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60-7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有些是开杂货店的、还有开餐馆和食品加工的,主要以欧洲和东南亚地区居多。

    江梨这个‘远亲’只要到了现场,总是有办法和他们套上关系。

    江梨听二嫂说起,她作坊所在的那个贫困县,下面有个郑姓为主的村子,出了最多的华侨,当年估计是一起出去的,前不久纷纷捐钱给村子建郑氏祠堂,最近祠堂落成,他们都要回乡参加落成仪式,据说远到外省的郑氏族人都通知到了,都要回来参观吃席。

    江梨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二嫂管的作坊正好有郑氏工人,江梨就通过他的关系也弄到了村里的一份请柬,当日就去参加郑氏祠堂落成仪式。

    她到的时候,郑氏族人也出面热情地接待了她,毕竟江梨也在捐款名单里,她一次捐了五百,是除华侨外捐得最多的人了,多到村里人不在意她到底是姓什么的,是哪一字辈的后代子孙。

    那日除了热闹的舞龙舞狮仪式,还有酒桌上交杯换盏的叙旧忆往昔,这次的酒宴,让村里的那些年轻人心思浮动,也想着想办法出去淘金。

    江梨也是有所收获,她带过去的打火机,果然引起那些华侨的兴趣,这些华侨里面虽然没有什么大商人,能在陌生的异国他乡立住脚,他们绝对是有一定眼光和能力的。

    打火机在海外不是稀罕物品,高端市场暂且不论,中低端市场,就有台省和香港仿制的朗声打火机,价格在4-8美元区间,另外还有韩国廉价金属打火机,在2-4美元区间,以及东南亚本土低端金属或塑料款,价格1-3美元区间。

    江梨拿出来的金属打火机,仿制的是朗声售价80-150美元区间的中高端款的打火机,虽然做工不够精致,细节处有差距,但是外观接近——锌合金加电镀工艺仿黄铜材料质,再加上具有朗声特有的打开后的“叮——”的脆响,以及压电陶瓷点火技术和防火罩设计,比台省和香港仿的朗声低端煤油火石点火的打火机要好上许多,那些打火机声音更不行,打开只有“喀哒”杂声,和原版清脆干净的鸣声没比,也比不上江梨这款打火机的声音。

    但是江梨给报的价格比他们更低,只要10元人民币,相当于4美元不到,这价格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这些华侨对于低价的慎州仿制打火机,都生出了浓厚的兴趣。

    像在意大利开小商品店和东南亚开餐馆的华侨,直接向江梨下单了打火机,打算在自己店里试销。

    这些华侨身边都带着限额的五千元外汇和一定的数量的侨汇券,虽然现在国家严令禁止私下的外汇交易,但江梨向他们出售打火机的时候,部份是用1侨汇券1.5元人民币结算,还有些隐秘的以他们带回来的外汇美元结算。

    这些华侨回去后,再向她下订单,只能通过外贸公司出口,到时候不管创汇多少,给企业帐户都是按人民币结算,谁让国家外汇缺口大呢。

    企业想要申请外汇额度用于购买原材料等,申请难度也很大,江梨生产的这批金属打火机,都是采购的日本产的压电陶瓷片,都需要外汇。

    出于采购渠道的不稳定,她现在急需囤积一批压电陶瓷,且购买十万片以上的压电陶瓷,进货价也会有所优惠,为了控制成本,她只能私下从华侨处获得外汇。

    另外还有些华侨,倒是对价格更为低廉的塑料打火机更有兴趣,有个东南亚华侨开玩笑,说这个1元打火机,可以席卷海外市场,从他直接订购十万个打火机的决定来看,他对自己的预判十分有信心。

    十万个打火机以它低廉的1元价格,东南亚华侨只要两万多美元价格就能拿到,当然这还是官方汇率算的。

    江梨去了一趟郑氏族人的祠堂落成仪式,陆续从他们处接到的订单,就有二十几万个塑料打火机和五万多个金属打火机。

    江梨树原先担心的销售问题已经完全不是问题,现在产能才是让他头大的事。

    深市,施尚正与一帮朋友喝酒应酬,酒桌上大家谈的都是生意经,今天这里没有什么领导需要他们捧着,大家聊得还是比较尽兴。

    施尚正想起什么,从公文包里拿出了十几个打火机放在酒桌上,其他人纷纷好奇的拿过去观看,有人先出声道:“朗声?你从哪里搞来这么多,价格不便宜吧?”

    施尚正笑着道:“送你们的,每人两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八十年代二婚家庭》 60-70(第7/29页)

    施尚正一个朋友,当初引进过日本打火机设备想要生产仿制的余荣光,把玩手里的打火机,点了火,听着它的声响,再盖上盖子,仔细把打火机各个细节看了一遍,他道:“不是朗声,正版工艺比这个精致,是仿制品?”

    听他这么一说,其他人纷纷打量手中的打火机,“确实和正品很像,再仔细一看,还是有差距,这仿得也不错,哪里做的?台省还是韩国那边的货?”

    “我老家的东西,我妹子自己在当地找人生产的。”施尚正得意地道。

    有人语气暧昧地调侃道:“什么妹子这么能干?”

    施尚正道:“有血缘的亲妹子,我说你们脑子里别整天瞎琢磨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我说你们慎州人脑子真是灵光,见到什么仿什么,都已经形成规模了,在小商品这一块,我看都已经占了全国大半市场了。”

    “这个打火机售价多少?”有人感兴趣地问道。

    施尚正让他们猜。

    余荣光自己就曾经想过仿制,对这一块还是有所了解,他看着打火机道:“这个售价可以订到二十到三十元区间,成本的话,我估计是在4块到7块左右。”

    “如果是二十几块,倒是可以买一个。”

    “现在能买得起的人也不多,这还是属于‘中端’消费品,不过如果你有货源,我倒是可以进一批,到时候走关系的时候正好可以作为礼物送出去,如果让我买正版日本货,我真的送不起几个,这个仿制品却是可以批量送人。”

    “这倒是,像上次碰上那个手里握着批条的‘孙子’,送的贵重的他不敢送,送得便宜的他又看不上,如果可以搞一批这种打火机送给他们部门,让他自己去分配转赠,倒是行得通。”

    有人催施尚正,“到底多少一个?二十和三十还是有差别的。”

    余荣光也看向他,想看自己猜测的对不对。

    施尚正用打火机点了根烟,先吞吐了一口,然后笑着道:“十元,这是出厂价。”

    余荣光道:“你那亲妹子胆子还不够大,这个价格,她只能赚一半。”他觉得自己预估的成本价大差不多,至少他当时去询价的时候,各方给他报的,差不多就是这个价格。

    施尚正笑笑像是默认,“订的太高怕销量打不开嘛。”

    他又拿出了几个塑料打火机,比起之前泛着黄铜光泽,看着就高档的金属打火机,这个塑料打火机就很不显眼了。

    余荣光还是第一个拿起来查看,打开后他道:“也是防风款的,这种塑料壳用的也是压电陶瓷?这也太浪费了吧。”

    他关上又重新点开,几次后他终于道:“不是日本进口的点火装置,应该用的是国产货,这种打个两千次火估计就到头了。不过该有的功能都有,比市面上五六块的国产货,还有那些韩国货要好。”

    施尚正这次也不卖关子,直接道:“1元出厂价,走的是低端市场,这个价格可以吧?”

    听到这么低的价格,众人颇感兴趣的拿起来看了,都说便宜,至于没有金属打火机那款好用,那不是当然的嘛,一分钱一分货,一块钱出厂价,卖个一块五或两块钱,大部分人都能买得起。

    至少他们觉得,那些抽烟的男人,应该都愿意买一个回去,兜里揣一个时髦打火机,拿出来点火时,也有面子。

    余荣光道:“一元的出厂价订得还是有点低了,利润空间估计压缩得差不多,这怎么也得6到8毛左右的成本了,你妹子这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

    他接着感慨道:“虽然这里面利润有限,赚不到什么,我之前打听了,最后也懒得花精力去投入生产,不如多陪几个‘孙子’去吃吃喝喝,从他们手里多盖点章,赚得钱快,但不得不说,你妹子能把它们搞出来,如果继续生产下去,这打火机市场,以后还是你们慎州人的。”

    余荣光是以原有的零配件成本去预估仿制打火机的成本,觉得利润空间有限,如果他知道实际成本的话,肯定觉得自己错失了一个商机,特别他也不会想到,后来打火机的销量,会是他想像不到的大。

    酒桌上这几个人,知道了打火机的价格,都和施尚正订了一批,他们都是做工程和弄批条的,有送人的需求,后来有人发现这两款打火机出手特别快,又来找施尚正要货,就不仅只是送人,直接做了代销。

    远在欧洲的王宏利也终于有了回音,他对收到的两款打火机都很满意,也向江梨下了订单,他不仅要在欧洲销售,甚至想通过自己在日本那边的关系,把这批仿制品卖到日本去。

    上海,光明打火厂职工家属院,陆勉一家仍旧住在这一片的职工楼,他下班回来时看见几个打火机厂的老职工正聚在一起说话,看到他回来,有人率先打招呼。

    “陆科,你知道最近市面上在卖的慎州打火机吗?”

    陆勉心头一跳,故作镇定道:“慎州打火机啊,我知道,是不是那种只能打二三十次就报废的一次性打火机?虽然价格便宜,但质量很差,不如火柴方便。”

    “不是以前那种,现在新出来两款打火种,市里面的供销社和批发市场都在卖,东西还挺不错的,一款是金属打火机,看着应该是仿日本朗声,做得不错,另一款塑料的只要一两块,我们看着质量都过得去。”

    “是啊,听说销量很好。”

    “东西也不贵,特别那款塑料打火机,本来卖一块五,后来涨到了两块,听说还抢断货了。”

    “NND,你说人家慎州那么一个小地方都能生产出打火机卖到我们上海,还卖断货,我们厂子里花大价钱从国外引进了生产线,最后却停产要倒闭,你说这是什么事?我们上海的国营打火机厂还比不上那种乡下的集体企业?”

    “这还用说嘛,有钱都让那些领导们吃了用了,财务部堆着的全是他们公款吃喝的报销单,办公室装修比省领导还气派,轿车都买了三辆,钱全都被他们挪去享受了,这厂子还能不倒闭?”

    大家纷纷抱怨起了厂领导的贪污腐败,现在厂里停产,发不出工资,工人们早就怨声载道,国营工人可不惧领导,只是大家抱怨归抱怨,对于厂子即将走向倒闭,也没有什么办法。

    陆勉已经调出去了,不想参与他们的讨论,却有工人道:“听说退休的老郑就是去的慎州这家厂子,当时给他开的是三倍工资,还有带徒弟的奖金。”

    “当时还有两个小年轻也跟着去了,不知道去的是不是这家企业?老郑舒服了,退休后还能被返聘,虽然厂里发不出退休工资,但我看他一点影响也没有,小孙子每天零食可没少买,家里肉味不断,肯定是在那边赚了大钱。”

    “MD,早知道我也去了,留在厂子里,只能全家人饿死。”

    “陆科,我也买了一个塑料打火机,虽然还没折开来看,但觉得这里面工艺肯定简化过,这种便宜的打火机,竟然用了防风罩还有压电陶瓷,慎州人脑子真灵光,怎么想到把这两种先进工艺用在便宜的塑料打火机上面,你说我们厂子,能不能也生产这种打火机?”

    陆勉接过对方递过来的打火机,心里一阵打鼓,装作仔细打量的模样道:“按照这个售价,里面零部件肯定是简化过,这个打火机用的也是国产的压电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八十年代二婚家庭》 60-70(第8/29页)

    瓷,我们库存就有一批压电陶瓷,虽然质量连这个也比不上,但还是可以用,就是不知道厂领导会不会感兴趣了。”

    他可不能让人知道这两款打火机都是自己设计的,这种接私活的事,只能隐秘进行,不过心里还是略为得意,没想到经过他设计简化的打火机,销量竟然这么好。

    对此,他也不免感慨,他作技术科长的时候,也做出了技术创新的建议和想法,只不过当时没有人听罢了。

    “我买这个打火机,就是想和厂领导反应这个问题,看能不能听取我们建议试投产,那些设备放着积灰,还有那么多的库存和原材料,这都是钱,如果能投产,不说能多少赚点钱,至少可以把我们工人工资先发了吧。”

    陆勉觉得他想法很好,但是厂领导不会接受,现在领导们都在走关系想调离出这个泥坑,谁还有心情去搞生产。

    反正陆勉对此并不看好,不过这和他没有关系了,他拿到的5千元技术指导费用,是实打实存入银行了,至少这两年家里不用再为钱发愁。

    东北,个体烟酒店。

    个体男店主看到慎州的供销员进来,连忙拉住他问:“小孙呐,那个塑料打火机,再给我整五百个,这玩意儿烟民贼认,大伙儿都抢着要。上回搁你这儿拿的一百个,早卖没了,你这儿啥前儿能给我货啊?”

    “大哥,我也催着呢,那边也在赶产,只要货一到,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