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敬拱手答道:“皇上,此人在治水上颇有才干,靳大人在徽省修缮河道的时候,得陈潢协助才十分顺利。”
显然靳辅有意举荐颇有才能的陈潢,辗转写信请陈廷敬能够在皇帝面前美言两句,却始终找不到机会。
如今机会不就来了,于是陈廷敬就老实推荐了。
云岚心想陈廷敬这位老臣还真是老实人,皇帝让推荐,他还真的推荐了。
这推荐的人选除了皇帝还算熟悉的靳辅,另外居然还有完全没听说过的陈潢,真是一点都不藏私!
陈廷敬这位老臣就不怕皇帝听说推荐的是个从来没听说过的人,接而不高兴甚至生气吗?
【作者有话说】
[撒花][撒花][撒花]
第33章
除了陈廷敬,云岚感觉靳辅也是个老实人。
明明在徽省治河他也有一份,不打算让陈廷敬在皇帝面前推荐自己就算了,居然还先推荐别人。
可能靳辅有惜才的意思,他已经是巡抚了,但是陈潢在治河上十分有才华,因为读书一般还偏科,如今依旧是个白身。
想到这里,云岚看向皇帝,却见他的神色平静,丝毫没有一点生气的意思,这就有点意外了。
皇帝还说道:“靳辅治河的事朕知道,办得挺漂亮的,还想着他在治河上相当有才华,看来找到个不错的帮手。”
当然靳辅也是有天赋的,又清楚知人善用,挖掘到陈潢这个人才。
想了想,皇帝就道:“既然两人之前曾一起治河,那这次靳辅为河道总督,陈潢作为副手也跟着过去。”
这意思是他暂时没破格提拔陈潢,看看后边两人立功后再酌情考虑了。
索额图和明珠连忙低头道:“皇上英明。”
陈廷敬也拱拱手说道:“托皇上洪福,大清是人才辈出。”
可不就是,皇帝正苦恼哪里找治河的人才,瞌睡就有人送来枕头,这不就有人了?
云岚眨巴着眼,谁说陈廷敬是个老实的老臣,这嘴巴也是挺会说的,没见皇帝都笑了,看着挺高兴的吗?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之前云岚还担心陈廷敬那么直白推荐人选,皇帝会不会不高兴,如今想来是自己多虑了。
陈廷敬作为一个汉臣能走到如今的地步相当不容易,不但经历了两代帝王,现在还能得到皇帝的重用,显然是有两把刷子的。
他看着实诚,说话也很有分寸,丝毫没有一点藏藏掖掖的。
靳辅遇到有才华的陈潢给陈廷敬推荐,陈廷敬觉得他们两人都有才华,于是给皇帝推荐了。
他也拿捏住皇帝的性子,只要是能人,不管出身,皇帝都愿意用一用。
要是没什么能耐的关系户,这时候却推荐到他跟前来的话,皇帝只怕才是要不高兴的。
云岚看向手里拿捏着一堆关系户的索额图和明珠:这两人不就乖乖闭嘴,沉默得不像平日嘴皮子利索的样子了?
治河的新人选定下来,靳辅和陈潢很快就要走马上任了。
靳辅在路上就已经写信问过当地的情况,跟陈潢商量后确定了治河的办法,写折子提前告知皇帝。
云岚原本以为皇帝是火眼金睛,发现了靳辅的治河才能,才会忽然提拔他去当河道总督。
谁知道皇帝收到折子,看完后才感叹道:“朕之前想着没人去治河,陈廷敬看好靳辅,朕就让他去试试,如今看来他确实有些天赋。”
靳辅提出的治河办法,是“束水攻沙,分黄助清”。
束水攻沙,是用减水坝来“分流杀势”,用以应对黄河的暴涨。
分黄助清,既能宣泄黄河的洪水,又能增加洪泽湖刷黄泥的水源,减少淤泥沉淀,堵塞河道的问题。
之前的河道总督曾经试过挖湖分流,只是这样水量不够冲刷河道的黄泥,让河床抬升,每次暴雨过后才会导致过多洪水淹没两岸的问题。
靳辅敏锐察觉到黄河从上游一路下来后带来的黄泥太多的问题,用人力挖开不太现实,用水流来冲刷最好。
但是水流的量不够,就无法冲刷黄泥,于是他想到了减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福运大公主》 30-40(第7/31页)
坝。
图纸虽然还没能及时画好送来,不过皇帝一看就知道这是个分洪坝,确实有用,却也烧钱。
毕竟这减水坝不可能只建一座,得在上下游适合的地方建,少说要七八座。
估计这也是靳辅在半路上就写折子来给皇帝的意思,提前给皇帝一个心理准备,他治河打算烧点钱,也算很谨慎了。
皇帝看完又笑笑道:“之前的河道总督写折子来都是直接要钱的,靳辅倒是谨慎,先说解决办法,询问朕的意思,压根不提钱。”
云岚翻了个身,虽然靳辅没直接让皇帝打钱,却也委婉提了啊!
要是皇帝同意这个治河的办法,那打钱这事就不用靳辅多提,皇帝自然而然就给了。
如果皇帝觉得这办法不行,那靳辅索性就不提了,再换个其他的解决办法之类的。
云岚又默默翻了个身,她还说靳辅如果太老实,以后容易被人欺负。
如今看来,这些当臣子的虽然性情不大一样,有些老实点,有些没那么老实,却都长心眼了。
不过也是,靳辅能能当上巡抚的人,没一点心眼怎么行?
皇帝看着挺高兴,转头用朱笔批了,还让靳辅列个单子,回头报上来给户部。
云岚心想户部尚书又要发愁了,安置台岛那一批人过来已经要提前花费一笔钱,这钱还不能省,得把人尽快安顿下来才行,不然容易出问题。
另外皇帝还打算重新开海运,港口多年没用,怎么都要修缮一番才行。
不然破破烂烂的,不说自己人,总不能丢脸丢到西洋人跟前吧!
所以这钱依旧省不了,尤其皇帝打算一口气开五个港口,还是户部尚书跑来御书房哭穷了好久,总算勉强劝住了皇帝,最后只暂时先开三个港口。
哪怕只有三个港口,但是同时修缮,那花费也不是小数目。
实在担心皇帝又有其它奇思妙想,户部尚书几乎隔三差五就要来御书房哭穷。
云岚遇到几次,心里都不由佩服。
户部尚书这一把年纪的,每次哭穷居然字眼都不带重复的,不愧是科举考上来的文化人,就是厉害。
皇帝被户部尚书哭穷哭得头疼,每次估摸着人快要来御书房,他就赶紧抱着女儿躲出去。
他要么跑到御花园跟女儿赏花,要么跑到北边看看林檎树长得如何。
尤其户部尚书不但来哭穷,也是想请教皇帝,琢磨个挣钱的营生。
不然国库又不是金山银山,各处都要花费,实在有点入不敷出。
皇帝也发愁这件事,抱着云岚去北边的时候忍不住发呆。
云岚盯着已经长出一茬来的豆子,看着长得挺好,怎么皇帝还叹气了呢!
她伸出小手拍了拍皇帝的胳膊,乌黑的眸子眼巴巴看过来。
皇帝还以为自己忽视了女儿,让云岚不高兴了,才会拍他,引起他的注意,于是低头说道:“朕有点苦恼,要怎么尽快让国库充盈起来,那户部尚书就不用一把年纪每天都来哭了。”
也不是他不想,实在是一时半会想不到法子。
港口还在修缮,哪怕立刻做好了,要让西洋海商过来,总归需要一点时间。
一两个可能闻风而来,看见能直接买这边的茶叶、丝绸和瓷器什么的,一传十十传百,慢慢来的人就多了。
买卖做起来,税收多了,国库慢慢就会好起来。
但是时间太长,远水不能救近火。
这会儿靳辅要建减水坝,建得越快,河道泛滥的问题才能解决得越早。
建堤坝之余,还得清理两岸淹没的农田,以及洪水下去后,田地里残留的黄沙。
哪怕当地人为了田地,不要钱也帮忙把黄沙挖出来,但是这些黄沙总不能停留在原地,还得运去别的地方,这就得花钱解决了。
靳辅还提出了一个建议,把这些黄沙融入堤坝当中,那就不用运黄沙出去,省下一笔钱。
他这边精打细算,还不是因为国库的钱不够了,皇帝也是发愁。
皇帝跟云岚嘀咕了两句,看着日头越发晒了,御书房里的户部尚书等着一会不见人应该回去了,他才带女儿回到乾清宫。
云岚:皇帝回乾清宫,怎么偷感那么重了?
只是远远见户部尚书还在门口等着,皇帝当机立断,下了御撵就从后边回到云岚的房间。
云岚:这下子皇帝的偷感就更重了!
她想了想,坐在象牙席子里,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个挣钱的法子。
这不西洋海商要过来买东西,如今做买卖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对国库来说,这样实在太慢了,更别提货物的数量是有限的。
要短时间内赚很多钱,最好的办法就是收订金。
西洋海商想买东西,就得先交订金,还要交得多才行。
货物就按照交订金的顺序来给,没货那他们就等着呗,总会给的!
思及此,云岚只苦恼要怎么跟皇帝说这个,但凡她能说话就好了,如今自己只能张嘴“呀呀”一声跟苏麻喇姑指着桌上的小盒子。
这锦盒只有云岚巴掌大,她手小也能拿得动,里面就放了几颗小珍珠。
太皇太后说给云岚随便玩,苏麻喇姑就拿出几颗小珍珠放进这个小锦盒里头。
大格格想要的时候给她拿着,东西不重,珍珠也不多,只要盯着孩子不要抓起珍珠塞进嘴里就行。
很多孩子这个年纪,对什么都好奇,都想吃吃看。
苏麻喇姑和于嬷嬷带着宫女从早到晚盯着,却发现大格格压根没有抓起什么都塞嘴里的习惯,实在太好带了。
毕竟苏麻喇姑想到皇帝小时候,也是喜欢抓起东西塞嘴里,什么都塞,好几回一不留神就吃了,太皇太后都被吓着了,就怕孩子嗓子眼小,卡住喘不上气就麻烦了。
云岚不但要了珍珠,还示意宫女把床榻上的布老虎拿来。
苏麻喇姑还以为大格格这是要玩游戏,就是不知道要怎么玩,不由好奇看了过来。
皇帝就更好奇了,他见女儿要了珍珠又要布老虎,然后忽然把珍珠塞进自己手里。
被塞了一颗珍珠,皇帝还有点懵,然后就见云岚把珍珠拿回去,又塞了一个布老虎过来。
皇帝看得一头雾水,还是苏麻喇姑看出点门路来了:“皇上,大格格这是在学着交换东西吗?一颗珍珠就能换一个布老虎?”
她也不是很确定,只是这么一提醒,皇帝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朕的大格格就是聪慧,年纪这么小就知道交换了。”
虽说一个布老虎,显然不如一颗珍珠值钱。
不过女儿不知道这两者的价值,只觉得差不多,皇帝想着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她还那么小呢,怎么可能分辨出来呢!
如今女儿是想跟自己玩交换游戏,皇帝当然乐意配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福运大公主》 30-40(第8/31页)
他捡起盒子里的一颗珍珠,学着女儿刚才的样子,放在她的手里,然后去拿布老虎。
谁知道云岚把布老虎抓住手里没给,皇帝看着一愣。
他想了想,试探着拿起第二颗珍珠递了过去,女儿麻溜抓在手里,又眼巴巴看过来。
皇帝失笑,又给了一颗珍珠,女儿这才把布老虎递了过来。
“这孩子倒是精明,跟朕换的时候一颗珍珠换一个布老虎。轮到大格格换的时候,要三颗才给朕换一个布老虎了。”
他倒是挺高兴的,孩子越精明,那不是代表越聪明吗?
但是过了一会,女儿又把第二个布老虎推了过来。
皇帝有点疑惑,云岚这是觉得一个布老虎换三颗珍珠,他有点亏了,想了一会才又多给一个吗?
但是再等了一会,女儿又推来一个布老虎,这让皇帝顿时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来。
苏麻喇姑在旁边看得一头雾水道:“皇上,奴婢有些看不明白,大格格还是觉得一颗珍珠应该换一个布老虎?”
这是还没学会数数,所以云岚迟疑了一会才把另外两个布老虎推过来吗?
不得不说,如果这是真的,那大格格实在太聪明了。哪怕慢一点,却是无师自通,都会数数了!
皇帝笑着摇头道:“朕猜着大格格的确是觉得一颗珍珠换一个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