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90-10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福运大公主》 90-100(第1/37页)

    第91章

    大阿哥在旁边也点头附和道:“是啊,一个东西看着很贵,却不要钱来买,一般人只会觉得是个骗局,更不敢买了吧?”

    不过他这个姐姐总是有很多奇思妙想,于是眼巴巴看过来道:“姐姐想到什么好法子,不如给咱们说说?”

    小太子也眼巴巴看过来,心里很是好奇。

    云岚眨眨眼问道:“皇阿玛,我认为不能让府衙直接对外宣传这件事,百姓反而不会太相信。”

    皇帝听后不由惊讶道:“不让府衙来,那让谁来?”

    云岚不确定地说道:“就府衙里头的普通差役的妻子的丈母娘的弟弟的表哥之类的?”

    小太子和大阿哥的小脑袋上是大大的问号,这是什么啊?

    皇帝却有点明白女儿的意思,好笑道:“有意思,那朕就让人试试好了。”

    反正试试又不会吃亏,只要能让当地百姓接受新稻种的事,过程其实并不重要。

    皇帝吩咐李德全去办这事,小太子悄悄凑到云岚身边来小声问道:“姐姐,这究竟是什么办法?”

    云岚笑眯眯卖了关子道:“过几天,你们就知道了。”

    小太子只好耐心等待,大阿哥也是,除了每天去看小鸭子都不出门了,凑到云岚身边等消息。

    李德全办事就是妥当,没多久姑苏城内就有个传言。

    云岚想出门打听,特意让皇帝留下,她只叫上李德全和侍卫去东市溜达。

    苏麻喇姑也跟着来了,抱着云岚在市集里随意走动,听着四面八方的议论。

    小太子乖乖在侍卫的怀里,大阿哥却扭来扭去想下地自己走。

    不过被云岚看了一眼,大阿哥担心自己不听话点就要被抱回去园子,云岚带着小太子要丢下自己去听八卦,于是大阿哥也乖巧了下来。

    小贩之间低声说着话,悄悄的好像怕被人听见一样。

    云岚要竖起耳朵来才能听到一点,比如“我嫂子说是她表嫂的邻居的婶婶家的儿子透露的,那儿子在府衙里当差呢”之类的。

    还有“我娘的表姐的手帕交的嫂子的弟弟说的”,反正关系都十分远。

    至于真不真,看他们议论的样子就知道多心痒了。

    云岚知道,如果消息随便就能得到,人反而不大会相信。

    但这要是小道消息,隔着好几层,大费周章传过来,“我告诉你但是你别告诉别人的小秘密”之类的,反而会有人相信。

    云岚利用的就是这一点,当地百姓只要对小道消息产生好奇了,高低都会想要试一试。

    加上从众的心里,别人家试了,自己家不去试试,会不会就吃亏了?

    要不是好东西,怎么别人家偷偷摸摸弄回去种,不大为宣传呢!

    府衙之前到处说这是好东西,却没人理会,可能是因为上峰的要求。

    后来新稻种没人种,他们自己种了,发现是个好东西,于是就不宣传的,不跟人说了,悄悄关起门来种,巴不得没人要呢!

    谁主动拉着哄着说是好东西,没人会相信的。但是谁关起门来悄悄摸摸藏起来的,那肯定是难得的好东西啊!

    走了一圈,小太子听多了,终于有点明白云岚的做法,只觉得自家姐姐简直是个天才!

    府衙苦口婆心到处拉着当地百姓宣传了好久,这些人说的嘴皮子都快破了,可惜谁都不相信,也不愿意尝试种新的稻子。

    哪里想到,变成小道消息,而不是府衙拉着人苦劝,竟然就有人相信了!

    小太子压低声音问道:“姐姐,他们私下这样讨论,看着是相信了,但是谁会当这个出头鸟吗?”

    相信是相信,可是谁先去府衙要这个新稻种就是个问题了。

    谁都不会想要第一个尝试,只会左顾右盼,看谁先去,后边的人才会跟着。

    云岚点点头道:“弟弟发现最重要的事了,没关系,这件事李伴伴肯定也安排好了。”

    李德全听见她的话,笑着点头道:“是,小小姐,奴才已经打点好了。”

    只对外忽悠这些人还容易,但是随便说个人去领了新稻种回去。

    各家的田地是有数的,要真去看,却没看见种下的新稻子,那谣言很快就得破了。

    他们辛辛苦苦四处发散的小道消息立刻崩塌,那不是白费功夫吗?

    所以这第一个种的必须是个活人,还是当地人才行,才更能让人信服。

    李德全压低声音说道:“奴才在曹家找了个面生的年轻侍从,他家在附近有几块不大的田地。”

    云岚心想李德全真聪明,要随便找个人,对方要是泄露消息就麻烦了。

    找曹家人,那就十分可控了。

    尤其这曹家的侍从,就是本地人,家里都是知根知底的。

    当地百姓见了,那就更真实了。

    要找个陌生人重新融入这里,那就需要太长的时间,确实是个极好的人选。

    云岚又问道:“李伴伴,那人是偷偷拿了新稻种回去给家里人种下的吧?”

    李德全笑着答道:“是,种下才几天功夫,没对外说。不过侍从回家几天的事,曹家其他下人有些是知道的,家里的邻居也有发现的。”

    云岚笑眯眯,只觉得跟聪明人打交道就是方便,李德全都不需要人吩咐,就把事情办得妥当极了。

    小太子在旁边听得若有所思道:“所以李伴伴让这侍从偷偷回去,让家里人种这些新稻种,邻居偶然察觉了,自然会好奇,悄悄去打听。”

    大阿哥听着就困惑道:“姐姐,为何要弄得这般麻烦?皇……阿玛只要一声吩咐,就没人敢拒绝,一个个都会种上了。”

    云岚只得无奈解释道:“这强行让人种上,确实是最快的方法。但是对方就未必精心伺候了,种的不怎么好,他们第一时间就不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而是新稻种的问题,这就辜负了阿玛的心血。”

    新稻种哪怕改良过,确实是好的,但是没用心种的话,它的产量就没那么明显了。

    “如今这样偷偷摸摸的传消息出去,虽然进度慢了一点,却让可信度变高了,他们千辛万苦拿到新稻种后,也就会很用心种了。”

    “只要用心种过后,天公作美的话,都会有成果的,还是肉眼可见的高产。他们以后就不需要别人偷偷摸摸劝,也会主动积极种上了。”

    “周围各地的人来这边一看,确实是个好东西,不少人都种了,并非一两个人说的,那就更好推广出去的。”

    不然光凭嘴巴说这东西有多好,说得天花乱坠的,相信的人只会寥寥无几。

    云岚看大阿哥听得懵懵懂懂的样子,只好换了个说法道:“强行逼迫别人,还说是好东西,反倒会让人有逆反的心思。就好像弟弟你不喜欢吃苦瓜,御医说是好东西,阿玛逼着你每天每一顿饭都要吃苦瓜的话……”

    大阿哥光是想想,就浑身打了个哆嗦,拼命摇头道:“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福运大公主》 90-100(第2/37页)

    ,我不要吃,每天吃每顿饭吃,那实在太可怕了。”

    云岚好笑道:“我就是打了个比方,就跟弟弟不爱吃苦瓜一样,要是当地人也不爱吃,但是官府说这是个好东西,必须吃,逼着他们吃。”

    “可能起初的时候,他们不得不吃,但是心里非常抗拒,以后肯定会找机会找借口不继续吃了。”

    大阿哥总算有点听明白了,鼓着小脸闷闷说道:“所以让他们知道这是好东西,心甘情愿来主动做的话,就不会那么难受了,后边坚持下来也会更容易一点。对吗,姐姐?”

    云岚笑着点头道:“对,就是这样。你主动背书,和摁着你背书,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大阿哥想到之前被皇帝关起来背书,怎么都背不下来,时间越长越是慌乱,就更背不熟了。

    但是云岚跟他说,只要背熟后就能出去看小鸭子了。

    大阿哥那个时候忽然就能记下背诵的东西,很快就背好了,顿时深有同感,对着云岚狠狠点着小脑袋道:“姐姐,我明白了。”

    云岚摸了摸大阿哥的小脑袋道:“你们都清楚了,那感觉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地方吗?”

    这话让大阿哥皱着一张小脸道:“姐姐想得很周全了,我想不到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小太子也是这么觉得,不过云岚既然问出口了,估计还真有不够妥当的地方吧?

    他苦思冥想了一会,忽然想到:“姐姐,前边有人跟着种,府衙那边肯定会提供新稻种。要是谁去都能拿到,那是不是又回到原点了?”

    云岚笑眯眯点头道:“不错,府衙那边见当地百姓配合了,必然很高兴,巴不得多送一些新稻种,种的人就多了。”

    小太子接话道:“然而拿到新稻种的人多了,他们就会怀疑当初的说法。毕竟小道消息说这是好东西,府衙关起门来想自己种,怎么忽然还有那么多稻种,会怀疑他们是不是在骗人种了。”

    李德全一愣,一时想到自己居然忘记交代府衙不能谁来都给稻种,顿时吓出一身冷汗来,急忙告罪道:“是奴才的错,没能想到这一点,险些坏事了。”

    云岚安抚他道:“伴伴不要担心,这会儿再交代也不晚,来得及的。”

    李德全让身边的侍从去跑腿,到府衙仔细交代一番。

    他心想大格格真好,估计云岚早就看出端倪来了,还借着小太子来点醒自己,不然自己就要犯错了。

    那边府衙被交代过后,果然先去府衙的百姓拿到了稻种,后边去的就没了。

    府衙的人还说暂时只有这么多,什么时候还有就不好说了,他们也不清楚。

    反正一个个含糊其辞,一问三不知,这让当地百姓就更好奇了。

    不过他们对小道消息就更确信了,毕竟好东西才会那么少。

    府衙不敢全昧下,免得被人指指点点,所以就稍微留了一点。

    前边去要新稻种的人运气真好,叫其他人看着的眼神全是羡慕。

    这些先拿到新稻种的人,原本还有点犹豫,被这些人羡慕的目光一看,立刻挺直腰板,只感觉好东西不能浪费了,赶紧收拾了一小块田地种了起来。

    为什么是一小块田,那是因为府衙给每人的新稻种都不多,只有一小袋子,这才更显得稻种的难得来了。

    云岚带着两个弟弟在东市溜达一番,还去府衙门口看了看。

    来府衙打听的百姓不少,老老少少都有,把前后门都堵了个严实。

    云岚看着很满意,这才打道回府了。

    皇帝看女儿出去巡视了,担心得不行,在书房都看不下去折子了,频频看着门口。

    来泡茶的德贵人看见皇帝不时抬头,连忙柔声安慰道:“皇上,有李伴伴陪着大格格、太子殿下和大阿哥一起出门,必然妥妥当当的,该是快回来了。”

    话音刚落,外边就有了动静。

    果然云岚几个孩子就回来了,先来书房给皇帝报平安。

    大阿哥一进来,就忍不住说道:“皇阿玛,府衙那边好热闹,全是人去打听的,把门都堵上了。那些差役招架不住,想关门都关不上。”

    皇帝抱起女儿,笑着问道:“看来挺顺利的?”

    云岚点点头道:“皇阿玛,是很顺利,李伴伴办事周到,没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府衙过一阵子再发新稻种,也只发一点,抢着种的百姓会更多。”

    “到时候,他们好不容易抢到的稻种,只会十分精心伺候,收获的时候肯定会有惊喜了。周边其他人看见这里丰收的新稻种,也会抢着要种,推广起来就要容易得多了。”

    皇帝听后十分欣慰道:“不错,你为这事着实费心了。要是后边推广新稻种的事相当顺利,那必须要给你记下大功。”

    云岚笑吟吟道:“这新稻种是皇阿玛用心改良出来的,要是后边江南都种上了,得了大丰收,该是给皇阿玛给自己记大功才是。”

    这话让皇帝哈哈笑道:“你这孩子就是会说话,叫朕听着心里高兴得很。不过再好的新稻种,要是没人愿意用心种,怎么好也没用。”

    所以他依旧觉得,最大的功劳还是在云岚身上才是。

    云岚数着手指头道:“皇阿玛和我都有功劳,李伴伴也算一个,府衙那边能算一个,通通都有才是。还有太子弟弟帮着补充了一点,让事情更顺利了,也得记功劳。”

    大阿哥眼巴巴看过来,云岚努力想了想,一时不知道该给这个弟弟安上什么理由的功劳。

    总不能是大阿哥一路陪着她去东市视察,难得特别乖巧听话,没有捣乱吧!

    眼看大阿哥的眼睛变得湿润起来,云岚觉得自己再不说话,这个弟弟就要哭了!

    她闭了闭眼才艰难说道:“大阿哥也很努力,看出了这场戏究竟是怎么做的,学会了,以后兴许能用上。”

    云岚:她真的尽力夸了!

    皇帝看了大阿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