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很高的。”

    “娘娘谬赞了。”

    邵玖笑了笑,并未将元后的称赞放在心上,虽然刘瑜对于她的才华有很高的评价,但邵玖一直以为自己的才华并不起眼。

    元后练了一会字后,就到矮榻上坐了下来,从宫人手中接过蜜水,喝了一口, 突然对正在看她字的邵玖道:

    “琼之, 你学问好,给我解释解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我想了很久,都不能明白。”

    “什么?”

    邵玖没有抬头, 继续欣赏着元后的书法, 元后的起步很晚, 以前她不过是略识几个字, 不至于当个睁眼瞎罢了。

    后来遇见了邵玖, 才真正开始在读书上下功夫, 邵玖主要教授元后的是《女诫》和《论语》, 这都是当时世家女子所必读的书籍。

    “春非我春, 夏非我夏, 秋非我秋, 冬非我冬。”

    邵玖听闻之后笑道:“这是一句乐府诗,其名为《日之初》,意思是这春天并非我想要的春天,这夏天也并非我所期望的夏天,秋天、冬天都不是我所想要的。”

    “什么意思?我怎么越听越糊涂了,陛下到底要的是什么?他又不说明白,就留下这么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让我猜来猜去也不明白。”

    “陛下不是想要什么具体的东西,陛下只是在感叹生命渺小,世事无常罢了。”

    “唉!还是你懂陛下,我不懂文墨,陛下说的很多话我都不明白,幸好有你,要不然我可真的没法子了。”

    元后拉过邵玖的手,无比认真,邵玖看着元后,她从不会怀疑元后的真心,三年了,在日日夜夜的相处中,在点滴之中,见证真心是件很容易的事。

    “琼之,近来身子如何?这些日子,陛下新登基,诸事繁杂,一直没顾得上你,你素来身子骨弱,这段时间,也忙碌了一番,可还受得住。”

    “娘娘放心,这三年天天参汤喝着,就算是濒死之人也该起死回生了,更何况我这不过是积年的弱症罢了,不碍事的。”

    “要不还是请太医来看看吧?”

    元后虽然表面看起来是在咨询邵玖的态度,但语气是不容拒绝,这让邵玖有些不安,她盯着元后的眼睛,试图从中寻找出些许异样。

    邵玖也说不上具体奇怪在什么地方,元后关心她身子确实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这样主动请太医来给她看病,这三年来发生的无数次。

    或许就只是直觉吧,可就是这种直觉让她三年来避免了无数祸事,东宫盛宠的背后必然是危机四伏的,她能一直安然无恙,必然是有些运气在里面的。

    “娘娘……”

    “还是请太医来看看,你这身子,实在让我担心得很。同时让太医瞧瞧,到底什么时候能有孩子,你跟在陛下身边的时间也不短了,也该有个孩子傍身才对。”

    邵玖尴尬地笑了笑,隐约猜测元后可能知道了些什么,却不敢确定,只能借着说熏香的事搪塞过去。

    从太常寺的太医署请太医令到元后所居住的显阳殿是有一段距离的,因此邵玖在元后这里很待了一会。

    元后与邵玖讨论着最近宫里盛行的头饰,这个时代,无论南北,女子都盛行高髻,在高髻上缀以金玉,显得身量既高挑又纤细。

    “琼之,你见过明姑娘没有?”

    “明姑娘?有所耳闻,怎么了?”

    邵玖愣神了一下,随即想起这位所谓的明姑娘就是太后的侄女,早在一年前就常入宫陪在太后身边,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太后是有意想让这位明姑娘嫁给刘瑜的。

    邵玖虽然深居简出,但这件事在宫中的讨论度不低,特别是对于整日无所事事的妃嫔来说,这样的八卦是很吸引人的。

    “母后让我尽早安排明姑娘侍寝,定下名分,但我探听陛下的口气,似乎对这位明姑娘无意,琼之以为该当如何?”

    “娘娘见过这位明姑娘吗?”

    “在母后处见过两次,姿容艳丽,只是有些傲气,按理来说,母后的侄女,算来也是我们到表妹,伴驾随侍是没有问题的。

    只是陛下的态度……你是了解陛下脾气的,陛下虽一向不在乎永巷多几个少几个女人,可这毕竟是母后的侄女,轻谩不得。”

    皇后虽然母仪天下,为天下之母,却也有自己的难处,这偌大一个内庭,大大小小的事都要她来处理,还要为天下树立一个贤德的榜样。

    杨如芮想到这些就觉得头疼,这后宫的宫人成百上千,再加上帝王妃嫔,待选的采女,这些人的衣食住行,都要她来处理。

    每日光是看宫里的账本,就已经是精力有限了,再加上还要处理婆媳、姑嫂、妯娌、妻妾等的人际关系,元后真觉得这后位是一个体力活。

    刘瑜没什么后宫不得干政的理念,他和元后是少年夫妻,是共患过难的,相互扶持才到今天,因此他常常会拿一些朝政问题来询问元后。

    杨如芮本身是不耐烦处理这些妃嫔之间纷争的,但明姑娘的事是太后亲自交代的,出于孝道,她不得不应承下来。

    作为一个妻子,没人喜欢自己丈夫周围有着一群莺莺燕燕,但她知道,刘瑜的身边不可能只有她一个人。

    她的丈夫注定是要成为一代雄主的,对于一个帝王来说,三宫六院实在是太平常的事情,再加上,刘瑜本身就是个多情种子,身边从来不缺女人。

    杨如芮很早就接受了这个事实,但她不愿亲手将别的女人送到丈夫的床榻之上,这是她的底线。

    可现在这个底线都要被打破了,她不可能拒绝,否则就会被说善妒,虽然她不在乎,可她知道刘瑜在乎。

    刘瑜想要做一个符合儒家要求的仁君,而他希望陪在他身边的是一个同样符合儒家要求的贤妻。

    “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太子强取豪夺后》 30-40(第9/14页)

    娘娘不如以赏花的名义,召见这位明姑娘,可以细细瞧瞧,看看这位明姑娘是否愿意留在宫中,了解一下明姑娘的态度,再做打算也不迟。”

    “若是她不愿留在宫内,大不了给她封个乡君县君,指门好亲事,这样当然是最好的。

    可若是她就是想要留在宫里了?”

    杨如芮看向了邵玖,目光中充满了探寻,主要是她以为向明姑娘这样的人,被家族寄予厚望,怎么可能容得她自己做主。

    “娘娘,这后宫的女人难道还少吗?娘娘若是觉得不舒服,这件事就交我来处理吧。

    说起这事,妾有一个想法,就是不知可行不可行。”

    邵玖难得一次自己主动揽事,这让元后有些吃惊,要知道邵玖一贯是不干己事不张口的,要不是自己押着她辅佐自己,邵玖才不愿主动惹事。

    她可是一贯除了诗文,旁的都没什么兴趣的。

    “你这是转了性子?”

    “妾只是瞧着娘娘左右为难,才为娘娘排忧解难的,娘娘要是不信任妾,妾不揽这事就是。”

    “别!别!这件事你来比我合适,母后说到底也是陛下的嫡母,明姑娘这事处理得不好,我倒落一身埋怨。

    你素来随性,到时候就算明姑娘不得陛下欢喜,母后也怪不到你身上,再加上有陛下护着,母后也不能拿你如何。”

    杨如芮很愉快地就将事情交给邵玖去办,比起她受到皇后身份的掣肘,邵玖就没那么多顾忌。

    明姑娘早晚都得侍寝,成为正式皇妃,但是如何让陛下接受明姑娘,让人印象深刻,就极为重要了。

    “妾给娘娘分忧解难,娘娘也得听听妾的一些拙见。”

    “琼之直说就是。”

    “妾近来翻阅史书,发现历来后宫有嫔御三千人,按照《周礼》来说,古者天子设有六宫,三夫人,九嫔,七十二世妇,八十一御女。

    这些宫妃不仅担任着管理宫中事务,还需要随时等待陛下的临幸。

    但这内宫之中有不少有才之人,她们或许无法得到陛下的宠幸,但他们的才能不该被埋没,而且内宫事务繁杂,宫妃精力有限,恐怕难以胜任。

    妾参看前朝典籍,发现很久以前,就有内宫设立女官的情况了,这些女官可专心辅佐后妃,治理内宫。

    妾以为可以仿照前朝官员品秩,建立系统的女官制度,负责专门的事务,这样也可以减轻娘娘的压力。”

    “女官制度?难道我们现在的女史、女尚书不是吗?”

    “不是,娘娘以为如今的女官和后妃在职务上有根本区别吗?妾想建立一个系统的制度,让这些宫人能够在这孤寂的内宫中找到一点生存的价值。”

    杨如芮并没有马上答应,她甚至有些无法理解邵玖的想法,建立女官制度,有这个必要吗?

    不过她也没有马上拒绝,她不想让邵玖失望,直说会做考虑。

    就在两人聊天的时候,太医署的太医令已经到了。

    第37章 太医署

    太医署有太医令二人, 今日来的乃是张太医令,入宫的日子并不算太久,不过四五年的时间, 但他的行医经验却足够丰富。

    他家以前也是宫中的太医,后来战乱,来不及逃到南方,再加上彼时瘟疫横行,也就留在了北方,四处行医。

    战乱之中,本来大夫是极为宝贵的,但偏偏这些夷狄之人并不信大夫,反而笃信巫术,使得在很长时间, 这些大夫都得不到重用。

    为了养家糊口, 这些大夫除了本在民间行医救人外,很有一部分投靠了那些□□在北方的士族。

    这些士族在战乱中为了自保和保护自己辖地的百姓, 往往会建立坚固的堡垒,用来抵抗外族的侵袭, 在战火的历练中, 这些堡垒往往拥有着很强的战斗力。

    这些士族虽然没有力量逐鹿天下, 保全一方百姓安稳还是可以做到的, 他们一直在期盼着, 有一天王师北上, 恢复中原。

    这些士族不是没考虑过辅佐这些异族领袖, 很可惜的是, 大多数异族领袖都没有成为一个帝王的资质。

    他们嗜杀好战, 嗜血成性, 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更有甚者,甚至屠城,以人为食。

    别说成为帝王了,就是一个合格的人都不是。而刘瑜是这百年以来,第一个让这些世家眼前一亮的人物。

    从北海王开始,他就一直有着仁义的名声,再加上有王蒙的支持,这些士族渐渐由观望到合作,允许自己家族中的子弟到刘瑜的朝中任职。

    张太医就是凭借高超的医术入的宫,他一开始跟随的就是太子刘瑜,比起官职高低,他更需要一个欣赏他,能够成全他志向的主公。

    早年的刘瑜并不相信大夫,但王蒙曾说过,要想遏制乱世中瘟疫的蔓延,治疗疾病,只有医术可行。

    刘瑜信任王蒙,凡是王蒙的谏言,他都会采纳。

    因此他才逐步恢复太医署,广纳天下名医,并在各地设立医署,设立医学博士,来教授医学。

    张太医给邵玖把过脉,先是看了邵玖一眼,随即又看向了元后,似乎在犹豫,到底该不该说。

    “无妨,张太医直说就是。”

    邵玖早就知道事情瞒不了多久,奚官局属于内宫,说到底只对皇帝皇后负责,她的事可能早就被奚官令禀告给了刘瑜。

    “夫人该是长期服用了朱砂类避孕的药物,导致身体有损,再加上夫人素有弱症,恐怕很难有孕。”

    “我知道了,你只告诉我,还有机会调养吗?”

    “臣只能勉力一试,但子嗣一事乃是天定,不能强求。”

    张太医令并不敢打包票,昔日在士族家中,就见识到不少阴私手段,这种事情谁打包票谁遭殃。

    现在他面前的两位,一个是当今母仪天下的皇后,一个是独得盛宠的温夫人,没有一个人是他惹得起的,这种情况下只能自保。

    杨如芮拍拍邵玖的手安慰她,眼神中充满了怜爱,邵玖心中对这种事情不以为意,并没有放在心上,见到元后对自己报以同情的目光,宽慰道:

    “无妨的,陛下子嗣众多,她们的孩子也就是妾的孩子,再说妾素来体弱,也没这个精力去照顾孩子。”

    杨如芮只当是邵玖为宽慰她才故意说得自己不在乎,心中对邵玖是越发怜爱了,她却不知道邵玖是真的不在乎。

    说出来的话也不全为了宽慰关心自己的元后,也有自己的真心话。

    “张太医,就由你来负责温夫人的身体吧,你应该知道温夫人是陛下最喜爱的皇妃,孰轻孰重,莫要错了主意。 ”

    元后早年同样笃信巫术,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讳疾忌医,后来是在邵玖的影响下,才渐渐对医学改变了看法。

    杨如芮记得当年在东宫的时候,自己宫里的一个宫人曾发热昏迷了好些天,当时身边的人都束手无策,是邵玖用了些手段,才让人苏醒过来。

    她记得邵玖曾带着她去过宫外的医署,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