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00-21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bsp;  连小几上搁着的“节目表”都不寻常,是用素白绢纸制的,不同于烫金折页或工笔誊写的名帖,字体也不是工整的楷书,而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圆润,笔画间透着孩童涂鸦似的调性。

    更令苑琅惊异的是节目表的排布方式。左侧一列用细线框出“时间轴”,右侧对应着节目名称与简要说明。比如什么“磷粉冰灯阵演绎四季变换”、“竹篾滚轮实现冰莲台悬浮”,好多个从未听闻的机关巧思跃然纸上,恍惚间竟觉得自己在翻阅一本失传的奇书。

    那晚,兴盛湖冰台上方、四周高悬的灯笼、点燃的火把,把夜空映得恍若白昼,璀璨光芒比大宁朝京城的元宵灯市还要夺目。

    冰台之上,三十*面霜花鼓轰然奏响。鼓身凝结的霜晶在火光下折射出万千细碎光芒,击鼓者赤着臂膀,古铜色的肌肉在寒气中蒸腾白雾,鼓槌落下时带起的劲风把鼓面上的薄霜震得簌簌飞扬。

    《凝霜惊岁》的余韵未散,十二名冰嬉女伶踏着碎冰、踩着雪鞋滑出。身着缀满银片的月白舞衣,发间珠翠与冰面反光交相辉映。

    第二幕《瑶池会》,当“悬浮冰莲台”缓缓推出时,朝沐娘子似仙人自云端踏莲而来。在场所有的百姓几乎要揉自己的眼睛:那是真人?是朝沐娘子?不是仙女下凡了?

    第三幕《丝路星繁》,令人称奇的异域舞姬胡旋鹤舞、金铃与羌笛、楼兰月夜。商队的马蹄声与箜篌共鸣,扬起的细冰宛如星河倾泻。

    当乐师们奏响《白川词》,渔家和猎户村共同集结的“群演”们抛网、狩猎,举手投足间的肃杀之气,丝毫不输精锐士卒。

    最震撼的当属终章。当冰嬉场上盛家冰雕巨船在轰鸣声中“爆破”,万千烟花冲天而起的瞬间,苑琅只觉呼吸停滞。

    赤金、靛蓝、银白的火树在夜空中次第绽放。

    人群的惊呼声浪中,苑琅听见身旁贵客们喃喃道:“这哪里是人间烟火,分明是九天仙火落凡尘!”

    直到烟花散尽,苑琅仍怔怔望着还在飘落火星的夜空。

    他游历大江南北,见过皇城的琼楼玉宇,也看过江南的水月灯船,却从未见过这般将市井烟火与匠心巧思熔于一炉的盛景。

    猎户、渔家汉子粗糙的手掌、百行戏角儿们脸上晕开的油彩、烟花余烬里孩童的欢笑,这就是一幅鲜活瑰丽的长卷。

    那晚散场后,苑琅除了破费了不少银两买了好几套折叠桌椅之外,也把这张绢纸小心折好收入袖中收藏。

    半年后,他在京中赴了场更大规模的宫宴,看着礼部准备的的烫金节目册,上头工整的小楷、繁复的纹饰,却总让他觉得少了几分生气。

    唯有深夜回到府中,展开这片绢纸,眼前才浮现出兴盛湖上山野风趣的看台、以及霜花鼓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200-210(第5/17页)

    碎寒夜的轰鸣。

    这世上最精妙的设计,从来不是恪守成规的工整,而是藏在一切事情中的鲜活巧思。

    这世上最久的怀念,从来不是岁岁年年的枯守,而是不经意间看见旧物、走过故地,明知山海相隔,仍相信某片云、某粒尘,都在替自己诉说未竟的言语。

    这也是后话了,很后很后。

    烟火燃起后的苏榛同样也在贮足仰望,远处冰雕群折射出五彩光晕,映得她嘴角不自觉上扬。重云若在定会环着她,而她也会假装嗔怪,实则悄悄把他的眉眼,又一次刻在心底。

    恍惚间,竟像是身旁多了个并肩而立的身影……

    “苏娘子,大伙儿煮了饺子,让我过来找你呢!”白芳从人群中挤了过来,俏声声、脆甜的清音打断了苏榛的怅然。

    苏榛回过神,回应一个最舒心的笑,“走,一起。”

    这是白水村的猎户们第一次没在家里守岁,但比他们记忆中的任何一年都要热闹、喜庆。

    时辰已晚,夜演结束后的游客们都已经有序离开了嘉年华。大食代作为一个独立的区域,牌坊外也挂上了打烊的牌子。

    白日里飘着诱人香气的冰面归于平静,但全部拖挂房车边沿挂着的冰灯可是不能熄、也不想熄,准备按村里“百灯守岁”的老规矩亮个整晚。

    大伙儿见苏榛回来了,此起彼伏的守岁话儿也就响起了:“苏娘子,吉祥啊。”

    苏榛每每笑迎:“您吉祥!”

    熟食车里的叶氏也是瞧见苏榛过来就赶紧下了车,拉着她跟白芳朝着大食代最大的食客暖棚去,毡帘刚掀开一角,里头蒸腾的白雾便裹挟着野葱与肉香扑了苏榛满脸。

    收工回来的近百村民挤挤挨挨围坐在长桌旁,擀面杖敲打案板的“咚咚”声、竹匾碰撞的脆响,混着此起彼伏的笑骂声,把棚内烘得比篝火还热乎。

    丽娘把一团雪白的面团摔在案板上,正骂她家儿子,“臭小子!包的饺子能漏风,娶媳妇不得把家底儿赔光?”

    大顺仰着沾满面渣的小脸,脖子梗得笔直:“娘,我才六岁!”

    一旁的李家奶奶听到了,笑得直不起腰,“丽娘,你这想当奶奶的心思可是太急了点儿!”

    丽娘手一抖,刚擀好的饺子皮歪成了月牙形,自己也憋不住“噗嗤”笑出声。

    另一角,整整七个折叠焚火台都用上了,火苗舔舐着锅底,汤汤水水同时沸腾。守灶的乔里正高呼着:“饺子里可是包了铜钱,谁吃到谁今年发大财!”

    乔大江抡着树桩粗细的擀面杖,把野鹿肉捶得软烂,“别只顾着吃饺子,大伙儿留着肚子吃我这炖肉啊,按土方子,还加了五味子和黄芪!”

    旁边的李家老大脱口而出:“这么补,你是想要老二了?”

    乔大江不紧不慢回了句:“那也不是不行。”

    在场的懂的都懂,猎户家也没那些个避嫌的,哄堂而笑。倒把春娘惹了个脸红,狠狠的“啐”了男人一声,啐完也没忍住,一同跟着笑弯了腰。

    童创组几个半大孩童举着冰雕模具穿梭在人群里,说是帮忙,基本就是闹腾。尤其谨哥儿,踮着脚朝着苏榛的方向对叶氏喊着:“伯娘,我姐呢?还没回来?我想让她看看我包的饺子!”

    苏榛怔了下,我不是在这儿吗!

    刚要张口应他,却见叶氏猛然转身,目光直直穿透她的位置,望向空荡荡的暖棚入口,并问着白芳:“怪了,怎么松手就不见了,榛儿不是跟在我后头?又跑哪儿去了?”

    蒸腾的热气突然变得刺骨,苏榛看着近在咫尺却对她视而不见的众人,耳中嗡嗡作响。

    第二次,这是第二次了,寒意从足尖爬上脊背。

    第204章

    苏榛看着自己逐渐透明的手掌,心跳如擂鼓。踉跄着退到暖棚外头,兴盛湖入夜后直接就是寒风卷冰碴,就这都比不上打心底泛出的寒意。

    上次“消失”不过瞬息,可这次谁也说不准,会永远消失不见?

    攥紧最后一丝存在感,听着童创组几个娃娃齐唱守岁的歌谣的稚嫩童音从棚内飘出,混着饺子、野味儿、山珍炖煮蒸腾的香气。

    明明近在咫尺,却恍如隔世。脑海里走马灯似的把各种穿越过来的细节、缘由都想了一遍,百思不得其解自己这种状况代表着什么、意味着什么。

    就这么耗了约摸一柱香时间,苏榛突然被左手腕传来刺痛惊了下。低头瞧,是从盛重云送她的手绳贴肤处开始疼的,透明的皮肤下泛起细微红光,像是有无数萤火虫在血管里苏醒。

    可随着这点刺痛之后就是一点点的暖,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凝实。

    “榛娘,你咋站这儿啊,快进来暖和!”

    苏榛下意识扭头,正对上棚里叶氏掀棉帘出来、带笑的眼睛。

    伯娘的瞳孔里映着她的影子,扎扎实实,没有半分透明。

    自己又“活”了。

    “发什么呆呢?”叶氏拽住苏榛的手腕往暖棚走,边走边念叨:“丽娘正念叨让你去瞧瞧饺子馅儿调成了没,大伙儿准备包了。”

    苏榛强迫自己微笑,梦游似的跟叶氏进了棚子,丽娘瞧见她就举着擀面杖大声嚷:“榛娘快来!再晚一步,大顺这小崽子就把饺子皮儿全祸害了!”

    “等会儿,让我们家榛儿缓缓,方才一个人站外头冻着呢。”叶氏直接把苏榛按在了长凳上,白芳闻言就跑过来往苏榛怀里塞了个暖手炉。

    棚内的喧闹声便重新涨起来。今晚守岁,又是嘉年华开幕的第一天大好日子,苏榛绝不想因了自己这种诡异的经历影响到大伙儿,她也无人可说。

    说什么呢?说自己不是个实体人是个魂儿?她可不敢保证原本和善的村民们会不会吓得把她丢出去埋了。

    绝不能说,也绝不能被人看出端睨。苏榛强迫自己保持镇定,保持一直以来的样子走到案板旁。

    其实美食组的大伙儿早就把该切的都切了、该剁的也都剁了。今晚这顿守岁饺子可是得煮不少,仅算白水村都有七十六人,再加上盛锦书和他带来的火锅屋伙计们也“强行”在这儿搭伙,以及斐熙跟他的小徒弟们。

    光是数得出的人都有九十五口人,若是只吃饺子,怕是得包两三千个。但即是守岁、再加上今天生意爆火,乔里正跟萧容、苏榛也商量了一番,决定给大伙儿过年好年、吃顿丰富的,所以专门让美食组去冰屋里选了五十斤山羊肉,配了不少白芦菔,分成两个大锅在炖。

    苏榛打开锅盖瞧了眼,羊肉早就熟了,浓郁的汤汁打着小滚翻,后放的芦菔也快煮得不见了白实心儿,小些的已经变得晶莹剔透,羊肉的膻味被彻底压制,只留下醇厚鲜香,直往人鼻子里钻。

    谨哥儿踮着脚凑到锅边,眼巴巴地说:“好香呀,过年真好!”

    苏榛只是笑着拍了拍他头顶。

    除了炖羊,今天房车里所有的买卖也提前各留了一些出来。可毕竟这些吃食都贵得很,丽娘犯了愁近百人可咋分才好。

    苏榛已经边说边在干了,“酸辣苕皮切十份就成,咱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200-210(第6/17页)

    的基本都尝过味儿。把烤鸭和缠丝兔切小块,芝士奶酪球对半掰,再拿竹签串起来。”

    “成!”丽娘也是利落人,说话间,刀锋已经精准地划过烤鸭,皮肉不分离。她这刀功本就不得了,才一日就又精进了。

    白芳也没闲着,小心翼翼地将圆滚滚的奶酪球切开,里头是奶白色的内馅裹着细碎坚果,甜香甜香的。童创组的娃娃们不知觉的全围了过来眼巴巴的盯着,甜食的诱惑果然非同凡响。

    苏榛跟叶氏、舒娘几个把缠丝兔、水煮兔、鸡肉都撕成细条或切成小块儿,再利落地拌上秘制酱料。再把拌好的分装进粗陶碗,又挨个往里头撒些芫荽、芝麻、寒葱碎。

    调料放得足,哪怕每人只尝一口,也得让大伙儿记住这滋味。

    不多时,精心准备的美食错落摆放在暖棚里的数个长桌上,最后才下锅煮饺子。饺子馅儿调了一荤一素两种,荤的是野猪肉加猪肉加寒葱。素的是韭菜鸡蛋,里头还加了些项家送来的虾皮。

    馅儿也是苏榛盯着调的,野猪肉用的是后腿肉,但脂肪少,便配了普通猪的猪五花,最后肥瘦比差不多是三七。

    其实往年白水村都不太爱用野猪肉剁馅儿的,嫌它骚腥。但今年不同,野猪肉也是大食代肉食类的“主力”原料之一,在白水村就已经做完了预处理。光是冷水浸泡这环节都足足四、五道。随后又剔除野猪肉里的筋膜,把□□里的白色臊腺都拿刀尖一点点挑出来。

    在用高粱酒去腥后,苏榛还调配了特殊的腌料:把生姜拍碎、大蒜切末,与八角、桂皮、香叶混合,加入足量清水熬煮成浓汁。浓汁冷却后倒进腌肉的陶瓮里,一点点的去了野猪肉的腥臊。

    眼下干活儿的人多,案板前水泄不通的。丽娘、舒娘等人擀皮的手速快得能带起残影似的,面皮“啪嗒啪嗒”落在撒满面粉的竹匾上。

    其他人包得也快,小娃娃们也没闲着,踮着脚给大伙儿递皮儿,脸上全沾了面粉。最馋最小的还偷吃一口生肉馅,惹得大人们笑骂着轻点他们的脑袋。

    没一会儿功夫,五百个荤饺、八百个素饺就完工了。

    “快!五百个荤的先下锅!”乔里正扯着嗓子喊,男丁们站过来,两人一组抬着摆满饺子的竹匾站到锅边儿,白胖的饺子跟银鱼似的滑入沸水,打着旋儿浮沉,蒸腾的热气把暖棚里的温度又拔高了几分。

    待滚熟了,乔里正拿笊篱捞出个尝味儿,咬破薄皮的刹那、汁水差点溅出来。肉香在舌尖炸开,忍不住赞叹:“美食组这手调馅的本事,真是绝了!好吃好吃!”

    众人闻言纷纷围拢,手上没活儿的就各自拿了大笊篱开捞摆到干荷叶盘子再端上长条桌。

    苏榛正跟着忙得热闹,身旁就忽地挤进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厚脸皮。侧身望去,盛锦书那身夸张的裘皮大氅上还沾着零星的霜粒子,眉眼仍旧笑得肆意张扬。

    “帮我盛碗冒尖儿的!最好荤馅素馅各半,再来两勺羊汤浇头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