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00-108(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到底刘子焉还是名义上的最高统帅,大家心中已经升起强烈的犹疑,却还是执行了刘子焉的命令,将秦副将暂时控制了起来。

    刘子焉暂时清理了眼前这个阻碍,再次聚气精力:“众将听令……”

    刘子晔悠闲的看了看天戏,到了此时,见刘子焉依旧执迷不悟,要开启大战。她这才对杜晖道:“杜先生,给靳劼发信号吧。”

    “是,小侯爷。”

    所以,在刘子焉这又一轮的将令还没能说囫囵时,所有人就停到了一阵四面八方传来的兵士呐喊声。

    还有轰隆隆的,分不清是什么,像是传说中的神兽呐喊一般的巨大咆哮声。

    刘子焉心神巨震,惶然的像四周望过去。

    不知何时,他们这一处驻防点四周,已经尽数被包围了起来。

    虽是落日时刻,仍然能清楚看到那一丛丛的兵甲在余晖之中的闪光。以及不计其数的吞吐着白雾的巨型金属怪兽。

    一只只巨大的怪兽旁,严密列阵的是他从未i曾见识过的重甲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周朝究竟何时迁都(基建)》 100-108(第3/14页)

    骑兵。

    突然,一阵巨大的轰鸣声炸起。

    就在刘子焉驻防军营内的一处空地上,狼烟四起、泥沙飞溅。

    浓烟散后地面上留下了一出无论是深度还是宽度均有数米大小的深坑。

    这不可思议的一幕,险些震碎所有人的神识!他们不敢想象,假如方才那一阵爆炸发生在军阵当中,受到冲击的士兵,会以何等惨烈的模样,在瞬间死去!

    杜晖带着笃定的神情看着刘子焉:“二皇子,你有二十万大军不假。但你也看到了,假如开战,首先是‘大炮’数百次的轮流轰炸,接着是我‘铁甲惊雷’重甲骑兵冲击以及您可以看到的那上百辆巨大的铁甲蒸汽战车,最后是我西关十万甲兵方阵。您可以猜猜,就您现在带的这所谓二十万军,会支撑几个时辰?”

    刘子焉在这一瞬间,受到的冲击太大。

    杜晖突然的说话,更骇了他一跳,连连后退,被围着的卫士扶了一把才没有狼狈倒地。

    他看了看说话的杜晖,又将视线转向远处仍然气定神闲站着的刘子晔。

    “你、你不是人,你是妖怪、你一定是妖怪!你们这些兵,这些人,也都是妖怪!这根本不可能……不可能……&quot;

    杜晖回头,与刘子晔对视了一眼。

    刘子焉会有这般反应,倒也在他们的预料之中。

    杜晖再次看着他:“现在,二皇子是不是还要坚持与我西关一战?”

    刘子焉那边的其他几位将领,本就受到秦副将的影响,又在接连的冲击之下,已然斗志大减。

    有人道:“二皇子……恐怕秦副将所说不错,面对这西关小侯爷,我军毫无胜算!”

    “不错,即使开战了,也必然只是当方面的接受屠杀啊……”

    “二皇子,将士们的命也是命,既然是必然失败的战局,那就没有开启站端的必要。况且,假如您坚持要开战,届时战败,恐怕二皇子您的处境也不妙……”

    说到这,刘子焉终于浑身一阵。

    脑中想象了一番,自己被炸的骨肉支离的凄惨模样,光是想想,他就不由自主打起了冷战。

    几位将士一看他情形,连忙再催动了几次。

    这种实力过于悬殊的场景,他们在大周立朝之后,还从未经历过。

    战场生存的经验告诉他们,此时若选择抵抗,那就只有一个死。

    他们也都不想平白去死。

    片刻后,冷汗涔涔浑身瘫软的刘子焉,终于挥了挥手:“不战了,降。但是、但是我要她刘子晔保证、保证,她不能伤害我的性命,我可是他的嫡亲堂弟弟啊!”

    几位将领如蒙大赦,互相看了一眼,连忙道:“好!好!”

    当然他们根本不需要商量,就还要再刘子焉的话上再加一条。

    也不能伤害他们这些将领和兵士的性命。西关小侯爷既然能够先行威慑,要他们主动投降,而不是直接将她的那些天神一样的兵马直接开过来杀戮,说不定就是有心想要留他们这些人一条生路。

    从前听到的那些关于西关小侯爷的传言,在她的西关境内,百姓的发展、百姓的生活、教育和生命都是最受到尊重和重视的。

    那时候只觉是天方夜谭,是传播流言的百姓们幻想出来的天方夜谭。

    如今这第一次照面,他们就都相信了。

    这也是何以在西关小侯爷的军事威胁一亮出来,他们就迅速毫无顾忌的愿意向强者示弱、俯首投降,而不是拼了命的要同归于尽。

    须臾,有几位将领前去同杜晖交涉过后。

    刘子焉被一行人扶着,尽力保持着自己贵为一国皇子的风度,郑重的走到刘子晔身前五尺之地,躬身一拜道:“我大周军将,愿降于西关。”

    刘子晔微微笑了笑,对他道:“这才是本侯爷的好弟弟!”

    她对身旁的杜晖道:“杜先生,招待本侯爷弟弟这事就要劳烦你安排了。通知靳劼,按计划接收整编这二十五万兵卒与将领。”

    杜晖恭敬领命:“是,小侯爷。”

    刘子焉在旁边蔫蔫的听着。

    好嘛,人家早就做好准备,把他这二十五万兵吃掉了。

    压根打一开始就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啊!

    燕京。

    刘子陵自从安排了太子府赈济告缗令被告的事宜,民间那股压抑的愤怒,似乎少了一二分。

    不过,经历了这么多,百姓们中也有不少看得清时势的。

    “太子既然能叫大周大部分的郡县,都听从他的命令,给我们抚恤救助。如何就不能将这伤残害民的告缗令撤销?”

    有人说:“太子毕竟是太子,圣天子尚在,到底还是有不少力所不能及之处的!”

    “不对。”

    当即有人表示不赞同:“有什么力所不能及的?咱们燕京如今在街上协助官府封查被告发之户的,可多数都是太子的兵。假如太子有心撤令,只消撤了他的兵,燕京就能不再受其害!说到底,太子还是并不想撤销这告缗令,却又不能不顾念这民心,这才又做出姿态安抚。”

    “这是打一个巴掌,再揉三揉。咱们却还还要感佩他的仁德。”

    “唉,太子、他可是太子啊!太子如何会如此……”

    太子刘子陵多年来在民心民意当中,还是远高于皇帝刘坚的。

    这也是许多人觉得暂且可以忍耐,觉得大周还是有转机,他们还是能够等待到柳暗花明一日的。可现在,这样的事实摆在眼前,让本就灰暗的生活,再一次承受了一次重击。

    放眼大周,唯一还闪烁着希望之光的,恐怕只剩一处了吧!

    太子府外的主街之上,两拨人马正处于对峙当中。太子刘子陵终于决定,打破最后的僵持,破釜沉舟。

    原本他与刘坚,各自处于双方兵马的卫护当中,暂时谁也奈何不了谁……

    刘坚居于皇宫,太子居于城中,外城则是禁军外廷营军与中军一卫对峙的僵持之态。

    与八部战败之初。刘子陵暂时迫的刘坚下令,卸了刘子焉之统兵之权,可那几十万的大周驻军,却多数是掌于秦氏、听命于刘坚的。

    有一半授了刘坚之令,命刘子焉领了圣旨去往西关。

    却不料,二十五万大军一夜之间尽归西关。刘坚的第二个好儿子,也再难有回到燕京之日。此事暂且搁下不表。

    另外那二十五万,有十万应了东南诸郡的连番急恳,被刘坚调往东南,去平东南翼阳王之乱。

    还剩十五万。

    这十五万大军名义上不许离开驻防地,但刘子陵清楚。

    皇宫之中的刘坚,必然已经想方设法的发出了调令,令这一支大军回京勤王。

    池氏一脉的兵力伤损过重,当下他与刘坚暂时还能保持拉锯。若这十五万大军急速奔回京师,加入战局,那他刘子晔与刘坚之间的胜负,可就不好说了。

    更何况……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周朝究竟何时迁都(基建)》 100-108(第4/14页)

    那首娲皇转世的民谣,已经被各自送到了太子与刘坚的案头。

    两人都知道,再僵持下去,这西北之患,就要成倾覆之势了。

    自从爱子去世,池瞻本就是满面风霜的面上,更是增添了数道刀刻一般的皱纹。

    听完了太子府几名官属对局势的分析,池瞻当前从座位上站起,坚决又携带着风雷之势,当中跪地。

    池瞻:“太子殿下,我池氏一族,从我池瞻,到池青等一众子侄兵将,悉听殿下号令!”

    第103章

    池瞻这一起来,厅内十数名僚属,俱都从座位之上站起,列于池瞻之后:“悉听太子号令!”

    始终跟在刘子陵左右的太子妃胞弟风名,自然也不甘落后的跟着众人一起宣誓。

    刘子陵环视一圈,那刘氏皇族在他身上也十分醒目的狭长双眸,微微眯起。

    目光骤然一凌,扶案站起。

    “好。为了大周朝百年国祚,为了三十六郡百姓,本宫即是身死,也要作此一搏!”

    他走下去,当先扶起满头白发的池瞻,与他身旁的池家二子池青。

    “诸位快快请起,既要一战,还望诸位为本宫共商大计!”

    刘坚也意识到了太子势必要破局,秦峰统帅了燕京城内的禁卫枕戈待旦。

    他们当然希望燕京外围援军抵达之时,胜算才最大。可刘子陵和他的人,显然也不傻。

    秦峰受了刘坚的诏命,重新复职为名义上的禁军与中军兵马大元帅,此时正在皇城外围与池家二子对面而立。

    “池青!你们池家受我周朝皇族圣恩,至于今日,如何要行此悖逆造反之事!你们池家,对得起圣祖皇帝,对得起当今圣上吗!?”

    池青又岂会听他之言,同样愤恨莫名:“我池家从来忠的都是圣祖皇帝与圣祖血脉,忠的是大周朝之基业!当今圣上刚愎自用、多年来穷兵黩武致百姓离乱,大周朝江山千疮百孔。池家一心为了大周,长兄池牧更是三度征伐,却落得如今这样冤死西北的下场!圣上要如何解释?就算是君,也当自省自勉,可圣上呢?不仅拒不悔改,拒不承认其执政之失,如今还要父子刀兵相向!”

    “我等从不想悖逆造反,只不过是要维护大周朝未来之明君,要圣上罪己改过!假使圣上能够做到,我等立刻退兵!”

    秦峰想也不想的拒绝,斥道:“你做梦!”

    “身为臣子,不瑾守为臣为子之道,却公然斥责君上!还敢说自己不是悖逆造反的狂徒!”

    双方自然是谁也不可能再说服的了谁。

    池青当即一声令下:“保护大周,保护太子!”

    秦峰也发出军令:“保卫圣上,将造反逆贼全歼!”

    一场武力对冲,就这样在燕京城中展开,相邻的百姓们早已惊恐万状。这种在都城内部的绝杀,无异于近身肉搏,拼的就是人马和战力了。

    燕京紧闭的城门外围,另外一场双方的对战,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展开。

    池瞻亲自在城外守着城门,对战要攻城的中军二卫分卫长余讳。

    余讳虽然从属于秦氏一派,却并不想涉入这一场皇位皇族的争斗。

    这些年来,皇帝的所作所为,以及连续三年在穷兵黩武、耗费国力民力,致使兵将折损的行径,还是让他心生退意。

    可是刘坚在池瞻全面控制了四大城门前一刻,将一纸调令送出了燕京,送到他驻扎在百里之处的中军二卫大营,命他入京勤王。

    他这一支是仅剩的拱卫京师的部队,此时若有诏令而不出,事后怕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可池瞻又是他向来景仰的大周开国大将,这些时间的对峙,他比谁都急切的希望,刘子焉自边疆带回来的兵马,能尽快回到燕京外围,救援京师。

    这样,他就可以退居二线,不用夹在这中间左右不是了。

    今天终于到了不得不出战的日子,又是池瞻亲自带队,余讳只得硬着头皮命令士兵上战场。

    不仅他无心与池瞻全力相对,他的兵也不遑多让,这样消极的军队又能有多大的战力?

    不到半日的时间,池瞻所率的中军一卫部众就结束了这一场,双方都几乎没什么伤损的对战。

    池瞻看着手下的兵将押到跟前的余讳,问他道:“中军二卫的兵将,是久不操练了吗?如此不中用。”

    余讳跪在地上,双手被捆缚在背后,抬头看着马上的池瞻,被这么问完,竟然嘿嘿一笑:“这不还是因为池老将军您雄风不减当年嘛!”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