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00-21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血气方刚,嘴上没个把门的,冲动些也是有的。”

    “而且,德公爷毕竟在皇上身边当差,他又聪明,从一些蛛丝马迹上,看出来皇上有那样的心思也是有的。咱们的人谨慎,或许已经看出来了,不确定,才不好跟主子您说的?”

    胤禩神色凝重:“你的意思是,皇上他真的有了复立胤礽为太子的心思?”

    余泰心惊胆颤的,他小心翼翼接口道:“皇上要是真要复立太子,那主子您可怎么办呢?”

    怎么办?

    胤禩冷笑,当然是让这个太子复立不成!

    康熙帝欲复立胤礽为太子的路很不顺,他做好决定后,刚露出一个口风来,大臣们都劝他:即便是不立胤禩为皇太子,也不要复立胤礽。

    康熙帝知道,大臣们看似退让了一步,但只要还没有新太子,大臣们就一定会继续、持续不断的保举胤禩为皇太子。

    而康熙帝,是绝对不会向臣子妥协的。

    以及,康熙帝根本不看好胤禩做皇太子。

    他被大臣们挟持的太深了。

    在大朝会上,康熙帝对左右召集而来的王公大臣们保证道:胤礽的疯病已经好了,现在看着跟常人无异了。

    然后提出释放胤礽,让他回毓庆宫。

    胤祉欣喜万分,立即高呼皇上万岁,胤禛面上也露出明显的喜色,然后恭喜还被关在咸安宫的二哥,贺喜皇上。

    胤祺和胤祐听皇父的,无可无不可,胤禩则是握紧了拳头,心下庆幸,还好,他提前得到了消息,也已经开始着手布置了。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一定不能让胤礽出咸安宫。

    胤禟和胤禵都想说话,被胤禩一个眼神给制止了,倒是十阿哥,有些失神,不知道在想什么。

    大臣们看众位皇阿哥如此,都面面相觑,默认了康熙帝要释放胤礽的命令。

    然后当天晚上,咸安宫大火,连片烧着了整个宫室,胤礽差点被烧死在里面,即便最后被侍卫给抢救下来,他的头发都被燎了,手背也烧伤了一片。

    因为他用手背护住了头脸,所以头脸没事儿,手背烧伤了。

    不幸中的万幸。

    也是在同一个晚上,康亲王椿泰收到密报,请旨,带着禁卫,围了一处宅院,抓获了庆祝胤礽释放正在狂欢的前太子党众。

    自然是拿到了前太子党众大放厥词的证据,要不然,拿了也是白拿。

    被拿的这些人里面,有统领九门的步兵统领托合齐,有兵部尚书耿额,有康熙帝的贴身大太监梁九功

    只这三巨头,深夜聚在一起宴饮,就够吓死人了。

    更何况还有户部、礼部、吏部等一众官员和内务府官员。

    倒是少宗室王公,不幸中的万幸。

    不管是托合齐还是耿额,都好说,椿泰见这些人里面居然有梁九功,惊的那是一刻都不敢耽搁,立即将梁九功单独押到了康熙帝面前。

    康熙帝看着本应休沐的梁九功,眼睛里是辨不出喜怒的平静无波。

    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出离愤怒了。

    梁九功跪在地上,只抬眸看了一眼康熙帝就不敢再看了。

    他知道,全完了。

    不只他完了,胤礽也完了。

    康熙帝可以容忍托合齐,也可以容忍耿额,但他绝对不能容忍梁九功背叛他。

    卧榻之侧,岂容它人酣睡。

    康熙帝这个是,卧榻之侧,利剑倒悬,随时都能要了他的命。

    他这个皇父,是不是还要感谢胤礽这个儿子,手下留情了?

    康熙帝真心觉着,自己现在还能活着,胤礽是真的孝顺啊。

    德亨看着跪在地上的梁九功,又看了看远处的正在扑灭的火光和浓烟,心道,今夜,一定会被记载入史册。

    从意识到康熙帝有可能复立胤礽为太子时,德亨就琢磨着怎么将康熙帝的打算给搅黄了。

    德亨是隐约记着,梁九功似乎是太子的人,他后来被康熙帝幽禁了,幽禁在哪里不知道,但他被幽禁在一方小院里雕了十几年的葫芦德亨是记得的。

    因为雕葫芦这样的行为,只要听到的人,大概都很难忘记。

    而且,作为康熙帝的大太监,梁九功太有名了,德亨只隐隐约约的听了一耳朵,就记下来了。

    托合齐似乎也是太子的人,德亨并不能十分确定。

    但不确定没关系,他可以查。

    德亨先去胤禩府上给他下饵,引起他的兴趣,然后让陶牛牛“不甚”将康熙帝欲复立太子的意图告知给胤禩派去跟踪他的人,就算胤禩没派人跟踪也没关系,陶牛牛会通过另外一些途径,总会让胤禩知道德亨想让他知道的消息的。

    后来,陶牛牛不仅查到了托合齐是太子的人,他还跟着托合齐这条线索,查到了耿额也是太子的人。

    以及,确定了,梁九功跟两人过从甚密,也是胤礽的人。

    德亨确信,只要拿住了梁九功,胤礽就一定复立不起来了。

    陶牛牛手底下能用的人很多,不乏一些三教九流之徒,这些人恐怕自己都不知道,他们上面的人是谁。

    陶牛牛通过他们,将这些查到的消息,全部曲折着透露给了胤禩的奴才,就好像是胤禩的奴才自己查到的一样。

    都拿到这样的把柄了,胤禩自然要大显身手,将这些人一网打尽,为自己铺路了。

    可以说,胤禩这一条线是被德亨牢牢握在手中的,但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咸安宫大火。

    这一夜的大火,到底是意外,还是,有人精心策划的阴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200-210(第9/27页)

    难道,咸安宫大火,也是胤禩的计划之一?

    胤禩有这么大的能量了吗?

    不过,等天亮之后,德亨随康熙帝去咸安宫探查,在一众伺候的宫人中看到了衡大妞时,德亨就知道这场大火,是人为的,但跟胤禩无关。

    离开南海子时候,德亨是见过衡大妞的,那个时候,她脸上涂了德亨赐下的烫伤药膏,脸又红又肿的,瞧着十分的可怖。

    但赵香艾说,她脸上只是皮肤受损,并没有破损,好好养着,是能养回来的,但要是像原先皮肤一样是不大可能的,因为会在曾经伤的地方留下暗沉。

    衡大妞的容貌从八分变成了三分,也算是另一种毁容了。

    但,并不影响她被选去伺候胤礽。

    只是作为低等宫女,衡大妞的三分容貌完全可以胜任,而且,康熙帝应该很乐意看到伺候胤礽的宫女都是她这样的。

    这意味着胤礽看不上她。

    只是,衡大妞在南海子待的好好的,是谁将她塞进咸安宫的。

    是谁出的手,德亨心中也有猜测了。

    昨夜大火,胤礽被烧伤,但并没有被移出咸安宫,此时,他就被安置在一处未烧着的小围房内,几位御医围着他诊治,哭嚎声和咒骂声时不时传出来,十分的不堪。

    康熙帝闭了下眼睛,吩咐道:“去让他闭嘴。”

    侍卫领命而去,很快,围房那边就只有一声接一声的“汗阿玛”的凄惨哭喊声,不闻咒骂声了。

    康熙帝揉了揉眉角,没去管胤礽,而是看着烧的坍塌大半的咸安宫,问海章道:“可有查出什么不对的?”

    海章又是救火又是救人的忙了一夜,浑身灰扑扑的,此时,他沙哑着嗓子回道:“经慎刑司仔细审查,是因近日倒春寒,为防二阿哥夜里冷,奴婢们就在他塌前多烧了两盆炭,炭火不甚烧着了帐子,引起的大火。”

    康熙帝:“没查出有人动手脚?”

    海章:“暂未查出。”

    康熙帝:“伺候的人呢?”

    海章:“都在这里了。按照皇上的吩咐,都是从南海子那边太二阿哥宫里,调的以前伺候的奴婢。”

    “嗯”

    废太子后,毓庆宫中,原先伺候太子的太监和奴婢都被康熙帝送去了慎刑司拷问,现在剩下不多了,或者说,基本没有剩下。

    这几日,康熙帝打算着先释放胤礽,让大臣们看到胤礽恢复正常后,再行复立事,所以,他特地让海章从南海子先将以前伺候胤礽的太监和宫女调一部分过来缓手,等再挑好的送去伺候胤礽。

    至于为什么康熙帝不从内务府直接给胤礽选伺候的奴才,是因为康熙帝心思多,他是怕内务府的奴才们身份复杂,再掺杂了其他势力的人手,会对胤礽不利。

    这下好了,康熙帝千般心思,万般周全,就在胤礽离开咸安宫前一晚,起大火了。

    康熙帝以他敏锐的嗅觉嗅出了阴谋的味道,但是,他还没有证据。

    康熙帝:“查!朕要看看,到底是谁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弄鬼。一定要给朕查个水落石出。”

    海章心里发苦:“是,奴才一定彻查到底。”

    还怎么查啊,查了一夜,将这咸安宫都翻个底儿朝天了,到现在都没查出来个蛛丝马迹,难道要找个替死鬼顶灾?

    【作者有话说】

    今日更新那啥,大家就没有想过,从一开始,就是德亨自己在搞事吗从上一章,伏笔就已经出现了,德亨不想胤礽复立,那就需要采取一些行动了。

    第 204 章

    托合齐会饮案和咸安宫大火同时爆发, 康熙帝让衍潢和椿泰两个铁帽子王同时会审,查明后,将托合齐、耿额处斩, 其父母家眷阖族没入辛者库为奴,梁九功幽禁,凡有所牵连的,削爵的削爵, 罢官的罢官,流放的流放

    只是,康熙帝再不提复立胤礽为皇太子之事。

    咸安宫大火终未查明到底是何人指使,只是,康熙帝似是认定了,此事与胤禩脱不了干系,所以,他对胤禩也没什么好脸色。

    但废太子一党大受打击, 八爷党甚嚣尘上, 即便康熙帝不待见胤禩,但似乎, 胤禩就是下一任皇太子,已成定局。

    就算不知后来事,德亨在康熙帝身边,也能看的出来,康熙帝仍旧没有立胤禩为皇太子的心思。康熙帝现在隐而不发,只是在等待时机而已。

    先前, 西藏六世□□喇嘛仓央嘉措圆寂, 西藏的僧人就分为了两派, 一派是以康熙帝和拉藏汗为首的, 因为康熙帝废黜了仓央嘉措的六世□□之名,所以,他们选择重新选立六世□□喇嘛,但另一派僧人,则去寻找仓央嘉措的转世灵童,立为七世□□。

    如今两年过去,灵童已经转世出生,西藏僧人已经出发去寻找了,拉藏汗自然要采取措施,来保住自己宗教方面的权威。

    所以,他立了一个叫做波克塔的幼童为□□喇嘛,意图凝结西藏僧人。但仓央嘉措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了,不光是大部分西藏的僧人,就是青海等地诸蒙古台吉们也是不服,报到了康熙帝这里。

    康熙帝便派遣了朝中官员入西藏查看,现在,查看的结果传回来了。

    拉藏汗和□□呼图克图都说波尔塔就是真的□□喇嘛。

    虽然是康熙帝派遣的人去查看,但这个人传回来的话,真假难辨,经过大臣们商议之后,找了个波尔塔年幼的借口,将册封之事往后推数年。

    至于这个数年是多少,没说。

    符合什么样的标准才能册封,也没说。

    总之,就是个推脱的借口而已。

    但不管这个数年是多久,总归是要册封的,而且,不止是因为此事,青海诸蒙古台吉和拉藏汗有了龃龉,为了不做瞎子聋子,也是为了调节纷争,康熙帝决定派遣礼部侍郎赫寿前往西藏,协同拉藏汗办事。

    赫寿和月兰同日出发,月兰去吐鲁番,赫寿去西藏,两人同路,然后,赫寿需听命月兰行事。

    出发之前,月兰需先回京正式行受封礼。

    月兰受封这日,也是辞行之日,德亨特地请假去为她送行。

    德亨和衍潢,一直将她送出古北口,看她出口,才止住脚步。

    送走月兰,两人在古北口街道上随意走走,因为送行郡主,这古北口的街道都肃清了,官兵正在撤离,商铺店家大门仍旧紧闭,所以,现在街道上冷情的很。

    几乎没有人。

    德亨道:“应该让百姓来给月兰姐姐送行的,那样更热闹些。”

    衍潢:“这里鱼龙混杂,容易出乱子,人少,事端就少。”

    德亨点头,认为衍潢说的对。

    走到药王庙前,德亨停下了脚步。

    衍潢随之停下,也抬头看着庙宇上书写着“药王庙”三个字的牌匾。

    德亨道:“去年北巡,我在古北口住了两夜,第一夜,就在这药王庙后门,我偶然遇到了废太子奶公凌普在逼迫良家子,要么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