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30-14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130-140(第1/18页)

    第131章

    待写罢最后一字,低头看向怀中的榛娘,她依旧睡得香甜,面容恬静。

    想了想,捉弄她的心思便起来了。

    拿着毛笔蘸了墨汁涂黑了她的拇指,扶着她手腕、帮她在婚书上按下墨黑的指印。

    指印都盖上了,可不许耍赖。他抱着苏榛,下巴轻轻抵着她的头顶,舍不得走、舍不得闭眼,就这么一直静静地坐着,任窗外曙光初见、熠熠生辉。

    他没留意,苏榛腕间那根黑色手绳上微光一闪即逝,她的手指也不自觉地轻轻颤动了片刻。

    无人知晓它作为“捆魂索”的来世,启了新的魂……

    第二日清早,苏榛是被店小二的敲门声唤醒的,他给贵客端了早食上来。

    苏榛瞧着食盒恍了会儿神,盛重云是什么时候走的?她完全不知道、也不知道自己是咋躺到床榻上的。

    呃,没发生啥吧?

    这个念头刚一冒头,苏榛的脸颊便微微发热,心跳也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下意识地垂下目光,视线扫过自己的衣衫,虽说睡皱了,但还是齐整的。

    又活动一下四肢,扭扭腰,踢踢腿,身体各处也并无任何异样或不适,一切都正常得不能再正常。

    嗯,盛重云还算是个君子。

    苏榛轻松了些。尤其一低头,铜镜下头的桌子上摆着一大叠“策划书”,都是昨晚他执笔的那些。

    而策划书的旁边竟是封婚书、以及一封书信。

    她的目光先凝在婚书上,尤其最后面、两人名字上的墨色……抬头一看,果然指尖墨黑。

    苏榛心中五味杂陈。

    有甜,婚书是承诺;

    有迷茫,她不知道自己怎么来的、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今世都回不去了。

    拿着婚书纠结了好一会儿,才又打开书信。

    没想到开头就是一行肉麻暴击,白字黑字写着:吾妻榛儿如晤。

    苏榛盯着“吾妻”这两个字,满脑子都是问号在疯狂打转。

    啥啥啥啥?吾妻?榛儿……

    一时间又好气又好笑,可空荡荡的屋子只有她一人,那个让她心情复杂的始作俑者远在天边,想捶他一拳都没处使力。

    无奈之下,苏榛只得轻哼一声,认认真真往下看信。

    起初,还带着几分被那肉麻称呼撩拨起来的轻松。可看着看着,笑意渐渐从嘴角褪去,神情变得专注而凝重。

    原来这信并非她所预想的情意绵绵的“情书”,而是盛重云针对她昨晚苦思冥想的商业计划,洋洋洒洒地写下了诸多自己的思路、看法与建议。

    虽说他用的是古代词语,但在苏榛看来,他写的这些建议,已经相当于从年岁市集的风向把控、到潜在客户的精准挖掘、再到成本的精细核算,每一点都分析得头头是道,鞭辟入里。

    有些建议看似随意,实则切中要害。

    不仅如此,他还细心地罗列了在哪些环节、哪些方面应该去向镇上哪些经验丰富的行家请教。

    苏榛的手指轻轻抚过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迹,心中原本的那点玩笑情绪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感动与钦佩。

    重云公子的才干并非浪得虚名,从初见时她就应该清楚这一点。

    怎么办,心里有点小痒痒了怎么办?若他此刻出现在自己眼前,她想……

    算了她不想了,哪怕想了,也绝不能让他知道,毕竟他在没人的时候就是个流!氓!

    苏榛的百般情绪,停止在外头终于响起了敲门声,是寒酥。

    他是听到了她这屋起身的动静,便过来跟她一起用早食。

    苏榛赶紧把婚书藏到怀里,假装无事发生,利落的洗漱才又回来坐下,见寒酥自己还没动筷。

    “非要等我,饭菜都要凉了。”苏榛微嗔。

    寒酥理所当然的摇了摇头:“咱俩说好同行同止,用饭自然也得一起。”

    一边说,一边揭开食盒盖子,一时间,热气裹挟着鲜香四溢开来。

    食盒一角,摆着一碟精致的“银丝鲫鱼脍”,鲫鱼肉被片成了如发丝般纤细的长条,根根晶莹剔透。

    寒酥挟了些,在调好的葱姜醋汁里一蘸,搁在了苏榛面前的碟子上。

    其实苏榛也没想到这里一大早就吃鱼,可瞧着做得又着实不错,赶紧送入口中尝了,先是有醋汁的清爽开胃,接着便是鱼肉的鲜嫩与细腻、在舌尖散开,毫无腥味,只留满口鲜香。

    忍不住赞叹、又有些焦虑:“果然得是人家大厨做的好,寒酥,你说咱的酱焖酥鱼在这儿摆摊,会不会自取其辱压根没人买啊?”

    寒酥不紧不慢地咽下口中食物,又细细品了品滋味,随后摇了摇头,眼神中全是自信,“你大可放心。各花入各眼,各味入各口。是有人偏爱清淡雅致的鲜味,但肯定也有喜欢咱家那种热辣鲜香的*。”

    苏榛一想,倒也是。

    更何况提前发愁也不是她风格,立刻便释然了。

    而寒酥已经帮她又盛了碗藕粉虾仁粥,熬得浓稠的藕粉粥呈淡淡的粉色,其间沉浮着饱满圆润的虾仁,还撒了些许碾碎的莲子和芡实,既美味又养生。

    苏榛一口气喝了小半碗,也觉得做得相当好,河虾虾仁入口弹牙,与软糯的藕粉相互交融。

    再瞧食盒里还有几枚小巧玲珑的“荷香糯米鸡”,这天寒地冻的,客栈居然还囤了荷叶。

    剥开尝,糯米油亮软糯,鸡肉鲜嫩多汁,只可惜荷叶应该是干荷叶,不及现摘的清香,但也很不错了。

    好吃!

    一餐早食吃得即热乎又美味,琼涯客栈果然不是虚的,方方面面都做得好。

    甚至吃完之后,只需拉动角落一根红绳,系在绳尾的铜铃便会在楼下小二值守之处清脆作响,小二随即就上来收走了食盒。

    苏榛愈发觉得昨夜见到的柳嫣相当能干。

    又跟寒酥说了会儿话,项松便来接他俩了,今日的安排又是满满当当。

    苏榛先把昨晚的“策划书”交给项松,并细心嘱咐:“项大哥,这只是初步搭建的框架,内里诸多关节还需打磨。你且依着上头罗列的要点,寻几个在行的能手,一同探讨了才好。”

    项松双手接过,只匆匆扫了一眼首页,便瞪大了眼睛,满脸皆是难以置信之色。

    他怎么也想不到,仅仅一夜工夫,苏娘子竟能拿出这般条理清晰、干货满满的方案。惊愕之下,愣是半晌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字来,心中对苏娘子的钦佩之情快赶上兴盛湖的水深了。

    就连寒酥也满是诧异。以往但凡涉及书写文案这类事儿,苏榛定会把任务分派给他的。

    昨晚竟然是榛娘自己写?

    寒酥心中好奇,忍不住跟着项松看了一会儿,目光便凝住了,这字迹压根不会是榛娘的。

    寒酥眉头轻皱,下意识地望向苏榛,眼中的疑问呼之欲出。

    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130-140(第2/18页)

    榛顿感心虚不已,也不敢与寒酥对视太久。只能佯装镇定,提高了声调催促:“项大哥你回去慢慢看,咱们今日行程紧得很,赶紧动身吧!”

    说着,赶紧拿了披风拿好,率先朝门口迈步。

    项松哪有不应之理,把策划书一股脑塞进怀里就也跟出来了。

    寒酥也就没再说什么,只是整日沉默了不少。

    而今日在兴盛湖的行程,用苏榛的话说叫“聚焦资源与人力评估”。

    整个上午,项松带着苏榛与寒酥穿梭于熙熙攘攘的本地市集。

    苏榛最感兴趣的是白水村跟府城里都少见的水产铺子,也顺便看果蔬铺子。

    项松则在一旁,适时地为她介绍本地行情,比如哪家铺子的货源最为稳定,哪个季节哪种食材的价格波动较大。

    寒酥跟在后面,帮忙记录着一些关键信息,偶尔也会发表自己的见解,三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一番忙碌下来,除了兴盛湖以往在年岁集上惯常筹备的食材,苏榛还为白水村村民、以及自家生意精心筛选出了几家可靠的铺子。

    毕竟年岁市集有十五日,采购原料最好就在本地解决,省了车马费和不少人力物力。

    午食也就是在市集上吃的鱼面,做法倒是跟苏榛的差不太多,口味也相似。

    苏榛咽下口中食物,暗自思忖。出来摆摊,图的就是个差异化竞争,在这鱼龙混杂的市集里寻得立足之地。

    若是做的吃食与本地摊主“相撞”,一来抢了人家生意,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二来也难以凸显自身特色,招揽顾客就成了难事。

    权衡之下,她默默从心中的摆摊清单上划掉了鱼面这一项。

    用过午食,日光稍敛。

    三人稍作休整,便一起去拜访了几位本地颇具声名的工匠群体。涵盖了木匠、铁匠、泥瓦匠等各个行当。

    苏榛心中有规划,主要是了解他们平日里擅长打造什么、从业经验、从业年限几何、经手过哪些有分量的“大工程”。

    最重要的是要询问近期工作量,手头尚有多少未完成的订单,能否在集市筹备这仅一个月的时间匀出精力。

    尤其时下的木匠、泥瓦匠,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帮忙完成冰雕部分的搭建。比如大型的冰台,搭起来不比专门的冰雕师傅差。

    她一边问、寒酥便一边认真地记录着关键信息。

    其实就是全方位评估这些工匠能否满足集市“基建”的需求。

    但凡遇到对参与集市项目有意向的工匠,寒酥都会着重标记,将其个人信息详细记录下来,不放过任何一个潜在的助力。

    严格来讲,这部分繁杂琐碎的工作本不在苏榛该负责的范畴之内,与她手头直接的买卖并无紧密关联,大可以袖手旁观。

    反正策划书上已罗列了大致的细节,交给项松自行去操办便是。

    但苏榛却不这么想,她寻思着自己既然人已经到了此地,多做一点又怎么了。更何况做得越多,了解得越多,自己的思路也越开拓。

    集市若能被打造得大气、漂亮,吸引来八方游客,到时候她的美食摊位前必定客流如织,跟着沾光,这肯定是一件双赢的美事。

    项松为人虽朴实、但能做到兴盛湖鱼把头的位置,岂会是蠢笨之人?稍加寻思也能洞察到这是人家苏娘子主动分担了工作。

    江湖中人的“谢”从来也不会局于口头说说,项松心下想着,日后苏娘子有需要,他亦会如此帮忙。

    约摸着黄昏了,三人还跑了两家规模颇大的牙行。

    毕竟这次的市集需要人力相当可观,得先问清楚雇佣临时工人的可行性。

    不问则已,一问也是把项松吓了一跳,年岁期间的临时帮工价钱相当的贵。

    比如搬运、帮厨、打扫的,都会比寻常贵五成,每日每人差不多需要三百文。就这还不定请得到多少。

    但这倒也在苏榛的预料之中。

    出了牙行,天就黑透了。

    项松赶着驴车,跟苏榛、寒酥一同回琼涯客栈。一路倒把项松愁上了,念叨着:“这雇工的价钱咋就这么离谱,照这花销,咱这市集还咋赚钱啊?”

    寒酥也只能劝慰:“项大哥,回去咱们一同细细算这帐,先别着急。”

    苏榛却一直没说什么,镇街边的店铺也就在她眼前一一闪过,脑子在飞速运转,必须得从这一路的见闻中找到破局之法。

    不多时,琼涯客栈便到了。

    门口有专门负责牵车马的店小二,迎上来把项松的驴车牵去后院喂粮草。

    三人直接走进客栈,也是正值饭点儿,右侧的大堂正是热闹非凡,各地行商围坐畅谈,杯盏交错,店小二们穿梭其中,手脚麻利地送菜添酒。

    掌柜的眼尖,见项松他们回来了,赶忙迎上前,脸上挂着热忱的笑,一边打着招呼:“项把头,可算回来了,一路劳顿。”

    一边说,一边唤来一个伙计:“带客人去后院雅间,好生伺候着,把炭火加旺些。”

    伙计领命,引着三人往后院走去。

    一路上无事,绕过一处回廊,便来到了雅间门口。

    推开门,屋内一股暖意扑面而来,中央摆着一张古朴的雕花圆桌,周围几把太师椅,墙上挂着几幅淡雅的水墨画,炭火盆在角落里烧得正旺,旁边的小桌上放着一套茶具。

    项松紧绷的神色缓和了些,不禁赞叹:“这地儿真不错,看着就舒坦,在这儿商量事儿准成。”

    第132章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