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70-8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拼娃的心态,自己实在自愧不如,她对江晓晓,纯粹是放养,她有时候也不知道要怎么教育孩子,可能很多她觉得是对孩子好的东西,也并不一定是对的。

    在这一点上,她对林川柏还是很感谢的,家里孩子大部份时间都是老林在担负着教育工作。

    晓晓之前小学面试,她都发愁她通不过,后来能融入学校学习生活,包括去省城以后,她也能适应新的学校和环境,最后能开发出体育方面的天赋,让孩子对自己充满自信,这都是老林的功劳。

    看过黄秋霞后,江梨还去看了何文静,他们夫妻仍旧借住在自己那套公房里,何文静也怀孕了,今天下半年就要做妈妈。

    江梨听她说,县里的大领导今年可能要往上动一动,徐秘书犹豫是跟着领导一块走,还是由领导给他在县城机关部门安排一个去处。

    “我是劝他留在县城的,我马上要生了,他如果继续跟在领导身边,根本没有时间回来,我等于是要自己带孩子生活,再说他也不能一辈子跟着领导吧,领导过几年就要退下来,他还不如趁现在这个时机,谋一个好的地方。”

    江梨这两年和徐秘书的合作还是十分愉快的,徐秘书帮她运作了拿到了好几个县、市级的荣誉称号,包括去年获得市“三八红旗手”,这些正向的政治荣誉让她在本地办事更加顺畅,她也想徐秘书在这次调整时,能谋到一个好的去处,他们还有机会继续合作。

    回省城前,江梨还接待了一个意外之客,也不算客人,是‘婶娘’的孙子,林川柏的堂兄弟。

    林有利找来,是想问江梨,能不能去省城给她干活?

    他进过两次局子,在这个年头,有前科的人,前途几乎断绝,很难找到正经事干。

    江梨也不是同情心泛滥的人,再加上林有利以前还摸进过她的房间要偷东西,虽然最后没有得逞,被他逃走了,不表示这事没发生过,她不可能不在意。

    “我在省城也没什么事能让你干的,我自己也是在家里带孩子。”江梨道。

    江梨听大哥说过,前不久林有利还去了打火机厂,说自己是林川柏的兄弟,江梨的堂叔子,想进他们打火机厂做事。

    江梨树去找人问了问,都是本地人,一打听就知道林有利是什么人,江梨树也没有打电话给江梨,直接就把他给回绝了。

    林有利见江梨没有帮忙的意思,也不纠缠,还和一边黑着脸的林父和林母打完招呼,才慢悠悠的离开。

    第73章 第七十三章广交会晋江文学城

    火锅店的生意从年前红火到年后,江梨回来发现张姐把火锅店打理的很好。

    她一直知道张姐心性好强,不肯认命,不然也不能有勇气从家暴丈夫手里逃出来,没想到过年期间让她帮忙去看一下火锅店,竟然发现她除了干活利索以外,还是个适合打理饭店的人选。

    张姐负责打理火锅店期间,临近过年,她主动给送肉联厂的工人塞了两斤白糖,让他优先给火锅店送货,后来过年供应紧张的时候,其他店里肉类供应不上,火锅店的肉却是一直没断过。

    针对于扫揽客人,她也是花了心思,在门口支起小煤炉熬羊杂汤,用粗瓷大碗盛着,5毛钱一碗,汤喝完了还能免费续。过年没回老家的外地工人、守店的小商贩,*只要路过闻到门口的肉香就挪不动腿,有不少人喝了羊汤后,到晚上又约了工友一起来尝一尝店里香味四溢的火锅。

    店里的几个员工都是街道介绍的待业青年,虽然江梨也是面试筛选过,挑了老实肯干的进来,但是本地人天生有优越感,他们在江梨面前肯定不敢流露出这种态度,但是这么短时间,他们能服服贴贴听张姐管,这就是她的能力。

    江梨既然看到她的优点,火锅店也确实缺一个她信任能管事的人,就找张姐问,她要不要以后都在火锅店干?

    张姐有些惊讶,也有些欣喜,没有扭捏,爽快点头说愿意去火锅店。

    把张姐安排去了管理火锅店,家里就没人帮忙了。

    她倒也是给老家打电话,看老家那边还有没有人可以推荐过来。

    江梨还去了城东汽车东站附近,她是听关宇奶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八十年代二婚家庭》 70-80(第7/29页)

    说,那里有零星的“劳力市场”,想找保姆的人家可以去那里“挑人”。

    江梨开着车,拿着大哥大出现的时候,立刻有一群农村务工人员围拢上来。

    “大姐,家里要粉刷不,我们活做得又快又好!”

    “俺会做饭,地里的活也能干,给口饭吃就行!”

    江梨护着自己的皮包,从人群里挤了出去,她在现场走了一圈,看到一个面相朴实,脸和手比较干净的女人,上前问:“你找活?”

    女人见江梨过来,手在褂子上蹭了蹭,声音很轻:“嗯,想找个做饭洗衣的活,住家也行。”

    “会烧菜?”

    “村里做过酒席,家常的都会。”

    正说着,旁边窜出个胖妇人,拍着江梨的胳膊:“老板娘选我!我在纺织厂家属院做过三年,城里的煤气灶、洗衣机都能用!”

    她嗓门大,唾沫星子溅到江梨手背上,“她一看就是乡下刚来的,连电灯开关都未必会用!”

    江梨没有理她,仍旧问刚才那个女人,“在本地有担保人吗?”

    女人摇摇头。

    江梨找保姆,不仅要老实勤快,也要背景清白,本地有担保人是基本保障,家里还有三个孩子,她也不敢随便领一个人回去。

    她去了好几个零星市场,终于领回来一个中年大姐,她是周边农村的,有个弟弟在城里国营厂上班。

    试用几天,江梨就给她结算了工钱,没有留人。

    这个大姐节俭又固执,洗菜只冲一遍水,菜都没洗干净,月月发现碗里菠菜的菜根都没折掉,上面还带着点泥,就不吃了。

    她拖地是留了自己洗澡水来拖,木地板上面都有肥皂泡,走路都打滑,江梨知道是她的洗澡水后,感觉地面都带上了味道,她让大姐再去接了干净的水拖一遍,她咕咕嘀嘀有些不情愿,说太浪费。

    最让江梨不能接受的是,第一天做了一顿骨头汤,骨头被大家啃干净,孩子们吃完都很自觉把自己桌上吃的‘垃圾’扫干净,把碗放回洗碗池。

    第二天大姐又炖了一份骨头汤,江梨好奇大骨头已经没有了,这是哪来的?

    一问才知道,这位大姐竟把当垃圾都扫到垃圾桶的骨头都捡出来,洗干净又炖了一遍。

    “哪有那么浪费的,炖一遍就扔,孩子肉都没啃干净,上面还沾了点肉沫,再说我用刀砍开,炖一炖还能再做一锅。”

    江梨实在受不了,只能把人送走。

    后来小区的住户也帮忙介绍了一个远房亲戚,只不过来了一周,也让她走人了。

    这个保姆来了以后,江梨就发现护肤品都被人打开用过,里面的精油、面霜明显少了下去。

    给她钱去买菜,江梨发现她买回来的东西,都要比张姐买得贵,江梨倒还没有和她对帐,保姆自己先解释,说最近菜肉又涨价了,她要专门挑新鲜的买。

    直到月月发现自己小猪储蓄罐里的钱少了一半,她气愤的找到星星,问是不是他偷拿了自己的钱?

    星星气得头发都炸起来,“你钱没有了,为什么怀疑我?你胡乱栽赃!”

    “我是合理怀疑,家里只有你的可能性最大,”月月坚持,“你要证明自己清白,就让我搜身。”

    星星的眼睛喷火:“凭什么让你搜身?我没有偷,林月白,你冤枉我,我再也不理你了,一辈子都不理你了!”

    江梨带着江晓晓从游泳馆回来,一进屋就见到两姐弟差点打起来,连忙上前把他们拉开,问清楚事情经过,她问月月:“你为什么觉得是星星拿的?”

    月月抹着眼泪,“今天家里就我们,我早上还数过储蓄罐里的钱,没有少,晚上再数一遍就少了五十块!不是他拿的还能是谁?”

    星星脸上气得通红,“晓晓早上也在……”

    江晓晓马上冲出来,“我没有偷钱!”

    月月:“晓晓最近有钱了,她比赛得奖,还有奖金没花完,再说,晓晓她只会借钱,不会偷钱。”

    星星气得哭了出来,“你是说我就会偷钱?”

    江梨先安抚星星,然后让月月向星星道歉,没有证据只凭猜测就说星星偷钱,她这么做就是不对。

    江梨看到保姆见到孩子们冲突时,没有过来劝,反而搓着手躲在一边,表情还有些闪躲。

    第二天,江梨就给她结了工资,让她走人了。

    她还不愿意走,“小江,你是不是觉得月月的钱是我拿的,你去我们村问问就知道,我是有名的老实人,从来没有干过这种事……”

    连续两个保姆都不合适,林川柏说,“孩子们现在也大了,有些事他们可以自己做,要没合适的,就不找了。”

    江梨觉得保姆还是要请的,她马上要去参加广交会,林川柏一个人医院和家里肯定顾不过来。

    主要是孩子们现在除了正常上学,还要参加课外班,月月要去学钢琴和演讲课,星星有书法课,晓晓现在不再练跑步,但是她仍旧要参加游泳和羽毛球训练,这些都要人接送。

    她都觉得一个保姆不够,想再找一个能接送孩子的人。

    过了两天,林母打电话过来,说话有些支支吾吾。

    江梨知道她特地打电话,肯定有事,问林母是不是家里那边出了什么事?

    林母终于开口。

    她问江梨是不是要找保姆,‘婶娘’的孙女想去她那里干,能不能行?

    她可能怕江梨直接拒绝,说了一下原委。

    ‘婶娘’的这个孙女叫林有珍,是林有利的亲妹妹。

    她去年初中毕业,没有考上中专和中师范,分数线只能上普高,家里人认为如果她能上中专,就再供她两年,出来可以直接分配工作,能赚钱回报家里,读普高就是浪费三年时间和学费,不肯让她去读了。

    因为她哥林有利的事,林有珍没上学后,想去家里附近作坊找事做,那些人担心她和他哥一样手脚不干净,不肯要她。

    林有珍后来在家里做茶叶蛋,学着人家带去码头卖,也不算在家吃闲饭。

    现在人订亲都比较早,林有珍今年也十六岁周岁,虚岁18了,家里觉得她也可以嫁人,就托人打听。

    仍旧是受家里名声所累,林家人打听一圈发现,他们家不仅娶媳妇难,嫁女儿也难。

    媒人后来倒是帮他们打听了一个,男方得过小儿麻痹症,下肢肌肉无力,只能靠双拐行走,不过男的爹是县里水产公司的领导,家里条件不错,如果林有珍能和他儿子订亲,他们家不仅可以给到两千块的聘礼,还可以给林家男人在水产公司安排一个工作。

    林有珍的父母听了以后都觉得男方这条件很不错,点头同意了这门婚事。

    林有珍知道后,却不肯答应,林家人怕她闹起来,把她关在家里,等到订婚那天再放她出来。

    林有珍用贴身藏着的私房钱,骗堂弟把门打开,她从家里逃了出去,倒没有去别的地方,而是去找了林母。

    她跪下求林母,让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八十年代二婚家庭》 70-80(第8/29页)

    她救她,她不想嫁人,如果她被家里人找回去,她这辈子就完了。

    林母见她突然跑过来,又听她说了这么一番话,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婶婶,我几年前生了重病,差一点就没了,是堂哥给我治了,救了我一命,我现在厚着脸皮,想求你和堂哥再救我一命。我知道堂哥他们家要找保姆,我想去他们那里干活,我手脚勤快,干活麻利,我一定能干好的。”

    林母问她突然跑过来,家里人知不知道?如果林家人知道她来这里,肯定要来闹。

    她也不可能把林有珍介绍去省城,那不是给儿子媳妇添麻烦吗。

    林有珍听了后,跪下来磕头,把脑袋磕得‘砰砰’作响,没几下,额头就见血了。

    林母连忙要把她拉起来,不让她继续磕,林有珍哭着道:“不是我厚脸皮,我是真的找不到出路了……”

    林父在一旁听了直皱眉:“你要做保姆,去谁家不是做,不用非得去我儿子那里,你自己去省城、去广东,那些地方有钱人多,你去找活容易。”

    林母连忙拍了丈夫一下,“她才十几岁的小姑娘,一个人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被骗被卖了怎么办!”

    她还想到前两年来过家里的王启斌,他就在本地骗了不少年轻姑娘去外面干脏活,如果林有珍走投无路,也去了这些地方,她会于心不安。

    林母偷偷把她留在家里,就给省城这边打电话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