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安安生生地解了辽东之围,就已经善莫大焉了。
“哎——”
秦民屏还要再说,见前方有人在催,秦良玉却不好等他,言简意赅地吩咐两句,扬鞭跃马,一眨眼就赶到前头去了。
主将一路狂奔而去,马蹄卷起一阵烟尘,秦民屏愣愣地望着出神,却觉得心底的不安愈演愈烈。
此次辽东之行,真能如他们所愿吗?
彼时的秦良玉和秦民屏都没有想到,事情的走向出乎了所有人意料。
【要问秦良玉在哪儿?不用找了。】
夏语冰没卖关子:【这倒也好推,人既然不在前线,那就只可能是在后方嘛!】
【家人们别担心。】
主播赶紧解释清楚:【秦良玉待在后方还真不是因为被排挤得上不了战场。】
“恐怕出了岔子。”
李清照没到过前线,更没上过战场,但这完全不影响她犀利而准确的判断。
接下来的话,更是验证了她的推测:
【所谓“内忧外患”,这个词,不仅可以用来形容日暮西山的大明王朝,用来形容秦良玉眼下面临的困局竟然也无比合适。】
【前面打着生死之战,后头更是一出好戏。】
不等夏语冰再往下说,皇帝中的战神李世民表情已经无比难看了。
领兵在外,敌我悬殊、地形劣势还可以暂且放一放,后方生乱、动摇军心才是大忌。
【一边是英勇剽悍的川军,一边是有戚家军遗风的浙军,两支战斗力不俗的部队,竟然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打起来了?】
对此,主播也只能送上一句话——
【你们不要再打了啦!】
“这会儿正是一致对外、共御外辱的时候,怎么好端端的,自己人还打起来了?”
赵恒不解,赵恒疑惑。
“即便同属南兵,但巴蜀与两浙的风土人情可大不相同。”
李清照表示出了一定程度上的理解。
身为君王,又是将帅的李世民则持有不同看法:“说到底,还不是兵的问题么!”
哪怕他不清楚后世那个“明朝”的兵制究竟是怎么样的,但略一想想也该知道:“说到底,土司兵同民间募兵相差无几。”
“平日里守在地方尚不觉得有什么,可一出门,同正规军打过交道,两处一比对,保不齐心里失衡也是情理之中的。”
对于这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猜法,可甭管怎么想的,到头来又齐刷刷地看向了直播间:
【别看主播,史书也妹说呀!】
夏语冰一摊手:
【驻守在通州的川浙军为什么会械斗?两份《实录》都避而不谈。】
当然,如果仅仅是用这句话草草了事,未免也有些太对不起翘首以待的家人们了:
【好在,还有一位给事中,在他的上疏里提了一嘴这事儿。】
【人家说得明明白白——】
【“片言之争,遂成大隙”。】
夏语冰贴心翻译:
【大概就是“你瞅啥?”“瞅你咋地?”进而引发的一场械斗。】
主播的演绎过于直白生动,家人们纷纷好评:
【红豆薏米粥粥:煮啵甚至一人分饰两角,你真的,我哭死!】
【猪的鼻子有两个孔:家人们我悟了!】
【猪的鼻子有两个孔:你瞅啥发起决斗申请,瞅你咋地接受挑战啊!】
【总之,等秦良玉处理完械斗的事情,再带着后续第二批白杆兵抵达浑河的时候,前方的主要战役其实已经打得七七八八了。】
【但前线士兵所表现出的忠勇爱国、果毅无畏,也是将秦良玉的精神带到了战场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直播女性文物后被诸朝围观了》 50-60(第8/20页)
主播苦中作乐,依旧坚强,弹幕却不免意难平:
【笑着说再见:真的会幻视一些小组作业扯后腿的,谁懂"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直播女性文物后被诸朝围观了》 50-60(第9/20页)
……”他仍有顾虑:“却不好这样直接去问,只好回头私下里联系主播。”
他轻咳一声,有些不大自然地找补:“家丑不可外扬。”
贵为天子,也要为子女教育操心,实在汗颜。
【其他人当然也在忙的呀!】
话又说回来,主播煞有介事道:【家人们要问忙什么?】
【四处掣肘、冷嘲热讽,这不都是正经事嘛!】
【打不赢敌人没关系,他们嘴皮子功夫厉害不就得了?】
“哼,也就指望在嘴皮上逞功夫罢了!”
纵使从西南过来的白杆兵打了胜仗又有什么用?
李清照很是愤愤不平:“且不提他们原本就是土兵,领头的还是个女人,这可不就值得大做文章了么?”
【总之逃不过冷嘲热讽,落井下石那一套呗!】主播摆摆手:【什么叫“外战外行,内战内行”啊?】
【翻来覆去也就是那几句——】
【地方土兵,野路子,上不得台面。】
【再不然,就是揪住主帅秦良玉是个妇道人家大做文章。】
【从古至今,这种事儿见得还少吗?】
有弹幕当即附和:
【封鳞非冕.欲星移:可不就是想方设法地打压嘛!】
【封鳞非冕.欲星移:说起来,还得感谢大宋开了个好头呢~】
“似乎……还真是这个道理。”
李清照若有所思:“直播到现在,不是多以汉唐为主,要不然就是上古或后世,竟从不曾提过大宋女子。”?
赵恒动了动嘴角,还没来得及扬起一个笑,忽然察觉出言外之意,瞬间跳脚:又我?
大宋怎么了?这不是在朕的带领下,一派欣欣向荣之貌么!
【想想也能理解,毕竟这等战功,就算和一帮男性将领比也毫不逊色。】
没等他再为自己辩白辩白,主播已经丢了个典型代表出来鞭尸: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对秦良玉非但没有生出尊敬,反而嫉炉又惧怕,就比如曾任四川总兵的李维新。】
【平日里,这位李总兵吹嘘自己多么强硬,结果一到了交战的时候就原形毕露,还在浑河一战中大败而归。】
【回到军营后,他首先做的不是整顿军马,安抚人心,而是紧闭大门,把秦良玉拦在城外。】
李世民:……朕的刀呢?
这要是他的部将,先将官职一摘到底再说。
【可秦良玉是他能欺负的人吗?】
【人家一百斤的体重,九十九斤的委屈!】
【秦良玉一个转身,直接告到中央——】
【有些人,尤其是以李维新为代表,一个个在线上对我一个女人带兵指指点点、重拳出击。】
【可到了线下呢?见到敌人反而唯唯诺诺!】
【陛下,您说说这人——】
【打了败仗、残血回城,还妄图把我一个线霸挡在门外,说我刷数据?岂有此理!】
“无怪他又嫉恨又恐惧。”
损起人来,李清照的嘴倒是半点儿不客气:“秦良玉身高八尺,比寻常男儿足足高出一两尺有余,这般鼠辈当然害怕。”
长孙皇后掩口一笑:“因一己私欲惹来告状,最终却是因没用而青史留名。”
“若换了妾,羞也要羞死了!”
主播阴阳怪气拉满,直播间的家人们也没闲着:
【睡着呢,别吵:家人们谁懂啊?】
【睡着呢,别吵:我刚刚去搜了一下,这李维新后来竟然投降了皇太极!】
【做最自由的崽:这样的结局,还真是毫不意外呢~】
天启:家人们谁懂啊?
天启:朕真的会谢!
【好不容易将秦良玉安抚住,沉迷木匠活儿的天启皇帝还为此事特地在朝廷里喊话——】
【全体目光向朕看齐!】
【各部门请注意,以后请对秦姐放尊重一点!】
【这都什么时候了,逆风守家,还认不清大腿是谁吗?】
主播说得轻松戏谑,弹幕更是妙语连珠:
【橘井泉香:可以了,木匠皇帝能这样已经不错了,最起码能分得清楚谁在带飞3】
【橘井泉香:喊完话就没你的事了,接着回去锯木头吧~】
【祭祭国王:知道谁在带飞,就老实躺好抱大腿,这皇帝能处!】
【祭祭国王:别回头安排个完颜构你就老实了!】
眼看最后一句弹幕出现,又炸出一片哀嚎和惨叫。
看着满屏齐刷刷的【已老实,求放过】,不少至尊观众纷纷不明所以。
“阿嚏——”
赵恒揉揉鼻子,怎么总觉得有人在点自己呢?
言归正传。
【浑河之战打出了白杆兵的军威不假,但对秦良玉本人来说,人生中最重要、最高光的一场战役,还得看奉诏勤王之战。】
勤王,意为当君王身处险境时,臣下起兵相救。
已经到了这般地步,足以见得大明江山已然岌岌可危。
彼时的情况,就是如此糟糕。
【接过木匠皇帝留下的烂摊子,崇祯继位第二年,皇太极领兵来犯,先后攻占遵化、永平四镇。】
饶是后世地名与眼下已经大不相同,李清照依旧一面留神听着,一面取了舆图来,竭力比对着大致范围。
【来势汹汹,眼看已经直取京师,崇祯皇帝当然赶紧下诏,令各地勤王。】
“乱世当道,人人都是自顾不瑕,谁还有心奉诏令勤王?”
李世民是隋末乱世的亲历者,没人比他更清楚,当一个王朝走向末路的时候,是救不回来的。
“只是可惜了。”
他重重的一声叹,没有接着说下去。
长孙皇后倒是心有灵犀,安慰似的,轻轻拍了拍丈夫的肩膀。
她知道陛下在愁什么: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何况这个时候,天灾人祸连绵不断,明眼人都看得出,大明王朝气数已尽。】
【所以,面对这样一道诏令,各路人马的念头出奇一致——自保为上!】
【哪家好人这个时候不想办法另谋出路,还去搭理头上那个可有可无的朝廷呢?】
秦良玉就不。
【哪怕她此时已经是一位五点六旬的老人了,秦良玉依旧义无反顾地散尽家财,筹措军饷,率领五千白杆兵连夜北上。】
“五点六旬……”
初次听到有人用这么新奇的说法来介绍年龄,李清照先是一愣,顿了片刻才反应过来,随后哑然失笑。
【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