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10-12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情绪不高,一时间也没想明白原因,只好道:“是,陛下思虑周全。”

    闻褚偏头看她,“天冷,回去的路上让抬轿子的小太监慢一些、小心些,朕还有政事要处理,晚膳过来陪你用。”

    沈听宜点点头,这回却没有低头,而是直视着他,笑声温软:“是,陛下也要注意龙体。”

    ……

    庆嫔平安诞下一名公主,帝王只是依照规矩给了赏赐,各宫嫔妃见状,都以为帝王在失望——毕竟宫中仅有两位皇子,比起公主,帝王更期盼得一位皇子,便只让人送了贺礼,都不约而同地没有亲自前去。

    沈听宜从长春宫回去后,又下了一场大雪。

    长春宫离昭阳宫之间,隔了一座御花园,沈听宜精挑细选了两件贺礼,因为担心宫人,便想着等雪停以后,她亲自将贺礼送过去。

    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好多天。

    雪一直下了两天两夜,仿佛是给皇宫盖上了一层厚厚地白袄子。

    庆嫔生下公主后,太医们也渐渐地都从衍庆宫离开了,大抵是二皇子身子无碍了。期间,闻褚又去了两次衍庆宫,每次都待不到半个时辰,便来到了德馨阁。

    之后,因为大雪的缘故,沈听宜再未见到闻褚。

    一直等到了年宴。

    年宴,也称为“团圆宴”,是“国宴”,也是“家宴”。

    年宴每年正月初一都会在安福殿设宴,除了后宫嫔妃与皇子公主,还有宗亲王室,同时,还会宴邀三品及以上的朝臣及有诰命的家眷。

    后宫嫔妃,从前能参加这样宴会的只有主位上的娘娘,而当今陛下后宫高位嫔妃虚悬,因此下了令,让正六品之上的嫔妃都能参加。

    如此,能参宴的也不过十人。

    德馨阁

    繁霜、汝絮、知月、浮云和兰因都聚在屋子里,给沈听宜梳妆打扮。

    衣裳是贵嫔制度的香叶红宫装,配偏橘色的披帛。

    繁霜道:“殿内人多,待久了便会闷热,主子不必多穿,奴婢给您备着白狐裘,等宴会结束,您出来了,再披上。”

    沈听宜看着镜中人露出一抹笑,“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宫中的年宴,你见得多,做主就是。”

    知月在妆奁里挑选着,忽然奇怪:“主子,那支石榴发簪怎么不见了?”

    妆奁里首饰众多,虽分着摆放,却不是每一件都能记清。可石榴发簪不同,它是沈听宜进宫第一日,皇后赏的贺礼之一,且沈听宜常常佩戴。

    浮云负责整理首饰,闻言立即过去察看:“怎么会不见了?奴婢先前将它和月季发簪放在一起呀。”

    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

    她脸色顿时一变,朝沈听宜请罪道:“主子,发簪不见了,奴婢、奴婢有罪。”

    汝絮立即皱眉道:“主子的寝殿只有我们能进来,旁人进不得,好好的一支发簪,怎么会丢失呢?”

    她目光落在浮云身上,语气里带着怀疑:“浮云,你当真收好了吗?”

    浮云被她这么一问,便有些慌张了:“是,奴婢记得,就放在这里……”

    可那里面,却只有陛下赏赐的月季发簪。

    知月忙道:“不会丢的,浮云你再想想,说不定落在哪里了。”

    兰因也安慰着:“没事的浮云姐姐,我和你一同找一找。”

    沈听宜笑意淡了两分,不动声色地与繁霜对视一眼。

    梳妆完毕,沈听宜扶着繁霜的手到了东侧的小书房里。

    “主子,奴婢以为,浮云不会将发簪丢失的。”

    沈听宜没说话。

    “只是,主子的寝殿,只有她们能进出——”

    繁霜一顿,补充道:“再加上陈言慎公公。”

    一共六个人而已。

    沈听宜坐在书房的桌案前,淡淡开口:“不会是浮云。”

    繁霜看着她的神情,犹豫道:“莫不是汝絮?”

    沈听宜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娘娘她宠冠后宫》 110-120(第7/16页)

    忖须臾,却摇头:“也不是她。”

    她弯了弯唇角,看着繁霜,心中仿佛有了确定的人选。

    繁霜忽然想起来:“主子,还有云选侍,先前她来补了妆容。”

    沈听宜点点头:“不错。”

    所以,她心里的疑虑现在终于有了解释。

    兰因背后无人,浮云虽是长乐宫出来的,却不是沈媛熙的人,而汝絮,就更不会了。

    那支石榴发簪,是皇后的赏赐。她拿了,有何用处?

    沈媛熙现在对她,信任多于猜忌,不会想对她下手。

    那么,便只有云意。

    沈听宜眸色渐深。

    可是云意,为何要偷偷拿走她的发簪呢?

    ……

    沈听宜坐着轿子到安福殿时,殿内已经坐满了宗室朝臣和他们的家眷。彼此寒暄,好不热闹。

    见过礼之后,有宫女将沈听宜引着到她的座位上坐下。

    后妃、皇嗣和宗亲、朝臣是分席而坐——帝后二人坐在上首,左侧是后妃、皇嗣,右侧则是宗室和朝臣家眷,大陵朝民风还算开放,这样的宴会,男女之间并没有设防。

    嫔妃们这边的头桌是荣妃、贞妃仅次之,胡婕妤和林婕妤再次之,她们是第一排;沈听宜和许贵嫔、恪容华、雅嫔、裴贵人、王美人则在她们后面的第二排。

    嫔妃这边,只有荣妃和贞妃二人未至。

    彼此见完礼,沈听宜装作好奇地向对面看去。

    对面头桌坐着一位锦衣华服、鬓发高绾、气质雍容典雅、但上了年纪的妇人,看眉眼和侧脸,和沈媛熙、赵锦书都有几分相似,大抵是那位传说中的庆阳大长公主了。

    而她身后的那一桌子,想必都是赵家的人吧。

    这时,她却突然察觉到一道炽热的视线落在了自己身上。

    她抬眸看去,却见到一位长相出众、面容娇媚的女子。

    那女子见她看过来,似乎有些惊讶,轻轻挑了下眉头后,纤纤玉手勾起一缕散落在耳畔的鬓发,朱唇轻启,似乎在对她说话。

    只是沈听宜并不能读懂,但出于客气,沈听宜还是朝她颔了颔首。

    她今日只带了繁霜进殿,收回视线后,她手指在桌子下悄悄一指,低声问道:“繁霜,你可知那位是谁?”

    繁霜朝她指的方向看去,仔细辨认了一番,回道:“主子,奴婢瞧着那是恭亲王府的位置,但奴婢先前见过恭亲王妃,她并不是恭亲王妃。”

    沈听宜微微有些惊讶。

    一般这种年宴,王府里能来参加的都是王妃。

    若不是王妃,那最有可能的就是侧妃。

    恭亲王侧妃?

    她仔细回忆了一下,却发现脑子里对这个人没有丝毫印象。

    但不知为何,沈听宜从她的笑意里,察觉到了一丝危险,还有明晃晃的敌意。

    而她明明没见过她,也不认识她。

    第115章 第 115 章

    沈媛熙的位置正好在沈听宜的正前方,她悄声叫了绯袖:“绯袖姑姑。”

    绯袖闻声便走了过来,恭敬道:“昭贵嫔,您有何事吩咐?”

    沈听宜轻声问:“姑姑,你可知晓那是何人?”

    绯袖飞速地往她所指方向看了一眼,笑道:“是恭亲王侧妃。”

    “昭贵嫔怎么问起这个?”

    沈听宜笑得纯良:“她频频看过来,我有些好奇罢了。”

    绯袖闻言,目光微闪,颔首退回沈媛熙的身后。

    确认了她的身份,沈听宜便格外关注她。

    等帝后二人携手而至,宴席便在帝王的一声令下开始了。

    皇嗣中,穿着喜庆的大皇子和两位公主被嬷嬷带着给帝后请了安。

    沈媛熙瞧了眼薛琅月,抬了抬下颌,“怎么不见二皇子?”

    薛琅月今日穿着嫣红色的宫装,领口处绣着杜鹃团花纹,上了妆,面容却仍有些憔悴。

    二皇子出事这段时日,想来她也睡不安稳。

    听完沈媛熙的话,她的视线在闻褚笑容满面的脸上收回。

    “劳荣妃惦记,二皇子年幼,已经睡下了。”

    沈媛熙掩唇道:“真是可惜了,宫中还有许多人未见过二皇子呢。”

    的确,二皇子只在满月宴出现了一次。

    见皇后看过来,薛琅月淡声道:“等开了春,妾身自会带着二皇子去凤仪宫给皇后殿下请安。”

    郑初韫端着笑,温言:“不必着急,一切以二皇子身子为重。照顾二皇子不易,贞妃你可不要忘了顾及自己的身子。”

    薛琅月颔首,“是,多谢殿下关心。”

    沈媛熙见郑初韫开口维护薛琅月,暗自嗤了一声,却也没再说下去。另一边,庆阳大长公主正在向帝王敬酒。

    闻褚语气客气又关怀:“姑母近来身子可好?”

    庆阳大长公主名唤闻蕙,她举着酒杯,慈爱地笑道:“多谢陛下惦记,老身一切都好。”

    她顿一顿,面露难色:“只是辞让已经到了娶亲的年纪,老身有些担忧。”

    闻褚不动声色地笑道:“姑母说的是,世子年岁已经不小,也该成婚了。不知姑母看中了哪家的姑娘?”

    闻蕙望着他,叹了一声:“辞让也是个命苦的孩子,父亲折了腿,母亲又体弱多病,老身这个做祖母的少不得要操心一些。他性子跳脱,若能娶一位贤良端庄的妻子,管一管他也是好的。”

    话说到了这里,闻褚也明白了她的意思,便继续道:“姑母尽管说,若是可行,朕为世子赐婚。”

    闻蕙抿了口酒,沉默良久,才缓缓道:“定国公府的三小姐,温婉娴静,是个难得的好孩子。”

    闻褚捏着酒盏的手指微微一紧。

    郑初韫诧异地看了眼庆阳大长公主:定国公府宋家,是文懿皇太后的母家,也是帝王的外家。

    那位三小姐,说来正是闻褚的嫡亲表妹。

    闻褚不说行,也没说不行,脸色丝毫没有变化,只笑着说:“此事,朕会去问一问定国公的意思。”

    闻蕙当即连连道:“是,老身也怕唐突了定国公,多谢陛下。”

    郑初韫觑着闻褚的神情,明显察觉到了他的不悦,心蓦地一沉,却也没多问。

    世子虽然纨绔、不着调,却是齐国公唯一的孩子,日后要继承齐国公府,多少人想攀附都攀不上,可庆阳大长公主偏偏选中了定国公府的小姐。

    赵家与宋家都是北城大姓世家,势力本是旗鼓相当,只是赵家人英勇,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且战死了许多人,在北城,赵家受到了无数人的尊敬和爱戴。然而,赵家虽然现在看着风光,但偌大的国公府却后继无人。

    庆阳大长公主的担忧她能够理解,但为何是定国公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娘娘她宠冠后宫》 110-120(第8/16页)

    陛下的生母虽然看着出自宋家 ,可陛下的养母是秦家,登基以后,比起宋家,帝王明显更亲近秦家。

    闻蕙的话让闻褚的心绪一时难以平静。

    这时,庆阳大长公主下桌的恭亲王懒散地开口:“陛下,太后何时回宫啊?”

    他的声音不小,足够让前面的人听见。沈听宜向他看去,他的眉眼生得昳丽,唇红齿白,与闻褚的模样一点也不同。

    他怀里拥着那位侧妃,灯光之下,他面色如雪,嫣红的嘴角噙着笑意,朱红色锦袍的衬托下,更添了几分艳丽多情。

    闻褚是先帝第六子,恭亲王则是先帝第四子。

    宴席之中,无人如他这般无所顾忌。闻褚扫了一眼便蹙起眉,没答反问:“恭亲王,王妃今日怎么没来?”

    恭亲王摆摆手,不甚在意地道:“王妃啊,她近来病重,身子未愈,不宜入宫。”

    郑初韫见状,笑着道:“四皇嫂何时病了?可要请太医去瞧瞧?”

    恭亲王声音里含着笑:“多谢皇后好意,王妃这是老毛病了,不必劳烦太医。”

    他又将先前的话重复一遍:“陛下,太后都出宫三年了,今年也该回宫了。”

    这话说的,好似是帝王不让太后回宫。

    闻褚脸色一沉,“恭亲王,你醉了。”

    恭亲王大笑两声:“是啊,这宫里的酒实在是太香了,臣都喝醉了。陛下可不知道,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