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刘瑜起身,亲手扶起了美人,时隔三年,再次见到邵玖,纵使未施脂粉,却也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感。
她的气色大胜于从前,可是脸色却是愈发苍白,两颊有不正常的红晕,刘瑜一步步走近邵玖,哽咽起来,最终紧紧将邵玖拥入怀中。
“阿玖!”
“裴郎君,我们出去说吧。”
宪忠依然是那个极有眼色的内官,见着邵玖后面跟着的木头一般的徐珪,也不知道行礼,也不知道避退,只是傻子一样地看着邵玖,少不了得自己招呼着人退出去。
可徐珪有着一股子死劲,竟直愣愣地看着邵玖,完全没有搭理好心的宪忠,眼神之中分明是对刘瑜的警惕和对邵玖的担心。
“老师……”
“你先出去吧,将这两日的资料整理一下。”
邵玖叹了口气,她知道徐珪的意思,徐珪的出身鲜卑族,其母出身却是没落汉族世家,只是后来战乱,其母家人离散,在他出生前的两年,正好赶上了羯人屠城,他的母亲就失去了所有的亲人,最后被卖到了他父亲家,做了一名婢妾。
他心中是有恨的,他恨这离乱的世道,更恨逼死母亲的那些族人,他想成为母亲口中的君子,却也不愿放弃母亲的仇恨,他心中有着一团火,谁也不知道这团火会什么时候烧起来。
徐珪不知道刘瑜的身份,但第一眼见到刘瑜的时候,他就不喜欢这个男人,在这个男人身上,他仿佛看见了自己父亲的影子。
自己的父亲是爱自己母亲的,但是他保护不了母亲,也永远无法理解母亲所有的哀怨与愁思,最后只能逼迫母亲一点点走向死亡。
但他尊敬邵玖,他拜邵玖为师,跟随邵玖走过北朝的山水,遍访北朝的风土人情,辅助邵玖写就《四方與志》。
他敬重邵玖的学问,在北朝这个纷乱的地方,在一个士族没有骨气的时代,在一个屠杀与希望并存的朝代,他找到了一盏可以照亮路途的光。
他无意去探究邵玖的身份来历,也情愿拜邵玖为师,邵玖教他行兵布阵的方法,教他刑名之道,教他识人之道,短短三年,邵玖教给他的东西太多了。
徐珪离开了房间,却并不放心真的离去,而是在守在屋外,宪忠从没见过这么轴的人,也只能和他一同守在外面,同时要求那些侍卫看紧了他。
“阿玖,我好想你。”
刘瑜拉着邵玖的手,三年不见,邵玖的手已不复当初的细嫩了,她的手上多了不少的新伤旧痕的,就连常年握笔的茧都厚了不少。
“郎君,妾也在思恋您。”
“我们回家去,好吗?”
“妾还想再等一等。”
“等什么?”
当年邵玖自请离宫时,他本就不愿,却还是答应了,他想还她一片天地,可现在,入骨的相思让他迫不及待想见见邵玖。
可是他忘了,那可是邵琼之啊!她怎么会回头了?三年了,整整三年,在给他的信笺中,没有一次提起过要回去的言语,几乎全是各地的风俗民情。
他纵使幻想着,总有一天,邵玖累了就会回来的,可是这一天,他等了整整三年,才等到那一封。
“长安在即,相见不远。”
刘瑜不愿意在长安等待,他要去寻她,去接他的阿玖回家。
他知道邵玖的坚持,可三年的时光可以冲淡太多东西,他不愿意在等待中错过,他们两人中间,总有一个人是要迈开第一步的。
“《四方與志》还没有写完,妾还想继续走下去。”
见到刘瑜的那一刻邵玖是惊喜的,可她又有些后悔,她以为自己至少还可以再等等的,刘瑜出现的太快,让她有些猝不及防。
邵玖怎么可能就这样回去,她好不容易才拥有的自由,她还没有看够这大好山河,她还没有写完她的书。
她才刚刚想起自己年少时的志向,怎么可以就这样放弃?她不想放弃,无论那人是谁,她都不愿放弃,哪怕是刘瑜也不能够。
他是北朝的帝王,她承认对于北朝来说,刘瑜是位难得的君主,作为一个胡人君主,他已经尽量做得很好了。
可作为郎君,他们直接似乎很少能够坦诚相待,他们纵使习惯了试探与猜忌,错过与悔恨。
“可……你的身体还撑得下去吗?”
刘瑜一下就切中了邵玖的要害之处,刘瑜知道若是强要邵玖回去,也是不难的,邵玖再有学问也不过是个弱女子,只是如今的刘瑜更愿邵玖自己跟他回去。
“妾想想吧……”
这一年来,虽是难得的自由,却也让她的身体一落千丈,常奔袭于山林之中,她的身体早已是油尽灯枯。
“陌上花开已历三载,阿玖可缓缓归矣!”
刘瑜将昔日两人共同系在一起的青丝交到邵玖手中,退了出去,在离开时,他看了一眼守在门口的徐珪,让人将他轰走了。
刘瑜给邵玖时间考虑,他不想去逼邵玖,犹如多年前在太山郡一般,在阴谋与算计之下,真挚的情义变得虚妄,他希望邵玖是真心愿意回宫的。
许久,邵玖才下定决心,她打开房门,一眼就看到了守在门口的刘瑜,笑道:
“郎君,我们回家吧”
“好!”
刘瑜回头,对邵玖这个决定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太子强取豪夺后》 170-180(第9/15页)
不意外,但他还是开心地笑了。
邵玖在离开前交来了自己的两位弟子,对于石兰,她很感激这三年来到照顾,当着刘瑜的面,放这个一直不曾拥有自由的人以真正的自由。
“石兰听令,朕特封你为长秋令,赏万贯钱,赐府宅一栋,良田千亩,自今以后,你不必再入宫随侍,可以自行离去。”
石兰虽然不舍邵玖,但这三年来,她已经初步体验到了自在的滋味,她愿意离开宫闱,去追寻自己的自在。
虽然她明白只要她愿意入宫,她就是掌管后宫法令制度的长秋令,只是她已经不愿再被那方寸之地拘束着了。
而徐珪是在其后被邵玖单独召见的,邵玖并未对其坦言告知自己的真实身份,只是平静地告知徐珪。
“阿珪,自此以后你我师徒缘尽矣!”
“老师是要撵徐珪离开吗?徐珪到底做错的什么,还请老师明示。”
“《庄子.大宗师》中又有一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你随我学习三载,我能教你的,都已尽数教给你,至于教不了的,今日我也都赠与你,你是有大志之人,该有自己一番天地。”
邵玖让徐珪打开一个木箱,里面密密麻麻放的全是书,诸子百家无所不包,徐珪看着箱子中的麻纸,落下泪来,哽咽道:
“老师,弟子……”
“徐珪,你还没有字,我为你取一字,子璋,你以为如何?”
“谢老师赐字,只是弟子还不知老师名姓,就这样离开,恐怕……”
“你不用知晓我姓名,你我不过是萍水相逢,有了这一段师徒缘分罢了,这三年来你护我左右,为我挡去了诸多麻烦,对我至亲至孝,我心中都是感激的。
如今你我缘尽,你也该另去寻觅你的下一段机缘的,阿珪,此后的路你便要自己走下去了无论你是想封侯拜将,还是隐逸山林,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那弟子还有机会见到老师吗?”
“或许会有的。”
徐珪无论他愿不愿意,他都只能离开。
邵玖跟随刘瑜的车架到了长安,随后又回来洛阳。
邵玖掀开轿子上的竹帘看着那巍峨耸立的高高宫墙,对着身边的刘瑜道:
“郎君,我们回家了。”
“阿玖,谢谢你。”
刘瑜也看向了邵玖,笑着道。
隆安二年春,帝迎妃邵氏于朝阳台,夏四月,遣使持节兼太尉授皇后玺绶,立文夫人邵玖为后,册曰:
“妃邵氏昔承明命,作嫔东宫,虔恭中馈,思媚轨则……是以利在永贞,克隆堂基,母仪天下,潜畅阴教。”
令其抚育太子,另晋徐淑妃为徐夫人,掌六宫事务。
隆安四年冬腊月初三,后以疾崩于含章殿,年三十三,谥文昭皇后,葬平陵。
【作者有话说】
正文大结局了,感谢各位小可爱的支持!!!
接下来的番外可能会很虐,不喜欢be的小可爱不太推荐。
文中封后的册令出自《晋书》
本文引用的书籍有:
《晋书》
《人物志》
《东坡乐府笺》
《旧唐书》
《郁达夫散文集》
《魏晋玄学论稿》
《老子注》
《鲁迅先生讲魏晋风度》
《风云十六国》
以及古诗文网
预收求收藏:《纨娘》
【表面柔弱实则心狠手辣小丫鬟vs表面冷清实则腹黑闷骚世家子】
【强取豪夺+追妻火葬场+上位者臣服】
纨娘不过是永安侯一卑微婢女,却生的颇有些姿色,凭着这张脸,纨娘被赏给侯府三公子院里,做了一个二等丫鬟。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奈何三公子是个不解风情的,每天对着天仙般的美人,竟能自怀不乱,院中众人是看得着吃不着,只得是望洋兴叹。
纨娘没有做姨娘、求富贵的心气,只望着早日攒够赎身的银子,能够出府去自谋一条生路。
一次酒醉,三公子竟将她错认成了公子青梅竹马的表姑娘,竟强要了她!
自此之后,三公子待她的眼神便没了往日清白,只是红罗翻帐中,三公子总避开纨娘的眼睛,只因为那双眼睛与表姑娘最为相似。
没名没分,纨娘就这样跟了三公子。
直到三公子与表姑娘定下婚约,自此三公子再没夜间找过她。
纨娘知道自己该退场了!
……∓……
朱衍一直以为自己的婚姻不过是家族的一场交易,直到那个莽撞的小丫头跌跌撞撞闯进他怀里,自此以后他再也移不开眼。
一次酒醉,一个开端。
朱衍告诉自己,一个丫鬟罢了!又岂能动摇自己?
等正妻入门后,抬举她做妾,已是最大的恩赐。
只是朦胧雨夜,朱衍发现再也寻不到那熟悉身影……万念俱灰,肝肠寸断。
朱衍发现,自己聪明了一世,却唯独没有看透自己的心。
只是纨娘已经不在了!她带着身契消失的无影无踪。
ps:1. 狗血文,日常风
2. 绝对的1v1,追妻火葬场,he
第177章 倦客难归(一)
春色涟漪, 山色青蒙,院中的春梅悄然而绽,寂静的含章殿中只有悠扬的琴音, 徐丽华掀开帘子直接进了殿内,见到邵玖正在抚琴,不敢上前去打扰,在一旁等了片刻,待到余音寥寥,才上前行礼:
“妾拜见皇后。”
“丽华来了,请坐。”
邵玖伸手扶起徐丽华,拉着丽华坐到自己身边,两人笑语盈盈,说着些琐事。
徐丽华来见邵玖, 一方面是来汇报这一个月的账目, 另一方面则是来探望染病的邵玖。
“我这病不过是老毛病了,不碍事的。”
邵玖摆摆手, 她如今身居皇后之位,掌皇后印玺, 但宫中事务仍旧归徐丽华主管, 她久病缠身, 就连日常的妃嫔的见安行礼都一概罢黜了, 除了旧日亲近的几人, 旁得都不耐烦去见。
徐丽华宽慰了邵玖一番, 主动对邵玖说起了小太子的功课, 这个元后当年拼死留下的孩子, 如今已经开始识字了, 邵玖平日很是疼爱这个孩子, 只是因为她这身子,无法亲自照料。
“你素来做事我都是放心的。”
邵玖随意翻看着宫中的账册,徐丽华掌宫中中馈多年,用不着邵玖操心,她如今也没有这个精力,如今她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编纂《四方與志》上了。
当初自请离宫,就是为了编纂这部书,离宫三年,她几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