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外灵动。
再看衣服,上袄是对襟短款,浅米色的棉布,领口和袖口用淡黄色的丝线镶了花边、前襟绣着山雀展翅欲飞,活灵活现。
下裙内里是厚棉裤、外搭一条棕色镶蓝的百褶裙。
裙摆上绣了山珍、蘑菇图案,就好像才从长虚山上下来的。百褶裙的褶皱也比平常裙子多用了一倍的布料,层层叠叠的、行走时裙摆如林涛阵阵。
鞋子叫“小鹿仙踪鞋”,也是棉加皮毛的。鞋面染成浅棕色,鞋头绣有小鹿的眼睛和鼻子,两侧用棕色皮皮制作出小鹿的耳朵,耳朵上还点缀着白色的丝线,仿佛林间小鹿。
并且不止这些,谨哥儿跟小平安还配了同样的披风,叫“山海守护”。
是以连帽披风为基础,里头也填充了棉花和碎皮子。正面绣着一幅线条简单的图案,大意是山海交融,山峦起伏间,海浪翻涌。
披风上还设有两个大口袋,蘑菇状,方便孩子们放置物品。
眼下天寒,除了样式好看之外最需考虑的还有保暖。虽说谨哥儿肯定是不冷,他里头还穿了羽绒内胆衣的,整个人鼓得像个球。
但毕竟其它孩子没有羽绒内胆,苏榛便直接上手,仔细捏内衬棉花的厚度,又认真检查碎皮子的缝合处,确保没有漏风的缝隙。
舒娘在一旁赶忙补充:“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各家孩子的爹娘都自个儿出了一半棉花,那塞得可厚实了。再说了,咱别的不敢说,碎皮子可多着呢,用起来一点都没含糊!”
苏榛怔了下,“不是说好棉花都咱们出吗?孩子们在这儿干了不少活儿,更何况这制服本来就是广告之用,相当于小童模呢,也有工钱的。”
丽娘也是家长之一,便手一挥、直接替舒娘答了,“一码归一码,孩子们在这儿吃吃喝喝的也花了你不少了。不过几斤棉花几两碎皮,莫提了莫提了。”
苏榛默了会儿,行吧,反正补偿孩子们的地方有得是,便没再多计较。但还是好好的把舒娘团队又夸了通。
说实在的,这几件童装她只是提了概念、大致图案,完全没想到舒娘会带绣娘们落实得这么出色。尤其女童装,小鹿精灵的感觉跟她想像中一模一样!
尤其其他孩子们、都高兴的有点像要蹿天了,纷纷催着舒娘把他们的也分下来。
其实舒娘本想在嘉年华开业之前一晚再发,免得孩子们又跑又跳的把新制服弄脏了,但眼下实在不忍心扫孩子们的兴。
苏榛见状,也是帮着孩子求她:“就发吧,让他们都穿上活动活动,刚好有哪儿不合适的还能再改改。”
舒娘一听,嘴里一边嚷嚷着“皮猴子急啥”、“现在穿脏了、回头要挨揍”,一边还是依言发了,脸上的笑容也是没停下来过。
孩子们开始换装,一片欢闹、扑腾出的动静都大。唯有大宝退到角落悄悄的换。
他还是心虚,生怕苏榛看他一个不顺眼,把他也辞了。
苏榛自然也瞧得到他的小动作,也猜得出他的小心思,但也无妨,只要大宝不生事、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唯有一点,她瞧见了大宝脖子上的红印子,显然昨晚是回家挨了打。
这家子,打孩子都往明面上打,真真是可恶之极。
苏榛心下厌恶,想了想,专门走到大宝身旁,也没说什么,就是帮他理理衣服、系系带子。
大宝眼圈儿这就泛了红,但觉得自己没啥脸哭,死咬了牙关不吭声。
这倒让苏榛愈发高看一眼,嗯,倒是跟乔大江有些想似了。
等孩子们都换完,还剩了一套,是给小树的,就先搁苏榛这儿,回头有空儿了再去乔大江家拿给他。
全穿戴好,苏榛就给大伙儿挨大小个儿排了一队。
最高的仍旧是小平安,不愧了继承了丽娘的优点而生。最矮的是妞儿,谨哥儿站她前头。
苏榛拍了拍手示意孩子们安静,问着:“我来考考你们,等嘉年华开幕了,你们穿着这身儿都要做啥?符秀才是教过你们的,记住了没?”
小平安第一个答:“当传声筒!哪个组有事儿,我们就帮着跑动传声!”
谨哥儿也答:“还得拿着彩带带动氛围!”
妞儿也举手,“我也知道!还要满场的留意、瞅冰面上有杂物没,免得游人绊倒!”
大顺:“还要当游引!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160-170(第7/17页)
游人指路!”
“开除”了二宝之后还余十个娃,全部七嘴八舌的开始抢答,显见符秀才教的不错。
苏榛正夸他们,便听到外头一阵嘈杂声传进来,有驴蹄子声、有众人寒喧声。赶紧出了冰屋一瞧,果然是第一批去兴盛湖送货的萧容等人回来了,叶氏也已经迎上去了,正在给六人倒热茶暖暖身。
苏榛也不急着问买卖的事儿,先问萧容:寒酥近况如何、身体可受得住、吃住可还习惯。
萧容笑着一一回应,只说时日尚短、寒酥哪里有那么娇气、一切都好,让叶氏跟苏榛都放心。
说着,萧容又从车上抱下一个小筐,放到地上给苏榛瞧:“这是项家送的,说是你兴许能喜欢。”
好家伙,满满一筐冻得梆硬的水产:有五条柔鱼、五条石首鱼。
尤其石首鱼尺寸挺大的,苏榛拎起一条拎量了下,至少有个三、四斤。她知道这种鱼越冬会洄游至深海区域,时下捕捞难度很大,尤其三、四斤一条的更是难得,是稀罕货。
兴盛湖镇虽说距离出海口不算太远,但项家的买卖一直是以湖产为主,这海产定也是他花了银子跟异域行商那买来的,对于苏榛来说这是沉甸甸的厚礼。
萧容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想着下次再去的时候,也从家里拿山珍野味的好东西,免得失了礼数。
叶氏也凑过来看,石首鱼她认识,但不认识柔鱼,见形状如此可怖,倒是吓了一跳。
柔鱼就是现代的鱿鱼,没处理过的鱿鱼足以让初见者心生惧意。苏榛理解,笑着说今晚就把它们烤来吃,味道美着呢!但一数只有五条,心想那就对不住童创组跟柳师傅等人了。
数量不够,她只能晚上偷偷烤给自家人吃,嘻嘻。
心里想了,就对叶氏眨了眨眼。叶氏跟她早有了默契,心领神会、默不作声的抱着筐藏回了灶间。
说话的功夫,白老汉等车夫就都歇息得差不多了,也是着急回家,便跟苏榛等人打了个招呼,各自把驴车赶走了。
萧容正值壮年,跑这一趟完全没觉得累。进屋把衣服一换、袖子一挽,直接就去跟柳师傅等人盖围墙去了。
苏榛正算盘着午食给大伙儿做点啥,远处就又有驴车的铃铛动静儿过来。踮脚一张望,是成树车队到了。
且还不止成树,车前头坐着一身蓝布棉袍、棉帽的年轻后生正兴奋地高声招呼:“苏娘子,我来啦!”
声音清脆响亮,带着十足的热乎劲儿,苏榛一听便乐了:是通泰牙行的那个小牙侩,斐熙。
看来是盛重云做事果断,两天就把人给招来了!
***
虽说就在白川府住着,但这是斐熙第一次进白水村、第一次来到“传说”中的苏娘子家。
毕竟在盛家做事的人,但凡耳朵灵点儿的,都知道苏娘子大名。
苏榛先是安排美食组的人把成树带来的各种吃食原料卸车,又请丽娘跟着查验,把今日要送去兴盛湖的货物装车。
时候也不早了,成树他们也想尽快赶路。
有丽娘在,苏榛就没跟着看顾装车的琐碎事儿,领着斐熙简单参观了一下,边参观边向他介绍了这些吃食的用途、以及嘉年华的大概规模、重点还有头鱼拍卖的事儿。
又见冰屋跟暖棚人太多,闹腾、不方便说话,就领他进了萧家主屋,在灶间当会客厅。
叶氏知道斐熙是重云公子介绍来的,把他当成跟小司一样的子侄。又是热茶、又是热包子的全部端上来,也不管斐熙有没有饿了,反正全塞他手里。
斐熙没急着吃,先规规矩矩地给苏榛跟叶氏各行了个礼,动作一丝不苟。
礼毕,这才说着:“苏娘子,承蒙您的举荐,小的才有机会入了重云公子的眼。这份恩情,小的铭记于心。如今到了您这儿,无论有什么差事,哪怕最琐碎、最不起眼的,只管吩咐小的去做。但凡能为您分忧解难,小的定当全力以赴,只为报答您的知遇之恩。”
一番话说得苏榛都怔了下。
毕竟她自打穿越而来,还没遇过这么会聊天、会行礼的人呢。古人说话就是中听啊,不愧是金牌牙侩……
还没等苏榛吩咐,斐熙又麻利地打开了他带来的一个大包袱,里头居然还有个吃食盒子。
打开盒子,里面分了四格、分别搁了四样礼。
斐熙一一介绍着:“苏娘子,这格是咱们白川府老铺子做的糖糕,入口软糯,果味儿香浓,最是清甜可口。我今儿起了个大早,特意去排队买的;这第二格是我娘腌制的什锦小菜,里头有寒瓜、豇豆,酸爽开胃,就着粥饭吃滋味绝佳;第三格是核桃酥,闲暇时当零嘴再合适不过。”
说完,又拿出最后一格,里面是个木刻带挂绳的小鸟哨。
斐熙解释着:“这是我哥闲时自己雕的。我哥也在盛府当差,是护卫。可惜木工手艺不算精湛,但听说苏娘子家中有个年岁还小的小哥儿。我寻思着,小孩子家大多喜欢这类小玩意儿,这鸟哨能吹出声响,给他挂在身上玩耍,盼着能逗他开心。”
苏榛先就笑意吟吟地接过鸟哨道谢。觉得斐熙言语谦逊,可这鸟哨线条流畅、造型灵动,哪是什么手艺不精,分明满是诚意。
至于其他三样礼物,即不会特别贵重让人觉得他谄媚讨好。尤其还大部分是他家人做的,想必家中也是和谐安康,这让苏榛又羡慕、又更多一分喜欢。
愈发觉得斐熙年岁虽轻,却懂礼数、知进退。若是做事也如做人般灵巧、扎实的话,后头肯定多给他机会。
正聊着,符秀才一身寒气的从各组巡查回来了,进灶间看到有面生的在,也是先施礼,这才郑重的把帐薄等记录全部交给苏榛。
第165章
苏榛便又把斐熙跟符秀才各自简单介绍了下。
这下可好了,卧龙凤雏齐了。苏榛在心里偷笑,面上却神色如常,一派沉稳。
即然人齐了,就言归正传。毕竟苏榛不止要考虑白水村的买卖,她还是整个嘉年华的创意总监,所以她就想好好的听听、金牌牙侩还有什么她没想到的想法。
首当其冲,就是斐熙最拿手的领域:头鱼拍卖。
这事儿斐熙在来之前就听盛重云交待过,大概流程是知道的。但令苏榛头疼的并不是拍卖本身,而是拍卖前期的造势。
在没有任何网络传播工具、及大量人手的时代,“造势”这种事没个一两年简直办不到。
“斐熙,你怎么看?”苏榛直接问。
斐熙也在来的路上就有了准备,也不卖关子,直接说了想法:“不瞒苏娘子,我十二岁就进了通泰跑腿打杂,做到现在已有八年。虽不敢说精通了,但结交下的三教九流朋友还是不少的。比如酒楼掌柜、码头伙计、街头杂耍的、戏班的,我打算去找他们帮忙。像码头人来人往,伙计们装卸货物间隙聊起头鱼,往来的商贾、船工也都能知晓。总之我琢磨着,这头鱼拍卖的事儿没人做过,本身说白了是讨个好彩头。毕竟再大再重的鱼、煮熟了也还是同样的味道。得把头鱼是“最吉祥”的意思传出去。谁能拍得头鱼,谁整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160-170(第8/17页)
都大吉大利。”
苏榛点点头:“这事儿我们文宣组也一直在做,但人手有限,仅靠张贴的方式收效甚微。若你有牙侩网络,那再好不过。”
斐熙忙问:“敢问苏娘子,眼下都做了哪些尝试?我根据您的布署去安排。”
苏榛看向符秀才,秀才立刻翻出记录簿,一一说给斐熙:“除了我们这边儿做了不少招贴之外,兴盛湖出面邀请了白川府的名仕跟文人大家、作了不少跟头鱼吉祥相关的诗词、画作。另外鱼把头还会领着渔家人把拍卖现场弄得热闹非凡。拍完之后,那鱼也不是随便就给出去。咱安排人用八人大轿抬着、轿子还拿彩绸装饰,再配上敲锣打鼓的队伍在嘉年华巡游一圈、让拍得的客人好生风光一番。”
斐熙想了想,又提了新途径,“即是有仪式,那是否得请道观参与?城里的归清观香火鼎盛、信徒众多。若是需要,我下山就去跟观主商议,办一场‘头鱼祈祥’法会。”
苏榛心念一动,斐熙这小子果然机灵。若想把头鱼融入吉祥元素,确实需要民间信仰。
念及如此,立刻应了,并还同符秀才说,要他跟手工组那边儿也同步沟通一下,赶制一批带有头鱼图案的祈福香囊、或是护身符之类的小物件,在嘉年华之前拿去开光。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