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40-347(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就是亮亮军马想吓唬他,他面对潘邓如此耀武扬威,自然没有好脸色,“陛下军队如何,还用我来看吗?只是我燕山军也不逊色,虽军备稍差,然将士皆骁勇善战!”

    没想潘邓却露出吃惊的表情,“董大王这是想到哪儿去了?你我早年间就相识,如今我大越和燕山更是亲如一家,一家人要谈什么强弱?我询问兄弟,只是叫你评判一番,以我大越军队如今战力,可否北上收回燕云之后,再北上千里?”

    董平瞪大了眼睛,“北上千里?你要做什么?”

    如今潘邓做了皇帝,收复燕云是应有之计,可北上千里,那都是曾经辽国的地盘,荒无人烟,上面也没多少汉人,几乎全都是北狄,就算把那地方收归,也没什么用,反而那些个北狄不通人性,尽是麻烦!

    潘邓叹息,说道:“不瞒兄弟,自我奉天命登基,便时常想大宋因何亡国,想来想去,那些农业水利、科考督查等事都能由士大夫去做,可这边境国界一事,还得由君主亲力亲为……”

    他看着董平,给他夹了一筷子侉炖塔嘛鱼,“当初我们六人一同出使金国,彼时年少意气风发,为大宋出使,也是希望我汉土常青,中国威严永存。当年我身受重伤,你和马扩呼延庆先行回归,我三人却在后面走辽边境,从陆路回了开封府……”

    潘邓回想往事,历历在目,“……一路之上边境百姓受北狄袭扰,惶惶不可终日,当时我便下定决心,我中原子民不能再过这样的生活,我堂堂中国再不能没有天险国界。如今十多年过去,我已登基称帝,天命在此,我身为一国之君,又怎能推脱此责任?”

    董平讶然,他听了这番话,突然真实地意识到一件事,那就是他从前刚做燕山王时,也有过称霸天下的野心,可比起自己,潘邓好像确实更懂得如何做帝王。

    换句话说,他确实更有帝王之才。

    董平喝了口酒润喉,“既然如此,收回燕云也就罢了,如今燕云就只剩下北面几州,为何还要北上千里?”

    潘邓说道:“一来不能纵容金国;二来北上千里早也是我中国领土;三来……”

    董平看着他,潘邓缓缓说道:“我欲以燕京为都,守我大越国门。”

    第346章 燕山府归顺

    当着燕山王的面,说要以燕京为首都这种话,本来十分不客气,可董平却在那一刻真正领略到了独属于潘邓这个人的胸襟与胆略。

    什么样的帝王能说出亲自守国门这样的话?董平脑海里翻天覆地,又回想白日里黄河惊涛骇浪,和老百姓在耳边的山呼海啸。

    当时他看阅兵仪式如此盛大之景,却一意孤行觉得潘邓是展示武力,收买人心,可这时他仿佛真的懂了,这是帝王的承诺。

    他在借这场阅兵告诉百姓,天下易主,他潘邓身为君王,不会懈怠精神,会一直精进武力,保家国平安。

    当天潘邓喝了两杯酒,又反复和他提起从前之事,说之前的熟人现在都在哪,只有你董平一个远远在北面,和众人这些年也不通信,十分不合群云云。

    呼延庆也喝多了,和他们说起山西这些年不太平,索性他呼延家在当地也有名望,大家伙都服,这才没像中原一般成了土匪窝。现在天下归越,山西也越来越好了,他那根弦终于能松一松,不再时不时寝食难安了。

    徐观沉默寡言,董平眼见着他给潘邓剥了一个螃蟹五只虾,俩人还偶尔眼神相交,不知道咋回事感觉心里边十分不自在似的,遂讽刺地说了一句:“徐尚书大好年华,不会到如今还没娶妻吧?”

    徐观听了微微一笑,“那日和董大王一同求姻缘,董大王求仁得仁,菩萨自然不会顾此失彼,单叫我孤零零一个。”

    说着就在董平面前把一螃蟹壳的肉放到陛下盘子里,潘邓见师叔又给自己剥螃蟹了,十分幸福,微笑着看向师叔,而后张嘴怒吃一蟹。

    董平看他俩相视而笑,顿时抖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再不找不痛快了,老实吃饭。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潘邓又和他说起朝中众臣来,言董兄弟只要归顺,当天就封国公,而郭药师郭将军也有大功,封为宁远将军,他又是辽人,日后朝廷北征必有重用,不会埋没人才。

    此后一连两天,朝廷和沧州府都摆酒设宴,欢迎董大王来到沧州城。

    潘邓又私下宴请董平两次,终于劝动了董大王。

    董平其实也知自己没有抗衡之力,这回来看阅兵,更是叫他认清了现实。他真要与潘邓刀兵相接,也只会让燕山军士惨遭屠戮罢了。

    如今自己势不如人,潘邓却兵强马壮,无论他想如何对待燕山府,还不是由他说了算?

    可潘邓依旧肯以礼相待,董平心中衡量两天,从善如流了。

    董平刚表示归顺,潘邓第二天就在沧州加封董平为国公。

    而后晁少古和徐观两人随着马政父子和董平一同回了燕京,商议交割之事。

    到了定鼎三年正月份,燕山府归顺,燕京回归。

    此大事立即上了《江南风尚》头版头条,销量节节攀升,几乎比肩去年十月份国庆大阅兵特别版。

    不少能人志士、朝廷官员、普通百姓看着董大王竟然就这么归顺了,更觉得自家陛下是天命所归!

    要不是天命,他们潘皇帝会年纪轻轻称帝,短短几年时间一统天下,拳打蜀地,脚踢王襄,现如今还叫燕山王主动归降吗!

    小茶馆里热热闹闹,工厂职工,贩夫走卒凑在一块拿着新出的《江南风尚》定鼎三年二月刊议论,“……这都是为得咱们潘皇帝英明神武,才能感化董大王归降!”

    “咱们潘皇帝的德行,满天下人都心悦诚服。董大王他也知道咱们陛下仁德,不愿再与陛下为敌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340-347(第9/11页)

    这就是顺应天命!”

    也有人听了他们议论,冷嗤一声。

    “那董大王不归降还能如何?真和咱们大越硬碰硬不成?他也得有那个实力!咱们潘皇帝坐拥四海,指哪灭哪!他董平要直着脊梁骨硬挺着,他也得掂量掂量!”

    他同桌之人吃着酱豆子点点头,“董平为前朝藩王,总有过人之处,他能审时度势这一点,就比王襄强!归顺朝廷,这是明智的事。”

    “就是就是,我还听说这回董平归顺是咱们潘皇帝三催四请才肯归顺的,乖乖,真是好大的脸面!要我说咱们潘大王也忒善了,就燕山那鼻嘎大点的地方,直接大军出击,一人一脚就给他踏平了!”

    一桌人哈哈大笑。

    邻桌之人听了他们议论却又不赞同,“话不能这么说,常言道不蒸馍馍争口气,董平就算真是比不上咱们大越,也是个世上少有的英豪!他要来个鱼死网破,咱们也得吃一壶!现在董大王主动归降了,咱们东南军将士也免得有损伤,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周元敬一直沉默着喝茶没说话,此时也插了句嘴,“是了是了,咱们潘皇帝仁心,才这么做的!潘皇帝念着咱们将士,董大王也念着燕山百姓,两个将就,这才有这一段佳话!”

    此话获得广泛赞同,小茶馆里沸反盈天,不管董国公是怎么想的,众人皆乐呵呵,“这下燕山也归入我大越了,咱们终于能天下太平了!”

    整个东南都喜气洋洋,皇宫更是如此,潘邓笑容满面,此番不光是燕山归顺,还有他师父就要回来了!

    潘邓陛下理理衣裳领子,看着银镜里面睿智威武的帝王形象,十分满意,带着师叔和两个小孩儿去迎燕京送来的第一批官员。

    一路之上他却总觉得自己好像有什么事忘了似的,摸摸两个小孩,又摸摸观哥儿,问道:“咱们可有什么东西落下了?”

    徐观看了他一眼,说道:“没什么落下。”

    潘邓陛下又恢复自信。

    寒山寺码头大船靠岸,陈文昭刚下船就看见了皇帝仪仗,面上不自觉地露出微笑来,他快步走上前去,只见多年未见的小徒弟也一脸喜气地走下来,陈文昭行礼,“臣带燕山众臣,拜见陛下!”

    潘邓看见老师,简直喜不自胜,把他薅起来,“老师忒多礼了!上马车,师叔也在呢!我一双儿女也在,叫他们拜见师祖!”

    陈文昭听见两个皇子皇女也在,十分欣喜,他早就听马扩提起过此事,只是又听马扩说起大越没有皇后,是以一直没有弄明白究竟怎么回事,今日相见,必须得问个清楚。

    他两个一面向马车走去,陈文昭说道:“如今陛下做了皇帝了,称谓不可像从前一样,两位皇子皇女哪里能叫臣师祖?便称一声陈大人也就是了。”

    到了马车上,两小孩脆生生喊了一声:“师祖。”

    陈文昭顿时眉开眼笑,逮着两小孩好一段夸,问了如今学业,又得知教他们的是林大儒,说道:“也好,二位皇子皇女天资如此聪颖,若是被个庸师来教,怕还耽误了。”

    林家老头才学正好。

    等到了皇宫,陈文昭和潘邓走到前边,小声问起了一直想问的事,“你收养子女也就罢了,这两个小孩我看也各顶各的好,不是亲生的想来也不妨事,只不过怎么不纳后?”

    他眼神隐隐担忧地看着小徒弟,他这小徒弟看着生龙活虎的,从前到现在,也不见是受过什么伤的样子,怎么还收养子女来,唉,老天爷真是作孽呦。

    罢了罢了,收养就收养了,只不过虽然是收养子女,可也不耽误纳个皇后,陛下已经登基两载,如今依旧后宫无主,这群臣也真是,竟然没一个劝的!

    潘邓听了这话,突然僵住了脚步,不自觉地看了师叔一眼。

    陈文昭顺着他的视线看了看,“问你纳后的事呢,看你师叔做什么?”

    潘邓只觉得头上冒汗,遭了!他和师叔的事,难不成自己从前竟然一直没告诉过师父吗!

    *

    皇宫后宫院内,平日里无比平静惬意的小院儿里传来痛骂声和小潘昭撕心裂肺的哭声,“师祖!哇哇哇……你饶了爹爹吧!”

    王婆本来看陈大人气冲冲走进去,就赶紧趴门口偷听,正听得入神呢,没想到听到小皇孙哭声,她赶紧挺直腰板,跟一边的宫女说道:“快,把小皇孙抱出来!”

    那宫女听了太后吩咐,硬着头皮进了院,说了句:“太后吩咐,要见皇孙。”

    之后一把把小孩抱起,也没敢看那个跪在院中的徐大人,一溜烟跑了。

    小潘昭正哭呢,王婆赶紧哄小孩,“诶呦,这陈大人也是的,这教训同门都是应该的,就是好歹找个背人的地方,看把咱们昭儿吓得……诶呦,祖母给拍拍,不哭不哭了……”

    那宫女踌躇着说道:“太后,那……那徐大人……”

    王婆哼了一声,“陈大人那可是咱们陛下的老师,他要管事,我这老太婆哪里拦得住?”

    正说着话,几人就见武统领快步进了院子。

    王婆一努嘴,“哪里用得着我?那可是咱们陛下心头肉!走走走,不管他们!”

    武松进了院子里,只见陈老大人一手拿着藤杖,正怒不可遏地训斥,徐大人则跪到地上,他面前是个牌位,细看是范老大人之位。

    眼看着徐大人身上已经挨了几下了,这怎么能行!武松心里着急,上前拦住陈大人大棍子。

    陈文昭看着武松,“让开!”

    武松顿时有些气短,在原地站了一会儿,“陛下待会儿就到!”

    陈文昭说道:“陛下也管得了我教训师门孽畜吗!”

    武松气势又矮了一节,可他又不能任由事态发展,情急之下他开口说道:“此乃陛下后宫重地,外男不得入内!陈大人请回吧!”

    陈文昭愣住了。

    武松也后知后觉愣住了。

    就连跪在地上的徐观也颇有些惊讶地看着他。

    陈文昭当即抄起大棍子打得武松满院子跑,“好你个武松!后宫重地!我呸!这是个屁的后宫!陛下胡闹,你们就跟着胡闹!”

    “满朝文武没一个劝的!你这个跟着陛下这么多年的亲卫了,你也不知道劝!就由着他胡来!”

    一直打到门口,大门被撞开,潘邓跑进来,一眼就看见师父在打武松,师叔跪在地上,顿时心疼得不得了,连忙跑上前去把师叔拽起来,对师父说道:“都已说好了,做什么又找师叔麻烦?”

    陈文昭叉着腰喘气,“谁和你说好了?你现在当了皇上了,为师管不了你,可不见得管不了这个孽畜!”

    陈文昭指着徐观,“你当着你爹的面说明白,师父早年间耳提面命,范家人要做的是辅佐之臣!现在天下刚有明主,社稷刚刚安稳,这是中国之幸!陛下就算好龙阳,你非但不良言劝谏,还带着陛下学坏了!搞得这么多年来后宫无主,是谁教你的如此佞幸之举!”

    潘邓拦在师叔前面,看了一边上那个师祖牌位,把它拿起来抱在怀里,眼看事态危急,说道:“师父你莫要危言耸听!要我说我俩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