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宜妃升职攻略(清穿)》 90-100(第1/15页)
第91章 091
◎“皇上眼中有情。”◎
六阿哥闹着吃烤羊,但他再能吃胃口也小,是吃不了太多的。
也不能吃太多了,琇莹让人管着六阿哥,省得一会儿吃多了又积食,闹着肚子疼吃不好睡不好的,那可难受了。
别说六阿哥了,就是皇子公主们,都是不好吃太多的,还是要适量,要是为了这一场吃的,回头都闹得积食了,那可就不好了。
有太子和大公主在里头刻意维持,皇子公主们自然都是坐在一处的。
大阿哥这会儿略有些不自在。
看看惠嫔的方向,大阿哥心里原本的不自在有点加重了。
他向来不愿意和太子接触,因为自己的身份,皇长子作为皇上的第一个活着的儿子,本该是受到重视的,可是和太子比起来,他受到的那点关注其实根本算不得什么。
好像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没有办法超越太子在汗阿玛心目中的地位,甚至连齐平的时候都没有。
这就是太子和皇长子之间无法跨越的差距。
在汗阿玛心里,太子永远是最重要的。
宜妃所生的六阿哥大概排第二个,他连六阿哥的地位都比不上。
他这么努力,外头的大臣们也都在夸奖他,满洲大臣们都夸他有祖宗的风范,骑射上头,他是皇子之中最厉害的,可是这有什么用呢?
太子只要往那儿一站,文武双全这样的词,就只会放在太子身上。
太子这些时日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可怜他还是想要怎样。
对他和颜悦色的,像是个兄弟的样子。大阿哥半点不想和太子亲近。做个兄友弟恭的好兄弟的样子,这可能吗。压根不可能。
他绝不可能去依附太子的。他不甘心。
也绝对不会接受太子突如其来的施舍。
他也不会跟太子翻脸,只是维持现状而已,要他低头,臣服在太子身边,那不可能。
底下的小阿哥们那是没有机会,可大阿哥想,他是有机会的。
他额娘连争宠的机会都没有。
明明也是宫中的老人了,可是汗阿玛现在连看都不会看她一眼。哪怕额娘当初年轻的时候,也是不得宠的。
这一屋子的嫔妃,最得宠的那一个始终都是宜妃。
大阿哥现在长大了些,心里也明白了,他额娘什么都比不过宜妃,就算没有宜妃,他额娘也是不得宠的,总还是会有别人的。
额娘不得宠,那也不必指望额娘了。
他可以靠自己。他是有出路的。毕竟额娘家里和纳兰氏总有一些渊源关系的。前朝的关系,那可比后宫的关系管用得多。
惠嫔倒也不是心如止水,只是这么一屋子的人在这里,皇上的眼睛还是落在宜妃的身上,明明还有几个青春正好的小嫔妃在,却也没有得到皇上的关注。
皇上的眼里,就只有宜妃,谁也没有。
惠嫔打从什么时候进宫侍奉的呢。从皇上还没大婚的时候,她就做宫女伺候了。
皇上待仁孝皇后,她也是都瞧在眼里的。
人人都说皇上与仁孝皇后情深意重,是情意深厚的帝后,仁孝皇后去了,皇上感念非常,所以才将二阿哥立为太子的。
就是因为皇上爱重仁孝皇后太深了。
其实压根就不是那样的。
至少惠嫔可以保证,那会儿年轻的皇上与仁孝皇后之间,皇上可从未用瞧着宜妃的这等温柔的眼神看过仁孝皇后。
这眼神里有情,皇上对宜妃是动了情的。
可当时的皇上,哪怕是后来仁孝皇后去世,皇上也从未在眼中有情。
那是对皇后的怀念。不是对喜爱的女子的怀恋。
惠嫔也是直到现在,在今儿这个时候,看见皇上这样的眼神,心里突然那么一瞬间明白的。
她们这些人,再怎么争宠再怎么费心思,只怕也很难比得上宜妃。
就算以后再来人,就算皇上再喜欢上年轻的嫔妃,后来的人,也是很难比得上宜妃的。
因为皇上头一回动丨情,而且是这样深厚的感情,最开始就是给了宜妃的,别人都没有。这份感情,是会贯穿始终的,只要宜妃自己不作妖,可保她一生。
更别说宜妃这么聪明,现在又没有失宠,和皇上之间还是好好儿的,这感情还新鲜着呢。
皇上瞧宜妃,已经不是新鲜她的年轻了,这份感情在这些年里发展起来,不是随便来个什么人就能打破的了。
惠嫔本来争宠的念头就很淡,很早也不为这些事烦心了。
她知道自己这个嫔位是因为大阿哥来的。
指望不上自己,就只能指望儿子。
皇长子虽说有限,但总归是长子,有人帮衬着,这路也不一定很短,说不准可以走得更长,更高,比他们所想象的都要高。
赫舍里氏一族中,索额图最受皇上器重。
纳兰氏一族中,明珠也不遑多让。怎么就不能争一争呢?
惠嫔有时候也想,宜妃是得宠,可宜妃到底进宫比她们晚些,大阿哥长大了,可以争的东西很多。
六阿哥还小,还要启蒙读书,前头哥哥们争的东西,六阿哥现在也争不上。
气氛正好的时候,惠嫔柔声笑着,与康熙道:“前儿听大阿哥说,身边还要再选几个人陪着。万岁爷说,这回大阿哥大了,不像小时候那样给定准了,可以让大阿哥自己选两个人带在身边的。”
康熙看了惠嫔一眼,说:“朕是这样说过。”
就这么一眼,惠嫔后头的话,突然就有些不敢说了。
康熙的眼神那么一瞬间的转换太过于锋利明显了。
从对宜妃的温柔,到对她的冷淡与公事公办,眼中情意的散去,令惠嫔突然想起,她可是从来不得宠的那一个。
和皇上说话也少,就这样简单的闲聊家常,她根本做不到宜妃那样言笑晏晏,游刃有余。
惠嫔提起这个,其实是想替大阿哥说几句话。
大阿哥早年读书的时候,身边的人都是康熙定的。
没有选她纳喇氏娘家兄弟的子侄,定的是别家的人。
所幸大阿哥还是有些心思手段的,将这些人和他们的家族笼络住了,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在,人家也认大阿哥是主子。
现在又有了明珠的支持与帮衬,那几个家族对大阿哥还是很忠心的。
等到大阿哥年岁再长些,以后有了爵位,再往战场上去建功立业或者在朝中办差,至少也是个亲王,还是个有功业的亲王,说不准以后就是旗主了。
如此,会效忠大阿哥的人就更多了。
惠嫔是想让纳兰氏家中的人再多几个选送到大阿哥身边去。将明珠他们家和大阿哥捆绑的更深一些。
今儿显然是个机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宜妃升职攻略(清穿)》 90-100(第2/15页)
可惠嫔却不敢往下说了。
她怕她说不好,反而毁了这事儿,以后就没法再提起这个话头了。
不如还是等明珠那边自己想法子运作吧。明中堂要想做成这件事,恐怕比她容易得多。
大阿哥在惠嫔开口的时候就猜到了他额娘的心思。
大阿哥紧张起来,生怕惠嫔给他弄砸了这件事。
还好惠嫔后来不说了,大阿哥这一颗心才放下。不是他小瞧了自己的额娘,是额娘真办不成这件事。
要是换了宜妃,那自然是准成的。
也幸而额娘没继续往下说,否则以汗阿玛的性子,怕是这事儿就再也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大阿哥难免心里不痛快,他们母子这样战战兢兢的,可有些人呢,仗着得宠,几乎是要什么有什么,他怎么能不去争不去抢?
不争不抢的,就会跟五阿哥还有乌雅氏一样,被人理所当然的遗忘与忽视。
康熙压根没在意惠嫔的这些小心思,惠嫔不再开口,他自然还同琇莹说话。
倒是惠嫔的话提醒了康熙一件事儿。
显然这件事比在大阿哥身边添人更要紧些,也是康熙决定了许久的事儿,趁着这个机会,正好可以说一说。
康熙就笑望着琇莹:“朕也想在太子身边添几个人。你几个兄长的儿子都不错,朕都瞧过了,这回去往盛京,朕再亲自看一看,也叫太子见一见。等回去的时候就一并带回去,回头就与太子住在东宫随侍。”
“等太子大婚,他们再搬出去不迟。年岁相仿,他们也到了成婚的年纪,连他们的婚事,朕也一并做主了。成婚之后,就在京城宅邸,跟在太子身边办差。”
琇莹是真没想到。
她还纳闷:“万岁爷什么时候瞧过了?”
家里也没给信啊。哥哥们的孩子也都没有进京的。
如果真见过了,她这儿也不至于一点消息都没有吧。
她成日跟在康熙身边,这事儿康熙还能瞒她瞒得这么紧吗?
她身边的人,也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看太子,好像是完全不意外的样子。也是含笑,应该是早就知道了这事儿。
琇莹狐疑,难不成还真瞒着她见过了?
康熙笑起来:“朕让人去见过。看过画像,都是不错的好孩子。这回去,当然是亲眼见一见的。这事儿朕也想了一阵子,朕想着,是到了盛京再告诉你的。现在,提前与你说,让你高兴高兴。”
在这里的事情办完,康熙就要入盛京了。
也不是故意要瞒着琇莹的。是怕事情没妥当,白叫她高兴一场,还不如将事儿妥当周到的安排好了,一丝风声都不露出来,也就没人在里头动手脚了。
定好了的事儿再说与她听,这才是踏踏实实的高兴。
第92章 092
◎“朕和你平平常常的好日子。”◎
琇莹如今在宫中,位分上勉强算是独一份的。
佟妃也是妃位,但琇莹是宜妃,还有协理六宫之权,并且还是有封号的,因此还是排在佟妃之前的。
皇后之下,就是宜妃。
但若是说宠爱,那琇莹绝对是宫中嫔妃里独一份的,这个无人能出其右,就连皇后都是比不上的。
可以说,就琇莹这儿得康熙眷顾,而其他的地方,那就都受了冷落了。
其实也非是因为琇莹一个人占尽了康熙的宠爱,嫔妃之中,也确实少有几个能合康熙心意,能好好说话的人。
要是都如荣嫔似的,没什么歪心思,也不会胡乱争抢什么,那康熙自然愿意多说两句话,可宫里这样的人,还是太少了。
皇后这些年撼动不得,倒是也慢慢的接受了。
毕竟琇莹这儿可是康熙撑腰的,皇后不接受也得接受。
闹是闹不起来的,总不能失了皇后的体面。
但皇后备受冷落,便是至今也和康熙之间的关系恢复不到最开始的时候了。
皇后尽力维持,大约也就只能这样了。总归是不能越来越差的。
钮祜禄氏觉得自己对宜妃多有容忍。
倒也并没有出手对宜妃和六阿哥做些什么事情。一则是皇上那般护得紧,找不到什么动手的机会。宜妃自己也是很注意的,在宫里就没什么机会能动手。
二则,也是因为郭络罗氏一族中,京城朝中没有什么势力在。宜妃父兄都在盛京当差,宜妃就算得宠,其父兄没有要职在身上,皇后心里都并不觉得琇莹对她是很大的威胁。
一个娘家势力不强的嫔妃,再怎么得宠,所得还是很有限的。
可现在不一样了。
听听皇上的安排。
康熙的决定,是已经将宜妃父兄的孩子定下来给了太子。也就是说,是将郭络罗氏与太子绑定在一起了。
这回去盛京,回来就会把郭络罗氏的下一代带回宫中。
等太子大婚后,这几个孩子必定会安排好的差事。能被放在太子身边陪伴的人,将来的差事绝不会很差,一定都是好差事。
这可是皇上为太子将来选定的心腹亲信啊。
等于是将郭络罗氏的未来也放在太子身上了。
等郭络罗氏的孩子们入宫,谁能说皇上不会突发奇想去安排宜妃的父兄进京呢?说不准皇上早就有了这样的念头,心里也早就做了安排,只不过是等着先把太子的事妥当后,再即行事。
那这样一来,郭络罗氏一族就在朝中占据了大份量了。
皇后多年未生育子女,早先就想把钮祜禄氏自己哥哥的孩子安排一两个在太子身边,这也是一个保障。
她委婉在皇上跟前提过,后来又说过一次,但皇上没有同意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