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手工组的几个娘子更是对彩线编绳用在这上头很是满意,毕竟这是她们亲手编的,眼里满是骄傲的笑意。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都觉得这工作牌虽说简单、没花多少钱,但又用心又精致又正式,挂上之后腰杆都挺直了。
苏榛直等大伙儿对牌子的新鲜劲儿都过去了,这才笑着给大伙儿讲了用餐的方式:“从明天开始一直到嘉年华结束,咱们七十六人一共分成五个小组,凭这个牌牌轮流用餐。早食不用过来,就在自己客栈吃,然后每日巳时和申时这儿就能开餐了,每组轮流来。这样的话,不管大伙手头忙着招呼客人,还是在冰屋整理、在户外维护设施,都能错峰吃上热乎饭。大伙记好自己所在小组,千万别误了吃饭时辰,吃饱了才有力气把嘉年华办得热热闹闹的!”
众人认真听着,有的小声交流确认自己的小组,有的默默点头,把轮流用餐的规则默记在心里。
一边记着,寒酥就引领大家开始排队。
众人此刻也饿得慌了,探头看锅里的菜,还能看到里头有猪肉,里头还炖着芦菔、豆角、白菘,汤汁时不时地冒着泡,咕嘟咕嘟的响。
谁先排到丽娘跟前了、白芳就先给该人递过来一个餐盒,是拿竹筒做的,大小适中,盖子上也烙着白水村三个字,还搭配了竹筷。
负责分餐的丽娘眼神专注地从锅里舀起满满一大勺,保证每勺里都得有肉有菜有汤汁,再盛进各人递过来的餐盒里。
白芳便配合着从一旁的竹篮里拿两个发面饼盖上去。
发着发着,苏榛愕然发现丽娘也开始手抖,看来谁当食堂阿姨谁手抖啊……
领了餐,大伙儿就聚到了大食代的棚子里吃。虽说为了省银子,棚子里只放了两个炭盆子,自是比不得开业之后的暖乎,但大伙儿丝毫不介意,节俭本就是美德,心得往一处使才成。
等热热闹闹的吃过了晚食,苏榛又带着大伙儿把整个嘉年华场地都参观了一通。到了冰嬉场范围之后,刚好项家兄弟都在,还特意把童创组的娃娃们全喊进去玩了个痛快。
反正今晚也没有其它的安排,白水村的人在嘉年华里足足留了两个时辰,放松了、尽兴了,毕竟从明天开始就是一场长达半个多月的“硬仗”。
所有人都清楚,“冲刺”来了。
距离山海嘉年华开幕倒计时两日
简单的早食过后,白水村七十六人,一半儿去了嘉年华现场做最后的摆设布置、另一半儿人都来了美食组,把全部的食材最后一次整理、预制出来。
苏榛则是两头跑,先去了现场,主要是最后确定一下十一辆车分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180-190(第5/18页)
先前的配置做些小调整,比如把最“豪华”的那辆当成了“食客中心”。
一是在那儿兑换嘉年华的专用币、二是物品代存。
就由识字的符秀才坐镇,山梅等服务组、安保组的人也会轮流排班值日。
若有人要存东西,就先由符秀才登记好物品名称、数量、特征、存放时辰等信息,再给客人发个有编号的存物牌,取物时出示了就成。
余下的十辆房车,就得分别完成甜品车、冷餐车、热餐车的布局。
其实苏榛原本的安排就是按顺序来,甜口冷餐在前头,热餐在最后就成了,但柳嫣来看了一圈儿,给了不同的意见。
比如时下的人都喜甜,甜品车不妨设为三辆,一辆挪到“食客中心”的右手边,外头再装饰些鲜艳活泼颜色的彩布、风车、铃铛。方便游人兑完币、或存好东西就立马能买到甜品。
紧挨着甜品车的为热餐车,算是互补。再往里是冷餐车,清爽解腻。随后又是热、甜、冷的轮流搭配。
等到最靠近大食代棚子的位置,就设两辆热餐车并排摆放,方便端到棚子里坐着吃。
苏榛听了柳嫣的想法深以为然,毕竟人家做了多年客栈了,给出的主意定不会错,于是就这么安排了。
都妥当了,又置了一辆冷餐车也兼做甜品,停到了火锅城门口,生意肯定也不会差。
至于十辆车里的布置也是早就规划好的,一一摆了就成。
苏榛正张罗着,斐熙到了,且还带了个好消息:食饭行的手续办妥了。
这便相当于有了业内的认证。苏榛接过行贴仔细瞧,凭证是拿工整的楷书写的,详细记录了白水村“大食代”的名号、经营品类,最下头是食饭行行会的朱红印章。
不只如此,还附送一个行会的成员名录和一张布幡。
名录上头罗列了不少相关店铺的信息,方便交流协作。
至于布幡,米白色粗布底、上头绣着一个大大的“食”字,边缘是金色云纹,右下角以红线绣了个小巧精致的如意图案,针脚细密整齐,寓意着该店铺生意顺遂、顾客满意如意。
苏榛高高兴兴地把它挂到了“食客中心”的房车外头,行贴就交由符秀才统一保管,等嘉年华结束了再拿回村。
现场这里无需苏榛再看顾,她便又赶紧回了琼涯客栈驻地,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各组货物的包装、预制了。
先就是皮毛制品跟山珍,之前因为运力有限,所有的货品跟相应的包装盒子、篮子、或是包装油纸、布,都是分开装箱的,眼下就需要把货品与包装物料逐一组合。
组合本不难,按照在村里规划好的数量装了便是。但苏榛也没想到她一进后院儿,就撞上山梅正跟白芳起着小小争执。
缘由是山梅让大伙儿就按早就商议好的方式装盒就成,而白芳提议稍等片刻等苏榛回来、她有新的想法。
其实两人出发点都是为了生意好,但也不知道哪个人的哪句话说硬了,俩人的语调都在逐渐升高。
这倒让苏榛很是惊讶,她一直以为山梅是无论多生气也不会吭声的性子,但她也不能拉偏架,问清了来龙去脉,便让白芳说说想法。
白芳跟脸涨得通红的山梅相比、显然冷静许多,此刻得了说话的机会,也是不急不徐的娓娓道来:“榛娘姐姐,我没说不让大伙儿按原定规划装盒。但我瞧见皮毛制品里有不少堪称珍品了,比如手工组绣的狐皮跟羊皮斗蓬式睡袋,这是时下都没人见过的好物件儿,若按普通货色挂起来卖,着实亏了。”
苏榛:“那依你所见,该如何包装?”
白芳,“就拿狐皮来说,眼下就是用油纸包了、装进木盒就成。但我觉得用油纸不如用彩绸、在收口处拿金丝线系个漂亮的结子。再用珍珠做扣缝在结子上,珍珠也不必多,三颗就好,最后装进木盒,盒子上拿烙铁印上咱们白水村的徽记。”
还没等苏榛回话,山梅冷笑反驳,“你可知道丝绸要多少银子、珍珠多少银子?我知道你在城里的那个主家财大气粗,可眼下是咱村里的买卖,当不起你这么折腾。”
白芳仍旧神色坦然:“一匹丝绸四十到五十尺,若买普通素色的大概一两多银子,以每张狐皮斗蓬耗两尺丝绸计算,一匹足能包下二十几张。平摊下来,每个成本只加了六十文;再说珍珠,淡水珠子小些的不过几十文一颗,买多了还能再便宜些,就按三颗一百四十文算,再加上丝绸成本,一共也才多加两百文。”
“两百文还少?”山梅眉头拧成个疙瘩,“我也知晓你为了村里好,但你还年轻,不知这银子不好赚。”
白芳微微抬眼,不卑不亢地迎上山梅满含质疑的目光,“两百文对普通百姓当然不算少,但普通百姓又怎么会买狐皮斗蓬去穿呢?这本就是给达官显贵、富家千金预备的啊。他们讲究体面,愿意为精致的物件儿掏荷包。加这两百文的包装,最少也能再提高一两定价,卖出一件什么都赚回来了。更何况我也不是说件件都用珍珠,只是挑那些最上等的。”
“但是——”山梅还想再驳。
苏榛轻声打断,瞧向一脸无奈、不知道要劝谁的舒娘:“姐,咱们的狐皮斗蓬一共制了多少件?”
舒娘:“二十件,上等的有五件,其余十五件品质稍次些。”
苏榛微微点头,心中已有盘算,时间太紧就直说了:“既然如此,这五件上等的就按白芳说的用丝绸包裹再缀上珍珠,白芳去操办,就在兴盛湖买。”
白芳虽得了认可,面上却丝毫不显得意,仍旧沉沉稳稳的问:“成,五件的话,可是买十五颗就够了?”
苏榛摇了摇头:“买五十颗,不止狐皮这里用得上,山珍组那里也可加些豪华的品类包装。另外,珍珠也不能买得太寒酸,买圆润的,只要每颗不超过百文,品相和价格你可以直接作主选。另外可先去找项把头帮忙,他定是认识兴盛湖的珠贩,能给咱们最优的价。”
第184章
至于买珠跟买丝绸的银子,白芳直接拿了苏榛的亲笔信、去寻符秀才预支了四两。
好在白水村近几日有两笔大的进帐,一是苏榛等人过来的时候路过行商客栈卖了不少缠丝兔跟腊排骨,得银五两四钱,二是十台人工桃花机得银三两。仅这两笔已经足够支撑包装组这笔意外开支。
可在苏榛看来不是大事的事,在山梅那里却着实扎了心。
她本就因为白芳提前跟苏榛过来而嫉妒,明明她才是一直跟在苏榛身边的人,没想到短短数日,白芳竟要“跃居”其上。
凭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每次她都是落后于人的、为什么每次苦命的都是她,她坚信白芳今日出的风头只为抢她地位,谁不知道苏榛带着的人一定会赚得最多?
而她明明已经很努力了……
嫉妒跟条蛇似的,在山梅心里拧着,偏偏智商还跟不上,只能吞噬善意、理智为食。
但苏榛眼下忙得恨不得一个人长成三头六臂,着实没时间也没精力去安抚山梅的想法。
除了那些皮毛斗蓬,女红组这边儿还制出不少之前说过的、碎皮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180-190(第6/18页)
缝成的小挂饰、小腰坠儿。这些物件儿基本原料零成本、只花手工时间。
苏榛仔细跟舒娘核数了一遍,苏榛仔细跟舒娘核数了一遍,小挂饰共有一百八十个,小腰坠儿七十个。
这些小挂件形态各异,有憨态可掬的小兽、也有精致小巧的如意形,虽说手工简单,但也是活灵活现的可爱。
但尚未定价,舒娘便也说了自己的意见:“我本以为每样都是拿去卖的,能赚多少算多少。但方才听了白芳的话,要不、咱把小物件也分成两类?品质上乘、样式独特的单独挑出来,拿锦盒装,卖得贵些。剩下的就用布袋装,不要钱,权当是买了大件儿甚至是在咱村买了大量山珍、或是那些个蛋卷桌椅的赠物?这么一来,不止不亏,还显得咱们赠物实在、说不定还能带动大件儿的售卖呢。”
苏榛便也笑着点点头,“我觉得可行,具体数量姐姐定了便是。”
一番商议,这部分小挂件儿就定了挂饰出售一百盒,每盒五十文;腰饰出售三十五盒,每盒五十五文。
余下一百一十五个全当了赠物,反正定价也差不了几文,就不再分什么三六九等了,随机送。
***
跟皮毛制品组的小插曲相比,山珍组气氛可谓“一派祥和”。
苏榛到的时候,乔里正带着村民们把山珍装盒。旁边还搁了个书桌,坐了位专门从白川府城请来的医馆大夫来监理山珍药膳包。
见苏榛来了,乔里正赶紧拿出帐簿来给她看。
苏榛一边看一边详问:“乔里正,之前在附近村落订的那些个礼品篮子数量可是收齐了?”
乔里正连连点头,“不止收齐了,下马沟还多编了一百五十只,我寻思肯定用得到,就还是依着九文一只全要了。另外再加上咱们村编了一百五十只、靠山村一百五十只,总共收上来六百只,付出去五两五钱又五十文。”
这支出本也在预算范围内,苏榛点头应了。乔里正便又让李采把各等级的山珍篮子都分别拎一只过来。
像干蘑菇、香菇、木耳、银耳即可组合成最简单的一份。拿普通竹篾篮盛着,外头缠上一圈淡绿色的编绳,绳结处挂了童创组写好的山珍名称和功效的牌子。这种一共先装一百篮,每篮售价一百文;
另外也依照之前跟苏榛商量的,拿红枣、野玫瑰、蜂蜜、再依照医馆大夫的建议配了些滋阴养血的白芍、当归、熟地黄之类的草药,制成“养颜驻春篮”。
因草药也是采购医馆的,成本颇高,每篮订价为三百五十文,也不知销量究竟会如何,暂时只装了八十篮。若是卖得好,医馆答应了再送药过来;
第三种礼品篮就是专为官员和学子们准备的“益智醒神篮”。
苏榛亲自试提了下,这批篮子跟前面的不同,专门选了质地坚韧的竹编大篮。篮盖之上贴了墨标,详细阐述了篮内物品的功效:山珍滋养身体、山核桃健脑益智、枸杞明目养神、黄芪补气提神。
不仅如此,每篮里还搁了一个小小的绣品香囊,也是舒娘的女红组缝的。里头或搁了清凉馥郁的薄荷脑、或搁了气味醇厚的安息香。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