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90-30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客的。

    来自西伯利亚和虾夷岛的商船载满了木材和煤炭,在舟山一带卸货,装载上江浙的生丝、瓷器和稻米回程。

    刨除所交税银,来回一趟下来,光运费就能赚不老少。

    所以,这几年,沿海一带一村一族的汉子们就合力出钱,从海运衙门或租或买一艘两艘的船,跑上一年的福山港,基本就上就能将船钱给赚回来。

    剩下的,跑船所赚就是纯利润了。

    如果有那有心的,开一间木材店,面向中低下层的百姓,专门贩卖从西伯利亚运来的杉木和松木,薄利多销,也能赚个盆满钵满。

    这树要有人砍,煤要有人挖,西伯利亚和虾夷岛是没有那么多专门做工的人的,于是楼船客运应运而生。

    有那想要出海做工的苦力,买上一张便宜的船票,在天暖和的时候去虾夷岛,或者去西伯利亚干上一个夏天,赚上半年的辛苦钱,天冷了,再乘船回来南方过冬,也是一个新活法。

    德亨和郑尽心的水师,保障了这条航线的安全性和合法性,不管是来往的商船和客船,都能如约到港,倒是不用怕,去了就回不来了。

    人是这个地球上最坚韧、生命力最顽强的生物,只要看到一丁点活路,他们就能给蹚出一条宽阔大道出来。

    这些运货的货船啊,拉客的楼船啊,都是江浙大商贾、大乡绅自家造的,或者出巨资从德亨的船厂定制的,所以,德亨才会来找他们“打秋风”。

    德亨当然知道他们手里到底有多厚的底子,他自己的船派去美洲和缅甸了,手上有了粮务司和福山港运南洋粮的亏空,可不就得找他们借船借人、甚至是借粮补上吗?

    德亨的楼船不是一般的显眼,他人还在考虑要不要去普陀山上拜一拜观音呢,就见到不远处一船打出了旗语,也亮出了旗帜,是琉球王国的尚氏王船。

    琉球王国从明以来就是中国的藩属国,每到王位变更,都要大陆这边派遣使臣对他们的国王进行册封,到了清朝,这个规矩也没变。

    在明朝和清朝开海禁之前,琉球王国是大陆海上贸易的总代理。

    琉球王国是岛国,疆域狭小,没有耕地,自然产出也十分的匮乏,进贡给宗主国朝廷的贡品诸如香料、胡椒、苏木等也都是从吕宋等南洋诸岛贩卖来的。

    在自然条件匮乏的情况下,自然也孕育不出诸如陶瓷、纺织等手工业,但是,琉球王国并不贫穷。

    以至于日本国的萨摩藩经常去骚扰琉球王国,以期能占领这一串岛屿,垄断中国、日本、东南亚的海上贸易权。

    在德亨上岛之前,琉球王国居然已经做了有几年的两藩国。

    所谓的两藩国,就是琉球王国既做清朝的藩属国,接受清廷的王位册封,也做日本的藩属国,向日本人交租税。

    这当然是不允许的,德亨带人在琉球诸岛上巡逻一圈,将藏匿的日本人都揪出来,丢去萨摩藩,放炮警告之后,琉球王国就只有一个宗主国了。

    所以,德亨和琉球王国尚氏王族的关系很好。

    尚廉开的也是楼船,和德亨的楼船同批次造的,只是看着比德亨的要小两圈。

    两楼船靠近,在两船之间搭了一个梯子,尚廉就跟踩空中地板似的,飕飕几步就从自己的楼船来到德亨的楼船上。

    德亨高兴问他:“你怎么来这里了?”

    尚廉和德亨差不多的年纪,哈哈大笑道:“我听说你要来杭州吃席,正好我的船队要进货,就亲自来看看了。”

    福州是琉球王国在华主要贸易港,可以说是尚氏的一个主要据点,德亨在福州停留,并收了当地士绅礼物的事情很快就传了出去,尚氏自然是先一个知道,并加急传回了琉球王国。

    尚廉能知道也就不足为奇了。

    看尚廉这个兴奋的样子,这传播效果比德亨想象的还要好。

    德亨摸着下巴哈哈笑道:“估计杭州的士绅们都备好大礼等着我了。”

    尚廉小鸡啄米似的点头,道:“自是肯定的。”又好奇问道:“你怎么突然变了性子了?愿意收那些大豪族的礼物,和他们同流合污了?”

    尚廉汉语学的还是很不错的,日常对话沟通没问题,只是,有些词语,真不是可以随意用的。

    最怕一知半解,望文生义。

    德亨辞了呲牙,勉强接受了“同流合污”这个词语,非常真诚的回道:“我没钱吃饭了,来找他们借一点儿。”

    尚廉大吃一惊:“真的假的,你会没钱吃饭?开玩笑的吧?”

    德亨咳声叹气:“是真的。你还不知道呢,我们的皇帝,将我的兵符收走了,我还要从南洋向京畿运稻谷,没船也没粮,要是今年的稻谷不能如约运去,恐怕我就要被治罪了。”

    尚廉这回的震惊比刚才夸张的惊讶可真实多了,他没纠结德亨的船和人都哪里去了,以至于要他亲自出来借船,他震惊的是:“你的军队没了?”

    德亨点头,道:“嗯啊,没了。”

    “你还‘嗯啊’呢,你的军队没有了!你都不担心的吗?!”尚廉受不了的大喊道。

    德亨笑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养那一支军队有多费钱,收回去也好啊,从今往后我就不用花自己的银子养军了。”

    尚廉抓了抓自己原本打理的整齐的头发,几把就将之抓成了鸡窝状,呻吟道:“你疯了,还是你傻了不对,你一定是跟我开玩笑的是不是?”

    德亨还是笑道:“我没疯,也没傻,更不是跟你开玩笑。我说,你们家船也挺多的,怎么样,要不要借我几艘,我运完粮就还给你。”

    尚廉定定的看着德亨脸上的笑容,重重松了一口气,道:“你一定是在跟我开玩笑,我不信你就这么将手里的军队给交出去了。你要不给我一个准话,我是不会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290-300(第9/19页)

    船借给你的。”

    德亨:

    尚廉烦躁的在船舱里走来走去,道:“我王伯没几年好活了,我堂兄那个人,你又不是不知道,脾气软,骨头也软,四年前你上岛,将和人给赶走了,他就怕和人来报复,不敢和和人对抗,甚至还帮着藏匿你现在跟我说,你的军队没了,那我们琉球以后怎么办?要是和人再杀回来,我们怎么抵抗?天王菩萨啊,等我堂兄上位,还不知道要怎么样呢”

    德亨抽了抽嘴角,不满道:“喂,我说,说好的好兄弟呢,你怎么只想着你们家,不想着我没了军权会怎么样?我说不定会沦为阶下囚呢?”

    尚廉大胆的翻了他一个白眼,道:“你就是成为穷光蛋,也不会成为阶下囚的,你不是有个做亲王的父亲,还有个做世子的兄弟吗?他们会养你的。你没了军队,我们琉球可就遭殃了,谁还会管我们呢?去找你们的朝廷出兵?不是我说,除了册封王位之外,你们的朝廷什么时候管过我们?找他们出兵,我们能不能进的了你们的兵部还是两说呢”

    尚廉碎碎念个不停,德亨没好气回他一个白眼,道:“要是我们的朝廷在琉球驻军,你们会愿意?如果你们愿意的话,我现在就跟皇上请旨,让郑尽心在琉球岛上设衙门,驻水师,怎么样?”

    尚廉被噎的脸红脖子粗的,呼呼直喘气。

    让清朝的水师上岛设衙门,当然是不行的,要是那样的话,那他们琉球王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还是清朝的一个省?

    德亨见他这样,也放软了语气,道:“算了算了,我不找你借船了,找你借船还得搭人情,以后还要还,我去找杭州那些人去,那些人可不用我还。还有,你才是穷光蛋呢,你们全家都是穷光蛋。”

    尚廉是比刚才更加震惊的脸:

    现在是耍小孩子脾气的时候吗?

    【作者有话说】

    今日更新胤禩的重点戏份在雍正朝,这里是在写夺嫡,但已经不是康熙朝的夺嫡了,而是雍正朝的夺嫡,大家要有一个认知,那就是,德亨已经成年了,他有资格了康熙朝这个尾声,是还有一个大戏份,但大家的目光,现在就可以放去新朝了。

    另外,胤禛写给年羹尧的那几句话,选自《文献丛编》第一辑《雍亲王至年羹尧书》。

    第 294 章

    在尚廉看来, 像德亨这样失去了赖以立身的军队,应该焦急阴郁才对,但德亨非但没有, 反而风趣玩笑,半点不慌,尚廉只得当德亨是有所倚仗,无所畏惧了。

    小伙伴不急, 他作为外人,似乎也没有急的必要了。

    尚廉便提出,跟着德亨上岸,去杭州看看。

    他是琉球国人,以前只允许去闽越地方行商,从德亨二次开海后,他倒是能在钱塘江之外的岛屿行商了,但仍旧不允许入钱塘。

    尚廉长相上和大陆人无异, 但行为举止、礼仪姿态, 以及最大的问题口音,一看就是海外人, 他混不进内陆。

    可不巧了吗,搭德亨的顺风船,一定是让进的。

    德亨拒绝了。

    朝廷规定,外邦人,想要入大陆,需要很繁琐的文书请示, 德亨不想擅自带尚廉去杭州最后被有心人参上一本。

    德亨跟尚廉说, 让他等他的官方请帖, 等他收到朝廷给派发的朝拜行文, 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从杭州,去北京,岂不是比这样偷偷摸摸的强。

    德亨的意思是明年或者今年年末,朝廷就会举办康熙帝登基六十年大典,定然要发文知会内外藩,藩邦也要派使臣参加,到时候,德亨趁机给尚廉发个请帖,他再来不就顺理成章。

    尚廉只当是德亨拒绝他的借口,只好失望的同意了。

    在钱塘江口,已经有官船在等候了。

    德亨的船是海船,吃水深,行到此处,就不能再前行了,有搁浅的危险,于是他带人换了漕船,继续向前航行,去杭州城。

    漕船也是一艘楼船,船上不止有杭州最顶层的官员士绅等,还有歌舞伎,十分的奢靡软香。

    李鼎亲自来接,态度更是十分的殷勤,跟德亨介绍这是李氏族老,这是钱氏家长,这是王氏进士,这是程氏大当家,这是汪氏

    总之,不是豪门士绅大户,就是行业首屈一指的商总,都是寻常百姓见都见不到的传说中人物。

    这迎接阵容,很给面子了。

    说实话,德亨有些受宠若惊,这规格,有些超他现在的品级了,要是胤禛亲自来还差不多。

    心下奇怪,面上就十分的稳得住,看着李鼎介绍的那个姓汪的中年汉子,笑问道:“我以前听曹寅说过,江宁有一个非常有名望的大族,也姓汪,不知你这个汪,和江宁的那个汪,可有渊源呢?”

    众人都笑而不语,汪贤增恭敬道:“鄙人乃是江宁汪氏本家,忝为杭州粮行商总,叩见德公爷。”

    德亨笑道:“原来如此。”

    江宁的汪氏做了杭州的粮行商总,真有意思。

    钱塘江可不是小江,江面上除了这艘楼船和随行护卫的小船,不见其他船只。

    德亨奇怪:“杭州乃是漕运之起点,怎的如此寥落?”

    这

    李鼎道:“贵人到访,我杭州上下老小蓬荜生辉,其他船只有感贵人富贵华仪,不敢冲撞,尽皆避让。”

    德亨叹道:“原是我扰了他们。”

    李鼎诚惶诚恐道:“贵人何出此言”

    德亨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就听他说些冠冕堂皇的吹捧之语,心里并未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以及,李鼎这态度十分的不对。

    过于殷勤了。

    到了弯角处,有纤夫沉默拉船,让楼船转弯。

    德亨静静的看着赤裸上身,身背腕粗麻绳,如老牛一般俯身拉纤的纤夫们,耳朵边琴瑟琵琶雅乐渐渐远去,眼睛里五彩缤纷的绸缎渐渐淡化,他身如升云端,看着脚下沉默的苦难。

    “德公爷,德公爷”

    德亨回过神来,是李鼎在唤他。

    德亨:“什么事?”

    李鼎见德亨神思不属的,恐是累了,就道:“已经到岸了,请您移步,随奴才去歇息。”

    德亨一看,果然,楼船已经停下来了,众人都在看着他,等他行动。

    德亨在李鼎的指引下下船,在码头登岸,沿着栈桥向前走,前面岸上是轿子。

    上轿前,德亨眼尖的发现,堤岸青石根下似有米粒,德亨住脚,走过去,蹲身,手指头一一捏起,在掌心攒了一小把,查看,果然是米粒。

    粒长饱满,是暹罗国米。

    李鼎在德亨住脚,并寻着视线朝青石堤岸看去,发现米粒之后,就面色一变,等见德亨抬脚向那里走,本能要伸手开口阻止,却是有一把半开窍的长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是陶牛牛。

    芳冰跟上德亨护卫,陶牛牛面向李鼎和李鼎身后所有官员士绅,眼带警告。

    他出刀,可不会顾忌你是什么样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