地开口道:“姜设计师的构想确实具有前瞻性,我个人也很认同‘以人为本’是未来建筑的重要方向。但恕我直言,针对其中部分内容,我仍有一些保留意见。”

   &n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