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提高一点?”
比如三四千两黄金一个人之类的?
皇帝听后好笑道:“不,两千两正好。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少的话,咱们吃亏。太多的话,沙皇就会犹豫了。”
如今这个数量刚刚好,卡在沙皇能给,也不会肉痛的地步。
云岚点点头,难怪当时她提出两千两黄金的时候,皇帝没反对了,原来这数字对土豪来说刚刚好。
她搓着手问道:“皇阿玛,那这笔赎金到时候进哪里?”
皇帝好笑道:“你是想问,这笔赎金是给你,还是送进国库里头吧?”
云岚点着脑袋道:“是啊,按理说应该送国库的,还得给顺天府一部分,修缮火烧后的地方,还得奖赏那些埋伏和救火的差役。”
皇帝笑着看过来:“你倒是大方,那就分成三部分。一份给你,一份赏给那些差役,一份送*进国库里头。”
云岚嘿嘿一笑,觉得这个分法就挺好的,她又正大光明赚了一笔!
皇帝点了点她的鼻尖道:“你啊,真是个小财迷。”
云岚笑眯眯道:“皇阿玛,这不是花沙皇的钱更有意思吗!”
花自己辛苦赚的钱,总会有一点肉疼,跟沙皇敲诈来的赎金,那就能随便花了!
就不知道沙皇花那么多钱,辛辛苦苦把人赎回去,发现这些人压根没进制糖工坊,什么都没看见,会不会郁闷得想吐血了!
云岚:她可没说谎,制糖工坊确实就在顺天府附近。
她当时想着在府衙附近建工坊的话,会更安全。
纵火后,这火势蔓延,确实快到制糖工坊了。
那些劫狱的罗刹国人的确就在制糖工坊门口不远,云岚也就是四舍五入,说他们靠近制糖工坊也没问题吧!
至于是靠近制糖工坊里头,还是制糖工坊门口,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可惜这边跟罗刹国的人容貌和体型都相差太大,无法让人当眼线,知道罗刹国的情况,叫云岚还挺遗憾的。
不过她遗憾没多久,索额图居然带着消息过来御书房禀报皇帝,说是沙皇病了,病得还挺厉害。
云岚:索额图有点厉害,竟然连罗刹国的消息都探知到了吗?
她不由好奇看过来,索额图立刻明白大格格的意思,连忙解释道:“之前跟贵族们做买卖,私下跟不少商人也有来往。”
罗刹国的商人也是有靠山的,很多背靠贵族,四处走动,知道的消息就不少了。
虽说之前这边跟罗刹国打了一仗,买卖也暂停了。
不过商人们只要有利益,就不会跟索额图撕破脸。
罗刹国打输了,跟他们也没关系,这买卖能继续做,商人们能继续赚钱就行!
为了拉近跟索额图的关系,商人也知道他什么都不缺,官职高,俸禄不少。
商人给他孝敬,索额图收就收了,却未必真会办什么事。
索性商人就给他送消息,索额图对此事倒是感兴趣一点,把搜集的消息一看,将重要的先来告诉皇帝了。
云岚听说后有点惊讶:沙皇不会是气病的吧?要是真的,那她就有一丁点罪过了。
皇帝也怀疑沙皇是气的,笑笑道:“罗刹国的商人倒是消息灵通,他们知道沙皇是什么病吗?”
索额图摇头道:“商人的消息再灵通,宫里的消息就未必能知道了。不过其中一个商人是贵族的远亲,说沙皇还吐血了,把宫廷医师吓得不行。”
云岚:沙皇居然还气吐血了吗?至于吗?
索额图看了云岚一眼,到了嘴边的话就咽了下去。
原本朝臣对皇帝就这么轻易把纵火的罗刹国人花钱赎回去,他们都颇为不满。
众人都觉得该把这些罗刹国人留下来,狠狠惩罚,以儆效尤才是。
但是皇帝都决定好了,而且这解决办法还是大格格提的。
如果换做别人,大臣肯定会继续反对了。
可是换成云岚,他们就只能放弃了。
毕竟如果是别人,大臣还可能说服皇帝,换做云岚,那皇帝如此偏宠她,不可能改变主意的。
不过谁能想到,沙皇二话不说花大价钱把人赎回去,回头听闻对方吐血了,还大发雷霆,赎回去的人也没有好下场。
完全不需要他们亲自动手,那些人就被沙皇狠狠惩罚,实在是峰回路转,打了个措手不及。
大臣们惊讶之余,也好奇罗刹国那边怎么忽然就对自己人动手了。
毕竟光看着,众人只觉得云岚年纪小,又是个小财迷,宁愿要钱,却不伤人性命,把人送回去,实在是心善得很。
皇帝又是宠孩子的,女儿要做善事,他绝不会跟云岚说一个不字。
但是如今大臣看着,就察觉出不对劲来了。
他们知道最关键的地方,估计是在写给沙皇的回信上,可惜没人知道。
不少人跟索额图打听,索额图能知道什么啊。
只是他也好奇得很,来禀报的时候还想着能打听点什么。
皇帝倒是没瞒着索额图,之前还说不好泄露消息,如今事情都解决了,就没必要继续藏着掖着了。
他示意李德全跟索额图说一说,云岚让白晋写的回信是什么。
索额图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明白云岚用的解决办法。
说的好听点是放下钩子,愿者上钩,贪图制糖方子的沙皇和贵族们就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福运大公主》 110-120(第9/33页)
刻咬住诱饵,愿意花钱把人赎回去。
说的难听点的话,这不是大忽悠吗?
云岚让人在回信里用言辞误导了沙皇,却也没有说得很明白,用的都是含糊字句。
沙皇知道真相后哪怕想生气,也无法真的计较了。
毕竟回信里说顺天府着火了吗?着火了。
是罗刹国的人纵火的吗?确实是他们点的火。
制糖工坊在顺天府后边,这些人点火的时候确实从后边开始点火,不就是靠近制糖工坊了吗?
所以回信上每一句都是真的,就是这个靠近没那么近,罗刹国的人在制糖工坊外边,并没有进去里边而已。
索额图却不得不说,云岚这法子真是妙极了。
换做其他大臣,揪着罗刹国派人纵火劫狱的事,对方不承认,就只能一直扯皮,不知道要拖多久才能解决。
如今好了,用了云岚的法子,不但迅速解决,还得了一大批金子,还把这些麻烦的罗刹国人一股脑都送了回去。
要直接对这些罗刹国人动手,沙皇倒打一把,反咬一口说这边故意关押在罗刹国留学的人。
那其他国家听说后,也来留学的人会怎么想?
这边要反驳回去,要怎么解释,拿出什么证据来说明是罗刹国人点的火?
自证起来不但麻烦,还会对名声有碍。
明明是罗刹国的错,明明是这边占理了,反而要拿出证据来到处解释,反而不美。
倒不如用云岚的方式,既飞快解决这事,又没叫留学的人心寒,得了金子,还把这些人送回去交给沙皇来处置,一点都没脏了自己的手,名声更是稳稳当当的。
索额图在宫外就听说不少国家的留学生,得知罗刹国的事,都称赞皇帝仁慈。
对方都敢在顺天府点火劫狱了,皇帝竟然不下死手,而是好好把人送回去罗刹国。
皇帝如此大度,其他国家留学的人就放心了,还写信回去跟自己的国家提起此事来。
想想皇帝能如此厚道,跟他打交道也不怕忽然动手背刺什么的,来往起来就更能放心了。
自然众人也对罗刹国过来留学的几个学生很是不屑,来的都是为了学习的,却主动掺和当奸细,以后谁敢接纳罗刹国的人来学习,不怕他们私下又动什么手脚吗?
一时之间,罗刹国的名声就变差了不少。
沙皇得知这消息后更是郁闷,明明他们才是吃亏的那个,最后竟然被人人喊打,这合理吗?
云岚才不管合不合理,她收到皇帝给的大笔金子,喜滋滋收进了自己在永寿宫的库房。
她忽然想到自己如今修缮的长春宫和启祥宫,另外还有当库房的永寿宫,自己其实占了两个宫殿,而是三个啊!
这是不是有点多了?是不是该把永寿宫的库房挪到长春宫或者启祥宫去?
云岚去问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在意道:“如今后宫的人不多,也没住满,正好这几个宫殿都空着。永寿宫的库房都整理好了,东西多,搬过去实在麻烦。”
这话叫云岚想了想,也觉得很对。当初永寿宫一个库房放不下,另外还新建了一个库房,还把宫里的房间填满了两个。
如果要搬的话,这边不但要修缮,估计还得另外建新库房,确实没必要。
库房的东西还又多又杂,光是搬过来就是一个大工程了。
于是云岚麻溜就放弃了,想着以后把不太常用的东西一点点挪去宫外的公主府就好了。
公主府的库房,比起宫里的要大得多,肯定能放得下!
云岚还特地去永寿宫,高高兴兴看着金子入库房。
御书房这边,皇帝就收到消息,佟家想送家里的孩子进尚书房学习,被佟皇贵妃婉拒了。
另外佟皇贵妃身边的一个嬷嬷说是病了,被挪出宫去养病,正好她年纪大,养好身子骨后就留在佟家生活,不再进宫来了。
这两件事仿佛没有联系,不过皇帝在宫里的眼线不少,自然知道那嬷嬷在佟皇贵妃面前说了什么。
显然她没劝动佟皇贵妃,后者还把嬷嬷直接送出宫了。
只是看在嬷嬷伺候她多年的份上,佟皇贵妃就把人送回佟家而已。
皇帝心里想着这个表妹倒是心软,但是佟家人就未必了。
要不是佟家在背后示意,这嬷嬷哪里有胆子跟佟皇贵妃提这件事?
把嬷嬷送出宫,似是在保住她的性命。只是回到佟家后,嬷嬷不能随意出外而已。
但是皇帝相信过一阵子,这嬷嬷就可能真的“病”死了。
皇帝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点了点,佟家到底是他生母的家族,这家人是越发心大了,手都想伸到云岚身边。
动他的女儿,这是皇帝最不能忍的。
“佟家最近确实太闲了,该给他们一点事情忙碌才是。”
皇帝想了想说道:“正好梅文鼎不是想在全国各地做测绘,需要人手,那就让佟家去。”
李德全低下头问道:“皇上是打算让佟家统筹测绘舆图之事?”
佟家人在京城坐着,把各路的数据收集统计起来,然后再送进宫里来给皇帝看吗?
闻言,皇帝挑眉道:“他们只在京城怎么够,就该带着人四处走走才是。测绘舆图那么重要的事,他们不得亲自丈量一番,为朕分忧吗?”
李德全明白皇帝的意思,这是把佟家人分散,又去各地跑着测绘。
测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怕佟家人去了地方不用亲自丈量,也得四处跑,显然是一件辛苦的差事了。
但是舆图那么重要的差事,佟家人都不好拒绝了。
毕竟舆图重新制好后,传到后世,那也是个荣耀的差事。
虽然只有荣耀,没什么油水,还得四处跑,风吹雨淋还得晒着,佟家也只能捏着鼻子接下这个差事了。
等云岚知道的时候,就听说佟家领了这差事,让年轻人去各地开始测绘之事。
梅文鼎知道皇帝如此重视重新绘制舆图的事,十分感动,又想要亲自跟着过去。
皇帝却拦下了,毕竟梅文鼎的年纪不小了,虽然看着硬朗,但是四处跑的话未必能吃得消。
于是他笑着说道:“朕这不是让佟家人为爱卿分忧了,叫他们各处做测绘,到时候把数据送回来给爱卿。汇总的事,朕还是更想让爱卿亲自来做。”
这表示皇帝信任梅文鼎,也觉得他才有这个能耐做汇总的工作。
此话一出,梅文鼎感动得双眼发红,一个劲保证会好好办差,早日把新舆图做出来。
皇帝见佟家把年轻人派出去了,老的还在京城,就交代道:“正好明珠那边修书还缺人,让佟家派人进宫,去翰林院帮把手吧。”
“对了,明珠之前提议,翰林那些人修书修得废寝忘食的,恨不能夜里都留在翰林院继续修书。索性在翰林后边收拾几个房间,让他们住进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