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来到了半新不旧的楚王宫,感觉比公主府差远了。
“传本宫旨意,叫昭、屈、景、项四家的人,今晚前来赴宴。”
项氏家族在楚国经营多年,旧部众多,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撼动的存在。刘邦让韩信统治楚地,本就是利用韩信的威望来震慑和消化项氏势力。
楚地有许多老牌贵族,如昭、屈、景这样的显赫大族,这些家族虽经秦末战乱削弱,仍有相当的宗族势力,对楚地的统治更是至关重要。
韩信有些不满,抿了抿干燥的唇,满眼不赞同:“一路舟车劳顿,你该歇息着才是。”
“你该去用些饭食睡一觉,而不是急急忙忙地办什么晚宴。”
更何况,办了也不会有人来的。
“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刘元毫不在意地摆摆手,“想到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哪怕是刘元也没有想过,有朝一日她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她刘元什么时候也一心一意只有工作了?
这便是成长吗?
韩信听见这个“死”字,更不高兴了:“呸呸呸,说话也不小心些。避谶,你懂不懂啊!”
“你这也太较真了。”刘元被韩信这副认真的模样逗笑了,但还是从善如流,“呸呸呸,我说错了。”
看见韩信稍烧缓和的脸色,刘元拍拍胸脯:“你放心,我会长命百岁的。”
说完,刘元似乎觉得还不够,拉着韩信的手安慰道:“你也会长命百岁的,我们两个哪怕老了,也会是最厉害的阿翁阿婆。”
分明只是两句哄人的话,但这话似乎有着神奇的魔力,安抚了韩信自打进了韩王宫以来便躁动的心。
韩信看见刘元被风吹起的发,终于是露出了笑脸。
想到韩信上辈子可能发生的事情,刘元试着分析道:“如今楚国的情况如何?”
在那寥寥几笔的史册上,元前202年初至前201年底,韩信做过两年的楚王。
而这两年,刘元脑海中的那本《史记》也鲜有提及。
史书更关注韩信的军事功绩、他与刘邦的矛盾,对于其短暂统治过的楚国行政细节记载极少。
似乎是感受到了刘元炽热的目光,韩信回了回神,答道:“楚国目前的丞相是昭明,御史大夫为景春,太尉本是项氏子弟,如今这个位置便空着。”
结合那场梦中看见的过往,韩信建议道:“但这几个家族都不是好相与之人,我劝你还是从长计议。”
一听这话,刘元心里便有数了:这是在说昭、屈、景、项,四个家族并不配合。
如此,那便让她这个摄政长公主,如今楚国的王后,来看看他们的“诚意”。
刘元说:“他们有几个胆子,难道不畏惧楚王手中的精兵吗?若是他们蓄养私兵,刚好可以给他们一锅端了。”
“我都明白的道理,我不信你不明白。”韩信叹了口气,“我知道……你是心疼我,想为我报仇。”
“但那是过去的事情了。”韩信真挚地看着刘元,“我知道你心中有抱负,也并不想成为你的拖累,让事情变得更加难办。”
韩信与刘元都清楚,这几家一定有私兵,但这些兵倒是不足以抗衡他们,关键的是另一件事——
世家到底是世家。
不论谁做皇帝、谁做楚王,他们都会是楚国地方行政、治理的实际参与者和基层社会的控制者。
这些家族对韩信、刘元,乃至大汉朝廷都持观望态度,他们看重的是家族延续和地方利益。
如今,刘元刚到都城便宴请他们,拿出了足够的诚意,却也最容易让人轻视。
他们少不得会拿乔一二,方便刘元“礼贤下士”,开出更多更好的条件。
听明白韩信的意思后,刘元笑着打趣他:“难为你这般为我考虑,只是,我何时说过要用他们呢?”
“我只希望,他们一个也不要来。”
刘元叮嘱着阿丑:“你去安排,定要让楚王与我今晚的宴请人尽皆知。”
“本宫要让整个楚国上下都看见,我与大王的诚意!”
阿丑连连点头,一边揣摩着刘元的用意,一边去寻了陈贺将军帮忙。
陈贺听说后一脸奇怪之色:“这当真是长公主所说?”
“千真万确。”
“我会好好办的。”
陈贺一边应下,一边也与阿丑一样有同样的疑惑——长公主就不怕把脸送给这几个家族打,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吗?
人们是会夸赞她的诚意,但也会嗤笑她请不到人。
连陈贺都看得出来,这几家,只怕是不会有多少人来。
与此同时,昭、屈、景、项四家正聚在一起,商量着晚上的宴会。
“这般突然,不会又是一场鸿门宴吧?”
说话的是项家,他们最关注的不是如何讨要职位,而是如何苟延残喘——最不济,他们举族改名易姓,搬到别处去便是了。
这几个项氏宗族并没有那么大的“福气”,他们依旧姓项,所求不过是保住族人的性命。
而余下三家则不然,他们与刘氏皇族并没有仇,他们所想的是博取最大的利益。
刘元、韩信的举动他们也有耳闻,单单从他们巡视各个郡县,他们就明白,这个新上任的楚王与王后,心中是做好了他们不配合的打算的。
韩信战功赫赫,威名在外,刘元生而不凡,制军械在先,造纸张在后,又是大汉朝开国封的摄政公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汉]穿成鲁元公主》 80-90(第9/17页)
。
更别提,她前几日还杀了一个诸侯国的太尉!
这二人带着数不清的精兵,浩浩荡荡巡视了每一个城镇,做足了在百姓面前的功夫,秀足了他们的力量。
“咱们的大王和王后,都是有志向的啊!”
——但那又如何?
没有他们昭、屈、景三大家族,他这个大王便做不安稳!
世家为何是世家?
因为除了世家,没有几个普通人能够有足够的银钱、有充足的藏书,来培养人才。
若是世家不点头,凭你是王孙也发愁。
几家的领头人窃窃私语,完全将项氏的代族长排除在外。
经过一番热火朝天的讨论,他们达成了一致——
倘若他们不给出足够的利益与尊重,这些大族必会装聋作哑,以至于整个楚国都会因此运转不了。
因此,昭家称病,景家也称病,屈家一看,自己总不好也称病,便派了个最不受宠爱的儿子前去,这人名为“屈不鸣”。
老老实实赴宴的,只剩一个项家。没办法,谁让他们和刘氏皇族有仇呢?
不然他们是最有资格摆架子的——从前项羽掌握大权,整个朝堂半数以上的官员都是项氏子弟。
傍晚,楚王宫内渐次亮起了灯光。
刘元在席上站定,环顾四周。
很好,只有寥寥几个项氏族人来了,还有一个屈家的年轻人。
丞相昭明,御史大夫景春,这二人倒是都来了,毕竟在其位谋其政,他们本就是楚国的官员,总不好给韩信、刘元留下把柄。
毕竟,他们是来谋取利益的,而不是来掀桌的。
他们看向唯一有掀桌可能的项氏族人,他们正毕恭毕敬地行大礼:“拜见楚王,拜见长公主!”
“起来吧。”刘元并不欲为难他们,毕竟项氏族人她不会再重用——准确来说,不论是哪一个家族,她都不打算特别关照。
韩信则跟着刘元身后黑着脸,看向昭明、景春二人。
这二人只能也依照礼制行礼。
韩信一直不叫他们起来,还是刘元便笑眯眯地亲自将人扶了起来。
范增在一旁看着这一切,他眼中闪过精光,暗自道:“刘元可不是个良善的,今日这几家一看就是不把她与楚王放在眼里,想和她谈条件呢。”
“她要是将脾气发了出来变还好,如今笑得和朵花一样,只怕这几人没有好日子过喽。”
远处,项羽与虞姬看见宴席上的项氏族人,依偎在一起。
项羽看了看虞姬的小腹:“小虞,这几日车马奔波,苦了你与孩子了。”
虞姬笑着摇摇头:“不苦,如今这样,对妾来说,已经是圆满了。”
项羽待她的好,她一直都知道。
可如今,项羽竟然对她比从前更好了。这或许就是刘元同她说的“患难见真情”吧。
项羽本想走,却又听见那昭明虚伪地道歉:“家父身子不好,这才没能赴宴,长公主不会怪罪吧?”
昭明看得明白,这楚王与公主二人之间,分明是公主在做决策!
只可惜……便是再厉害的王,再厉害的公主,他们也不过是只有几个人,如何抵得上他们多年的底蕴?
人才,可不是那么好培养的!
“不怪罪。”刘元朱唇轻启,“不过……”
听见“不怪罪”,昭明的脸色露出一抹笑,他的心彻底放了下来。
但那句不过,却让他又一次将心提了起来。
“不过,我楚国尊崇孝道,阿翁生病,儿孙便应该在床前伺候着。”
“原是要如此,但既然楚王与公主宴请,为人臣者,自然是要来的。”
一旁的景春腹诽:偏你会往自己脸上贴金。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本宫听闻这件事,心中很是愧疚啊!”
听见这句话,昭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是故意在吓唬自己吗?
什么忠孝不能两全?
难道这长公主刘元要夺了自己的权?
不,绝不可能!
她这么做,岂不是无人可用!这可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
“既然如此,本宫与大王便给你这个忠孝两全的机会。”刘元做足了体恤他的样子,“你且回家伺候阿翁便是。”
“我……”昭明脸色大变,“长公主莫非在说笑?我固然愿意,这楚国的政务又该如何?”
“自然有人代劳,你可知道——范增先生?”刘元向范增的方向看了看,“本宫有意让他暂代丞相之位。”
“公主!”昭明顺着灯火看清了范增的脸,与记忆中的项王“亚父”对上了号,他震惊极了,这大汉长公主怎么敢任用范增,“在其位,谋其政,何必拿这些事情劳累范公。”
“不劳累,不劳累,老头子我啊,有劲儿!”范增忙上前答应,“这丞相,我来做,保管做得好!”
范增巧妙地将这“代”字去掉了,他眼中燃着火焰,甭管能干几天,好歹是要表现一番。
见到范增,昭明与景春都明白了过来:长公主这是有后手啊!
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顶级谋士,对楚国一应事务可谓是了如指掌啊。难怪她敢这样威胁自己。
想明白了以后,昭明有些绝望,忽而又听到刘元说:“在其位,谋其政,这话说得好。”
昭明眼睛亮了起来,如此来看,这事还有回转的余地。
范增将他们的表情尽收眼底,他露出一抹得意的微笑:你们还是太嫩了,刘元不会再给你们机会的。
真当她是个好说话的软柿子呢?
饶是他范增这样的人物,在刘元手中也没有讨过几次好,何况你们这些蠢蛋呢?
“既然如此,本宫便封你为楚国第一孝子,你回去好生侍奉双亲,至于这丞相之位,便与你再无关系了。”
昭明闻言,怒而起身,口称身体不适,拂袖离席。他就等着刘元来求自己!
她不可能不来求自己的!他做丞相这数月,没少提拔昭家的子弟,这些人在朝中占了接近五分之一,可不是一个少数目。
各县之中,他们昭家的人就更多了!
昭明笃定,刘元绝不会真一直任用范增,她不过是想拿捏自己,来谈条件罢了……
而他昭氏一族开出的条件,将比之前他与阿翁商量的更多!
打了他的脸,就要承受代价,哪怕是天子也不例外。
谁祖上还不是个大王了?
战国时,楚王一脉是芈姓熊氏,另分为屈、景、昭三氏。“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中的“三户”也是指他们。
如此想着,昭明越走越快。
而景春看见昭明的背影,陷入了沉思——下一个不会就是他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