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大明首辅的升迁路 > 正文 完结&番外

正文 完结&番外(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而温缜,依旧笑着站在朝堂上,深藏功与名。变法?什么变法?我可什么都没做啊。

    一般来说,想变大局,首要做的是变革,是变法。

    但温缜很狗,他什么也不说,什么变法,江山怎么能这么折腾,但他做啊!百官非常抓狂,这个人怎么能这么无耻,一点话柄不留。

    温缜当上首辅后,依着他以前的高调行事,朝臣们原以为他会像历代改革者那样,高举变法大旗,轰轰烈烈地推行新政。可他没有。

    他不提变法,不提改制,甚至不提新政。

    可大明,却实实在在地变了。

    吏治上他温水煮青蛙,温缜从不直接动官员的位子,但他调整了考核标准——

    “凡官员任满三年,须由百姓具结作保,方得升迁。”

    “地方赋税若有亏空,先查知府,再问布政使,最后追责户部。”

    “科道言官弹劾不实者,罚俸降级;诬告者,流放充军。”

    没有大刀阔斧的裁撤,可官员们渐渐发现——混日子的,升不上去了。贪腐的,藏不住了;乱咬人的,把自己搭进去了。

    民生上,更是润物细无声。

    温缜也不提均田免赋,但他做了几件事——

    “凡灾荒之地,朝廷借粮于民,年息不过一成,五年内还清即可。”

    “商税改按实际交易额征收,严禁地方官吏‘估税’勒索。”

    “漕运改官运为商运,官府只抽三成利,余下皆归船户。”

    百姓没觉得朝廷有什么大动作,可日子却好过了。

    军务上用钝刀子割肉,边军吃空饷的问题积弊已久,温缜没直接查账,而是:

    “凡边军将领,须轮流入京述职,由兵部考校其麾下士卒武艺。”

    “军饷改由朝廷直拨至卫所,不经总兵之手。”

    “战功赏银,须由士卒亲自画押领取,不得代领。”

    将领们叫苦不迭,可又说不出哪里不对——毕竟,温首辅没说要整顿军务啊!

    朝臣们憋屈又无奈,百官气得牙痒,可偏偏抓不住温缜的把柄——

    他说考核严一点有错吗?没有。

    他说灾年借粮有错吗?没有。

    他说军饷直接发到卫所有错吗?没有。

    可就是这些没有错的事,硬生生把大明的风气扭了过来。

    商业一发展,工业就得跟着转,就极需要人口,这种需要与利益,男女大防都成了虚谈,女子渐渐出门赚钱,有了养活自己与养活子女的能力。

    这首当其冲改变的是性别比,她们能养活子女,就不会让人活活溺死她们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女儿。家里人敢,她就敢告官,在一起溺死亲女,亲父被判死刑的案子,写在报纸上,一下子就议论纷纷。

    《大明日报》成化五年七月三日头版头条:【松江府一男子溺死亲女,被判斩立决!】

    新闻一出,举国哗然。

    松江府农妇张氏,连生三女,丈夫王二嫌赔钱货,趁张氏下地干活时,将刚出生的四女儿按入水盆溺毙。张氏归家后崩溃,一纸状书告上衙门。

    知府按《大明律》判:王二“故杀子孙”,斩立决!

    民间争议很大,有支持的,“虎毒不食子,禽兽不如!”

    “生了不养,不如不生!”

    “报纸上说了,女子也能纺纱赚钱,凭什么说女儿是赔钱货?”

    也有反对的,有乡绅觉得,自古溺女寻常事,判死刑太过了!

    老农也附合,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养不起啊!

    而书生酸儒很警惕,妇人懂什么?竟敢告丈夫?

    有人说判得太重,舆论纷纷扰扰,但处罚不变。刑场上,王二瘫软如泥。监斩官掷下令牌时,围观百姓骚动——

    “虎毒不食子啊!”

    “可女娃养大也是别人家的”

    “放屁!没见纺织厂女工月钱都二两了?”

    温缜在奏折里夹了份《大明日报》案例,朱见深朱批:“着为成例。”这四个字,让大明千千万万女婴的命运就此改变。

    “温缜!你这是混帐!”把高谷气得在朝会上大骂。

    温缜憋着笑,拱手道:“老大人何出此言?我也不过是按祖制办事。”

    ——祖制?祖制哪有这些?!

    可偏偏没人能反驳,因为温缜的每一条政令,都披着遵循旧例的外衣。

    呸,这死不要脸的,他脸都不要了!

    小皇帝坐在御座上,他还没亲政,但他早熟,他一边读书,一边看着温缜一步步撬动大明的沉疴,心中暗笑。

    “温先生……真是狡猾啊。”

    但他喜欢。

    退休在家的于谦收到京中旧部的来信,看完后,沉默良久,最终叹道:

    “此子虽手段诡谲,却实为社稷之福。”

    没有轰轰烈烈的变法宣言,没有血流成河的党争倾轧。

    温缜,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改了大明。

    苏州最大的永昌纺织厂账本显示:女工占比从成化元年的17%飙升至63%,童工学堂里女童识字率反超男童。

    礼部老臣捶胸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首辅的升迁路》 完结&番外(第9/11页)

    顿足:“牝鸡司晨,国将不国!”

    温缜慢悠悠掏出数据,他只用事实说话,江南税赋同比增四成,溺婴同比下降七成,民间纠纷反而减少。

    过十几年,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大半男人打光棍,只得用战争去消耗,大家好好过日子不行吗?

    最讽刺的是某侍郎嫡女偷偷给报社投稿《论女子经济自立》,用的笔名潇湘女史。当老父亲在朝堂骂女子无才便是德时,全然不知手中报纸的爆款文章正是自己女儿所写。

    十年后《大明日报》周年特刊公布:

    新生儿性别比从130:100降至108:100。

    女子识字率突破三成。

    出现首个女掌柜商会。

    当初说判太重的人,如今看着街上络绎不绝的绣娘、女账房、女医者,终于闭上了嘴。

    这世道变得,连理学先生都开始教孙女打算盘了。毕竟,会算账的姑娘,聘礼能多要三成呢!

    而温缜,在成化八年的时候,天子可以亲政的时候,他就上书告老还乡。

    朱见深都傻了,你还没到四十啊!白发都没一根,你是怎么好意思告老的。

    但温缜执意要走,茜茜战功一路上走,加上温缜提拔她,她的仕途很顺,也继承亲爹的政治遗产。

    温党都很支持她。

    她年纪轻轻,从地方转中央,当上兵部侍郎。这个时候女子从商打工很活跃,不能将她们关宅子里,女子思想就封闭不了了,茜茜在支持下当上了高官,就有女子要求,科举对女子开放。

    谢清徽带头建议,万贵妃应和,这事的局面就打开了。

    而温缜带着狄越就往江湖去,这未经工业污染的大好河山不去看,天天在朝廷与那些老头舌枪唇战的,太浪费了。

    皇帝不批他告老,他也走了,清晨的奉天殿,百官肃立,唯独首辅的位置空空如也。

    朱见深挑眉:“温先生呢?”

    司礼监太监战战兢兢递上一封信,皇帝展开一看,嘴角抽搐——

    “陛下,臣去考察民间疾苦了,归期未定。勿念。——温缜”

    满朝哗然!

    “放肆!这是擅离职守!”

    “该当治罪!”

    “必须追回!”

    臣工骂骂咧咧,温缜一袭青衫,摇着折扇,正和狄越蹲在洞庭湖畔吃鱼。

    他还跑武当山上,武当掌门听说首辅驾到,连夜把藏了三十年的老君眉翻出来。

    结果温缜蹲在厨房,非要学做素斋。

    “大人!使不得!”火工道人快哭了。

    “怕什么?”温缜抄起锅铲,“本官在京城,天天被那帮老东西气得肝疼,现在就想炒个菜静静。”

    ——然后他炸了厨房。

    冲虚道长看着冒烟的灶台,白胡子直抖:“温、温大人……”

    温缜灰头土脸钻出来,讪笑:“那啥……维修费记户部账上。”

    武当山还是很有东西的,但好日子不长久,温缜正和狄越在山涧泡脚,就见到朱见深,他差点滑进水里:“陛下?!”

    年轻皇帝笑眯眯蹲下来,也脱了靴子:“温先生,玩得开心吗?”

    温缜干笑:“还、还行……”

    “朕带了奏折来。”朱见深从袖中掏出一沓公文,“批完再玩。”

    温缜:“……”

    温缜给他死亡凝视,这什么熊孩子,都长大了自己事不会自己处理吗?!

    第136章 番外茜茜 她吓不死这群日本人……

    茜茜有点愁, 她觉得她当初就不该吃伯母的点心,答应她肯定帮安安找个如意郎君。这京城的郎君,他就不行!

    安安二十岁的的时候,茜茜也十七了, 她当将军都好几年了, 安安还是待在她府上, 不肯回家,说:“家里催婚, 我听着烦,怎么你也要赶我走?”

    这说的什么话?!

    她要赶她成什么了?

    安安在京城如鱼得水,京城贵女多,她们对温缜的花边新闻很感兴趣,毕竟温大人的瓜是最多的了。尤其是茜茜去了军营, 她们更好奇了, 可是见不到人, 这时安安就走入京城社交圈。

    她美貌有才气, 还不恃才傲物, 性子好还有钱, 谢清徽办宴就邀她,这不就打入贵女中心圈了,此后安安收到的帖子都多了不少,她的美名也被书生吹捧。

    茜茜原先还以为有戏, 正准备帮忙挑个乘龙快婿, 她不要脸地觉得安安是她带大的, 怎么能随便,当然得挑个好的。

    安安却外柔内傲,表示一个都不行, 她没有喜欢的,一句话打死所有适婚对象。

    安安到了二十,都不喜欢去参加宴会了,那些夸夸与酸话一道,还有宴会的话题,她都失去了兴趣。

    茜茜刚好升职,她升总兵,还是福建总兵,统领十万水师。

    她要去地方上,安安也跟着她一起,将繁琐发饰取下,素面朝天当了她的秘书。

    福建水师大营,茜茜一脚踹翻沙盘,怒道:“倭寇这群王八蛋,又烧了咱们两艘商船!”

    安安从情报卷宗里抬头,冷静道:“他们用的是海贼名义,幕府装不知道,咱们没证据直接打。”

    茜茜冷笑:“玩阴的是吧?行,传令下去——所有商船配火铳,再遇海贼,直接轰沉,尸体挂桅杆上晒成鱼干!”

    “你别搞,这个朝廷不允许,二叔在朝廷政敌颇多,别授人以柄。”

    茜茜觉得倭寇太鸡贼了,还搞什么忍术潜入,好在安安搞情报是专业的,不过福建这边还是比广东容易搞事的,奈何朝廷不拨军费,她爹说他们不开第一炮。

    兵者不详,出师得有名,对面就玩暗的,又抓不到把柄,简直太过分了。

    直到日本打了朝鲜后,朝鲜向大明哭诉,朝鲜使臣跪在紫禁城外哭嚎:“陛下!倭寇已占釜山,王京危矣!”

    朝廷震怒,朱见深拍案:“温总兵,朕命你率水师援朝,给朕往死里打!”

    茜茜才接旨,心情好受了:“终于能开炮了!”

    茜茜尤感来活了,朝廷下令让她援朝鲜,这时朝鲜可是大明的小弟,打狗还得看主人,大明是能让人这么欺负的吗?

    福建水师浩荡出航,倭寇探子吓得连滚带爬回报:“明军战船遮天蔽日,起码五百艘!”

    实际只有两百艘,但茜茜让每船多挂旗帜,夜间还点满灯笼,营造千军万马之势。

    安安吐槽:“你这虚张声势的毛病,跟温首辅学的?”

    茜茜理直气壮:“兵不厌诈!”

    她吓不死这群日本人!

    倭寇害怕被平推,仗着忍术夜袭釜山,结果刚摸上旗舰——

    “轰!”甲板突然翻起铁网,几十个忍者被倒吊半空。

    茜茜啃着苹果溜达过来:“哟,会飞啊?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