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40-5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请勿寄存你的脑子》 40-50(第1/16页)

    41

    第41章

    ◎暴雨中的酒店◎

    编辑清点人数时没找到关鹏。他的房间里也没人。

    “没有。”大部分人回答。

    倒是坐在前厅跟人打游戏的作者抬了抬头,“我好像看到他出去了。”

    “他有说去哪里吗?”

    “没有。也可能是我没注意听。”

    “大概什么时候出去的啊?”

    “走了有一会儿了。编辑老师你也别太担心,关老师是个成年人,他有数的。他应该就是觉得里面有点闷,在附近随便走走吧。”

    编辑只能先给关鹏留言。

    山上信号本来就没那么好,再加上这种鬼天气,电话打不通实属正常,留言反而可能更早被他看到。

    但就在这时,编辑收到了一条新信息。

    正在打游戏的那几个作者同样收到了新消息提醒。

    是群发短信。

    这本来没什么问题,大家就是一个团的。可能主编安排了什么集体活动。可编辑点开一看内容,就皱起了眉。

    他看了眼还在打游戏、直接忽略了短信的作者,匆匆离开了大厅。他知道,有些人可能暂时没空看短信,但肯定也有人第一时间看到了!

    那是一份对十五年前的惨案的报道。当事人正是这次采风活动的参与者秦闻。

    除了报道外,还有一段额外的臆测:

    当时街坊都有传言,秦家有遗传精神病,夫妻死于彼此互砍。警方无法下定论,是因为找不到凶器。

    可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事实,在警方赶到之前就在现场的还有秦闻。他将凶器隐藏,将自己塑造成了受害者家属的形象。

    秦闻为什么要这么做?那当然是因为他的精神也不正常。

    “看看他写的小说就知道了!他塑造了不止一个暗黑的主角了!也洗白了不止一个反派!天知道这是不是他内心的映射!跟他走得近的人,请务必小心!”

    这种内容……不管是真是假,无论是对秦闻个人,还是对团队,都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果然,就一会儿的工夫,编辑就收到了好几个小窗消息,“编辑大大,你有收到奇怪的短信吗?”

    “上面说的不会是真的吧?”

    “……”

    感觉棘手的编辑正好在四楼走廊上看到了闲逛的施亿,眼睛顿时一亮,就像看到了救星。

    虽然他是秦闻的责编,却也不知道该怎么跟秦闻开口谈论这么糟糕的事情。两人以工作关系为主,没有多少私交。施亿性格亲和,又与秦闻关系密切,起码能作为沟通的桥梁!

    编辑将她拉到了一边,“施亿,你有收到短信吗?”

    “什么短信?参加活动的吗?还没有。”像是在神游的施亿被拉回了注意力。

    “不是。或许你该看看这个。”编辑将手机递了过去。

    看目前的情况,除了秦闻施亿两人,参加采风活动的全员都收到了短信,但又仅限于这些人,消息还没有传出去。

    想要拿到他们全员的联系方式,要么是这次参加活动的人,要么是酒店工作人员。

    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作者圈里既有玩得好的,也有撕得厉害的,毕竟利益相关。

    但也不排除酒店工作人员中有秦闻黑粉的可能性。

    “我查了这个号码,是那种网络电话。”

    这种类型的电话很难追索,就是用来发送各种垃圾短信、进行电话轰炸的号码,网上一搜相关服务就能找到,专门在法律的灰色地带打擦边球。

    “很抱歉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已经在第一时间给大家群发了消息,让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但谁都知道,编辑部的提醒效果恐怕有限:大家明面上不说,私底下还是会讨论,更免不了用一些异样的眼光看待秦闻。

    网站可不想因为一次失败的活动失去秦闻,把他推到竞争对手那里去,“我们也想知道你和秦老师的想法和态度,如果有什么是我们能帮上忙的,请务必联系我。”

    这件事情里还有不少问题。报道中并未直接提到秦闻或秦闻父母的名字,如果这真的是秦闻的身世,发消息的人是怎么知道的?

    想将十五年前的案件跟他联系起来并不容易。

    秦闻很少跟人闲聊,一向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捂得严严实实,他身为责编都没听说过这件事,那或许、秦闻本人是否知道有谁可能是发消息的人?

    总之,当事人秦闻的态度和想法很重要。

    施亿看着短信内容,嘴角抿成了一条直线。

    好说话的施亿也会有生气的时候!

    她知道,臆测部分毫无依据,但报道很可能真的在描述秦家的案件。

    因为秦闻在反复做噩梦,现实带来的噩梦总会更加持久、深远;因为玲姨无意中提起过秦闻父母去世对他的影响。

    施亿没有深究过他们都不愿提起的话题,她只是在催更的时候不做人了一点,却不会刻意去揭开别人的伤疤。

    “我会跟他说的。”施亿忘记了自己原先要做的事情,她尽量用平静的口吻说,“可以把这个短信发我一份吗?”

    “好的。”编辑莫名地抖了一下。

    明明施亿看起来挺平静的,为什么他突然觉得有点冷?可能是暴雨裹挟着冷风的影响吧。

    501房间。

    秦闻一听门外传来施亿的声音,立刻将电脑桌面切换到了word文档,熟练地回应,“在写了在写了。”

    虽然上面一个字都没有。

    没办法,为了应付施亿“暴雨天气、灵感如注”之类的碎碎念,秦闻自有一套技巧。

    不过这回施亿不是来催更的。她得将情况告诉秦闻,不能只让他一人被蒙在鼓里。

    见秦闻盯着短信内容出神,施亿碎碎念着,“我要顺着网线把人揪出来!”

    秦闻结束走神,微妙地看向施亿,“所以,你果然有顺着网线爬的能力?”

    施亿睁着无辜的眼睛看他,“现在的重点是这个吗!”

    秦闻认为,【有人能顺着网线爬】这种事情,不管什么时候都能成为重点。

    “我就是随便说说。正常人是不可能做到的。这是一种夸张的说辞,你懂的。”施亿嘀嘀咕咕,表现得无比正常。

    要不是秦闻清楚地记得施亿是怎么出现在他家里的,他差点就信了。

    施亿观察着秦闻的表情,却看到他脸上竟挂着一丝笑容。

    在当前情境下,这笑容显得有点违和。若被其他人看到,恐怕会将短信中的谣言当真。

    “你不生气、不难过吗?”施亿不解。

    生气?难过?刚看到短信内容的时候,这些情绪他都有,他甚至差点分不清这是噩梦还是现实。

    但“想要顺着网线找人”的施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请勿寄存你的脑子》 40-50(第2/16页)

    成功将他带回了现实。

    施亿,一款情绪打岔神器,你永远值得拥有。

    冷静下来一想,秦闻就发现他该感到惊喜,虽然在别人看来这不合时宜,“但施亿你知道吗?这很可能意味着新线索!”

    那时候网络不发达,信息传播范围也有限,而且秦闻是个未成年,个人信息被保护得比较好。在这种情况下,有谁能挖出这种陈年旧案?

    凶手?还是说其他知情人?

    这不是新线索是什么?

    “施亿,我以前没跟你说这件事,是不想把那种无望的情绪传染给你。可现在都有人搞这种事情了,或许你愿意听听那个案件的详情?”

    “嗯嗯!”施亿握住了他的手。

    她不会强迫他揭开伤疤,但当他想说的时候,她就在这儿。

    秦闻尽量按照案卷的客观口吻描述了当晚的详情,也对该案件的几个疑点做出了说明。

    他很清楚,这些疑点的存在给案件侦破造成的难度。他无法从中解析出线索。

    秦闻的声音幽幽,“你知道陈年悬案是怎么被侦破的吗?”

    施亿摇摇头。

    “事实上,大部分情况下,它们都不会被侦破。破案的最佳时机永远是它还是现案的时候。因为那是警方投入人力物力最多的时候。”

    如果变成了陈年旧案,就很难有重启的时候。

    除非,突然有了个技术突破,如指纹比对、DNA检测的出现和普及(所以办案时,都会尽量做好物证留存,即便现在破不了案,也可能成为以后破案的关键点)。

    或是有了关键的新线索,比如,犯罪者又犯下了一起相似的案件,由现案牵扯出旧案。也有嫌犯因为A案件落网,正好牵扯出B案件来。

    【因为我想破我父母的案子,就希望凶手继续作案、留下更多线索、露出马脚】这样的心理太过卑劣,秦闻只敢埋在心中。

    所以,他假装忘记这个案子,让生活继续下去。

    这么多年过去,也许凶手早就死在了某个他不知道的角落里。

    这是第一次,该案件的相关线索*主动找到他。

    秦闻甚至希望施亿真的能帮他顺着网线找过去,但他用理智克制住了这种冲动。

    施亿会说这种话,是因为她站在他这边,为他感到愤怒。施亿一直有在“努力做人”,秦闻不想戳破她的人皮,也不想动摇他们相处的平衡点。

    再说了,他也不是只能靠施亿的非正常手法才能抓住这条线索。对方群发这种报道和臆测,肯定有目的。动摇他的声誉?让他陷入恐慌?

    无论是什么,当那人发现这对他没什么影响的时候,就会想办法做得更多。

    他都等了十五年了,这时候更该保持耐心。

    出了这档子事情,编辑部没再组织集体活动。这种时候不管秦闻参不参加,都会很尴尬,不如就先自由活动好了。

    午餐过后,暴雨没停,情况反而变得更糟糕:打雷闪电造成了断电,需要等雨停后进行抢修,通话信号也变得更加糟糕。

    “关鹏还没回来吗?”编辑没有收到他的任何回复,也没再看到他。

    “没有。”回复格外一致。

    此时,本来没把关鹏出去当回事的众人难免忧心起来:刚看了一个凶案报道,关鹏又在这种天气不见踪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

    虽然在场的作者中写悬疑的是少数,可多少看过一些类似暴风雪山庄的作品。极端天气、停电、外面的救援无法及时抵达……这些元素的既视感都太强了。

    大家决定组队去附近找人。

    他们本来没准备喊上秦闻和施亿。出了群发短信一事,秦闻或许需要休息,大家哪好意思麻烦两人?

    但秦闻却主动站出来说:“既然是一起来的,我也该出一份力。”

    对上众人的视线,秦闻的神色似乎比任何人都要坦然,“不用担心我。我没事。”

    采风团算上作者和工作人员以及施亿,一共五十三人。关鹏不在,就是五十二人。

    “我们正好四人一组,互相照应。别走太远,别进没修过的山路里,不管有没有消息,半个小时内回来。以自身安全为第一优先级,知道吗?”

    “大家别太担心,他可能就在某家店铺里躲雨。”

    他们找人主要也集中在商业街和有平稳台阶步道的这一片。

    十三组人陆续冲进雨幕中,然后陆续无功而返:商业街确实有服务员见过关鹏,但那是早上的事情,他早就走了。

    再然后,关鹏的尸体出现在了秦闻的房间里。

    42

    第42章

    ◎凶手就是秦闻◎

    酒店大厅里放置着一个生着火的炉子。

    无烟炭火没有带来多少烟尘,却散发着暖意。

    在这种停了电的鬼天气里,这种取暖方法原始但有用。

    刚从雨幕中冲回来的大家也不着急回自己的房间了,脱下湿漉漉的雨衣后,就坐在大厅里烤火,顺便交换一下信息与情报。

    “妈耶,这雨也太大了,砸在身上就跟冰雹似的,我一米外的环境都看不清,更别说找人了。”

    还有人一边擦着沾满雨水的眼镜,一边说:“别说一米了,我连面前的台阶都看不清,差点摔了。幸好施亿扶了我一把。”

    有了一起出去找人的经历,大家对秦闻的微妙眼神都不自觉地收敛了许多。尤其是跟秦闻施亿组队的那两个作者。

    找人期间,他们其实没有太多的交流。

    雨声太大,哪有聊天的环境?说话可能都得靠扯着嗓子喊。真有力气,不如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