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是顺崽,不是顺治[清穿]》 60-70(第1/17页)
第61章
多尔衮的暗线紧锣密鼓调查数日,终于,宗人府培养的探子回报:“王爷!查到了!陈昌妻舅在南城外有个姨表弟李二狗,原本是个破落户,去年腊月突然发迹,不仅天天去天桥茶馆听说书喝茶,还一口气包下了崇文门外河沿儿那间快倒闭的皂角胰子作坊!”
“皂角作坊?”多尔衮敏锐地抓到了关键词,皂角胰子?这正是木苔主导开设的‘日化厂’附属小工坊生产的东西,原料简单,销路广,本小利薄,非常适合洗钱沉淀。
“正是!更可疑的是,那作坊盘下后,李二狗既不改进工艺,也不开拓销路,每月亏损,全靠一个神秘账房用零散小票、甚至铜钱结清材料款和工钱,他自己整日游手好闲,钱却像是花不完一样!”
“拿下李二狗,查封作坊!搜!”多尔衮果断下令。
行动快如闪电,李二狗在茶馆里被抓个正着,作坊里,那个神秘的账房竟是陈昌早年遣散的一个哑巴老仆!多尔衮等人心动迅速,将来不及销毁的流水账本被一并擒获。
从作坊地窖潮湿墙缝里抠出、用油布包裹的账本残页上,清晰地记载着大笔来源不明资金的注入!更令人胆寒的是,其中赫然夹杂着几页记录着采购硝石、硫磺分量远超标及几味在太医院和药典上被严格管制的麻药如洋金花等的清单。
这些材料的用处被模糊注为“皂角脱色去味实验所需”,但数量远超正常生产需求,更有一个代号——“黑药坊”!
这已经超越了贪腐,陈昌利用织造司的渠道,不仅在洗钱,更在暗中囤积管制物资!
尤其那些硝磺和管制麻药,结合‘黑药坊’代号,令人立刻联想到前明宫廷臭名昭著的‘秘药局’。
那曾是制造宫廷阴谋毒药、黑火器、以及各种隐秘武器的罪恶渊薮!
木苔收到多尔衮密报的同时,她手腕上那枚青玉葫芦吊坠也微微灼热起来。她展开一张塞在御赐点心盒子夹层里的、用“妇幼会”密语写就的绝密短笺:
“日化厂第七小坊(崇文门皂角),异常原料流入,疑硝磺、管制麻药,流向不明。”
“代号‘黑药坊’。追查者曾见带青蛇刺青之人出没第七坊后街粮行,刺青样式与前明东厂余孽旧记号吻合!另,‘妇幼会’慈幼院医所曾接收两起孩童接触不明药粉致幻抽搐案,似与流落市井的‘黑药粉’气味类同。疑有关联。”
两道信息瞬间合并,前朝余孽!她虽然早知道他们没死透,但没想到他们有胆子会将手伸到内务府,将内务府弄成了他们贪腐旧渠道,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她猛地攥紧短笺,声音带着毁灭的寒冰,“睿亲王,那作坊只是冰山一角,查!给我顺着皂角厂的线,往更黑、更深、更见不得光的‘黑药坊’里查!把当年东厂那些地洞里见不得光的耗子,连它们的鼠爹鼠爷,统统给哀家挖出来,曝晒在阳光下挫骨扬灰。”
她不再犹豫,直接启用“妇幼会”的最高权限:
“和达春说一声。”她对身边侍立的苏茉儿下达密令,“动用所有在京城三教九流、医馆药铺、慈幼堂的暗线,盯死所有异常药味流通。”
“另查找前明东厂余孽,尤其是与内务府在册工匠、前明俘虏或旧仆役有关联的人员,把‘黑药坊’的位置……挖出来!”她顿了顿,补充道,“通知乌苏,提高警惕。若发现有人对……静怡斋或百工堂附近流出的东西感兴趣……尤其是药味相关的,立刻锁拿。”
苏麻喇姑眼神一凛,无声领命而去。
而就在孟古青“探望”过百工堂后不久,静怡斋库房里,她分装药粉的过程也产生了一点微妙的化学变化。
王太医今日留了个课后作业,让她自行配比一份基础伤药——以三七为主(止血),辅以少量冰片(清热止痛)、白芨(生肌),比例自调,要求写明理由。
孟古青起初很不耐烦,但看着那些瓶罐药粉,想起百工堂里顺崽关于“根脚”“模型”的比喻,她竟鬼使神差地想尝试一下比例的变化会如何,她先按王太医大概提过的标准比例配了一份。
想了想,又觉得三七粉似乎不够“凶”,她直觉认为止血就得猛,便又加了小半勺。
再想想,又觉得冰片味道大且凉,怕伤兵用了不舒服,减了一点量。
最后,她无意识地多加了一点点甘草粉,琪琪格说甜的,算是尝试调和苦涩感?
她看着分装在三个小罐子里、标注了“试一号”“试二号”“试三号”的药粉样品,一号标准,二号多加三七减冰片,三号标准基础上调高了甘草比例,心中涌起一种类似在百工堂看到模型运转成功的微小成就感。
她并不知道,在她离开药房后,药柜角落里一块不起眼的石砖悄悄挪开了一条缝,一双苍老却精光四射的眼睛扫过她的工作台和那三罐新分装、贴着“试”字标签的药粉,片刻后,石砖又无声合拢,一个佝偻的身影悄然闪入通往慈宁宫暗道的侧门。
静怡斋的第一次“药粉实验”悄然结束,百工堂的新模型即将开始第一次测试运转。
而内务府的案子,随着“皂角作坊-硝磺麻药-黑药坊-前明东厂余孽”这条线的曝光,如同滚油下冰块,瞬间炸开了锅!那张无形的“妇幼会”情报网也如蛛丝般遍布京城三教九流,捕捉着任何一丝可能的“黑药”气味!
深宫之中,木苔坐镇中枢,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上那枚青玉葫芦,看似平静无波,但目光深处,是即将倾泻而下的雷霆风暴,她要揪出的,不仅是几条贪腐蛀虫,更是盘踞在暗处、意图以隐秘毒物和恐怖手段作祟的亡明鬼影。
“黑药坊”与前明东厂余孽的阴影,如同无形的寒冰,骤然侵染了紫禁城看似坚固的宫墙。
多尔衮的审讯方向瞬间转变,陈昌不再是简单的贪墨犯,而是连通暗黑世界的闸口。
宗人府的刑讯专家不再客气,各种不见伤痕却足以摧毁意志的“软手段”轮番上阵。陈昌的心理防线在“黑作坊”、“硝磺”、“麻药”等词被反复提及,尤其当哑巴老仆被带上堂“无声对质”,当他看到那几页账本上“黑药坊”字样和部分麻药名称时,终于崩溃。
“……是……是他们找上我的!我贪墨……原只是想弄点外快给家里多留条后路……可那些人……太厉害了,他们什么都知道,知道我把苇网给魏延庆的路子,知道我偷偷转卖废料,他们承诺能把‘废料’变成真金白银,还能替我洗干净所有手尾,我……我鬼迷心窍就答应了……”陈昌精神濒临崩溃,涕泪横流地招供。
“他们是谁?!”多尔衮厉声喝问。
“我……我不知道他们名字,每次都是不同的人,接头只凭一件信物……”陈昌哆嗦着,“一个……一个刻着盘蛇衔尾标记的青玉小牌,上面似乎……还有朱红的刻印?”
盘蛇衔尾!多尔衮瞳孔骤缩,这与“妇幼会”情报中“青蛇刺青”的形态高度吻合,这是他们的身份标识!
“他们让我的老仆在皂角坊地下另辟了一间‘配药房’,专门接收他们送来的特殊‘药引子’,混合皂角粗料加工成一种灰色的皂粉,那东西味道很怪,混在正品皂粉里一点不起眼,但我……我不敢用。他们只让我负责‘仓储’和转运,每次都有指定车马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是顺崽,不是顺治[清穿]》 60-70(第2/17页)
夜里把做好的‘药皂’拉走,具体送去哪里、干什么……小的真不知道啊王爷!饶命啊!”
配药房,仓储转运,“妇幼会”短笺中的“黑药坊”找到了,居然就在眼皮底下。
“车马行?!”多尔衮立刻追问。
“是……是南城广安坊的‘顺兴镖局’!”陈昌急忙道,“那是他们的地盘,我只知道每次都是顺兴镖局的车,那个镖局明面上干正经买卖,背后……背后就是那帮子人撑腰。”说到这,陈昌也算是明白了。
听见这话,多尔衮立刻下令道:“立刻传令九门提督府,调动内城巡防步军,查封广安坊顺兴镖局!所有人等,不分老幼,即刻锁拿,敢有反抗,格杀勿论!”多尔衮杀气腾腾。
“另调精锐。”他转向自己的包衣统领,“围死皂角坊,给本王掘地三尺,把那配药房找出来!所有物料,无论是否可疑,悉数封存!一只苍蝇都不许飞出去!”
夜色中的京城被急促的号角与马蹄声惊醒,踏碎寂静,火把照亮街巷,一场针对前朝遗毒的地下围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骤然展开。
第62章
就在这血雨腥风的前奏里,静怡斋的“实验药粉”也迎来了意外的“初试啼声”。
孟古青那三小罐“实验品”被遗忘在工作台角落。她早已不把这点小尝试放在心上,继续在王太医指导下,对着一个更复杂的“清热祛瘟散”方子较劲——这是木苔看到各地报来的春瘟(流感)苗头,点名要求太医院试制储备的。
王太医正在讲解主药“葛根”的煎制火候要求。
突然,一个小太监连滚爬爬冲进来,脸色煞白:“太后娘娘!太后娘娘懿旨:着太医院立刻准备上等止血化瘀、清创消肿的药膏药散,多多益善,急送……急送百工堂!”声音都变调了。
众人皆惊,百工堂?!那不是小皇帝玩木头轮子的地方吗。
王太医和孟古青都懵了。
但太后懿旨如天,王太医顾不得细问,立刻指挥药童和孟古青:“快!快取最好的三七粉、白芨粉、生肌膏分装,要快!”
孟古青虽然被这突发状况搞得手忙脚乱,但“急送百工堂”“药膏药散”这些关键词却让她心头没来由地一阵乱跳,难道是皇帝……还是琪琪格?!
就在这时,她目光扫过工作台角落那被遗忘的三罐小药粉。
“急送止血化瘀”……清创消肿……她的目光猛然定格在贴着“试二号”标签的小罐上——里面正是她那天赌气加了量、减了冰片的三七为主伤药粉!
“太医!我……我这儿有……”慌乱之下,孟古青脑子一热,鬼使神差地把那罐“试二号”塞进了正准备送去百工堂的药篮里,“这个……也是……呃……止血散!”她实在说不出口这是自己乱配的实验品。
王太医急着打包,根本没细看:“好!一块儿送去,救急要紧!”
百工堂内此刻灯火通明,气氛却异常凝重。
原来,顺崽的“改良水利纺纱轮”模型测试遇到意外突破点。
为演示更大功率,他让小太监用转轮驱动一根沉重的硬木杆模拟传动轴。不料试机时固定卡榫设计不当,高速旋转下崩断!粗重的硬木杆如同投枪般脱出,狠狠砸在旁边一个正帮他搅拌黏合胶漆的太监腿上。
“咔嚓!”令人牙酸的骨裂声伴着太监凄厉的惨叫。
鲜血瞬间染红了裤腿,那太监面色惨白,抱着扭曲变形的小腿蜷缩在地,疼得昏死过去。
事故现场一片混乱,鲜血、木屑、飞散的模型零件。
顺崽吓傻了,小脸瞬间惨白如纸。
琪琪格更是吓得哇一声哭出来,死死抱着顺崽的胳膊抖个不停,她第一次见到如此真实的惨状。
木苔闻讯第一时间赶到,强压着惊悸,迅速指挥苏麻喇姑清场、止血、找太医。
太医未到之前,她只能亲自用干净布带死死勒住伤者大腿根处止血,但骨头变形严重,情况危急。
就在这兵荒马乱、众人束手无策之际,王太医派的小太监带着紧急药包冲了进来,装有孟古青“试二号”药粉的小瓷罐赫然在列。
苏茉儿眼疾手快,看到小罐上歪歪扭扭写的“伤药”字样,又瞥见一旁还有一包“试用”标签,以为是新配制的样品,情况危急也顾不得许多,立刻打开。
一股浓重纯正的三七特有辛香和微弱的药味散开。苏麻喇姑曾是木苔身边最得力的人,于医术也懂皮毛,闻之虽觉与寻常不同,但直觉这药粉质地细密,气味纯正无杂异,比普通三七粉似乎更“冲”。
“快!倒上去先止血。”
她立刻将药粉均匀撒在太监血肉模糊的伤处创面上,药粉遇到新鲜血液,瞬间如同吸水海绵般结块,神奇地吸附住了大部分涌出的血液,强大的药性直接作用于创面,剧烈的刺激反倒让昏迷的太监疼醒又惨叫一声。
“药性……如此暴烈?!”苏麻喇姑心里一惊,暗叫不好,怕是用错了药加重伤情,就在她想要用清水冲掉药粉时,旁边一直紧张观察的木苔突然阻止了她。
“等等!”木苔死死盯着伤处,锐利的眼神捕捉到了异常细节。
只见在大量三七药粉的吸附和强力刺激下,创面出血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明显减少了,而且,由于药粉撒得深而密,竟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填充”的作用,对错位严重的断骨断端似乎也有微弱的托举固定之效,虽然剧痛依旧,但那太监脸上的死灰色居然有了一丝微弱的好转?!
“药粉……极强止血,暂……暂时……稳住了!”经验丰富的太医终于气喘吁吁赶到,仔细检查伤情后也惊讶于创面出血的控制效果。
当苏茉儿指着那罐“试二号”说出是静怡斋格格“新配试用”之品后,太医更是捻起一点闻了又闻、尝了又尝(微量),眼中异彩连连:“……三七量雄沉霸道,无冰片之寒凉……虽失之平和,然于急创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