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20-13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首辅的升迁路》 120-130(第1/15页)

    第121章 广东巡抚(二) 它可比黄金还耀眼啊……

    远在重庆的温缜也在抗旱救灾, 得亏去年有了自来水,不然今年就得玩完,因为不缺水源,又有官府安抚到位, 这才没出乱子, 在六月底的时候, 他们终于等来了一场暴风雨。

    山火就此浇熄。

    豆大的雨点砸在干涸的泥土上,溅起一片呛人的土腥味。百姓们疯了似的冲进雨里, 有人跪地嚎哭,有人捧着瓦罐接水,更有个赤脚孩童在积水的街巷里蹦跳大笑:“阿娘!凉快啦!”

    温缜冒雨直奔外面,看着雨幕下山火变成黑烟散在雨中,他开心朝着向他跑来的狄越招手, “火灭了!”

    去年他力排众议修建的竹筒水道, 此刻正将山涧活水汩汩引入城中。浑浊的雨水与清冽的泉水在石槽中交汇, 竟像是天公与人力击掌相对。

    “大人……”老工匠跟过来颤巍巍递来斗笠, “您浑身都湿透了。”

    他摆手拒绝, 任由雨水顺着下颌淌进衣领。狄越接过戴他头上, 搞事呢,生病了又是事,真是不知所谓!

    他被拉回去泡了个热水澡,笑着把狄越也拉进大水桶, 狄越都气得没脾气了, 任他胡闹, 一起泡了个澡。

    后面他们擦着刚洗的头发,温缜很是兴奋,“还好下雨了, 秋收看来是稳了,咱们今年的经济比去年好,下半年我们可以发展,有不少人已经在想办法打听我们的织布了,这个已经瞒不住了,不如直接公布。”

    “直接公布?”

    温缜点头,“我们成立纺织机厂,专卖机器,这个可以带来更大的效益,织娘那边继续,我们成本低,今年崔四用丝绎的品牌去赈灾捐款,打出了名声,天下人也知道那是我的品牌,今年销量利润实在可观,万万没想到,我也有暴富的一天。”

    虽然交百分之五十的税给朝廷,但也依旧暴利,也由于这百分之五十,朝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温缜直接充入重庆的财政,还可以为他的政绩添砖加瓦,一举两得。

    温缜眼中尽是兴奋,继续道:“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借机扩大影响力。纺织机厂一旦成立,不仅能带动周边百姓就业,还能吸引更多商人投资重庆。到时候,整个西南的纺织业都会以我们为中心。”

    狄越擦着头发上的水珠,若有所思:“但这样一来,恐怕会引起其他商行的觊觎。要不要先跟朝廷通个气?”

    “不必。”温缜摆摆手,“我们按章纳税,光明正大。倒是可以借此机会,把纺织机的标准定下来。以后凡是用我们机器的织坊,都得按我们的规格来,这样就能掌握行业话语权。”

    窗外雨声渐歇,夕阳的余晖透过云层洒进来。温缜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等秋收结束,正好赶上冬季纺织旺季。你让账房把今年的利润再核算一遍,我打算拿出一部分在重庆办个技术学堂,专门培养纺织工匠。”

    狄越眼前一亮,他就是个外行,也听得出好来:“这个主意好!既能培养人才,又能让百姓念着好。”

    “对了,”温缜转身,“与崔四说,丝绎的招牌要做得再精致些。明年开春,我打算在成都办个展销会,让蜀锦也见识见识我们的新式织品。”

    两人相视一笑,雨后的清新空气中,仿佛已经能闻到丰收的气息。温缜擦着湿发:“这才只是个开始。”

    玻璃这种东西不能运送,但实在成本廉价,那些杯子什么的,价格也不高,西洋品过来已经不像以前那般受人追捧了,主要是如今的瓷器更加美观。

    士绅们除了喝葡萄酒用玻璃杯,其他的还是喜欢瓷杯,做成首饰就更别说了,过于笨重,易碎,还不够精致,姑娘也并不喜欢,不如玉石。

    所以温缜准备直接打破底价,让玻璃做窗户,让百姓也消费得起,而且他是头一个如此,想想如果一个奢侈品,突然卖白菜价,普通人也肯定想去抢一抢。

    仿佛占了大便宜一般,温缜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件事等温立来了,让他负责,与以前一样,与楚家合作,怎么说楚诩也是男主,还是有气运在身上的。

    利益捆绑一下,互相带飞。

    温立七月府回重庆的,温缜眉头紧皱,“怎么回事?茜茜呢?不是说一切都办得很好吗?”

    温立也尴尬,“茜茜被她娘亲带走了,去了无锡,我要了地址,人没抢过来。”

    主要他觉得人家骂得也对,让一个小孩子去那地,他理亏,所以也没争,就问候地址就回来了,他弟办的事情让他弟去,他不想去讨骂。

    呃,温缜没想到这一层,成吧,小孩跟娘住,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让她过两月好日子,两月后再去接人,当放暑假了。没人盯着,她肯定不会背书练武,人是没有自制力的,尤其是没有压力的人。

    温立回来后,就看见温缜建的大玻璃厂,他听媳妇说了,他得去问清楚,温缜与楚千嶂正说着,温立风尘仆仆地推门进来,肩上还带着未干的雨气。温缜眼睛一亮:“大哥来得正好!”

    他三言两语把计划说了,末了补了句:“这次我们不赚快钱,要的是长久买卖,每家每户装窗户,可比卖几个杯子量大多了。”

    温缜铺开一张图纸,指尖点了点上面标注的尺寸:“玻璃窗不必做得太大,先按寻常百姓家窗格的大小来,价格就定在——”他略一沉吟,“比同等大小的窗纸贵三倍,但能用十年不坏。”

    本来窗纸便宜,就是三倍也没有多少,楚千嶂皱眉算了算:“那利润可就薄了,怕是那些囤玻璃的商贾要跳脚。”

    “让他们跳脚,他们捂着玻璃当宝贝。不过是一些杯子什么的,我们抢先低价倾销,既能赚个名声,也能快速打开市场,那些人肯定会来我们这里进货,因为价格低,他们在重庆进货,去北方卖,中间的差价能让他们疯狂。”

    温立搓了搓手,笑道:“妙啊!他们要是知道咱们这价格,怕是要乐得连夜要过来,这与白送有什么区别?”

    “还有一桩,”温缜从柜子里取出个木匣,打开竟是镶嵌玻璃的灯笼,“窗纸怕风怕火,可玻璃不怕。你让工匠连夜赶制一批,先送给衙门、书院试用。等大户人家跟风用起来,寻常百姓自然眼热。”

    温缜的玻璃厂一转起来,这个价格可惊碎了太多人的下巴,府衙是第一时间用玻璃的,随即徐千户的卫所也订了安装。温缜还讨巧去成都给杨昭的府衙也安上,这一下广告打得很硬核,杨昭还惊了一下,觉得他过于奢侈,用琉璃做窗。

    温缜说不贵,主要是方便,给大人也装上,玻璃安全系数高,不像窗纸,容易被撕开放烟什么的。

    巡抚都用上了,其他的府衙一看,就跑来问价了,虽然都在喊穷,但哪个府衙是真穷的啊?他们让人远远的过来进货,不过玻璃运输困难,但是加钱可以,毕竟麻烦不是,还有损耗。

    运输是玻璃本身的十倍,但很多人也要,尤其是商人。

    不止川地,湖广江南贵州的订单也多不胜数,他们做批发,赚得盆满钵满,可以说应了那话,钱从四面八方来!

    温立站在玻璃厂的高台上,望着外面排成长龙的商队,嘴角微微上扬。温青手里攥着厚厚一叠订单,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首辅的升迁路》 120-130(第2/15页)

    快步走来,眼中满是兴奋:“爹,湖广的商帮刚刚又加订了五千片,说是要赶在入冬前给武昌汉口的几家大户装上!”

    温立正看着厂长指挥工人打包,闻言回头笑道:“这下可好,忙不过来,连江南的绸缎商都派人来打听,问我们能不能运到苏州去。他们愿意出三倍的运费!”

    楚千嶂敲了敲栏杆:“不急,先紧着川内和邻近省份的订单。告诉江南来的商人,若是诚心要,可以预付定金,我们专门组织船队走水路运过去,觉得运费贵,自己来拿也行。”

    他真服了温缜了,这真是个财神爷,重庆明明闹了灾,这个秋天,不光不受影响,还带着百姓发家致富,他手下的人,出门吃个饭都要撒小费,钱多闹得慌。

    他们来向温缜报进度的时候,徐千户匆匆跑来府衙,他与镇守太监也入股了玻璃厂,如今对温缜非常信服,手里捧着一封烫金帖子:“大人,成都杨巡抚派人送来的!说是京里来了几位工部的人,见了咱们的玻璃窗,非要见您不可!”

    温缜眉头一挑,接过帖子扫了一眼,笑了:“好事啊!工部的人若是看上了,说不定能在京城也建个分厂。”他转身对温立道,“大哥,这几日你盯着点生产,千万别出纰漏。楚兄,劳烦你去接待那些外地商贾,价格咬死了,一文不让。”

    楚千嶂迟疑道:“可若工部要插手”

    “放心,”温缜眯起眼睛,“他们就是眼热,若是想分一杯羹,就得按我们的规矩来。这玻璃的秘方,可是攥在我们手里的,怕什么?”

    就算以后配方出去了,他们也研究出更好的了,品牌是一个好东西,他们的东西好价格低,其他的根本就不是对手。因为他们拿不出来那么低的价格与质量。

    他们放下心,与温缜回玻璃厂巡看,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原来是一队陕西来的马帮,领头的汉子正扯着嗓子喊:“我们掌柜说了,有多少要多少!现银结账!”周围的商人顿时骚动起来,生怕被抢了份额。

    温缜看着这热闹景象,低声对温立道:“去,放出消息,就说下个月要涨价。”

    温立会意,这是要再添一把火。果然,消息一出,订单又暴增了三成。工坊里日夜赶工,炉火彻夜不熄,映得半个重庆城都泛着红光。

    而此时的温缜,应杨昭的邀,与狄越坐在前往成都的马车上,手里把玩着一颗晶莹剔透的玻璃球。阳光透过它,在车厢内投下一道璀璨的光斑。他把玩着,与狄越道:“这透明的东西,可比黄金还耀眼啊。”

    第122章 广东巡抚(三) 这世界为什么要有这么……

    狄越接过玻璃球, 对着阳光细看,他想了想那惊人的利润,他们已经卖得很便宜了,税都按月交进去, 纵使如此, 利润依旧高得吓人, 笑道:“此言不虚。不过”他压低声音,“工部那帮人此番前来, 恐怕不止是看中玻璃这么简单。”

    马车碾过官道上的碎石,微微颠簸。温缜将玻璃球收回袖中,神色从容:“阿越听到什么风声了?”

    “杨巡抚在信里暗示,”狄越凑近了些,“京里近来有人议论, 说你一个知府, 不务正业, 专营商贾之事, 有违官体。”

    温缜闻言笑出声, “我今年给朝廷上缴的税银, 抵得上半个四川的盐课。重庆一个巴山楚水凄凉地,年年让朝廷倒贴钱,我来后,这不就脱贫了?他们若有本事, 大可以也去不务正业试试。”

    正说着, 马车忽然一顿。外面传来侍卫的喝问声:“何人拦路?”

    只见一个穿着六品官服的工部主事带着两个差役站在路中央, 拱手道:“下官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赵德成,特来迎候温大人。”

    温缜与狄越交换了个眼神,掀帘下车时已换上热情笑容:“赵主事远迎, 本官愧不敢当。”

    赵德成盯着温缜腰间晃动的佩饰,眼中难掩贪婪:“温大人的玻璃厂名动京师,连王阁老都夸赞不已。此番下官奉部堂之命,特来讨教”

    “好说好说。”温缜笑着打断,“正好下官带了些新制的玻璃器皿要献给杨巡抚,赵主事不妨一同鉴赏。”说着拍了拍手,随从立刻捧上一个锦盒,掀开竟是十二只流光溢彩的玻璃杯,杯底还刻着重庆官造的徽记。

    赵德成看得眼睛发直,却听温缜状若无意道:“这些是准备送入宫中的贡品,工艺比市面上的精良三倍。可惜产量有限,每月只能出三十套”

    他的东西是给人看的,可不是给人空手套白狼的,温缜给他画个饼就让他让路,工部的人打什么主意什么算盘,他隔着三里地就知道了。

    当夜,杨昭在巡抚衙门设宴。酒过三巡,赵德成终于按捺不住:“温大人,明人不说暗话。工部想在京城设厂,不知这玻璃配方”

    温缜放下酒杯,玻璃杯底与桌面相碰,发出清脆的叮声:“配方乃楚家祖传之术,由本官改良,怎能巧取豪夺?不过”他话锋一转,“若工部愿以川盐茶引相换,本官倒可以专供京厂原料。”

    他本来就想去京城开厂,有朝廷帮忙反而好办,而且这配方过于简单,本来就护不住太久的,但能守多久守多久,以后那些人参悟透了,他们能卖原料也是好的,本来重庆这些资源就足。

    狄越在桌下踢了温缜一脚,这分明是要用玻璃换盐铁专卖权!

    月光透过新装的玻璃窗照进来,赵德成的脸色阴晴不定。温缜把玩着酒杯,玻璃折射的烛光正落在那份工部公文上,照亮了奉旨督办四个烫金大字。

    最后温缜得偿所愿,这时候朝堂上都是正常人,不像到了嘉靖朝,那可真是黑暗得有苦说不出。

    工部主事也向京城递信,给了他这个方便,温缜建设更加如火如荼了,钱有了,基建就得跟上,水利民生都可以改善。

    温缜还让人宣传茜茜的名声,没道理做了好事还藏着掖着,他就是要为女儿造势作名,有名声的好处可太多了。才女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受人敬重的。

    而且他以后也想让茜茜走仕途,这很难走,但这个世界每一条路都难走,尤其是女儿家,仕途好歹有权力,而且有他走在前面,只要他官做得够大,他女儿有谁能刁难呢?有谁敢刁难呢?

   &n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