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藏衮布对他的背影躬躬腰,然后回了端敏公主暂住的宫殿。
端敏公主见他回来,急忙问道:“可是打听出来了,皇上为什么要你现在回京?”
罗布藏衮布想要若无其事的将事情说一下,但他扯动一下表情,就不受控制的从笑脸变成了哭脸,泪珠儿一串一串的流了下来。
端敏公主吓了一跳,忙问这到底是怎么了。
她不是不疼这个长子,相反,这是她第一个孩子,她怎么能不疼。但这个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被父王班第带去京城,留在内廷教养,她这个做额娘的,只能将一腔对长子的疼爱与思念全都倾泻在幼子身上,就当她是疼了两个孩子。
对这个长子,时间长了,反倒不知道该如何相处了。
儿子已经长大了,不是需要她搂在怀里诱哄的小男孩了。
现在见到这么大的儿子在她面前无助的哭泣,她心里疼的哟,恨不能将天上的星星都摘来给他。
“我儿,我儿,到底是怎么了,你告诉为娘,为娘替你做主”端敏公主哀哀诱哄道。
罗布藏衮布跪在端敏公主膝前,仰着头,抽噎问道:“母亲,您是不是从皇上那里要了一个叫小福的姑娘来?”
端敏公主:
“跟她有什么关系?”
罗布藏衮布哭道:“那就是了。母亲可能告诉儿子,您为什么一定要那个小福。”
端敏公主:
为什么,自然是为了一口气。
“母亲,您告诉儿子,您要是非小福不可,儿子去求皇上,让她永远留在您身边,可好?”
端敏公主:
“母亲,您说一声,只要您说一声,儿子赴汤蹈火,儿子甘愿为您做任何事情,只要您开颜,母亲”
“呜呜呜母亲,儿子愿意为您做任何事情”
罗布藏衮布哭的不能自已,他说的也都是肺腑之言,但正因为是肺腑之言,端敏公主才意识到她都做了什么。
她才会感觉到心痛。
你不是喜欢夺人家的心头好吗,那朕也夺了你的心头好,让你尝尝这滋味儿。
康熙帝是知道怎么惩治这位姐姐的,只是碍于太后和亲王班第不与理会她罢了。
德亨和弘晖一起送小福过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抱头痛哭的母子。
德亨看着这对母子冷笑,心道,我还没哭呢,你们倒是先哭上了,哼。
母子两个收拾形容,罗布藏衮布不敢看德亨,只垂眸,对着德亨和弘晖的中间道:“我我要回京了。”
德亨面无表情:“您一路走好。”
弘晖:
他跟罗布藏衮布不熟,基本没见过,此时更加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听了德亨的话,又见到他这样一副态度,罗布藏衮布更加羞愧了:“对不住。”
德亨:“您何出此言,德亨受不住,您很不必如此。”
弘晖看了德亨一眼,这种阴阳话都能说的出来,可见德亨是气狠了。
罗布藏衮布忙保证道:“我会劝父王尽快带着母亲和弟弟回科尔沁,小福姑娘很快就会回到你身边的,你放心,在离开前,我母亲一定会好好待她的。”
德亨忍着怒意,道:“最好如此。”
弘晖也点头,松口气道:“希望如此。”
还好这位公主身边还有一个明事理的,端敏公主尽快回自己家,对大家都好。
罗布藏衮布带着德亨、弘晖和小福去见端敏公主,端敏公主一双通红的眼睛如被夺了挚爱的母兽一般盯着德亨,手紧紧交握在一起,明显是在忍着强烈的情绪。
德亨奇怪,你这样看着我作甚,这样看人的,应该是我吧。
拉锡是个很仗义的人,德亨真心对他,他也真心对德亨。
他去德亨那里传康熙帝口谕的时候,并没有在德亨面前邀功,将他在康熙帝面前为小福说话以及劝康熙帝限定时间的事情说出来,反倒是好好安慰了德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170-180(第7/26页)
亨,让他在行宫内多加打点,别让小福姑娘吃了暗亏。
所以德亨并不知道拉锡说的话,就更不知道后来康熙帝又让魏珠来端敏公主这里传旨了。
德亨不明所以,咬牙带着小福行礼:“辅国公德亨,给公主请安。”
端敏公主看着他,沉声道:“我将小福还给你,你去跟皇上说,让我儿留下。”
端敏公主以为是德亨在康熙帝那里花言巧语,让才见面的儿子离开她的身边。
她以为是德亨在报复她。
德亨看她现在跟罗布藏衮布的形容,再想到是拉锡去传的口谕,猜测这之间一定是还有谁做了什么,才让端敏公主误会这一切都是他做的。
不管是谁做的,能让端敏公主露出这样狼狈的模样,德亨都是感激他的,所以,德亨平平道:“公主此话何意,德亨不解。”
端敏公主怒道:“你莫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不是你向皇帝进谗言,皇帝听了你的话,下了旨意,我儿才会离开我,回京尽孝的吗!”
尽孝?
向谁尽孝?
自然只有皇太后了。
德亨平静道:“让台吉(此处指罗布藏衮布)回京尽孝不好吗?您和皇上都不在京,京里的皇太后会有多么寂寞啊,说不定此时正在想念公主呢,台吉回京,太后见到了台吉,就如见到公主当面,可以遥想一下当年公主在膝下承欢的岁月,以寄托一片殷殷爱女之情。”
“公主难道不愿意吗?”
罗布藏衮布忙道:“母亲没有不愿意,她只是舍不得我。”
德亨垂眸道:“我知道的,就如我舍不得小福一般。”
德亨抬眼看着端敏公主,幽幽道:“公主,我现在心里也很痛呢。”
弘晖垂眸低头,心道,又开始了。
端敏公主被他给气了个倒仰,再次道:“我不要小福了,我去求皇上,你莫要再捣乱,听到没有!”
德亨勾了勾唇角,凉凉道:“如此反复无常,您要让皇上如何自处,要让臣工如何看皇上。这爱新觉罗皇室,对公主来说,又算什么呢?”
“你、你黄口小儿,如此言出如刀,是谁教的你?”端敏公主气急。
德亨仍旧老神在在,回道:“自然是南书房的师傅啦,那些师傅什么本事,想来台吉是知道的,是不是?”
罗布藏衮布看了端敏公主一眼,默认了。
罗布藏衮布和德亨不是一个辈分的,也不是一个年龄段的,他跟胤祥、胤禵比较熟,因为他们是一起在南书房读书的表兄弟和同窗,但他对德亨,比德亨以为的要了解的多。
比如奉旨在四贝勒府读书,比如春蒐之时,受到皇上赏识,被提拔成御前侍卫,比如他曾经跟皇帝谏言,然后引发了一场河工查账风波
比如北巡途中,皇帝让内阁学士们给他讲书。
所以德亨说自己在南书房读书,罗布藏衮布并不反驳,因为这是真的。
南书房
南书房什么地方,端敏公主当然知道,也是此刻,她才将德亨真切的映入瞳孔中,烙在心上,并将他千刀万剐。
最后,端敏公主当然没有收下小福,让德亨和弘晖重新带了回去。
等额驸班第回来,班第带着罗布藏衮布去康熙帝跟前请罪。
事情的前后他弄清楚了,公主媳妇儿的说辞是皇上答应将小福赐给她了,而他打听到的皇帝旨意是,让小福在秋狩期间,伺候端敏公主,待得回京,还是要将人还回去的。
旨意肯定都是真的,但两方说辞不一样,那就一定是康熙帝中途变了卦,给旨意打了补丁。
皇帝为什么要打一个补丁?
等弄清楚那个小福到底是什么来头,端敏公主又为什么要去向康熙帝请旨要小福,班第就什么都明白了。
端敏公主,她欺君了。
就为了争她公主的那口气。
班第再三请罪,反倒被康熙帝好言好语的劝了许多,然后改让御前侍卫纳布森回京替他和端敏公主向皇太后请安,罗布藏衮布仍留在班第身边聆听教导。
班第再四感激不尽。
看着班第鬓边华发,康熙帝感慨道:“如今你齿龄渐增,要注意保养,旗务等繁杂琐事,就都交给孩子们去做吧。”
班第苦笑,拍着儿子的肩膀道:“他一日不成婚,我这心呐,就一日放不下。”
康熙帝也叹道:“裕王府郡主明年就是及笄之年,等过了及笄,朕就让内务府办两个孩子大婚的事。”
裕亲王福全第五女郡主和班第长子罗布藏衮布是在福全还在的时候,由皇太后做主,定下的儿女婚事,约定等五郡主及笄之后,就让两个孩子大婚。
班第道:“及笄不及笄的,咱们草原上不讲究这个,王府我都备好了,只要您下旨,现在就能让他们小两口大婚。”
康熙帝笑道:“现今不同以往了,京中大婚讲究日多,你我不在意,世人的眼睛可在意呢,你这么多年都等了,也不差这两三年?”
罗布藏衮布固然是他的外甥,但五郡主也是他嫡亲侄女儿,康熙帝是不会为了外甥委屈侄女儿的,而且,罗布藏衮布并不缺他赐下的格格伺候,大婚早晚的,有什么妨碍。
而且,到了如今的年纪了,康熙帝也发现了,嫁到草原上的女孩儿,年纪越大,越容易成活,越能平安生下子嗣。
所以,康熙帝是宁愿罗布藏衮布和其他女人先生孩子,然后等侄女儿足龄了,再谈大婚的。
不管是往草原上嫁公主,还是嫁宗室女,康熙帝都期望她们能生下领旗札萨克,要不然,嫁女的意义何在?
班第无法,只好带着儿子回了端敏公主这里。
端敏公主一见到两父子,就问道:“如何了?”
班第叹道:“留下了。”
端敏公主松了口气,还未说话,策妄多尔济就怒道:“都是那个叫小福的惹下的祸,这就是个祸水,母亲,父王,大哥,你们能忍下这口气吗?”
班第呵斥道:“你这说的什么胡话,你长没长脑子,这是那个叫小福的奴婢的事儿吗?”
策妄多尔济还是很怕老子的,噎了一下,不忿道:“不是她还能是谁?”
端敏公主侧目:
这个儿子不能要了!
罗布藏衮布瞠目:
弟弟是这样的吗?
班第看了老妻一眼,只觉心累。
这个小儿子,完完全全的,被公主媳妇儿教坏了。
脾气不好也就罢了,他是主子,脾气不好奴才受着就是了,但他这么没脑子,弄不清是非,就很让做老子的头疼了。
好在,嗣子不是他,以后的札萨克是他最看重的长子,罗布藏衮布。
算了吧,次子以后就在族里做一个混吃等死的台吉吧。
【作者有话说】
怪我,没有这一段一章写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170-180(第8/26页)
,让大家没有爽到,我不知道大家看完这章之后有没有爽到,但我自己是爽到了。
我一直觉着,一个最爽的人生,不是自己如铜墙铁壁一般时刻应对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暗箭,时刻预备着解决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危机,而是当危机降临的时候,有人相助,有人扶持,在无形中将危机化解。自身强当然很爽,但人是不可能时刻紧绷着,然后遇到一件事情,就防备着是不是害自己的,那样活着太累了,不能享受人生,又谈何爽呢?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做一个人人都乐意帮助你的人,难道这不爽吗?
另外,端敏公主是真的不受康熙帝喜欢,康熙三十一年,也就是端静公主出嫁这一年,康熙帝为一些下嫁的公主按照贝勒品级设置护卫长史,其中包括了女儿纯禧公主、荣宪公主、端静公主,以及姑姑淑慧公主,在这批名单中,单单就漏掉了端敏公主。换句话说,在当时还在世、并且出嫁了的公主中,独独就没有端敏公主的份,康熙帝对这位姐姐的厌恶,可见一斑。
但康熙帝很喜欢外甥罗布藏衮布,我写端敏公主这一段,原本是打算增加一些阅读的趣味性的,让大家看看,除了荣宪和端静这样的公主,还有端敏这样的公主,清朝皇家公主品类众多,脾气各异,不是很有意思吗?以及,我还想突出罗布藏衮布的性格,他以后会是德亨的小伙伴。在他和五郡主成亲后,会袭札萨克亲王爵位,然后被康熙帝指任为哲里木盟的盟主,如果他性格如他母亲一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