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六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2.0》 80-90(第1/42页)
第81章 房子与报复
在总部宣讲完,回到作业处时,已经是中午十一点了。因着舟车劳顿,几人没回派出所,先回家整顿,下午再上班即可。姜楠和周知行到一号院时,可是分外受欢迎呢。
被围着问了几句话,见大家三句不离青工宿舍,姜楠和周知行才明白,哪里是他们受欢迎,是房子受欢迎啊。
涂书记提交的盖青工宿舍楼的建议,被总部批准,虽然只批了一栋楼的资金,那也是油田这两三年来,少有的盖房举措了,听到消息的人家可不兴奋了嘛。
虽然是青工宿舍,可宿舍也有单人的啊,小年轻夫妻住进去,跟新房一样,谁不想要?啥年头,房子都是大事儿,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人注目。
姜满城在年后调到了建筑队,可不就引起有心人的注意了嘛。
这姜满城要是没早听到风声,会巴巴调到建筑队?!
这两天姜楠去总部不知道,姜家昨晚,可是差点儿被打听消息的人,踏破了门!
一个个的,都是来打听房子的事儿。筒子楼有几层、多少个单人宿舍、宿舍面积多大、分房条件是啥,只要能想到的问题,都来问姜满城。也不管他去建筑队还不满一个月,反正有关系没关系的,都找来了。热闹的姜满城晚上睡觉时,都觉得脑子在嗡嗡响。
这不,姜满城上班了,他闺女来了,大家可不又找到说话的人了。问题一个赛一个多,听得姜楠哭笑不得。
“大爷大妈,我要是知道这些,不早去申请了?还在这等你们问啊?我真不知道,我就是一个小警察,哪里知道分房的事儿。”
刘老太撇嘴:“小楠,你可别谦虚了。你爸都调到建筑队了,能没提前收到消息?你可不兴瞒着人呐。你看,我家改改也是青工,她对象也是,双职工,是不是能分到个单人宿舍?”
姜楠笑:“刘奶奶,您还需要问我啊?谁不知道您孙女婿是荆大秘的侄子,这事儿我还真没您消息灵通呢。您透露透露,是不是只有双职工才能分到单人宿舍?如果是这样,改改姐是不是快结婚了?”
随着姜楠的话,大家的目光不自觉望向刘老太。
刘老太没想到被祸水东引,她打哈哈道:“我哪儿知道,你可别瞎说。哎呀,该做午饭了,隋家的、老苏家的,走了,去做饭了,家里孩子快下班了,你们不做午饭,让孩子下班了饿着啊?”
“切。”
人群发出不满的抗议声。姜楠呵呵笑,顺势逃出人群,抹了把额头不存在的汗珠:“爸这工作,调的有点儿早啊。”
周知行:“姜叔这是行动迅速。换工作的人不好找,姜叔是想早点儿定下来,没想到遇到房子修建的消息传出来,喜忧参半吧。”
“小楠。”何琳急匆匆跑进一号院,见两人还没上楼,顿时松了一口气,机关枪似的开口道,“快去办公楼前维持下秩序,玻璃钢那边家属听说盖楼是给青工盖的,在办公楼前面抗议呢。”
两人闻言,迅速跑到楼下,打开自行车,姜楠放慢车速,说道:“何姐,上车。”
何琳轻快地跳上车,三人风驰电掣赶往办公楼,此时楼前已经围满了抗议的家属。
“凭什么给青工?他们做什么贡献了?我家男人在油田干了五六年,就因为是单职工,就不能分房子了?不公平!”
“对,不公平!青工进来还不到一年,我们可是为油田贡献了五六年了!凭啥不给我们分房子,给劳什子青工分!抗议,严重抗议!”
“还能为啥?人家领导家的孩子都被录取了,都成青工了,当然要给孩子谋划了。咱们这些普通工人就是累死累活,也分不到房子。我看啊,咱们就是在办公楼前面绝食,也没人理!”
“那就绝食!我就不信新社会还没天理了!啥时候都得论资排辈,老工人都没房子呢,不能给青工!”
“对,绝食!不能给青工。”
人群慢慢被煽动,等姜楠和周知行到时,“绝食抗议”的口号已经喊得震天响。
荆志远作为涂书记的大秘,第一时间代表涂书记出来安抚大家。他压了压手,说:“大家稍安勿躁,家属楼的工程,油田总部只批了一栋楼,咱们也只有一栋楼的预算。至于这栋楼如何分,现在说还为时尚早。既然大家这么关心,那请大家选出来几个代表,咱们进去和涂书记当面谈,怎么样?大家放心,涂书记在咱们作业处干了这么多年,什么时候徇私过?”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是啊,涂书记在作业处名声还是不错的,上次招工,就做到了公平公正,人群里很多家其实都有孩子被招进去。可他们孩子不是双职工,这不是怕分不到房子嘛。
有人还想挑事,荆志远眼尖,抢在刺头儿开口之前,说道:“大家信不过我,还信不过涂书记?张二能,你家孩子是不是考进来了?有因为你曾经偷鸡摸狗被区别对待没?刘大毛,你女儿呢?进来没?没被人冒名顶替吧?”
不愧是能做大秘的人,在人群里扫了几眼,就迅速跟之前的招工结果对照起来,见人群安静许多,荆志远接着道:“大家想想,招工的时候,市里多少领导打招呼,涂书记都没松口,让咱们油田子弟都公平公正入了职,大家可不能过河拆桥啊。房子的事儿涂书记有打算,但不能现在说,大家尽快选出代表,最好不要超过十个人,咱们进去单独谈话。大家自己选出来的代表,总能信得过吧?”
人群开始嗡嗡嗡,有几人在推举下站起来,大概有六个,男女都有,一看就是人缘不错的,并没有人挑刺儿或反对。六人随着荆志远进入了办公楼。大家坐在楼前,不再大喊大叫,希冀能得到想要的答案。
姜楠站在人群右侧方,她小声道:“青工宿舍就是个名头,没这个名头,总部不会批宿舍楼的资金的,大家咋还闹上了?到时候分房肯定要限制工龄的。”
这次招工表面是公平公正的,可是哪里没人情?三百个正式招工名额外,其实还另有五十个额外指标,是给总部领导、白水市领导、临市领导以及隔壁市领导的。朝阳油田在三市的地界上,不跟三市领导处好关系,很多工作很难开展。
领导的孩子进来了,涂书记打着青工宿舍的名头建楼,是最容易通过的。毕竟,谁不想自家孩子住的好一点儿?
周知行低声说:“以防万一嘛,怕真的只给青工,他们没机会。毕竟玻璃钢那里人多,很多十三四口挤在一个玻璃钢房子里,屋里连转身都困难。这次哪怕只有极微弱的机会,也不想放弃。”
两人闲聊着,也就半个小时左右,几位代表一脸喜色的回来,找相熟的人叽里咕噜一说,人群嗡嗡个不停,不久,大家陆续起身,一场抗议就这么消弭于无形。
不用再守着,两人干脆去供销社买菜,提前回来,午饭就两人动手好了。等再次来到一号院儿,已经十二点了,曹老太见孙子提着肉回来,笑得特别慈祥。这小子,终于不再光贴着媳妇儿,也记起她这个奶奶了。
不过周知行可不会做饭,把五花肉递给曹老太,他想帮着洗菜择菜都被老太太赶了出去:“去休息一会儿吧,奶奶给你做红烧肉,保证你下午精精神神去上班。”
周知行抽了抽嘴角,这吃红烧肉和上班,到底有什么必然联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六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2.0》 80-90(第2/42页)
想起前几天的八卦,他靠在门边,边看曹老太做饭,边问:“奶奶,楼下的苏大志婚事咋样了?”
曹老太放下刀,低声道:“今天领证,哎呀,你不知道,苏家那老娘们有多抠!”
说着,曹老太撇撇嘴,一脸的不屑:“早上就发话了,说他家响应伟人的号召,勤俭节约办婚礼,一家给一把花生瓜子,就算请客了。但礼可不能少,她要挨家收呢。你说有这么办事儿的嘛,也不嫌丢人!”
周知行半晌无语,他问:“那下午就来收礼了?”
“可不是。”曹老太重新切起五花肉来,“肯定是下午下班之后。中午人不全,她精着呢,不会中午收的,你等着吧,晚上就能看见了。”
“那我要给礼吗?”
曹老太想了想,低声道:“你和小楠商量商量,给个便宜点儿的。一人一块油布,够多的了。她家就给一把花生瓜子,还想要啥厚礼!你快去跟小楠说,别让她瞎大方。”
周知行点点头,起身去了四楼。姜楠也正在做红烧肉呢,上辈子她在魔都,可是最会做这道菜的。虽然没买到百叶结,但姜楠准备煮几个鸡蛋放进去,就当配菜了。
见周知行过来,她问道:“你怎么不陪曹奶奶了?”
周知行小声将苏大志的事儿说了,姜楠感叹:“这么急就领证?苏家就没想着验证下工作的事儿?”
周知行斜眼儿看她,姜楠会意,赶紧询问了系统,然后摇摇头说:“苏家看了,不过就远远看了一眼,没去邮局问。他家急着让苏大志接班呢。”
周知行耸耸肩:“这下真成家务事了。”
两人噗嗤笑出来,决定接受曹老太的建议,下班的时候去百货商店买两块油布,就当苏大志和女知青夏红红的新婚礼物了。
中午,吃到闺女亲手做的红烧肉,姜满城和陈金花一人吃了两碗白米饭,撑得直打嗝。听到岳父大人对鹿鞭酒十分满意,姜满城松了一口气,不免对女婿曾经说大话的行为提出来严厉的批评。
“不稳重!事儿都没办好就许出去两瓶酒,哼。作难了吧,活该!”
活该的周知行,在家狠狠打了一个喷嚏。下午上班时还在念叨呢,是谁这么想他,吃饭的时候都不消停。
人贩子案没进展,姜楠先将宣讲的事跟何琳做了交接,又开始跟着处理鸡毛蒜皮儿的小案子。什么你家孙子调皮,打碎了我家的碗,必须得赔偿啦,我家孩子被打,必须要赔医药费啦,各种小纠纷一大堆,等下班时,姜楠觉得她成了六八年的老娘舅,资深调解员都没她会和稀泥。
等下班到百货大楼买油布时,两人离老远就发现,百货大楼简直是人山人海,似乎全作业处的人都来百货大楼买东西了。
两人停好车子进去,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冲着三楼的二手商店去的。
姜楠拿了块油布,小声嘀咕:“这是想捡漏?”
旁边的售货员大姐附和:“可不是嘛,哎呀,你小年轻恐怕不知道,前两天二手商店里,发现一张金子做的床!我的老天爷啊,金子做的床呢,你想想,起码几十斤了吧!几十斤的金子,那得多少钱!这几天大家都来买东西,就想着能不能买到金子做的家具呢。”
姜楠嘴角抽抽,这事儿是越传越离谱了,说不定明天就能说成金子做的房子呢,金屋藏娇,古代有,这时候也能有嘛。
想到这里,姜楠忍住笑,接着售货员大姐的话说:“哪儿那么容易。金子做的和普通木头做的,重量就不一样。革委会也不是吃素的,我那天也看了,不是都围起来检查了一遍嘛,应该不会有遗漏。”
售货员大姐:“那谁知道呢。哎呦,要不是得工作,我也想去淘换淘换呢。你俩小年轻付了钱别急着走,来都来了,也去看看嘛,说不定就遇上了呢。”
姜楠谢过了大姐的好意,付了钱,装起油布,问周知行:“凑热闹不?”
周知行看着被人群围起来的柜台,摇摇头:“算了,等人少了再去。现在人太多了。”
姜楠也是这么想的,两人没多停留,出来骑上自行车,回到了一号院。恰逢苏老太带着苏大志和夏红红,从一楼开始收礼,顺便发花生瓜子,见到两人那叫一个热情:“小楠,小行,我家大志结婚了哈,等会儿给你们发喜糖。快回家吧,别急,一会儿就发到你们家了。”
两人点点头,憋着笑上楼。他俩是多想不开,急着吃这两个人的喜花生喜瓜子儿啊。
不过显然,有一种着急,是苏老太觉得他俩急。两人也就刚各自到家,苏老太很快发到了三楼,见周知行只给了一块油布,抓花生瓜子儿的手都没那么有劲儿了:“哎呀,小行啊,大志跟你感情可不错,都能当你弟弟了,你说,弟弟结婚就给块油布,这”
曹老太呸一声:“少给你家大志脸上贴金!我家小行前几年都在军区,我都没见过他几次,咋就跟你家大志关系不错了?”
她伸出手,作势要抢油布:“爱要不要,我还不想让小行送呢,按理说,我们家送一份礼就够了,谁也说不出什么。小行单独送,是我家小行懂事,觉得他大伯和亲爹分家了,他作为他爹唯一的孩子,就得立起门户,这才另外花钱置办礼物的。你要是看不上”
苏老太忙将油布踹进口袋:“看得上,看得上。小行就是懂事儿,是吧?分家了就得立户,好样儿的。大志,来,给过喜花生喜瓜子儿,咱们就去下一家。结婚这样的喜事,就得每家每户都通知到,是吧?咱四号楼邻里关系好,每家都不能落下。”
虽然厚脸皮,但苏老太还真是达成了‘孙子结婚,全楼送礼’的成就,让人不服不行。只是这份服气,在三天婚假结束,让孙子苏大志接*班工作的时候,变成了看笑话的喜气,还是一大清早全楼都共赏的喜气。
这日,跟其他日期也没什么不同。楼里乒乒乓乓,开始了一大早做早饭的热闹阵仗。就在大家陆续吃完早饭,准备上班时,苏家,面对苏奶奶去邮局办手续的催促,苏家新媳妇儿夏红红同志,喝完最后一口碴子粥,轻飘飘来了一句:“啥工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