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90-10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了三个光滑的面团儿,放盆里醒着去。

    主食便打算做蔬菜面,但光是清汤面也不成,还得搭配蛋白质和维生素。想了想,又分别切了猪瘦肉丝、木耳丝、豆腐块儿、白菘丁、冬蘑丁儿当配菜。

    配菜弄完,面团儿也就醒好了。叶氏擀面擀得好,她便洗了手过来把面团儿擀成薄片,再切成细面条。

    与此同时苏榛便把配菜或炒或煮的,先做熟了搁灶边儿温着。

    另外还有一个灶也没闲着。苏榛打了五个鸡蛋液,加入等比例的牛乳,盖上布,搁蒸锅里,中火做着牛乳鸡蛋羹。

    又等叶氏把面条儿切好,苏榛一并扔沸水锅中煮了片刻即熟,捞出来再加少许面条汤、香油和酱油拌匀,每碗上头再撒上香喷喷的肉丝和各色的菜。最后还把坚果罐子也拿出来,用擀面杖砸碎了一些杏仁碎、核桃碎,又抓了一把白芝麻,全部撒在面条上。

    叶氏看得新奇:“榛娘,我还没吃过坚果能放到面上呢。”

    苏榛一时忘记了这是古代,顺口就解释了:“这都是不饱和脂肪酸,还有蛋白质和维生素,吃了对孩子大脑和眼睛都好。”

    叶氏自是没听懂,但反正就确定了一个字:好!

    美味又健康的晚食便做成了。

    叶氏喊着外头的大大小小先别干活儿了,排着队的拿温水洗干净手,一个一个的进了灶间等开饭。

    而仅仅这一会儿功夫,苏榛已经把两张桌子摆满了。

    大人坐大桌、孩子坐小桌。

    每张桌上除了一人一海碗的肉丝蔬菜面之外,还摆了一碟子各色的酱瓜儿、一碗香菇肉沫的就酱,以及每桌一份牛乳鸡蛋羹。

    大人们、以及谨哥儿都吃惯了苏榛做的饭,没显出特别惊讶的样子。

    唯独乔家三个孩子眼睛都看直了,站在桌前眼睛瞪得像铜铃,直勾勾地盯着从没见过的蔬菜面。

    居然是红红绿绿的面!

    他们从没见过这么好看的面条啊,看上去又细又滑的,肉丝均匀地铺着,泛着微微的油光。

    碗里还有翠绿的芹菜丁、鲜嫩的白菘丁儿、嫩黄的豆腐、黑色的木耳丝、棕色的冬蘑,以及还有一些他们认不出的碎碎的东西……总之香喷喷的诱人味道!

    甚至旁边还有鸡蛋羹!这个菜他们仨倒是认识,可在乔家吃饭,这么好的东西,肯定不会就这么盛出一大盆随便吃的!

    乔家三个孩子的小鼻子忍不住地耸动,嘴角的口水似乎都要流下来了,满脸都是迫不及待的神情,又下意识看向苏榛。

    苏榛也不急,先让孩子们全部伸出手,检查了他们手洗得确实干净了,才终于放了话:“行,都坐下吃吧。谁也不许剩饭,不许挑食哦。”

    “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90-100(第5/18页)

    剩饭?”乔大宝简直像听到了天方夜谭。

    那是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他们三个不把碗吃了都不错了……

    大人们才坐下,小孩那桌已经响起了呼噜呼噜的吃面声。

    苏榛扭过头看,只见乔家三人、连小树都变成小老虎了。

    不过就是吃个面条,仨孩子吃得那叫一个眉飞色舞,腮帮子一鼓一鼓地,还吃得摇头晃脑,眼睛也笑得眯成了缝,笑容里没有一丝杂质,只有纯粹的满足。

    他们形容不出面条的口感,但就是觉得跟自家煮的简直都不是同一个东西。

    面条滑得像鱼一样,能哧溜一下就直接进了肚子里。里头的菜轻轻一咬,全是汁水。还有丝丝缕缕的肉和坚果碎,越嚼越香。

    谨哥儿这个小东道主可是有了面子,像模像样的还在给其他三个挟酱瓜,还喊他们慢些吃,莫烫到舌头。

    “好吃吧?”谨哥儿问着。

    谨哥儿一本正经的得意:“我说什么来着,你们还怕我家抠,不给你们做肉?这是不是比你家做的肉好吃?”

    乔家三人继续顾不上说话,不断点头。

    “那就多吃点吧,吃完你们得负责涮锅洗碗呢。”谨哥儿把活儿都安排完了……

    大人那桌一直竖耳听着,想乐,又怕打击到谨哥儿当小头目的积极性,强行克制住了。

    而且其实大人这桌状况同样。

    在座的,最近都是在山上吃腻了重口野味的,一碗清爽可口的家常蔬菜面摆在面前,才真真叫做馋人了。

    汤汁浓郁、面条劲道,咸鲜适中,还带着蔬菜的清甜。明明是寒冬,却像是把初春都吃进了肚子里。

    大宝二宝大口大口的吃面,一边吃一边大声嚷嚷,问为啥没有大块儿肉的面也能这么香。

    苏榛也终于被他俩逗乐了。其实他俩虽说好吃懒做,但也都是被乔家惯的,离开乔家那环境,也还是有几分可爱。

    本打算教他俩跟小树,回家也要记得吃绿叶子菜菜,每日只吃肉是不对的。

    但转念一想,眼下这季节,没暖棚的猎户家里上哪儿去找鲜菜啊,这种废话还是莫说出来讨嫌了。

    热热闹闹的吃过晚食,涮锅洗碗的活儿都交给谨哥儿以及他的小伙伴了。

    萧容等男丁们仍旧在外头干活儿,反正在点着篝火也不会怕冷。

    叶氏跟苏榛脱鞋上了房里的火炕,暖暖和和的。

    叶氏做些零碎针线活儿,苏榛则趴在小炕桌上拿着炭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等画得差不多了,便跑到外头拿给康奇跟檀俊两个看,问能不能做得出来。而其他人自然也好奇的凑过来瞧。

    不看则已,一看呆住。

    尤其擅工艺的康奇,眼睛像钉在了图纸上头,嘴里念叨:“这……这是何物啊?”

    檀俊也一脸的讶异:“难道是车?”

    苏榛笑了,“对,勉强算个自行车。”

    这是苏榛画的自行车图纸,画得丑,勉强能认出轮廓。

    其实古代最早的自行车本来就是全木的,苏榛在网上看到过图。但当时只看个新鲜,具体咋做就得人家专业人士摸索着来。

    她只能提供思路。

    首先是轴承,这时代还没有滚轴轴承,但是铜制部件可以自润滑。

    其次是刹车问题,这就是彻底进入苏榛的知识盲区了。好在古代最早的木制自行车本来也没有脚蹬,行动全靠鞋底子……

    这不是玩笑,并且这还真管用,视觉上自行车就是人坐车架上“淌”水一样前行,倒也是省力且有一定速度的。

    然后是链条,苏榛觉得牛皮鞣制就成了,时下有链甲技术。总之她看过视频,现代木匠仿制的古技术自行车,骑得还挺不错的,总归肯定是比走路强。

    索性边解释边问:“就拿这白水村家家户户的距离来说,你说离得远吧,眼睛能看见,你说离得近吧,去谁家一趟怕是好几千步,又耗时间又耗体力的。骡马车养不起,自行车总可以搞几辆吧。”

    檀俊眼睛一亮:“这是木头制的?”

    苏榛点点头:“理论上是可以用全木打造,车架部分需要坚硬且富有韧性的木材,哪种合适?”

    康奇立刻答了:“檀木,檀木可以。”

    苏榛又指着车轮部分:“这里是关键,要质地轻却不宜变形的材质。轮辐用什么合适呢?”

    檀俊想了想:“外轮可以用桐木板,轮辐或者可以以桑木条试试看。”

    李和虽然不懂木匠活儿,却也被吸引过来,“轮辐咋能套进去?”

    而康奇跟檀俊两人拿着图纸已经陷入沉浸,眼睛都不敢眨,生怕错过一丝细节。

    檀俊伸手沿着图纸上自行车的轮廓轻轻划过:“这车架,虽然看起来是简单的几根木条,但连接处的榫卯结构肯定不一般,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用哪种榫头和榫眼,燕尾榫应该可以?”

    康奇连连点头,“对,燕尾榫合适。但角度也得注意,稍有偏差,整个车子的平衡就没了。咱们得先做个小的来确定一下。”

    檀俊:“是得先做个小的,这轮辐可不好做啊,每一根都得长度一致。得用个模具来固定。”

    康奇挠挠头:“嗯,还有这外轮,得找那种柔韧性好又耐磨的木材,先把它弯曲成合适的弧度,再拼接起来,这可需要点手艺。”

    檀俊:“对啊,这东西要是跑起来,肯定比马车轻便,大街小巷都能穿梭自如!咱们得好好研究研究这图纸,可不能有差池。”

    俩人越研究越入迷,越忘我。

    甚至听不到旁人问话了,连苏榛都被挤到了一边儿。

    苏榛等人被他俩这疯魔样儿逗得笑出了声。

    也对,手艺人是需要点儿这股子痴迷功儿的,钻研钻研,不钻研不成活嘛。

    苏榛反正只负责提供这丑八怪的图纸构想。

    兹事体大,檀俊决定跟康奇分头行事,他明天一早就回城,找师傅商量这自行车的制作。

    康奇留在白水村,完成重云公子交待的事儿再走。

    苏榛也打算跟康奇一起考察,想着晚上好好规划规划。

    萧容感慨万千,又十分遗憾:“榛娘,这图纸又是根据你家藏书楼里书籍画的?早知道该想办法把书带出来,奇书、宝书啊!”

    苏榛笑着点点头:“无妨,反正人出来了,人才是最珍贵的。萧伯,我打算抽空多想些有趣又实用的,将来木工坊可以批量做的话,拿去城里卖。”

    萧容怔了下,看着榛娘点点头,虽不语,却满是欣慰:

    这姑娘,无论遭遇何种困境,乐观永如璀璨明珠,在艰辛的日子里熠熠生辉。

    故人之女如此,实乃幸事……

    到了晚上,乔家三个孩子也该回去了。

    苏榛亲自“质检”他们的劳动成果。

    因为后头还要高温蒸制消毒,所以第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90-100(第6/18页)

    轮清洗桦树皮的要求就是要保证其柔韧性没受损,并且没有污垢、苔藓和异味、泥沙就行。

    有美食和铜板的双重诱惑、再加上谨哥儿这个小监工实在眼尖,所以乔家大宝二宝没偷懒,洗完的数量跟小树差不多。

    苏榛表示满意,便一本正经的数了铜板,给每个孩子包括谨哥儿都发了八文。

    谨哥儿自己有个小金库,苏榛偷偷瞄过,听到里头叮叮咣咣的,起码有几十文了,把个小娃存钱存的兴高采烈的。

    而乔家三个却是没摸过钱的,第一次拿到劳动所得,小胸脯挺得高高的,骄傲得不得了。

    萧容便拖着木橇车、提着冰灯送孩子们回乔家,顺便也能去井里提水回来。

    檀俊跟康奇、李和也就告辞了,都去李家住,三个大小伙子早就熟络得像兄弟一般,约好明早再过来继续搭窖。

    可直到叶氏都给谨哥儿洗完了澡、睡着了,也没见萧容回来。

    又等了会儿,跟苏榛两个都有些着急了。

    娘俩儿正想着去乔家找找,开门儿张望了番,总算瞧见了远处一点冰灯烛火往萧家方向移动着,慢慢的近了,终于是萧容拖着水桶回来了。

    还没等叶氏抱怨几句,哟呵!只见出门的时候威武严肃的萧容,此刻神情又狼狈、又无奈,像是和泥巴打了一架,一身的脏,前襟那一块耷拉着,像挂了个战败的军旗。

    下袍更绝,从大腿到小腿,泥巴分布得那叫一个随心所欲。连头顶都有,泥巴里还插着几根草,就跟刚出土的文物似的,还是残次品。

    叶氏一愣,但也看得出丈夫身上没伤,便笑得前仰后合:“你这是跟泥巴精谈情说爱去啦?”

    苏榛毕竟是小辈儿,也是强忍着没笑出声,连问:“萧伯,您这是咋了啊,摔泥里了?井边儿也没泥啊。”

    萧容本来心里挺火大的,但瞧见自己娘子少见的开怀,瞬时就也没气了,心想能让卿娘心里松快松快,也不枉他在乔家被“误伤”这么一回了。

    便一边把桶中的水倒入水缸,一边无奈的给娘俩儿讲了来龙去脉。

    原来,乔家简直上映了一场“大闹天宫”。

    下午春娘撤了三房跟乔老太太炕洞里的柴火,捉弄了她们一番。

    那也没耽搁她们躺炕上偷懒,直到黄昏该吃晚食了、炕上也没余温了,这才爬起来。

    别看乔老太太跟三房媳妇不干活儿,心眼可不小,一去灶间,瞧见灶里灰量不多,就猜到了这是有人把柴撤了。

    第94章

    全家上下敢做这种事的,除了春娘还有谁?

    乔老太太酝酿了情绪,正准备坐地打滚开闹,被三房媳妇王氏拉住了。婆媳俩叽哩咕嘟商议了片刻,竟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