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科多立即道:“先帝圈禁他半辈子,让先帝英灵不安,报仇雪恨。”
弘晖:“可是他犯了谋反大罪,先帝不仅没有杀他,还好吃好喝的养着他,二十多年他都老老实实的圈着,等先帝一崩逝,他就要报仇了?用一群文人?怎么都说不过去吧。”
马奇幽幽道:“也许,他真的是在报仇,不过不是为了自己而已。”
弘晖:“那他是在为谁报仇呢?”
年羹尧垂眸看着自己的指甲,允祥眼神定定的目视前方,好似在神游天外,隆科多不安的动了动屁股,感觉到后背似有阴风吹过,冷飕飕的
弘晖冷厉的目光射向了隆科多,马奇冷冷勾了勾唇角,抬起了下巴。
隆科多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他似是一只被猎人盯上的野兽,调动了全部的警惕,绷紧了肌肉,随时准备厮杀。
“也就是说,查了这么久,幕后之人,只能知道梁九功有问题,但具体人是谁,不得而知。”雍正帝适时开口道。
马奇语气平平道:“老臣无能,只能从梁九功那里审出,三王曾派手下奴才去看望他,他跟那奴才发了几句牢骚,说了些诸如先帝去了,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几天这样的话。由此可以确定,拦路文人口中朝中奸佞当道‘清君侧’这样的话从此而来。其他的就没有了。”
“或许,佟国舅能审问出什么来?”
隆科多大怒道:“马奇,你什么意思!”
马奇施施然:“就字面意思,您以为老夫会是什么意思?”
雍正帝不悦道:“好了,现在是在推敲幕后之人,不是吵架的时候。”
“亮工,你觉着会是三王吗?”
年羹尧不确定道:“这件事,表面看着的确最像三王能做出来的,但众所周知,梁九功是废太子的人,和三王无瓜葛”
“不,三王是坚定的太子党。”雍正帝笃定道。
年羹尧:“就算梁九功和三王有勾结,但十三爷说的对,但凡对先帝还有一点君父之情,都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先帝生前,对三王宠爱有加,王王和先帝也是父子情深,臣相信,三王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如此畜生不如的事情来。”
雍正帝点头,不得不道:“你说的有道理,那么,背后之人,应当不是先帝至亲骨肉。”
意思是,先帝的儿子们排除了嫌疑。
“那么,剩下的就是宗室八旗王公”
突然,雍正帝想到了一个人,隆科多也猛然抬头,眼神和雍正帝对上了。
隆科多沉声道:“安王府,吴尔占!”
隆科多近期重点盯梢的人。
马奇摇头,道:“可是,安王府沉寂了有十四年了,就算安王府在文人中有些影响力,但军中呢?先帝在时,曾不止一次清理安王府旧部,如今八旗军中,安王府旧部应该已经无了。拦路文人是怎么毫发无损的冲到梓宫之前的?”
年羹尧道:“但安王府下还有佐领,每一佐领中至少有八十人为兵丁,再加上这些兵丁姻亲故旧勾连,保不齐,禁军中就有这样的人。”
马奇:“下五旗军中可能会有,上三旗禁军和内务府护军中,每一个服役军官兵丁都有严格审查,凡是和安王府有一丝勾连的,都不会选入。”
隆科多:“这十多年禁军官兵选拔,都是出自显亲王之手,应该将他叫来问问。”
弘晖:“你是怀疑显亲王选拔禁军有问题?”
隆科多:“臣只是就事论事,瑞亲王何必”
允祥截口问隆科多道:“这些时日,您没发现吴尔占有异乎寻常之踪迹吗?”
雍正帝也用眼神询问隆科多:你盯的人,你就没发现有什么异常吗?
经过赵昌一事,隆科多心下已经有了警戒了,所以,此时他实话实说:“近一个多月,吴尔占除了曾去过三王一次别馆,其他没有发现异常。”
雍正帝确认道:“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
隆科多:“没有。”出口的这两个字,多有憋闷。
弘晖道:“看拦路之人,多有国子监监生,吴尔占一点这方面的蛛丝马迹都没有吗?”
隆科多:“吴尔占乃是国子监常客”
“说起来,他近些时日,的确不如以往去国子监勤快了,这也算是蛛丝马迹吗?”
弘晖收回看废物似的蔑视视线,问雍正帝道:“皇上以为这算是行迹吗?”
雍正帝:“也许,是反其道而行之,十三弟,你怎么看?”
允祥摇头,道:“无从判断。”
雍正帝去看年羹尧,年羹尧也摇头。
接下来,君臣几人又猜测了几位宗室八旗王公,都没有什么确切的证据证明,事情就是他们干的。
雍正帝问隆科多道:“不是说抓了几个闹事的文人,审问的怎么样了?”
隆科多握了握拳,憋气道:“尚未审出有价值的东西。”
雍正帝:“朕再给你一天时间,明天这个时候,必须要有结果。”
隆科多领命:“是!”
夜已深,其他人退下,雍正帝留弘晖说话。
雍正帝:“隆科多也是听命行事,你不要仇恨他。”
弘晖撇了撇嘴,不屑道:“仇恨?他也配?”
雍正帝皱了皱眉,发现儿子现在的表情特别的不可一世,让他这个君父看了十分的不舒服,训斥的话就要出口,但最后关头忍住了。
他郑重道:“你是朕的嫡长子,是将来的储君,你要超然于众之上,而不是被别人的情绪影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360-370(第9/18页)
了。”
弘晖:“您是说我被德亨的情绪影响了吗?”
雍正帝大怒:“你这是对君父说话的态度吗!”
弘晖猛然站起身来,眼睛喷火的逼视着雍正帝,大喊道:“到底是君父,还是父亲!!”
“你要是想做君父,我这个做儿子的,也不是做不到!”
雍正帝气的浑身发抖,难以置信的看着弘晖,似是第一天认识他一般。
弘晖压抑住不知道压抑了多久的火山,不让它喷发出来,他感情上想迈进一步,但理智让他退了一步。
果然,他退后一步,就看到那个被他叫做阿玛的男人,眼中的警惕、忌惮和紧张都消退下几分。
他惨然而笑,笑的却是比哭还难看,道:“阿玛,儿子可以不做太子,也可以不要大位,但儿子不想失去父亲和兄弟。阿玛,您知道您这些天在做什么吗?”
雍正帝:
弘晖发狠道:“隆科多该死,我迟早要杀了他,您也阻止不了。”
放完狠话,弘晖转身就走。
“弘晖”雍正帝在身后唤道。
弘晖住脚。
但叫住之后,雍正帝心中明明有很多话想说,但张了张嘴,却是什么话都没说出来。
弘晖等了一会,回头看了他一眼,留下一句“如果您怀疑衍潢,还是尽快让十六叔将禁军都换了吧”,然后快速消失在黑夜中。
雍正帝跌坐在龙椅上,冷汗涔涔,湿透了脊背,他像是感觉不到一般,木然坐在那里,很久,很久
为表至孝,雍正帝跟众人说他要在皇陵结芦为先帝守孝一个月,众臣再三请命回銮,雍正帝为社稷故,只得作罢。
然后,他要留人替他给先帝守陵。
留谁呢?
雍正帝在诸位弟弟们脸上一一扫过,允禵的心不自觉的提了起来。
不会真的是他吧?
老四,你敢将大爷留下
德亨站出来,自请留下为先帝守陵。
雍正帝考虑一下都没有,直接否决了,未免德亨来个三请,他快速决定,将梁九功、李玉、魏珠三人留下,继续服侍先帝。
所有人:
您不是在气急败坏吧?
御驾回銮。
好啦,先帝已经入了陵寝了,国丧算是彻底结束了,该干嘛就要干嘛了。
首先,雍正帝下旨,勒令和硕亲王弘皙五日之内搬去郑各庄行宫居住,废太子允礽仍旧住在咸安宫。
按照大行皇帝遗愿,原本该是废太子允礽搬去郑各庄行宫,弘皙封亲王,建王府,住在京城的。
弘晖和德亨的亲王府、萨日格的公主府修建进程缓慢,而弘皙的亲王府,却是在加紧修建,国丧期间都没停工,如今已经修完,就等先帝入陵后搬进去了。
结果,这座亲王规制华丽奢侈无比的亲王府,最终挂上了公主府的牌匾,归了萨日格。同样的,令端惠公主即刻入住。
意外的,对这个安排,居然所有人都没有异议,毕竟是曾经的太子嘛,当今怎么安排,都合情合理。
可见,大家伙儿,也不是非要将先帝遗愿奉作圭臬,不能更改。
只看是对谁,对哪件事儿罢了。
雍正帝知道后,又是一阵气闷。
然后,雍正帝又下了第二道圣谕,命定亲王德亨入住毓庆宫。
满城哗然!!
【作者有话说】
这一时间段,是所有人命运和情感的转变期,关系到后续人物和剧情的延展,所以大家不要以为我在水文,剧情进展缓慢啊,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剧情啊!
到本章,作者后台显示的所有元宵赛诗会诗作已经加更完毕,还有作了诗,我没给加更的吗?我都是按照作者后台显示来加更的,若是有,可以在评论区说出来,我去查看,然后加更上感谢所有支持本文的小伙伴么么哒
网友:風发表时间:2025-01-22 18:29:44[设置浏览进度]
元宵赛诗会
正月十五赏花灯
家家户户吃元宵
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谜语写在纸条上
贴在花灯供人猜
云霄起始放烟花
第 366 章
毓庆宫, 废太子从小到大住了三十余年居所。
太子被废后,废太子允礽本人,有时候随驾, 有时候住畅春园,但更多时候,他被圈禁在咸安宫。
就算是现在,就算是咸安宫遭遇大火重新修建那一段时间, 他都没被允许搬出来,一直被圈禁在咸安宫。
但太子妃,包括弘皙在内的废太子嫔妾子女,仍旧住在毓庆宫。除了弘皙时常被康熙帝带在身边,其他人,都不被允许随意外出,属于半圈禁状态。
但这是在宫里,毓庆宫又在乾清宫和奉先殿之间, 半圈禁, 和圈禁也没什么两样了。
康熙帝立胤禛为太子后,曾对前太子妃石氏表示了怜惜, 嘱托太子胤禛要善待太子妃和废太子的孩子们。
所以,在被立为太子之后,雍正帝曾安排内务府去修葺毓庆宫,好让废太子妃等住的舒服些。然后对郑各庄做最后的修整和布防,准备挑几个吉日让康熙帝选了,将废太子大一家子都送去郑各庄生活。
所以, 一直在康熙帝入陵之前, 废太子妃等都还居住在毓庆宫, 并已经打包好行礼, 准备搬去更宽敞更舒服的新家郑各庄去开启新生活了。
圣旨一下,期望破灭了。
毓庆宫有新主人了,住在里面的人,要腾地儿,给新主人了。
雍正帝限内务府五日内将景阳宫收拾出来,让废太子妃搬进去居住。
雍正帝收养了废太子的女儿,一一封为和硕公主,搬去乾西五所和依尔哈作伴。儿子们不管年长年幼,则是和弘皙一起,迁居郑各庄。
将废太子留下的侍妾、格格之流,再添上一二新色,送去咸安宫,侍奉废太子允礽。
不管是废太子妃、侧妃、庶妃、公主、阿哥们,身边伺候的太监宫女都会有内务府重新分配,淘汰下来、以及多余的太监宫女,被分散去宫内各处,自生自灭去了。
不管是伺候的人还是居住的地儿,全部都是新的。
二哥,你就说弟弟对你好不好吧。
景阳宫,东六宫之一,在永和宫北面,钟粹宫东面。
原本是康熙帝个人藏宝处,康熙帝喜欢的图书、珐琅彩瓷器、钟表等等西洋器物,就藏在这里。
这里就是个库房,且是从康熙二十五年起,近四十年来,基本上就再没修过。
康熙帝重立太子后,打算搬去畅春园长住,自己喜欢的宝贝自然也要带走,好方便日常赏玩。景阳宫就这么空了下来。
在前朝宫内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