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50-16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150-160(第1/25页)

    第 151 章

    大约四五年前, 彼得皇帝创办了一份报纸,叫做《新闻报》,并亲自任编辑。

    也就是说, 这份发行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新闻报》,是彼得皇帝发声的喇叭,上面刊发了一些他的政令和他想对国民说的话。

    “我们还没有学会战争,我们从头就错了”

    “如果我们要在这儿发射一门大炮, 那我们在莫斯科就得将炮弹装上”

    “纳尔瓦的丢丑对我们好处很大。经过打击,铁会变得更加坚实,人会变的更加强壮。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不少甚至是不曾预想到的”

    “查理国王找到了极大的光荣,我们却找到了力量”

    德亨一行一行的给康熙帝念报纸,念到此处,康熙帝问:“查理国王是谁?”

    德亨放下报纸,回道:“据伊凡所说, 查理是瑞典第十二位叫查理的国王, 也叫查理十二世,康熙四十一年, 俄罗斯和瑞典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开战,战况持续了一个多月,俄罗斯战败了。”

    “我刚才给您念的这些,是彼得皇帝创办这份报纸时,对这场战争的回忆。”

    “他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深刻剖析, 反思俄罗斯的弱势, 想办法弥补, 并激励国人, 积极备战”

    “如今,距离那一战已经过去七年了,今年是第八年,俄罗斯会继续和瑞典开战。”

    康熙帝:

    “为了一个海口,打了八年的仗,还要继续打下去,这个彼得,也是个穷兵黩武的。”

    德亨笑道:“然而,对俄罗斯来说,是值得的。”

    康熙帝挑眉:“你又知道了?”

    德亨想了想,道:“俄罗斯是个陆地国家,它的北部是雪原,东部是西伯利亚”说到这里,德亨笑了一下,意味不明,惹的康熙帝奇怪的看了他一眼,德亨继续道,“南部是乌克兰、哈萨克,然后和准噶尔接壤”

    康熙帝点头,他曾经亲征准噶尔,也曾和俄罗斯因准噶尔做过交涉,对那里的地形,有着最浅显的认知。

    德亨:“西部就是瑞典控制的大片海岸线城市,纳尔瓦是其中之一,总之,就是不和大海接壤”

    康熙帝笑道:“你不会说,就是为了能看海,彼得皇帝就发动一场战争?”

    德亨:

    德亨细心解释道:“是为了掌握主动权,不成为笼中之兽。”

    “就比如咱们东南沿海线,如果咱们的东南沿海线不掌握在咱们自己手里,那些西洋大船来了,他们的船载了多少货物,装载了什么火炮,他们来了要做什么我们都不会知道。即便知道了,也拿他们没办法。”

    “如果,这些洋人从海岸线登陆,并以此为据点,建筑军事堡垒,那会直接威胁到我们的陆地城市,鲸吞蚕食,我们将永无宁日”

    康熙帝面色沉凝,他坐在宝座上,身体微微前倾,下巴下压,以猛兽狩猎的姿势,盯着德亨的眼睛眨也不眨,眼珠子黑黢黢的,十分渗人。

    一直在旁伺候的梁九功腰差不多弯成了直角,大气不敢喘一下,室内静谧的落针可闻,以至于一墙之隔院子外的孩童说话声传的特别清晰。

    德亨并没有被康熙帝的眼神吓住,他还在不紧不慢的继续道:“波罗的海也是一样。它的港口城市之一纳尔瓦就连接着俄罗斯领土,纳尔瓦城市是以叫做纳尔瓦的河流命名的,可以想见,如果俄罗斯夺下纳尔瓦,就可以直接从内陆城市、甚至是莫斯科走河运出海。

    如果俄罗斯想要参与海上贸易,从别的国家交易到铸造兵器的铁和铜、买卖到供给国人的粮食和布匹,以及和欧洲各国建立政治外交关系,从他们那里引进技术和文化知识,最近也是最方便的,就是从波罗的海出发。”

    “所以,如果彼得皇帝只是一个守成之君,或者干脆是个庸君,他会延续祖宗传下来的国土和生活方式,不听不看,也就不会去想这个海港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但很可惜,彼得皇帝是个有野心更是有眼光的君主,他在为贫弱的俄罗斯打通一条通天大道。不成功便成仁,失败了,俄罗斯也不过是继续过祖宗的日子,若是成功了”

    德亨没有继续说。

    但康熙帝替他接上了:“如果成功了,那就是万里江山,不世之功。”

    德亨笑笑,没有应答。

    康熙帝也不需要他的应答,因为大清就是这么来的。

    康熙帝的手指头无意识的“笃笃笃”敲击着桌面,眼睛半合着,不知道在想什么。

    良久,他才道:“纳布森。”

    纳布森:“奴才在。”

    康熙帝:“去宫里,将地球仪给朕取来。”

    纳布森领命而去。

    康熙帝起身,站到窗前,从他这个位置,能看到澹宁居大门外的情况。

    他问道:“门外是谁?”

    梁九功忙出去询问,然后快步回来禀告道:“是十八阿哥来给皇上请安。”

    康熙帝:

    “让他申时之后再来。”

    梁九功去传命。

    期间,德亨一直拿着报纸站在那里,没有离开,也没有再开口说话。

    康熙帝在窗前站了一会,复又踱步,然后开口道:“你再将这份报纸上的刊文给朕读一遍。”

    德亨:“是。彼得皇帝说:我的军队就是在这里毁灭的”

    德亨将那一份报纸,尤其是某些部分,按照康熙帝的要求读了许多遍,最后将那份报纸留下,退下,出了澹宁居。

    澹宁居外,不只十八阿哥胤祄在,三、四、五、八、九、十、十三、十四、十五、十六阿哥们都在。

    德亨奇怪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这些皇子们到的这么齐?

    胤祉阴阳怪气道:“说是皇上在召见重臣,这就是所谓的重臣?”

    德亨嘴巴累的很,虽然康熙帝给他茶喝了,但要你不停歇的说上两三个小时试试?

    主播带货还两个小时一轮呢,他连个轮班的都没有,此时精神,可以想见有多么萎靡。

    离了康熙帝,德亨的表情丧丧的,一甩袖,对着这些人高马大的阿哥们中间行了一个千儿礼,道:“给众位阿哥们请安。”

    “呵。”不知道谁呵了一下,德亨有理由猜是胤祉。

    胤祄看看众位哥哥们,小心上前,拉着德亨的手小声问道:“你怎么看着这么不好,是不是汗阿玛罚你了?”

    罚了吗?

    德亨觉着应该是罚了,他站了近三个小时,他被罚站了。

    德亨很想点头,但他只能摇头,捂着腮帮子含糊道:“我很难过。”

    胤祄顿时露出同情的表情来。

    他以为德亨真的受罚了。

    梁九功出来了,身后跟着阿尔松阿。

    梁九功看了德亨一眼,对众位阿哥们道:“皇上请阿哥们进去。”

    胤祄顿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150-160(第2/25页)

    跟德亨道:“你先去我宫里等着,等我从汗阿玛这里出来,就去找你。”

    胤祄的话梁九功听到了,忙上前道:“皇上吩咐了,在内阁班房,给德公爷留一间屋子,松阿侍卫去内阁传旨。”

    阿尔松阿点头,表示这话是真的。

    胤祄:“啊!”啊完,又觉不妥,忙用手捂住了嘴。

    还没有进门的阿哥们听到了梁九功的话,也都诧异的回头看德亨。

    德亨谢恩,跟胤祄道:“我先去内阁班房,等你出来了,去那里找我吧。”

    胤祄点头,目送德亨和阿尔松阿一起离开。

    今天是拉锡、阿尔松阿和纳布森的班,德亨在屋内给康熙帝读报纸,阿尔松阿虽然在门口站岗,但也听到了。

    两人并列往前走,阿尔松阿道:“你学的真快,已经可以读文书了。”

    德亨哼哼:“那是报纸,跟咱们的邸报差不多。”

    阿尔松阿:“那也是文本,很厉害了。”

    德亨点头,他现在对说话兴致缺缺。

    阿尔松阿看他一眼,闷闷道:“我在宫里的时间,不能去上课,落下许多课程”

    德亨:“我让人把萨萨的笔记抄一份给你送来。”

    阿尔松阿更郁闷了,点头,道:“多谢。等我回府了,另送一份谢礼给格格。”

    德亨:“你随意就好。”

    见德亨实在缺乏说话的兴致,阿尔松阿便不再说话,两人一路无言到了内阁班房。

    内阁班房属于畅春园的前朝,和外侍卫班房挨着,德亨进畅春园的时候,陶牛牛和芳冰就在这里候着。

    芳冰见到德亨,忙迎上来问安。

    德亨问道:“牛牛呢?”

    芳冰:“牛哥见主子久不出来,去圆明园给主子安排住所去了。”

    就在前些日子,康熙帝正式给胤禛的园子命名,就叫圆明园。

    德亨在畅春园当差,四福晋给德亨在圆明园准备了一个小院,专供他临时居住。

    今日原本的打算是说完事就回京的,现在都下午四五点钟了,陶牛牛不知道德亨会什么时候出来,还能不能赶回京,就留下芳冰候着,自己提前去圆明园准备留宿过夜事宜。

    那边,阿尔松阿已经给内阁传完旨意,马尔汉和李光地、徐潮、徐元正一起出来,对德亨笑道:“德公爷,奴才带您去您的宿舍看看。”

    德亨:“有劳。”

    马尔汉:“请。”

    徐潮和徐元正走在后面,看着前面的少年,不由心中惊叹,十岁的小阁老啊,就跟传奇一样,竟是真实的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作者有话说】

    宝子们,今天下午同事请吃了一块西瓜,吃的时候挺爽,回家就一次次的跑厕所,快虚脱了,今天先更这些,明天再继续吧,拉肚子真要命了虽然但是,月底了,德亨对营养液的需求急剧上升,看能不能冲一下首页,所以,给点呗(抖抖抖接接接)

    注:1、文中开头那段,我没找到彼得大帝创建的《新闻报》的汉文翻译版,作者看不懂俄罗斯文,所以,没有文献可以参照,但我看了(苏联)阿.托尔斯泰著作的《彼得大帝》,开头引号里面的话就是摘抄自书里面的内容,在此特做说明。2、对当时欧洲的形势以及某些地名和地缘边界,在文中出现的和史料是有出入的,因为德亨远隔万里,是不可能知道的那么清楚的,有些内容伊凡也不清楚,他不是听伊凡说的,是自己夹带了私货,反正康熙帝是不可能去和伊凡确认他到底有没有和德亨说了这样的话、所以,大家读的时候要做一下区分,不要信以为真了,尤其是学生宝宝们。

    第 152 章

    分给德亨的班房宿舍是一个小间, 不到二十平的样子,别人、包括马奇、马尔汉、阿灵阿这样的老资历阁老都是双间或者三人、四人间,他是单间, 属于最高规格了。

    这是一个闲置房间,因为无人居住,平时就放一些文房四宝箱笼挂架瓶瓶罐罐等杂物,做杂务的使役们七手八脚的往外头清理东西, 稍作打扫,只留下一张床,一张书案和一个箱笼,房间顿时就又干净又空旷了。

    马尔汉笑道:“从这间往南数分别是老夫、马奇、富宁安的房舍,向北数分别是尚之隆、揆叙等房舍,您在中间儿,有什么事儿吩咐一声,咱们立即就来。”

    真的是很照顾了。

    只是, 这一排联房, 您们这些阁老们不住挨着的房间,单独空出中间这么一间来, 是几个意思?

    内阁这里这么多房间,不缺一间杂物间吧?

    德亨谢过,然后由马尔汉带着去认识一些其他在畅春园办公的阁老和内阁行走、翰林院的侍讲、侍读学士们,芳冰留下给他布置房间。

    叫德亨自己说,自己只需要一床被褥和一个挂衣服的架子洗脸的铜盆就行了,但芳冰显然不这么认为。这房间说大不大, 说小, 正经不算小, 芳冰打算用屏风隔成客卧两个小间, 问德亨的意思。

    德亨让他自己看着置办吧,他怎么都行。

    还没认识几位翰林院学士,胤祄就风风火火的找来了,看到德亨空旷旷的屋子,不禁露出“你好惨”的神情,立即吩咐丸子派人去他的阿哥所里去搬东西来,德亨还在拒绝,表示自己不缺这些,就有四、五、八、九、十、十三几位阿哥先后派了奴才来德亨这里问安,看到他这里空旷旷的屋子后,眼睛放光的离开了。

    德亨:

    德亨真的很想跟他们说一句,他这里真什么都不缺,但人也没说要给他添置东西,他也只好任他们离开了。

    翰林院的学士们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这一溜儿的太监们一批批的来,又一批批的走,简直大开眼界。

    同时,也对这位新来同僚的火热程度有了新的认知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