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120-130(第1/14页)
第121章 军备新升级
收些蒜回来?小郓哥听到他兄长又要捣鼓些新鲜东西,似乎还是另一个药效堪比‘酒精’的神药,自觉身负重任,出门采买。
路过东七街,还去和许久不见的付掌柜打了声招呼。
付掌柜有两月没见小郓哥了,今日一见,十分亲切,自是好好招待稀客,上了烧麦、炙肉、米酒来。小郓哥想到潘哥吩咐,问他要蒜,付掌柜拿了一头出来,自己也坐到桌边陪客。
小郓哥把那米酒倒满,两人兄长弟短亲亲热热喝了一壶,小郓哥吃了些烧麦,又问付掌柜:“胡蒜在哪买?我要多买些。”
付掌柜笑道:“兄弟才回东平吧?如今这东平府哪还买得到蒜,叫各家各户抢着买,菜场上早就空了,今早我去看,零星几个卖的,比那羊肉还贵。”
“啊?”小郓哥颇为吃惊,拿了那蒜在手中细看,“这是为何?”
付掌柜说道:“你可知前些日子梁山闹兵乱,咱们东平府厢军去山下把守?”
小郓哥自然知道。
“……上次一战,咱们厢兵营中士兵,死伤总共有几百人,寻常年月若是打仗,那受了重伤的兵有几个能活着的?大尹怜惜府中士兵,先用神药清理创面,这伤得轻的便好了。大尹又焦急重伤兵士……”
付掌柜放轻声音:“听闻当夜有老道托梦,言明药理,第二天府衙便收集了百斤大蒜,捣碎之后一番精炼,叫那些重伤昏迷发热的士兵吃了下去,你猜怎样?”
这,这潘哥怎么没和他说!小郓哥赶紧问他,“后来怎样了?”
“后来就好了!”付掌柜一拍手,“真神了!我听他们厢兵营的说,有些烧了一天一夜的都醒了,这放到往常年月,哪还醒得过来?就是因为咱们府尹爱民之心,感动上天,那老道才给东平托梦!这胡蒜做的神药,也不知东家是掺的什么道家仙法进去。”
道家仙法?小郓哥挠挠下巴颌,可也没错,那被称作神药的“酒精”,就是他自己跟着潘哥亲自制出来的,用的琉璃杯,琉璃管,可不就是飘飘欲仙吗?
付掌柜又说道:“东平府这才由此苦蒜,大家伙都买蒜回去,说这东西驱邪。府尹知道了这件事还专门张榜告示,说明用法,是把那大蒜捣碎,放一刻钟再加水,再放一刻钟就能吃掉,可防疫病,也能给牲畜防疫。兄弟见我这菜牌没?”
付掌柜伸手一指,墙上‘烤胡蒜’的牌子已没了,“……早就不卖了,太贵了……兄弟你又要蒜做什么?要多少?”
小郓哥这才有些恍然大悟,他说怎么刚一踏进府衙时,闻见各小吏身上微微有蒜味,原来风潮如此!
他说道:“我自然要百斤以上。”
“唉呀。”付掌柜摆摆手,劝他放弃,“买不到!”
小郓哥轻笑道:“我若想买,怎可能买不到?只不在东平府买,走得远一点便是了。”这可是潘哥交给他的任务,一定要完成!
况且多运一些蒜回来,以东平府如今形势,还能赚一笔呢,他跟在李大官人身边许久,也不是白待的!
付掌柜显然也明白,眼睛一亮,“乔兄弟,反正是出门一趟,到时可勿忘愚兄,匀我百斤!”
*
潘邓想要做的就是那大蒜素。
按照实用性来说,青霉素才是首选,因其造价比起大蒜素低上许多。但是青霉素的制作要依靠大量的实验和筛选,与此相比,大蒜素制作极其简单,适合作为青霉素之前的快速备选药品。
只要将大蒜粉碎,静置,加水蒸馏之后,冷凝液中的黄色油液就含有大蒜素成分。其过程并不比蒸馏酒精复杂多少。而且如今已经有了成熟的琉璃制品,将大蒜素放在琉璃罐中密封,放在阴凉干燥处即可保存。
大蒜素作为后世的广谱抗菌药,既能抗细菌,也能抗真菌,并且作为植物性抗生素,使用之后并没有副作用,是一种制作简单,功效强大的药品。
潘邓一边计划着制作大蒜素,又在脑海中回想之前在科普短视频里看过的土法制青霉素的过程,趁着能想起来,有些记忆的时候,抓紧一一写下。
忙碌之间,房掌柜求见,说是之前找的玉雕匠已磨好了水晶片,他特地带来给东家一观。
潘邓叫他进来,正好今日小郓哥带回来的清透琉璃刚刚到,又有新料了。
房掌柜看那大块宝石心中一惊:“这么大块水晶!”
潘邓则打开匣子,见软布之上,有几块按照他的要求磨的水晶片,不愧是玉雕老手,颇为清透。
房掌柜眼睛趴上去细赏,这才看清,那大块水晶中边角有气泡,原来是琉璃。
潘邓说到:“这透镜做得好,让他再依原样打磨,有多少要多少。”
房掌柜得了夸奖,内心欣喜,没个合适的匣子盛放,拿了块布盖在琉璃之上,包了一团,抱着走了。
潘邓又拿了早就在刘木匠那订做的镜筒,把那镜片往里放好,来来回回挑着可用的组装完毕,放到眼前一试,果然做了个望远镜出来!
他走出屋边转边看,往西边眺望,看见梁山树木秃秃,他在府衙就触手可及,尽在掌握,心中也升起豪情来。
正所谓事非经过不知难,经过一次战役,他才觉得需要准备的东西还有很多。
沉思之间,又有竹口村人来到衙前,依旧是罗青赶车,送了五车的竹棍、狼筅,以及竹子做的钩镰枪。
潘邓把望远镜收好,带着衙役出门迎接,罗青说道:“若是叫他们自己做,只练武用,要用钩镰枪,便在那竹棍上插两个耳朵,要用竹狼筅,就在那竹棍上捆些个树枝。”
潘邓点头赞许,“如此甚好,辛苦你们了。”
罗青笑道:“咱们村里听说是给大人办事,各个做到深夜,就怕您不用呢!”
潘邓找了几个衙役,将车上武器搬到府衙的板车上,两人又说了一番话,这才告别。
这批竹武器乃是为梁山定制。
当日梁山投降,潘邓便叫厢兵上山,收缴了大部分兵器。但梁山毕竟兵马众多,盘踞于此多待一天,东平府就似脑袋上悬着大石头般,不得安宁。
因此潘邓还要费心将他们全都招安出去,可如今皇帝一门心思收复燕云,国库紧张,各地赋税加重,更没闲钱来养兵,加上土匪兵桀骜难驯,没几个地方愿意收容。
潘邓便回想起前几人招安时的情景,鲁智深是有陈相公推荐;呼延灼回了老家有家族庇佑;秦明与徐宁二人,秦明一事书信来往几回才敲定此事,徐宁一事只去信一封,那真定府府尹便做主收了此人,以及他带去的五营兵马。
这说明什么?
说明就算是招安军,别人也愿意要那有本事的!不然为何徐宁招安如此顺畅?还不是为的他那家传绝学钩镰枪!
因此想要梁山顺利招安,也不能荒废了这些梁山军。自徐宁上山,他那钩镰枪法也不再是绝学了,再加上他们东平府自创的鸳鸯阵,只叫关胜严些管教,叫那些梁山军拿着竹棍训练一翻,也好有个出路。
潘邓思忖着,叫衙役把这些东西送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120-130(第2/14页)
厢兵营,明日拉到梁山。实际上这些竹棍也不够用,剩下的叫他们在山上自己砍竹就是。
吩咐下去之后,今日可算得了片刻清闲,潘邓回到后衙拿了小郓哥从东京带回来的书信匣子。
他脸上露出笑容来,把那些个老师的信、李三娘写的信、琉璃坊写的厚厚的一沓,好像还有账本子都通通放下,先拿了师叔的信来,刚要拆开,仔细想想收进怀里,师叔的信等晚上下衙了在看。
又在桌上挑挑拣拣,先拿起老师的信。其上挥挥洒洒写了朝中之事,陈老师先是忍不住赞叹,你这学生入朝面圣没有几次,竟然对圣上知之甚深,皇帝如今果然反复无常,当初是他执意要联金抗辽,如今却不知为何有些踟蹰不前,朝中大臣皆做伐辽准备,皇帝却内心犹豫,实在不是吉兆。
潘邓看了信,叹了口气,又写回信。
此外交一事最忌摇摆不定,时局安定该和平发展时,你雄心勃勃要开战,搞得朝堂上行下效,主战派上台主政;时局危机该主战时,你畏惧冲突要主和,朝堂又是按照皇帝的喜好,主和派登场,北宋末年不就是因此而吃了大亏?
潘邓郑重叮嘱老师一定要挺住,既然宋辽必有一战,联合之事已定,国事岂能如家事一般朝令夕改?
他又找来李大官人,让他叫杜兴找几个李家庄兄弟替自己走一遭,往东京送了新做的冷锻甲,以及冷煅技艺,刚到手的望远镜也忍痛割爱,一齐孝敬老师。
潘邓千叮咛万嘱咐,“东西贵重,千万安全送到。”
李大官人点头称是,“既然如此,我领杜兴亲自走这一遭,必为府尹办成此事。”顺便看看三娘。
潘邓听了点点头,“如此甚好,有李大官人亲自去,我也放心些许。”
有人来报,是张清身边得力之人,名为龚旺,那副将下马,拱手拜见,附耳禀报一番。
潘邓面色古怪,“你们抓到了谁?”
第122章 又见宋江
龚旺又重复一遍:“是那梁山宋江,还有山上首领小李广花荣!”
东平府外。
宋江被官兵押送,满心苦楚愤懑。
又是东平府!又是潘邓!他刚想要东山再起,潜龙卧虎,作为一番,还没走出那寿张县,就被东平府兵活捉!
到底是为什么,东平府的厢兵要去寿张县那么个小地方巡逻!
难不成此人是上天派来克他的,此真是天意弄人?
宋江与花荣二人来到府衙后堂,潘邓也忙碌了一天,正好闲下来喝口茶,接见二人。
他心中盘算着是把宋江流放到沙门岛海上监狱,还是流放琼州岛与那西门庆在一处,再或者不必那么麻烦,直接押送到京城,以梁山之首的身份处斩,既能威慑反贼,还能给皇帝鼓舞士气,一举两得。
宋江二人步入后堂,不管内心如何气愤,宋江见了潘府尹还是立马换了脸孔,恭敬有加,泪水盈眶,伏身跪拜:“罪人宋江,叩见府尹,今日再见府尹,彷如隔世……”花荣也跟着大哥跪拜,“罪臣花荣拜见府尹。”
潘邓看着面前二人,闲聊似的说道:“本府派人在梁山上寻找月余,也不见宋首领,这些日子是去哪儿了?”
宋江赶忙膝行两步,向前说道:“府尊容禀,那日梁山有人叛乱,乃是那急先锋索超反水,此人心思歹毒,争斗之际,把小人推下山崖,小人原已重伤,又跌下悬崖落水,生命垂危,幸得花荣贤弟相救……”
宋江说着话再拜,“如今小人才伤好,便匆忙赶来拜见府尹大人!”
潘邓挑挑眉,先重伤后落水,一个多月就好了?他可是听了阮氏三雄说,在山下见了索超的尸体,腿脚都扭曲了,可见是落崖而亡。
一个摔了之后当场死亡,一个摔了之后完好无伤,潘邓打量着宋江,难不成这黑宋江真有些几分好运在,这种小挫折轻易死不了?
宋江还在伏拜哭泣,真真仿若被反贼所伤的良民,见了救世主一般委屈,“幸得府尹大人英明果决,才救了梁山一干人的姓名,没有酿成大祸,否则宋江就是死了,也难赎其罪!呜呜呜……”
潘邓并不答话,只是看着宋江。宋江隐约感觉到目光注视,他边哭边悄悄抬起头看,只见潘府尹正盯着他看,像在看着什么肥肉一样,目光古怪,嘴角的笑容也很古怪!他拿了衣袖擦了擦泪,又擦擦额头上的冷汗,有种不祥的预感。
潘邓改变主意了,原著中宋江便是一个一心想要建功立业,得到官家赏识,从此青云直上,封妻荫子,光耀门楣之人。
如此汲汲营营,为人能屈能伸,行事作风阴损狠辣,为达目的不达手段,偏偏面上最是忠厚仗义。最令人感慨的是,他血条还极厚!足可称得上是生命不息,作乱不止。这样的人才就这样叫他死了,岂不是太可惜了。
只听潘邓说道:“首领免礼吧,给二位首领赐座。”
宋江与花荣坐到椅子上,潘邓不再想杀他,态度温和,对宋江说道:“首领日后有什么打算?”
宋江:“?”
这,听这问话,难不成还要抬举他?宋江连忙恭敬说道:“罪人哪里有什么奢望?一切都听府尹安排。”
潘邓说道:“宋江首领与花荣首领都是远近闻名的英雄人物,早该招安了的,可世事多变,到如今梁山已经投降了,二位也没有个前程,实在是让人唏嘘呀……”
宋江说道:“小可才疏学浅,身份卑微,不过是侥幸才做了那梁山之首,在晁盖兄长之后,替寨主代管梁山罢了,实在称不上是英雄……”
宋江面上惭愧,又看向他兄弟花荣,对潘大尹说到:“不过我这兄弟花荣却当得英雄之名!人称小李广,百步穿杨,勇猛无双!”
潘邓说道:“我也曾听过小李广之名,不知能否一观?”
宋江见兄弟要得赏识,紧忙目示花荣,让他抓紧,花荣也惊讶地看向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