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亨:“要避讳嘛。”当时他刚封国公,为了不让人以为叶勤投靠了胤禛,所以他就减少了给弘晖写信、送信的次数。
弘晖笑道:“不过,后来咱们能常常见面,能不能写信也就没有必要了。”
两人就这么说说笑笑的出了景运门,到了南三所。
这里是阿哥所,弘晖在这里出生,长到了六岁,然后胤禛封贝勒,搬出了紫禁城。
弘晖道:“宫钥已经下了,今晚,你就跟我住阿哥所吧。”
德亨:“好。”
弘晖在阿哥所有一间小院落脚,就是当年胤禛和四福晋大婚的院落,也是弘晖出生的院落,德亨曾经来看过,住是第一次。
南三所,从东往西分别是东所、中所、西所,当年胤禛住的皇子所是西所前院,从西门入第一间小院就是。
如今东所和中所住了弘昀、弘时、弘历、弘昼四个阿哥,弘晟年纪还小,跟随年贵妃住在咸福宫。
西所空着,供弘晖偶尔过来落脚。
整个西所都是黑洞洞的,因为来的突然,所以,前院只有两个太监看屋子,其他宫女太监都不当值。
好在一墙之隔的西面就是御茶膳房,此时才刚入更,御茶膳房正是最忙的时候,弘晖让一个太监去御茶膳房要茶要膳,他自己和德亨点了灯,就着院内太平缸里的水洗漱,尤其是德亨,洗完更是要换衣裳。
弘晖道:“要不叫了热水来你泡一泡澡解乏?”
德亨:“怪麻烦的,还是等明儿出宫回府再洗吧。”
各宫要热水沐浴都是提前跟热水房打招呼的,他这半路一要热水,估计不消片刻半个紫禁城都知道了。
不过也没差了,那个太监一去茶膳房要茶要膳,也就半刻钟的功夫,德亨脚还踏在水盆里呢,御茶膳房总管就带着一溜儿的太监大盘小盏的来了。
一进来见德亨在用凉水洗脚,忙吩咐小太监去倒热水来,要亲自服侍德亨用热水泡脚。
德亨忙制止道:“快停停停,你这阵仗一弄,我以后可不敢来了。”
弘晖已经坐在桌子旁吃上喝上了,此时就道:“他们一进这院门你就被拿住了,不用白不用,你尽管享受了再说。”
茶膳房总管笑道:“大阿哥言重了,咱们本就是伺候主子的,主子来了,要是真冷锅冷灶的,皇上和皇后娘娘该治咱们的罪了。”
德亨只得道:“这些就够了,放下东西你们就走吧,我个大男人,有手有脚的不要人伺候。”
不能伺候两位最得权势的阿哥,茶膳房总管十分可惜,一步三回头的带人走了。
既然有热水,德亨干脆用热毛巾擦了遍身子,弘晖道:“房里有你的衣裳,自己去穿吧。”
以为要穿弘晖衣裳的德亨不免奇怪问道:“这里怎么会有我的衣裳?”
弘晖饮了口酒,道:“自然是皇额娘备下的。”
德亨略带鼻音的笑声消失在卧房里:“皇额娘真好”
弘晖比他矮比他瘦,自然是穿自己衣裳舒服的。
德亨换了衣裳出来,坐到弘晖对面开吃,弘晖就捏着酒杯看他吃。
德亨:“你怎么不吃?”
弘晖:“在养心殿吃了一下午的点心,早饱了。”
德亨筷子顿了一下,没说什么,继续吃。
吃完,两人拿了酒壶和酒盅,去了侧间榻上半卧着,饮酒说话。
德亨看着这间并不宽敞甚至有些狭窄的屋子,笑问道:“你对这里还有印象吗?”
弘晖逡巡了一眼,道:“没有,这里是阿玛和额娘的寝屋,奶嬷嬷带着我住东面厢房。”
德亨面上笑容缓缓消失,一阵委屈突然就涌了上来。
德亨道:“太快了。”
弘晖:
德亨:“我以为,至少要等上几年。”
弘晖:“是你太让人害怕了,一有风吹草动不免第一个就想到了你。”
德亨:“”
德亨看着案几上燃烧的正旺的烛火,就这么定定看了一会,突然一把将它打落在地上。
灯台落地,几乎是瞬间,烛火灭了。
内室陷入了黑暗。
好一会,黑暗中响起一声轻笑。
德亨无甚感情道:“你笑什么。”
弘晖在黑暗中握住了他的手,道:“我总是要与你一起的。”
【作者有话说】
网友:70142149 发表时间:2025-01-23 19:12:10[设置浏览进度]
元宵赛诗会
元夕华灯映巷台,德亨故事乐中来。
佐领虽微萌志起,家族没落盼花开。
幼有奇思能聚富,谋得美差上旗陔。
胡同串走欢颜驻,错认府邸笑盈腮。
康熙相伴温情脉,摄政威名日后裁。
此夕团圆添妙趣,传奇新页正铺排。
第 355 章
正阳门外大栅栏五聚阁外茶楼, 张廷玉和徐元正在此喝茶。
两位一个文华殿大学士,一个武英殿大学士,青天白日的, 不去皇上跟前伺候,在此繁华喧嚣之地喝茶,当然是有目的的。
茶楼有五层,两人在二层雅座, 从半开的格窗,听一楼的士子们高谈阔论。
“这新一代的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350-360(第9/19页)
轻人真是不一样了,想当年咱们,来京之后,谁不是战战兢兢,唯恐说错一句话,走错一步路,丢掉了前程还可, 若是丢掉了脑袋, 那可是冤死了。”徐元正摇头叹笑道。
张廷玉也道:“我虽有先父遗泽,有兄长关照, 但也是不敢行差踏错一步的。这些年轻人,太过轻狂了。”
徐元正倒是看的很开:“人不轻狂枉少年啊,他们赶上了好时候,这个时候不轻狂,等像咱们这样的年纪,想要轻狂, 都轻狂不起来了。”
对徐元正说的好时候, 张廷玉沉默不语。
徐元正还在兴致勃勃, 指着一楼高台上正挥斥方遒的年轻人, 道:“那个学生叫杨士庭,年二十八,登州人,曾在福山水师服役,水师中学考状元,后回到登州原籍读书科考,康熙五十九年秀才,康熙六十年举人,本要参加明年的会试,今年恩科,可提前一年参加会试了。”
张廷玉看着那个据说是举人看着更像武将的年轻人,道:“定王爷的门生。”
徐元正轻“呵”一声,摇头道:“定王爷可不喜欢听这样的话,什么门生故旧的,像杨士庭这样的才子,站他面前,他都不认识。”
张廷玉:“这样才华横溢的学生他都看不上?”
徐元正笑道:“这也算才华横溢?真正才华横溢的,都是出不了福山的。”
张廷玉从眼角看了他一眼,面色讳莫如深。
徐元正“嗐”了一声,解释道:“定王爷所见才华横溢,跟咱们不一样。这个杨士庭,在他那里,大抵是明珠暗投,怀才不遇,才回原籍科考的。”
张廷玉给自己斟了杯茶,问道:“像杨士庭这样的,在福山有很多吗?”
徐元正:“这个就不知道了,我又没去过。”
张廷玉:“定王爷就没朝你那里塞过人?你没个评判的吗?”
徐元正笑呵呵:“我倒是上赶着提过几回,他就说他那里都是粗人,来了我这里也无用武之地,就罢了。”
张廷玉:
看杨士庭那样的,可不像是一日之功能学成的,这也算是粗人?
徐元正抽了抽鼻子,笑颜问道:“你喝的是什么?我好不容易请一回茶,你自带茶叶,是嫌这茶楼,还是嫌我呢?”
张廷玉淡淡道:“同仁堂的岳老三给我开的胖大海,喝茶解药性,这两天我只能喝这个。”
徐元正仰头笑了起来,道:“咽喉上火了啊,你这外面模样真看不出来。”
张廷玉呷一口药茶,道:“我为今科士子心焦难安,不比你闲庭信步,智珠在握。”
徐元正嘿嘿笑了两声,不接他这话里有话的话茬。
张廷玉继续道:“昨儿晚上,定王爷夜宿宫中,今早也没见出宫,不知道内里情形如何。你在这里与我言笑晏晏,想来是心中有数的。”
徐元正笑容收敛,定定看着张廷玉,道:“你也不用来试探我,我与定王爷,只是君子之交。我们既不结党,也不附缠,他是个光风霁月的人,不屑如此。”
张廷玉:“题奏内阁筹建图书馆,的确是他先提出的。”
徐元正:“你虽是后起之秀,却并未见过王爷少时是如何和先帝相处的,他们无话不谈,亲密无间。你可能无法想象,今日的万国来朝盛会,在他十岁那年就和先帝论过。当年我乃起居注官,侍讲学士,曾有幸听过,也亲笔记录过。王爷诸多雄论中,其中一项,就是万国图书馆。所以,先帝临终前,才会有那样一句话。”
【你一直想在正阳门内建一座图书馆,朕准了。】
张廷玉不成想其中还有这样的前尘,这也就不奇怪先帝最后见的人会是他,最后一句话是允准建图书馆。
好奇道:“先帝起居注书,我在内阁,也曾查阅过,并未见你所说。”
徐元正:“被先帝封存了。”
张廷玉向前探了探身子,问道:“封在哪里?”
徐元正:“乾清宫内档,你看不到的。”
张廷玉坐正了身子,神情似有可惜之意。
徐元正道:“正因为我是亲历者,才发下宏愿追寻他的足迹,实现他的雄愿。只可惜,神女有意,襄王无情,徒叹奈何。”
张廷玉审视的看着他,道:“皇上虽然才登大宝,厌恶结党之意已经显露无疑了,你”
徐元正:“所以,我不去叨扰他。他已经位高权重,无需结党,也能一呼百应,实在没有必要理会我等。”
张廷玉:“可是,三王爷当朝一问,他是怎么都脱不开身的。”
徐元正笑道:“皇上很快就能想明白,皇上的敌人,从来都不是定王爷。”
张廷玉咂摸着这话,突然灵光一闪:“三王爷当朝那一问,并不是空穴来风。”
徐元正失笑:“当然不是空穴来风。”
张廷玉手指头颤抖的指着他,“你你你”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徐元正笑眯眯将他手指头压下,笑问道:“怎么,你要去告发我吗?”
张廷玉面色很不好看,道:“你倒是大胆,不怕我去向皇上告发你。”
徐元正:“我夜观星象,天下大势已变,皇上,也不能阻拦滚滚洪流。张阁老,你要逆流行舟,做那所谓的忠臣吗?”
张廷玉质问道:“你所谓的大势,就是那个杨士庭?”
徐元正:“杨士庭只是一个人,他之后会出现无数个他那样的人,这才是大势所驱。张阁老,你我来这世上走一遭,坐到阁老之位,已经算是万人之上了,你我毕生所求,就只是这些吗?”
“蝇营狗苟,趋炎附势?然后最高也就只能做到满人之下的阁老?”
“你可还记得我汉家衣冠。”
“你可还记得何为权倾朝野,皇帝由你我而定,而不是所谓的异种!”
张廷玉身子重重一震,震惊到无以复加的看着徐元正。
“反反”他看着徐元正,实在不想将那几个字说出来。
徐元正很是坦然,道:“人活着要往前看,没什么好反的。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我们可以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新生。”
张廷玉:“”
徐元正:“我今日与你算是开诚布公,你当知道,我只顺,不逆,不反。你可以安心的做你的忠臣,为新君出谋划策,稳定朝政,继往开来,做你的阁老重臣。”
张廷玉:“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徐元正:“建图书馆啊,给天下读书人开开眼界,老祖宗给我们传下了无数的瑰宝,我们可以丢之、弃之,但不可以不知道,做那井底之蛙,没头的苍蝇。”
又笑问道:“张阁老,你不想建图书馆吗?我听说,你从我武英殿借了一本《万国图志》,抄完了吗?可以给你透露个消息,这本《万国图志》,下个月就要刊印发行了,一套武英殿版本,一套民间油印版本,民间初印一万册,所以您实不必抄。”
张廷玉瞳孔微缩,道:“内阁并未收到武英殿的请示奏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