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等证券公司这边上传资料,交易所的交易员处理好,叶薇账户里很快少了六千六股本,相应的多了五百五十股的众城实业股票。

    而这时候,众城股价已经翻了一倍还多,并迅速突破了三十大关。

    上午结束,众城实业股价接近六十,对比开盘价涨了足足五倍,成为了一片飘绿的股市中唯一的红色。

    随着众城股价上涨,那些没有认购证的股民也渐渐有了信心,再次鼓足勇气冲入了股市。

    下午连续竞价开始后,众城股价几乎是直线上升,很快将股价拉到了三位数,股民更加振奋。

    但过了两点,股价涨幅变缓。

    两点半,开始微跌。

    叶薇犹豫过后,陆续抛出股票。

    但更多人想到之前上市的几只股票,有些首日下午虽然跌了,可过了那个阶段,整体趋势是往上的,决定赌一把,没有抛。

    所以下午股价虽然微跌,但跌幅不是很大,收盘价只比高点少十几块。

    这给了不少股民信心,毕竟刚开始上市的嘉丰和异型钢管,收盘价都只有两位数,而他们的发行价和开盘价都远远高于众城。

    众城实业,肯定还能涨!

    然而现实是,接下来几天时间里,众城实业股价虽然没有大跌,但也没有迎来大涨,上市首日的高点,已经是它股价的高峰。

    因为众城实业上市后表现不佳,新闻热度过去后有所下跌,但依然徘徊在单份七八千高位的认购证,再次迎来了价格下跌。

    当然,众城实业表现再差,每股一百多还是能赚到的,再加上认购证的中签率摆在那里,所以虽然受了影响,单份认购证依然能卖到四千多。

    只是那些持有认购证的在见过上万的高价后,哪里还看得上这四千多,于是随着认购证价格下跌,机械厂再次唉声叹气不断。

    说来也奇怪,认购证涨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叶薇是走了大运,羡慕嫉妒的不少。

    等认购证价格下跌,他们想到叶薇一亏就是几十万,觉得人不会一直走运的同时,对比起来反而觉得自己没那么倒霉,谁见到她都要劝她想开点。

    怀揣着刚提现的三百万,叶薇实在装不出难受的模样,所以面对大家的“关心”,她只能僵着脸点头:“……我是想得挺开。”

    第33章 吴家狗咬狗 在一片让叶薇想开的声音中……

    在一片让叶薇想开的声音中, 财务科的三人倒是什么都没有说。

    他们都是财务啊,别的方面不一定比其他职工更聪明,但关系到钱,绝对更敏感。

    虽然众城实业涨得虽然一般, 但能买的数量多啊, 如果是在高点抛出, 中签一份能赚六千左右。

    再说众城实业涨幅一般, 不代表接下来上市的其他股票也会是这个表现,参与第二次抽签的中纺机、第一铅笔、永生股份等的规模都比众城实业大得多。

    众城实业上市后涨幅高达一百多,这些早已成规模的大企业多的不说, 上市后一股涨两百左右总行吧?

    按照中签买三十股算, 每股涨两百,获利也能有六千了。

    如果叶薇不卖认购证, 而是选择自己炒股, 说不定她手里剩下的股票都最少能为她赚到六千块。

    去掉第一次抽签中的几份,她至少还能再赚五六十万。

    而直接卖认购证,只能赚到四十多万, 想也知道她会怎么选。

    是,跟认购证的最高价比起来,就算接下来她每份能五六千,也是要亏四五十万的。但人家这次亏得再多,手里至少也能剩下大几十万。

    他们呢?

    过去半年时间里,他们碰到了几次赚大钱的机会, 但每次都擦肩而过了。

    延中实业涨到高点,他们没抛,然后狂跌。

    新股上市后股价冲高又下跌,他们怕了选择抛掉, 结果后来新股涨了。

    放开涨跌幅限制后他们跑步进场,抢着买了股票,心想这次说什么他们都要沉住气,结果过了五月二十六号,牛市彻底变熊市。

    一圈折腾下来,说他们没赚到钱太假,但几人赚的确实不多。

    如今也都歇了炒股的心思,都打算把认购证卖掉回点血,结果好不容易等到第二次抽签后认购证价格大涨,他们又犯了老毛病,说等等,再等等。

    这一等,就等到了众城实业发行上市,认购证价格大跌。

    三人懵了,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30-40(第7/29页)

    后不敢再等,火速出手了认购证。

    卖掉认购证再一算账,三人发现他们忙活这半年,赚得最多的是孙淑兰,开放涨跌幅限制后她虽然买了股票,但不多,抛得也比其他两人早,小赚了几千块。

    再加上孙淑兰夫妻都是机械厂职工,哪怕之前低价卖了两份认购证,手里认购证也比陈周两人多,最后卖认购证时一份卖了五千多。

    最后算下来,她总共赚了五万出头。

    陈玲除了手里认购证比孙淑兰少,其他情况都跟她差不多,综合算下来赚了两万多不到三万。

    周荣赚得最少,虽然延中实业他没有亏,但二十六号股市飘绿后他撑得最久,以至于之前赚的钱全亏了进去,自己还贴了不少存款。

    卖掉认购证,扣掉存款损失,他最后也就赚了不到一万。

    因此,三人对着躺着都能赚几十万的叶薇,实在没法像有的人那样,通过对比觉得自己还不算太倒霉。

    如果足够倒霉能赚几十万,他们也愿意自己倒霉透顶好吗?

    更不用说开口劝叶薇想开点,应该是叶薇对他们说这种话才对吧?

    三人之中,陈玲和孙淑兰还好说,她们年纪都已经不小,经过不少事,收入虽然没办法跟叶薇比,但对比每月那点死工资,两人都挺知足。

    周荣就有点看不开了,他是改开前的高中生,自觉比叶薇这个八十年代末的高中生含金量更足,更不用说陈玲和孙淑兰都只有初中学历。

    而且他是男人,在工作方面比女人更有优势,尤其陈玲和孙淑兰都没什么上进心,叶薇资历又太浅。所以罗丽娟升职的消息刚传出来时,他一直觉得自己是最有可能被提拔成副科长的那个人。

    谁想罗丽娟升职后,副科长空降了,让他好不失望。

    虽然没能升上去,但在科室同事面前,周荣一直挺有优越感。

    尤其延中实业刚放开涨跌幅限制时,大家都不看好,而他却拿出大部分存款买了它的股票,他整个人更飘了。

    后来延中实业虽然跌了,但他仍觉得在炒股方面,自己眼光比其他人更好,所以二十六号股市下行,陈玲和孙淑兰都吓得赶紧抛掉了股票,而他却一意孤行亏了一大笔钱。

    最后算下来,科室四个人就他赚得最少。

    所以卖掉认购证后,几人再聊起相关话题时,周荣时不时就要对着叶薇说几句酸话。

    这天也是如此,几人聊得好好的,他突然感叹一句:“还是小叶运气好啊,我们折腾半年也就赚一两万,小叶囤这么多认购证,什么都不干都能赚几十万。”

    虽然因为刚入职时科室里的同事都很照顾她,所以叶薇一直都挺感恩,之前不管是炒股还是买卖认购证,她都愿意适当提醒一句。

    但周荣因为没赚到什么钱,就时不时眼红地酸这么一句,叶薇听得也挺烦的,脸色立刻冷下来说:“其他人说运气不好就算了,周哥你跟我一个科室,说运气不好我可不认。你扪心自问,我买认购证那会,有没有在科室里说它能赚钱,劝你也买点?”

    不等周荣回答,叶薇便摊手说,“结果呢?周哥你不肯信,还觉得我脑子瓦特了,一份多的认购证都没有买。由此可见,周哥你缺的不是运气,而是因为不够听劝,周哥你说对不对?”

    周荣脸色难看,没有吭声。

    陈玲不想同事关系闹僵,打圆场说:“不止老周没有听劝,我和孙姐也后悔当初没有听小叶的呢。”

    孙淑兰连忙附和:“对对对,我现在也很后悔,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是小叶笃定认购证能赚钱,过年那李菊萍在大院制造恐慌那会,我说不定已经承受不住压力把认购证低价卖了,所以我能赚到这几万,还是得感谢小叶。”

    “我也要谢谢小叶,你们离得远可能不清楚,我隔壁邻居就是被李菊萍忽悠卖了认购证,现在夫妻天天在家为了钱吵架呢。”

    陈玲看向周荣说,“所以我觉得运气好的不是小叶,而是我们这些跟她一个科室的人,要不是她,我别说赚钱,只怕存款全填进去都不够炒股亏的。”

    虽然陈玲说的是自己,但几人都能听出来她在点周荣。

    财务科里这几个人,要论谁炒股亏得最厉害,其他人加起来都比不上周荣。如果他不是听进去了叶薇的话,过年那会忍着没卖认购证,他现在哪还有精力在这里发酸,炒股亏的那些钱就够他焦头烂额的。

    周荣想起这些,脸色变得有些不自在,被陈玲和孙淑兰两人盯了好一会才点头说:“你们说的没错。”

    “反正我是觉得,别人在小叶面前说些不着调的话就算了,我们这些沾了她的光的,再在她面前发酸,就有点没良心了。”

    机械厂的规模虽然和那些上万人的大单位没法比,但那些重要部门明争暗斗依然不少。财务科因为孙淑兰和陈玲这两个资历深,且年纪相对来说比较大的没什么上进心,所以哪怕周荣心里有点小九九,关系也一直是厂办各部门中最和睦的。

    最近半年因为钱,几人确实发生过口角,但他们都不是那种上纲上线的人,就算吵起来也相对克制,不至于口不择言。

    但这几天,陈玲和孙淑兰都隐约察觉到了周荣的不对劲,只是之前他说话还算有顾忌,她们就算有所察觉也不好说什么。

    可今天他说的话里怨气实在有点重,陈玲觉得自己再不说点什么,科室里现在的和平只怕会一去不复返,所以才会站出来说这些。

    陈玲继续说道,“大家都是同事,以后说不定还要相处十几二十年,有事多想想对方的好。再不行,想想那些被李菊萍坑了的人,对比他们的处境后,你们就知道自己有多走运了。”

    “确实,我家楼下卖了认购证的,现在提起李菊萍就咬牙切齿。”孙淑兰想起李菊萍和叶薇是邻居,看向她问,“李菊萍这段时间日子应该不太好过吧?”

    叶薇点头说:“是不太好过。”

    之前认购证涨到一两百的时候,那些卖认购证的虽然怨恨李菊萍欺骗自己,但不至于为了几百上千对她动手,一般人最多也就路上看到啐她一口。

    如果认购证只涨到这个数,过个一年半载,大家说不定都不会再啐她,会渐渐淡忘她曾经的欺骗。

    但现实是认购证价格渐渐涨起来了,涨到一千时,大家还能保持冷静,涨到三千时,大家还会告诉自己打人犯法,等认购证涨到一万……那些被她坑了的,简直恨不得将她剥皮拆骨了。

    虽然机械厂职工大多是普通人,再想刀了李菊萍也不敢真犯法,可能忍得住不拿刀,他们却控制不住想对她动手的心。

    现在李菊萍基本不出门了,就算上厕所,也会尽量挑另一边两户没人的时候。

    而这,只是外忧。

    吴家内患也不少,比如吴兴,认购证价格刚涨到一千出头那会,他都能按照顶格去算自己的亏损,觉得李菊萍害他亏了一间房。

    等认购证单价从一千涨到一万,他的亏损也从按顶格算的几千,变成了实打实能在大院买房两间半的五万,他能就这么算了?

    当然不可能!

    现在吴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30-40(第8/29页)

    找李菊萍吵架,要的已经不止一间房了,他要两间房全换成他的名字。非但如此,以后李菊萍夫妻住在这里还得给他交租金。

    虽然这几天认购证价格跌了,但吴兴要价没变,所以吴家现在每天都要开战,锅碗瓢盆都有些不够摔了。

    吴家还有一患是吴老头。

    吴老头在大院里是出了名的妻管严,说李菊萍让他往东,他不敢往西那是一点都不夸张。

    而和喜欢占小便宜的李菊萍比起来,吴老头性格就好多了,他这人在家软弱,在外面脾气也软和,从不和人起争端。

    也因为这样,李菊萍做的那些事曝光,吴老头解释说自己也被蒙在鼓里,不知道她挣了黑心钱,大院里不少人都信了。

    不但信了,他们还觉得吴老头娶李菊萍真是倒了大霉,甚至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各种撺掇让他跟李菊萍离婚。

    但每次吴老头都只是无奈苦笑,说李菊萍娘家都没人了,他现在提离婚,她要怎么活呢?然后继续被她欺负。

    所以大家虽然恨铁不成钢,但心里都觉得他是个老好人,就算是那些怨气深重的邻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