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府五年了?”

    董平便知他不懂,“他们文官三年一任,我们是武官,五年十年才得挪一挪。”

    说着叹了口气,“……如今太平盛世,想往上升迁着实不易,只能在此熬资历了。”

    几人入了座,店小二已将这位董都监的喜好记得一清二楚,上了一只烤羊腿,一盘烤油边,百来串羊肉串,羊筋串,煎羊肚煎心脏,并着烤鱼烤鸡,烤茄子烤韭菜,砂锅煨的白玉汤,鱼辣汤,又去外面叫挎篮的人送了鲜果,盛了井水湃着,再上两坛烈烈的烧酒,又叫小二去外面小摊上拿了芥辣瓜。

    一桌上满仍觉不足,掌柜出来说道:“今日八月十五,赠送客人们每人一碗玩月羹。”

    说着叫伙计出去,“去把那母女俩剩了的都买了吧,叫她们早点归家。”

    那伙计拿着碗出去了,不一会儿一碗碗的玩月羹端上来,潘邓拿起碗一看,这不是藕粉吗?

    尝了一口,果真甜丝丝的味道还不错。

    饭菜上齐,酒酣耳热,一阵香风飘了过来,有抱着琵琶的女子卖唱,潘邓不欲听人唱歌,但还是看了一眼董平,征求客人的意见。

    董平喝着醇酒,吃着肉串儿,好不快活,“叫她来这唱吧!”

    那女子便找了个椅子坐在旁边弹起琵琶来。

    潘邓听在耳里听了半晌,听出来那女子唱的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听到这熟悉的词,他也不觉放下了筷子,认真听了起来。

    记得他小的时候,爷爷还曾经给他讲过这首词,那歌女唱到:“……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爷爷那中气十足的熟悉的声音仿佛在耳边响起,对他说:“……月亮不应对人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离别时就变圆了呢?”

    儿时的他唯独对这句记忆深刻。

    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他这今人也算是不走寻常路见了古时月了,只是今月古月是同一轮月,而他已隔了千年。

    潘邓看着窗外一轮明亮的圆月,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正和董平叹气的声音相和,潘邓抬头,原来是那歌女已经唱完了,唱到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光勾起了董平的思乡之情,几个厢兵兄弟有的也偷偷抹了眼泪。

    董平拍桌子,“你这卖唱的,不会唱些好曲儿来!”

    那歌女被惊吓着了,哆哆嗦嗦的不敢说话。

    掌柜的见了,在一边打圆场,“都监莫气,这歌女哪里知道曲子是什么意思,怕是只听是那苏大学士的曲,便以为好曲,趁着八月十五兴冲冲的学来了,待唱给客人听呢。”

    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30-40(第5/14页)

    对那歌女说道,“你再唱个新的,欢快的曲子,别唱这水调歌头了,唱个临江仙罢!”

    那歌女却被吓得不轻,流着眼泪不敢再唱了,董平嫌她不耐看,挥挥袖子让她赶紧走。

    几个人继续喝酒撸串,不多时门外有喧闹声。

    一个小马扎飞似的砸进屋来,撞翻了桌椅板凳,激起烟尘来,外面一声爆喝:“哪个欺我李瑞兰娇姐!叫他出来!”

    屋里人都站起身来,那几个厢兵手按佩刀,董平喝道:“外面何人!”

    第34章 东平蹴鞠赛

    掌柜的,伙计都去外面拦人,奈何拦不住,只见一个壮汉伸手一挥,那掌柜的就转了个圈滚到一边去。

    小伙计见了跑到后院拿棍子,那汉子走进大堂,“李瑞兰呢!你们何人欺她!”

    这屋里总共就来了一个歌女,众人还能不知道是谁?董平拧着眉,“我们何时欺负她了!你这厮休得乱言!”

    潘邓见来者不善,这愣头青又好似不认得本地都监,只好打圆场,“这其中许是有误会,听你口音不似本地人,好汉哪里来?”

    那汉子见李瑞兰不在这,心里也有些不明,便道:“我从华阴县来,路过此地。有甚么误会,我听了人说李瑞兰被尔等欺负!”

    潘邓劝道:“人言岂能信?那娇姐来了唱首曲子,不和大人意,已叫她走了,银钱也给了”

    那汉子还是不太信的模样,掌柜的已从地上爬起来了,说道:“我们潘押司岂能骗你?”

    那汉子一听,凶色收敛,赶忙说道:“阁下可是那守卫乡里,状告恶徒西门庆,得了府尹亲封的阳谷义民,又领了竹口村民击退匪徒二十一人的押司潘邓?”

    潘邓被人这么直白的说出荣耀来,假装咳嗽两声,“正是在下。”

    那人最是看中好汉,顿时拱手一拜:“早闻潘押司大名,如雷贯耳,今日竟相见不识,是小人有眼无珠,还望潘押司莫要见怪!”

    潘邓也没法见怪了,连忙搀扶好汉,“敢问尊姓大名?”

    那汉子扬起笑脸来,“小人史进,拜见押司!”

    史进!

    潘邓看着面前的年轻人,小麦肤色,一口白牙,身高体长,体格健壮,这人竟然是史进。

    “原来是史大郎,可是江湖人称九纹龙史进?真是闻名不如见面!”

    史进见面前之人竟然听说过他,怎能不叫人欢喜,心中已认定了十分,如此识英雄的好汉必不会做欺人之事,定是那传话的张七搞错了,他笑着拱手,“正是在下!”

    这时门外有人进来,正是刚才来唱歌的歌女李瑞兰,她见史进在这,张口骂到:“贼骨头!我母亲好心收留你,你却在这坏我生意!你是何居心!”

    史进被骂得一懵,赶紧说道:“李娇姐,我是听那张七说,这有人欺负你……”

    那李瑞兰急得快哭了,她本就是看这一桌都是富贵,自来唱些曲子,以求攀附,没想到曲子没唱好,本已得罪了贵客,现在这贼又来作怪!岂不是连累她被贵客厌恶?

    “休要胡说!哪有人欺负我!你滚出我家,莫再上门!”

    那张七过来,搀扶着李娇姐走了,回头还看了史进一眼,满眼嘲讽。

    独留史进自己一个人在堂中呆呆站着。

    大厅里一时无声。

    掌柜的走到柜台后面,把账本拿出来了,装模作样的打算盘。客人们都不往这边看,喝自己的酒,只是余光时不时瞄上一眼。桌上厢军撇着嘴,剥炒瓜子,手指甲剥开,小仁往嘴里一扔,拿余光看了一眼史进,几个人对视一番,发出没声的嘲笑。

    潘邓看见史进失神的样子,心道让你逞能,瞎给人出头,这下真成小丑了吧。

    但他素来是个有同理心的人,不忍心叫这傻黑甜一个人这样傻愣愣地戳着,开口道:“史进兄弟,你也见了,那李娇娘活蹦乱跳的呢。”

    史进的脸连着耳朵连着脖子连着微微露出的胸大肌都红了,就连他那小麦肤色都压不住,他双手抱拳,头低下去,嗓音洪亮道:“多有得罪,还望押司恕罪!”

    却不看之前被他控诉的董平。

    董平心里怪潘邓多事,怎么这些不知从哪来的三教九流都认得,华阴县也不知是哪里,从没听过的小地方来的人也认识,就该让他们把这不知好歹的刁民拿住,去牢里好好教他懂些规矩!

    潘邓扶他,叫他把腰直起来,“我不怪罪你,可不见得董都监不怪罪你。”

    说着朝史进使个眼色,又面朝董平说道:“……你不知道面前这是谁吧,这是本府都监,董平董大人。”

    果然史进大为惊骇,“我竟有眼不识泰山,没认得出来阁下竟然是江湖人称双枪将董平!”说完推金山倒玉树,纳头便拜:“小人有眼无珠,方才多有得罪,还望都监见谅!”

    董平没想到眼前人竟然知道自己在江湖上的名号,他来这么一跪,自己也不知说什么好,见别人都看着呢,就把面前的年轻人扶了起来。

    从别人嘴里听到自己的名号,他也生出点刚才潘邓感到的不自在来,面前的人恭敬有加,他也不那么气了,说道:“好汉莫要在意,今日中秋,且一同把酒!”

    菜肴重摆,酒也满上,几个人喝了个痛快,潘邓问道:“史大郎怎来东平了?”

    史进便说了自己来历。

    他本是华阴县人,颇有家资,父亲死后宅院被山贼烧毁,自己一人出来行走江湖,想要找师傅,正是那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

    史进说道:“……我本四处游走,想去延安府找我师傅,路中听茶馆说书的说东平府办了好蹴鞠赛,便想来参赛,我也踢得一手好白打!只可惜呀。”

    他喝了一口酒,“我问那‘登记处’人数天,他都说只有筑球,不设白打!”

    这白打就是个人赛,没球门的,似踢毽子一般不叫它落在地上,多者胜;筑球则是团体赛,有球门的,场中会竖起高约三丈、宽约一丈的大球门,球门上有一个尺许见方的网眼,称为“风流眼”,球穿过这个风流眼才算得分。

    史进说完郁郁,“……我本想走,但也想看完比赛再走,这就多留了几天。”

    潘邓心想,那登记处的小吏一下值就吐槽有人非要白打,原来你史大郎就出了一份力。

    董平听了却来了兴趣,“史兄弟,你白打真踢得好?”

    史进说道:“不是史某自夸,我原可是冲着三千贯来的,我踢白打拐、蹑、搭、蹬、捻无所不会,转乾坤,燕归巢,芙蓉开无所不能!”

    “那你可会踢筑球?”

    史进想了想,“也做过左右竿网,球到我面前,没接不到的……唉,只可惜没蹴鞠队。”

    左竿网,右竿网,这相当于现代球赛的边锋或是边前卫了,负责场地两侧的活动和传中球,是很需要技术和速度的位置。

    董平又问道:“你做过跷球没?”

    史进笑道:“这有何难?”

    董平便说:“那好,史兄弟,我见你也确实是个好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30-40(第6/14页)

    ,如今在东平,我欲组一支球队参赛,你可愿来?”

    史进哪有不答应的道理:“我便是等这一句!这几日在东平待着快憋死了,督监请说,何时去练球,兄弟早晚皆到!”

    “痛快!”

    两人又饮一大碗,留着潘邓在一旁傻看着,不是,董平你什么时候也想去踢球了?

    *

    一月疏忽而过,九月十五,东平蹴鞠选拔赛正式开幕了。

    东平湖边的蹴鞠场一大早就围满了人,周围还有趁着热闹做生意的小商贩,小吃摊,饮子车三三两两地停放,小吏检票让观众进场。

    蹴鞠场因着是在湖边空地,面积庞大,建筑开始就定好了是两千人大场,有点像潘邓前世高中操场那么大。

    建筑风格也像后世的体育场,中间是蹴鞠场,四周围都是座椅,依次排高,蹴鞠场两边对角建有高台,上面供讲解员专座,身边放着水缸扩声,还有大喇叭形状的扩声筒。

    观众们一个个进去按照自己的座位号码坐了,都觉得很新奇。

    此时还未开场,球场外也人山人海的围满了人,场外的高树上也有人争抢着坐,突然见一小吏怀里拿着布包,往蹴鞠场大门口旁边的一个大告示板上挂木牌。

    那大告示板极高,是以很多人都能看得见,那小吏在底下共挂了32个木牌,每个牌上都写着字,依稀看去,有“凌风社”,“霹雳队”,“玉麒麟队”,“金戈铁马团”等等不一而足。

    “呀!这是参赛的球队!”

    众人都嚷嚷起来,凑到那木板边上看。

    木牌都是两两一放,那小吏扬声说道,“今日开场,第一场凌风社对玉麒麟队!”

    场外的人轰的一下就乱套了,“那凌峰社不是那豹子腿齐征主球?”

    “哎呀!早知道我半夜起来也要去买票,悔之晚矣,明天的票一定要买到!”

    “官人!明天是哪队?”有人问到。

    那小吏指指木牌,叫他们自己看,又拿了笔在那三十二个木牌上画出线来,十六根笔直的直线向上,看官琢磨了一下,哪里有不懂的,这一阵子就是三十二队选拔出十六队。

    众人又纷纷去看那第二组,正是“霹雳队”对阵“金戈铁马团”。

    “是这个团呢,我看咱们那《京东蹴鞠广昭示》那第二刊了,这金戈铁马团是徐州来的呢,队里有个急先锋范仲,是他们徐州第一脚,特地前来和咱们京东各府切磋呢!”

    “徐州来的?这么远,到这儿得多久?”

    “我也看了,我也看了,那霹雳队来头更大,他们是北京大名府来的!”

    周围的人都被吸引过来,“大名府?真的假的?那大地方来的人,也来咱小地方参赛?”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