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太子强取豪夺后》 70-80(第1/14页)
第71章 深夜未归人
“这是什么?”
沈季安没想到还有再见邵玖的机会, 而这次来的不仅有邵玖,还有鱼贯而入的宫人,这些宫人手中捧着地上等的笔墨纸砚。
“玖曾记得东山有藏书万卷, 不知师兄可还记得几卷?”
“东山藏书已尽在旭初心中。”
“如此甚好。”
“琼之师妹此言何意?”
“待到南北两朝签订盟誓,师兄便可归国,在此之前,玖有一不情之请还望师兄应允。”
沈旭初翻看着邵玖带来的上等黄纸,黄纸价贵,又肩黄色乃是正色,唯有帝王才可匹配,素来只有上奏天子的奏疏才需要用黄纸,邵玖带来黄纸,很明显是给刘瑜的。
“你已决心要留下?”
沈旭初还是有些不忍, 纵使两人早已做了抉择, 可邵琼之是他师妹,是那个天资聪颖, 向往自由的山间精灵。
邵琼之的确出生世家,也的确是经学传世, 可邵玖并未受多少女德教化, 她和家中男儿受的是一样的教育, 老师昔日甚至还打算让邵玖传承家学。
邵玖生长于山野之间, 最喜的是浪漫自在, 最不爱的就是拘束, 邵玖深受南朝玄学的影响, 怎么可能甘心困在宫闱之中?又怎么可以被困在这宫墙之内?
“留在北朝未必就很糟糕, 陛下虽非良人, 却会成为一代雄主, 北朝百年散乱,古籍经典不知流落焚毁多少,若是不归,玖打算整理这些散落遗失的典籍,如此半生,故纸书堆,却也算不曾辜负了。”
沈旭初闻言,越发觉得是自己对不住邵琼之,若非自己无能,怎么会找到邵玖之后,无法带他回乡,怎么会让她如此枯寂?终究是他无能的罪过。
“琼之师妹,是旭初无能,若旭初有昔日魏武帝之势,若南朝昔日不曾南渡建康,是否就不会有今日之困?”
“师兄,世间之事,多是难以预料的,芥子微尘,你我又有何不同?”
沈旭初默然无语,注定的别离,人事无常,不得自在。
“既然是琼之师妹所求,旭初必将竭尽全力,但也请师妹全旭初一心愿。”
邵玖看着沈旭初哀伤的目光,内心也是同样的悲戚,只是短短一月,容不下太多悲伤,邵玖明白时光匆匆,对于两人太过无情。
对于抄写古籍这件事,邵玖毫不掩饰她的私心,唯有一月,他们还有机会相见,一月之后,南朝使者南归,沈旭初便要离开,届时两人恐怕是生死都难逢,这是两人此生相处最后的时光,如何能不让人感伤?
“师兄但说无妨。”
“师妹在北朝三载,想必是见过不少遗落的古籍,失传的学说,旭初想请师妹为南朝记述这些散落于北朝的古籍经典。”
邵玖没有选择拒绝,沈旭初的请求在邵玖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保存下这些易消散的古籍经典,是两人出于读书人的本能,文化昌盛,是两人对于这个时代共同的渴望。
当宫人为两人备下笔墨,沈旭初径直来到桌案前,摊开黄纸,邵玖送来的都是上等笔墨,沈旭初整理衣袖,在砚台内滴上两滴清水,拿上墨条开始研墨。
邵玖走上前来到沈旭初身侧,跪坐在他身侧,从他手中夺过墨条,缓缓研墨,沈旭初侧头看向邵玖,邵玖的脸上并没有太多的表情,看起来无悲无喜,只是专心研墨而已。
沈旭初没有说话,只是盯着邵玖,他已经太久没有这么平静看过邵玖了,记忆中的邵琼之还是一个活泼少女的模样,现在的邵琼之却是前所未有的贞静。
“请。”
邵玖研好墨水后,拿起桌案上的笔,用左手抬住右手过于广大的衣袖,右手则恭敬地奉上狼毫笔,沈旭初看了一眼邵玖,没说什么,只是平静地接过,在黄纸上写上了第一句话。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这是王辅嗣的《老子注》?”
邵玖在看到第一句的时候,就明白沈旭初要写的是什么,北朝重实不重虚,《老子注》这本在南朝影响很大的书,在北朝却少有人知。
刘瑜要复兴礼乐,重视的是儒家经典,对于《老子》《庄子》这样的道家经典并不看重,王蒙是厌恶玄学的虚谈,因而对于这类经典避之不及。
对于整个北朝来说,玄学是被打压的,王蒙甚至禁止太学谈论老庄之学,只以儒家经典为是。
但对南朝来说,老庄之学可谓兴盛到了极点,谈论老庄早已成为文士之间的一种风尚,至道之纯静,追求的是一种万物等观的齐物境界,这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上的追求,以无为本。
无论是沈旭初,还是邵玖,他们都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长大的,他们都追求精神上的高度自在,向往的是一种至纯至镜的境界,可是现实太残酷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几乎能将人逼疯。
“正是。”
邵玖看着沈旭初一字一句写着,沈旭初的字很有前朝风范,凌厉而昂扬,有一种锋芒毕露的气势,尽显孤傲之气,如同白鹤吐气一般。
邵玖一面研墨,一面背诵下《老子注》的内容,两人,一个写一个背,配合得很恰如其分,几乎没有任何停顿。
当年在东山时,两人曾一同诵读这篇《老子注》,一同研习过其中语句的含义,这篇文章,对于两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篇文章而已,而是一段记忆,一段情分。
接下来的每一刻,沈旭初写下的每一篇文章,邵玖都曾诵读过,沈旭初最先记下来的是东山藏书的内容。
乱世之中,金银不足为贵,珍贵的是这些前人留下的财富,关于人生,关于自我,关于天下,关于宇宙,那些无言的参悟,总有人在守护。
刘瑜看到的便是这一幕,他看到邵玖为沈旭初研墨,看见邵玖为沈旭初挽衣袖,看见邵玖因为沈旭初一句话低眉浅笑,露出女儿家的痴态,感觉两人一起欢笑,一起长啸……
而这些是他不曾拥有过的,他见到的邵玖,从未这般恣意欢笑过,甚至不曾这样自然而然露出笑意。
刘瑜只是远远看着,他只是走批阅奏疏乏累时,忽而想去看看邵玖,想知道她现在在做些什么,他告诉自己,沈旭初和邵玖此生最多不过是这一月相处的时光,而自己却有一生的时间去取代沈旭初的位置。
邵玖很久没有这么开怀过了,她和沈旭初一同背诵着前代的典籍,就像回到了昔日东山竹林一般,两人不需要说什么,单单是背诵诗文,就足以令人很开心了。
而昔日在东山,但两人背到兴致高昂的时候,便会放声大笑,在竹林之中长啸,那时候的邵玖很是恣意自在,不会有太多礼法的约束。
在北朝三年,邵玖一直在压抑自己的天性,她是喜静,却爱自然,在山林间她可以找到最为至纯的快乐。
有时候快乐很简单,不需要贵重的珍宝,不需要权势地位,仅仅是和相合之人一同吟诗作赋就足够令人心情愉悦了。
沈旭初写下的文字,邵玖都会再过目一遍,她并非不信任沈旭初,只是她想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太子强取豪夺后》 70-80(第2/14页)
看看那人的笔记,在再心底默默念上一回诗文中说内容,再次重温那份快乐。
沈旭初是在空门落锁之前离开宫城的,待沈旭初离开后,邵玖再将沈旭初写下来的内容誊抄一遍,从头到尾进行检查,看看是否存在遗忘脱漏的。
刘瑜去含章殿找邵玖的时候,并未让宫人进行通报,殿内只有几盏昏暗的烛火,有两个守夜的宫人因为时间太晚而靠在柱子上打盹,完没有意识到帝王都来访。
刘瑜原本以为这边时候邵玖是该在含章殿到,可是令他失望的是,邵玖并不在殿内。
宪忠摇醒了正在打盹的宫人,询问她温夫人的去处,小宫人睡眼惺忪地揉着眼睛,还处于迷糊的状态,回答着宪忠的话:
“夫人还没回来了。”
“还没回来?这都什么时候了?已经二更时分,这个时候温夫人能去什么地方?”
宪忠的话听在刘瑜耳中只觉得心烦意乱,刘瑜环顾四周,确实不像是有人回来的样子,书架上的书、案几上的笔墨都是规矩摆放着的,没有被动过的迹象。
“你们主子是今天一天都没回来?是吗?”
“是。”
刘瑜并不意外宫人的回答,他看了一眼已经熄尽的沉香,宪忠便明白刘瑜的意思,急忙让人将香点燃,又安排人去寻找温夫人。
“不用了,朕大概知道她在何处。”
刘瑜抬手制止了宪忠无头苍蝇的行为,抬脚就离开了含章殿,朝着兰台赶去,若是他没有猜错,邵玖这会儿应该是还在兰台的。
从含章殿到兰台的距离并不算近,宪忠眼看着时间已经将近三更,而刘瑜还执意向兰台赶去,便上前阻拦道:
“陛下,白天皇后殿下送来了燕窝,陛下不如去显阳殿去歇息,显阳殿离这儿也近,陛下也好早些歇息。”
刘瑜顿住了脚步,这些日子被邵玖的事情搅弄得心烦意乱,到有些忽视元后了,刘瑜想着元后与他十数年的夫妻情义,自己的确不该这样忽视皇后,便点点头。
“去显阳殿看看皇后吧。”
【作者有话说】
求收藏,求营养液!
第72章 元后
杨如芮早已歇息, 南朝使者来访,她这个皇后并不轻松,再加上年节将近, 一些进京述职的官员都会携带家眷,这些常年在外的命妇少不了要接见安抚,纵使有女官提醒辅佐,还是身心乏累。
这些日子,往日的助手邵玖因为私情已经有段时间没有踏足显阳殿了,徐淑妃则忙着典学的管理事务,也是忙得抽不开身,能来辅佐她的,也就只剩下了郭淑媛、兰淑媛能够来搭一把手了,可惜的是两人都非汉人出身, 对于这些繁文缛节自己都不是很清楚。
刘瑜见显阳殿已然熄灯, 只剩下两盏宫灯在宫门口摇曳,犹豫着要不要进去探望皇后, 这个时候皇后宫中的女官长秋令辛夷刚刚服侍元后歇下,提着一盏琉璃宫灯从殿中出来, 不想迎面就撞到了圣驾, 顿时就慌神跪地请安。
“皇后已经睡下了吗?”
“回陛下, 刚刚躺下, 娘娘说胸口有些闷, 奴正要去拿些安神的香来点上。”
“你先起来吧, 皇后不舒服, 你为何没有告诉朕?”
刘瑜虽然这样问, 却也知道这些都是元后的意思, 一个小小的宫人是做不了主的, 叹了口气,还是决定进显阳殿去看看皇后的情况,无论如何,皇后都是他的结发妻子。
杨如芮这会已经躺下了,听到殿门被推开的声音,还以为是宫人,就闭着眼睛道:
“将香点上了,给孤倒一碗蜜水过来,不知为何,近年总觉得心口隐隐作痛,想来是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前。”
刘瑜闻言在桌上为元后到了一碗蜜水,来到元后的床边,看着床榻之上的妻子,熟悉的面容,只是眉间没有了往日的舒展,秀发铺满了床榻,其中隐隐已有了白了一半的头发,想到杨如芮刚刚的话,刘瑜心中涌出了一股愧疚。
“这些年辛苦你了。”
杨如芮原本还以为是宫人,不想竟是一个既无比熟悉,又十分陌生的声音,急忙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正是刘瑜那张英俊而成熟的面庞。
“陛下!”
杨如芮有些慌张,她没想到刘瑜会来到她这里,刘瑜已经有将近一个月不曾到她这里歇息了,这一两年来,刘瑜到她房里来的次数是愈发的少了,很多时候就是来了,也是来找她商谈国事 ,两人已经很久没有亲密过了。
杨如芮翻身就想起来,却被刘瑜按住了,刘瑜摸着杨如芮这头秀发,未施半点脂粉,天然去雕饰,看起来虽不如十七八岁的少女稚嫩,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听说你近来身子不适,怎么不来告诉朕?”
“一点小毛病罢了,不碍事的。”
“再是小毛病也不该忽视,你以为你还是年轻的时候了?咱们都年纪大了,比不上那些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你这如今该保养的也包养起来,你看看母后,也就比你大个五六岁,如今是各种乱七八糟的补品都用上了。”
杨如芮被刘瑜的话逗笑了,抿着嘴,随即又意识到这样嘲笑长辈不妥,忙又正襟危坐,收敛起脸上的笑意。
“陛下这话若是让母后听着,又该生气了。”
“梓潼朕还是喜欢你当初桀骜不驯的模样,记得你我刚成婚的那段日子,你可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什么上山打猎、下河捞鱼,斗鸡走狗,无所不精,虽然的确像个野丫头,却也是实在的快乐。
如今你端着皇后的架子,一本正经,严谨端方到让朕有些不习惯了。”
以前的刘瑜希望杨如芮收敛起性子,做一个符合儒家标准的皇后,可当杨如芮真的成为规训之后的皇后时,刘瑜又有些后悔了,他那个热烈明媚的姑娘,终究成了那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