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开她的唇,将鼻尖抵在她的眉间,再没有旁的动作。
吴雅并没有回答皇帝,此刻她心情矛盾至极。
她的价值观不允许自己沦为康熙后宫的妃妾之一,她不想因为嫉妒搞雌竞,让自己变得面目全非。
她做不到大度的与后宫的女人分享自己喜欢的男人。
她甚至不想留在皇帝身边,她想带着肚子里的孩子离开紫禁城这座牢笼。
“皇上,奴才不想当嫔妃。”
“说什么胡话,朕岂能让你无名无份,朕已下旨诏封你为德妃,你先委屈当德妃,待朝局稳定之后,朕将册立你为皇后!”
“朕与你的孩子,赐名为胤禛。以至诚感动神灵而得福佑为禛,你可喜欢?”
吴雅嘴角的笑容顿了顿,心内五味杂陈。
“奴才替小阿哥谢过万岁爷赐名。”
“胤禛,是朕第一子。”
听到皇帝这句话,吴雅顿时惊的伸手捂住了皇帝的嘴巴。
只因顺治爷的宠妃董鄂氏也曾为顺治生了一个皇子,那位皇子排行第四,称皇四子。
但顺治却公然将四皇子称为“朕第一子”,俨然是不将别的嫔妃所出的皇子当成自己的儿子。
“皇上,奴才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德妃(清穿)》 50-60(第3/31页)
想我们的小阿哥平平安安的在身边长大,再无旁的杂念。”
“玛琭,到如今朕才理解汗阿玛的心情,若非真情流露,又如何不想让自己宠爱的女人和孩子当皇后和太子。”
从前汗阿玛说出那句朕之第一子之后,玄烨曾经怨恨多年,如今才发现这是人之常情。
“皇上,太子宽厚良善,奴才私心想着今后让太子帮忙照料和教导胤禛,兄弟二人也有个伴儿。”
皇帝并未回话,大清并未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度,他必须为了大清选出最优秀的新君,他正值春秋鼎盛之时,有些事情不必操之过急。
此时皇帝将心爱的女人搂紧,与她相拥而眠。
吴雅苏醒之时,枕边早就空空如也,此时幔帐外头传来皇帝训斥臣公的声音。
吴雅支着耳朵听了一阵,皇帝正在申斥赈灾不利的大臣,同时让礼部草拟罪己诏。
此时皇帝转身看见了站在幔帐后的朦胧身影,原本暴戾的眼神顿时柔和几许。
皇帝掀开幔帐,他的目光温柔的落在那人尚且平坦的肚子,忽而又转身出了幔帐。
“传朕旨意,朕欲大赦天下,让礼部一并拟旨详阅。”
臣公们听到万岁爷刚开口说要下罪己诏,忽而又要大赦天下,一个个顿时面面相觑。
大清皇族只会在新皇帝登基、全国性的大灾难、更改国号或者册封太子之时才会大赦天下。
万岁爷素来严谨刻板,甚至连册封太子和立后都没有大赦天下,怎么一场地震就忽然要大赦天下了!
不过大清朝的臣公们却很快接受了皇帝大赦天下的旨意,毕竟大清历代帝王都比康熙爷离谱,康熙爷算是明君了。
老臣们早就被顺治爷摧残的包容性无比强大。
他们见过更离谱的,比如皇太极为了海兰珠诞育皇子曾经大赦天下。
而顺治爷就更离谱了,为了册立董鄂妃为皇贵妃而大赦天下,再为了董鄂妃诞育皇子再次大赦天下。
此时皇帝忽然幽幽道:“此天灾之下,天地同悲,灾民本就惶惶然,大赦天下与罪己诏皆可安民心,稳固江山社稷。”
大臣们听到皇上都扯出了江山社稷,再不敢有任何质疑的声音,只梁九功若有所思的偷眼看向乌雅氏尚且平坦的肚子。
他决定今后一定找机会让自己最得意的小徒弟苏培盛到四阿哥身边伺候,他有预感,今后坐在龙椅上的新君,未必就是当今太子爷。
因着地震和余震的波及,紫禁城各宫室都在昼夜不停的修葺,紫禁城里的主子和奴才们都暂时安置在了帐篷里,以防再有余震。
这场地震的影响很快被雷霆万钧的皇帝压下。
康熙十九年三月初三,紫禁城各宫室早就修缮一新,就待钦天监择吉日回迁。
此时吴雅抚着微微隆起的肚子,正在天子幄帐内给皇帝缝制汗巾,忽而梁九功着急忙慌的入内。
“哎呀娘娘,您快些躺下,一会无论如何您都记得说身子骨不舒服,起不来。”
“梁公公,您别喊奴才娘娘…”
梁九功诧异的皱眉,乌雅氏这是何意?可他来不及细想,就着急的将乌雅氏搀扶到龙榻上躺好。
梁九功刚掖好被子,太皇太后就亲自掀开了帘门。
“来人,将这狐媚子拖出来,她是哀家宫里的奴才,留在皇帝身边不合适。”
“太皇太后息怒,乌雅氏肚子里还怀着小皇子呢,她如今因地震动了胎气,太医说不能挪动半分。”
梁九功和御前的奴才们统统跪在了太皇太后身前,不敢让她靠近龙榻上的乌雅氏半步。
拉扯间,御前的奴才们与慈宁宫的奴才们开始动起手来。
眼看着太皇太后身边的大力太监将梁九功掀翻在地,打得他鼻青脸肿,吴雅再也坐不住了,于是缓缓站起身来,从幔帐后走出。
她正要给太皇太后曲膝跪下,忽而帘门再次被掀开,吴雅看到皇帝气喘吁吁的疾步入内。
她正要继续下跪请安,可皇帝忽然三步并两步来到她身边,一把抓住了她的手,不准她下跪。
“传朕旨意,乌雅氏今后不必向任何人下跪,包括朕。”
听到皇帝这句悖逆之言,太皇太后顿时满脸怒容。
“这狐媚子怀的孩子是不祥之兆,大清不需要一个带来天灾人祸的孽障,来人,立即准备落胎药和绝子汤。”
“放肆!谁敢!”皇帝顿时暴怒的呵斥道。
此时帘门再度被掀开,皇贵妃踩着花盆底笑眼盈盈入内。
“太皇太后,其实带来地震灾祸的孽障,也并非是乌雅氏的孩子,这些时日万岁爷忙着前朝之事,臣妾都来不及通报喜讯。”
“太皇太后,万岁爷大喜啊,钮祜禄贵妃,宜妃和平贵人,良贵人、成贵人、镶贵人、袁贵人和郭贵人,还有定答应、敏答应、吴雅格格、通格格都有喜了,其中宜妃的姐姐郭贵人还怀着龙凤胎的祥瑞。”
“托太皇太后给万岁爷送药的福,那几日万岁爷听了您的谏言大肆宠幸嫔妃,臣妾算了算日子,这些嫔妃们受孕的时间都在十二月中,这些嫔妃怀龙嗣的时间可比乌雅氏怀的时间更晚,还更接近地震的时辰。”
“太皇太后若真要寻孽障,估摸着得从这些嫔妃怀的子嗣里查查看,倒是与乌雅氏母子并无太大的关联。”
“太皇太后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皇帝,只献祭乌雅氏的孩子,还是献祭那些嫔妃们的孩子?孰轻孰重,应该不用哀家提醒你吧?“
“既如此,那就选几个距地震发生时间近的孩子祭天吧!都杀光也未尝不可!”
皇帝在听到这个消息之时,下意识攥紧了乌雅氏的手,忍不住慌乱的用眼角余光偷看她。
当时他以为乌雅氏对隆科多情根深种,他彻底绝望,只想着救她,然后自暴自弃的死,反正已生无可恋,不知为何活着,甚至觉得活着可笑。
皇帝此刻忐忑不安,就怕看到乌雅氏失望伤心的神情。就怕她嫌弃他滥情,觉得他肮脏。
“皇帝!你是不是疯了!那些可都是你的子嗣!”太皇太后被皇帝冷血无情的话惊的面色苍白。
“呵,皇玛嬷该不会觉得朕会对这些孩子有什么深厚的父子骨肉之情吧!”
“那些都只是您心心念念的曾孙,您自己做主即可。”皇帝嘴角露出一丝戏谑笑意。
“你!!你真是爱新觉罗家的好儿孙!简直比皇太极和福临更混蛋!罢了罢了,哀家不想再管你们爱新觉罗家的污糟事!”
太皇太后忍不住老泪纵横,她想不通为何她的丈夫,儿子,孙子,通通都为了狐媚子不管不顾。
而此时吴雅只觉得天旋地转,因为她产生的蝴蝶效应还在加剧。
那些孩子都是在皇帝为了救她的时候,与太后赌气的结果,此刻她对皇帝只有心疼和愧疚。
她原以为四阿哥出生的时间晚了一年,那么历史上惨烈的九龙夺嫡也许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德妃(清穿)》 50-60(第4/31页)
不会发生,可如今那些皇子却都跟着提前降生。
贵妃钮祜禄氏腹中怀的肯定是草包老十。
宜妃怀的是五阿哥胤祺还是九阿哥胤禟,还是早夭的十一阿哥胤禌?良贵人腹中怀的肯定是八阿哥胤禩。
而成贵人戴佳氏怀的是七阿哥胤佑,而定答应万琉哈氏怀的肯定是老十二胤祹。
敏答应章佳清婉腹中的是十三阿哥胤祥,还有几位嫔妃怀的是公主。
还有那位吴雅格格,她甚至都没听过这个人,历史上康熙的后宫除了德妃乌雅氏,再无别的乌雅氏的嫔妃,她又将是谁的生母?
如今九龙夺嫡的参赛选手,除了她的小儿子十四阿哥胤禵之外,全部都聚齐了,历史似乎在用自己的方式来找补,让一切回归原点。
太皇太后懊恼的咬了咬牙,皇帝与她赌气,那几日大肆宠幸后宫嫔妃之时,她下令敬事房停了避子汤。
没想到她心心念念盼着皇帝开枝散叶,如今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曾孙,但却阴差阳错的将她除掉乌雅氏母子的借口一并化解。
此时苏麻喇姑急急的入内,附耳与太后说了些什么,太后的面色忽而瞬间煞白。
“玄烨!是不是你做的!”
“你们都滚出去,哀家有事要与皇帝说!”
众人纷纷退出了天子幄帐,吴雅正要跟着皇贵妃离开,可皇帝忽然攥住她的手。
“乌雅氏留下,其余人等退下。”
吴雅忐忑的站在了皇帝的身侧,垂着脑袋不敢吭声。
待到众人离开之后,太皇太后再也绷不在了,抡起龙头拐杖狠狠的朝着皇帝砸了过去。
“爱新觉罗玄烨!你告诉哀家,为何此次地震蒙军旗的重臣死伤最为惨烈,大内侍卫死伤多为蒙军旗子弟,蒙军旗的武官死伤惨重,甚至有蒙军旗重臣一家四十三口,包括猫狗都死无全尸!”
“难道地震还分军旗看人杀吗?”
“皇玛嬷,地震是天灾而非人祸,孙儿不知您在说什么。”
太皇太后被皇帝这番云淡风轻的话气的浑身发抖,忍不住指着皇帝的鼻子破口大骂。
“好啊!你如今真是翅膀硬了,哀家管不住你了,既如此,哀家干脆回科尔沁了此残生吧,免得哪天你屠刀伸到慈宁宫里。”
“玄烨,哀家最后问你一句,草原内乱是不是与你有关!你到底想做甚!”
太皇太后气的再次抡起了拐杖,这一回却被跪在地上的皇帝伸手抓住了,皇帝抓住拐杖缓缓站起身来。
“皇玛嬷。”皇帝忽而幽幽冷笑了一声。
“大清是爱新觉罗家的天下,朕才是主宰,如今草原内乱,兵戈四起,朕早已安排人平乱。”
听到这句话,太皇太后顿时怒不可遏:“你想安排谁!北边距离草原最近的驻军是汉军旗的南蛮子……”
“不对!!玄烨!你到底想做甚!”
第52章 第052章
太皇太后忽而满眼恐惧的瞪着眼前这个她亲自培养的皇帝。
“玄烨!蒙军旗的儿郎还在云贵善后, 三藩之乱打光了草原精锐,如今与满汉军旗一道在北边戍守的蒙军旗,都是老弱病残!”
“呵, 你真是哀家亲手培养的好皇帝, 原来三藩之乱, 打的是三藩和我们草原的势力。”
皇帝负在身后的手, 始终与吴雅的手攥紧, 此时皇帝的指腹正在从容缱绻的摩挲着吴雅的手心。
“皇玛嬷,爱新觉罗一族和成吉思汗后裔的黄金血脉家族永远都是一道打天下的盟友。”
“朕岂会不看重蒙军旗, 前些时日,朕已下旨令盛京将军招募优秀的蒙古儿郎入伍扩充蒙军旗。”
“你!!为何是盛京将军招募蒙军旗新兵,你别以为哀家不知道你的心思!那些被你们女真人驯化的软骨头不配入蒙军旗!”
自从三藩之乱开始,太皇太后在军中的势力随着大量蒙军旗将士沦陷在战场上,渐渐式微。
若换成从前,她哪里会成为今日这般睁眼瞎。
吴雅听着皇帝和太皇太后的唇枪舌战,压根不敢抬头。
皇帝在大清的龙兴之地招募早年间被女真驯化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