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00-108(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sp;  今天的早餐,是她当年详细交代过刘伯,让厨房做出来的油条、葱油饼、面筋木耳胡辣汤、蒜腌小黄瓜、与清口的果奶。

    说的内容,也同往常一般无二。

    昨夜靳劼回来的突然,到现在也才开始捡一些重要的整编刘子焉军队的进度,说了说。

    刘子晔问他:“大军拆对重组的时候,没遇到什么大的反抗吧?”

    靳劼回:“个别几个分将领,有提出异议的,想让咱们保留他们旧有的兵和军衔,这也在预料当中,都处置好了。这批大军,看着人数众,各个分部却心思各异,实如一盘散沙。整编最初是有点小波折,但既然那么菜,就得守我们的规矩。想说话,等练出来了再说。”

    刘子晔听到这里,口中虽然正吃着油条,也还是笑着颔首赞同。

    靳劼在整军带军,收拾那些不听话的兵将,是又利落又干净的。

    她倒是并不担心刘子焉那熊将带着的一窝熊兵,还能在靳劼手里翻出什么花来。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几年间暴涨到几十万的大军布置问题,等这里的队伍安置妥当,她的西关军,是必定要如她那些先一步走出西关的粮食和奇巧实用货物一样,要走出西关去的。

    正式开始她收缴大周各地势力的进城。

    等刘子晔用完了自己那一份,漱口净手后,拉着他道:“走,我们去看看苻兄阿荜的……”

    话说了一半,被刘子晔骤然掐断。

    因为,就在这时,她的脑中突然弹出系统提示——

    “叮!检测到帝王养成系统的对标组下线!”

    “经系统评估,当前世界线中已不存在具备竞争力,可以成为宿主对标组的对象!系统的积分累加速度,将直接由宿主取得的成就所决定!”

    “恭喜宿主,宿主任务进展十分顺利,请宿主再接再厉!”

    刘子晔停在了一手握着靳劼手掌的姿势。

    系统播报的内容,对于刘子晔而言,显然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

    但不知为何,她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面上罩了一层寒霜。

    靳劼转了过来:“怎么了?”

    刘子晔抬首:“太子刘子陵,怕是身死了。”

    此话一出,靳劼也很难不震惊。

    “竟然是太子败了?刘坚杀了他。”

    太子与刘坚的对峙,他早已熟知,有一方最终败阵,都不算特别意外。

    他的震惊还在于,何以刘子晔会在没有任何消息的时候,突然如此笃定的说出了这个消息。

    刘子晔心情大受影响。

    一直以来,她对刘坚的反感可谓真情实感,但是对刘子陵还是有容忍度的。

    就在昨晚,她还设想过刘子陵取胜的局面。

    却不想,刘子陵最终还是败了。

    她道:“这下,刘坚倒是胜了。可他以父杀子,杀的还是朝野民间势力和口碑都不容小觑的当朝太子。日子,可也不好过。”

    “不错。”

    靳劼看了看刘子晔:“若你想要即刻开拔入关,我今日便去整军。”

    刘子晔暂时平复下最初的震惊,问他:“关内地形道路情形与我西关大不相同,战车的杀伤力虽强,但行动不便,带上十辆便足以起到震慑之用。‘铁甲惊雷’的骑兵与弩机营、炮营,加上装甲陆兵,总数十万之师,你需要多久完成集结?”

    靳劼微微思忖:“三日足矣。”

    “好!那三日之后,我在虞城东关的行军大道等你。”

    第106章

    千里之外的燕京皇宫。

    刘子陵兵变成功,逼迫皇帝刘坚写下了退位诏书。皇帝退位,当朝太子理所应当主持政局,正式登基的大典,也在礼部官员的主持下,定在了五日之后。

    还有十五万大军正在往燕京奔来,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

    当日除了一纸退位诏书,刘子陵还从刘坚手中要到了调令,命这十五万大军从此听从太子新君号令。

    除此之外,朝政的处置,燕京都城官民以及各地郡守的安抚,以及登基大典的筹备,事务繁多,刘子陵几乎日日通宵达旦。

    但只要他出现在人前,始终保持着精神的矍铄与思维的高度敏捷,半点疲态不显。

    第四日,大典前最后一日。

    过午之后,刘子陵在送走了又一波朝臣与典仪式官后,终于就在他处置事务的书案上,卧眠了片刻。

    不过半个时辰的时间,又有太监前来禀事。

    刘子陵本就是浅眠,在太监的脚步声跨到殿外时,他就清醒了过来。

    眉头不易察觉的一皱,只因他听出了内侍脚步的慌乱。殿门外他太子府上时就掌事的太监,似是以他正在浅眠为由拦住了来人,因而便响起了低低的交谈声。

    他从榻上重新坐起,理了理衣袍道:“何人来禀?让他进来。”

    他的掌事太监忙踱步进来回:“殿下您醒了,是皇太后宫里的人。”同时,也叫那门外的人进得殿来,远远的跪在殿门内。

    “禀殿下,皇太后、皇太后她老人家身子怕是大不好了……”

    一句话说完,刘子陵微微皱眉。

    自那日围宫之后,皇太后就病了,这他知道的。

    他的掌事太监则当即斥了一句:“怎么说话呢?太后金玉之躯,纵是有些不适,到你这奴才嘴里到诅咒上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周朝究竟何时迁都(基建)》 100-108(第9/14页)

    “不、不,奴才不敢!就是借奴才八百个胆,奴才也不敢呐!”

    “可请了太医?”刘子陵问。

    “禀殿下,请了。太医也毫无良方,只说,只说怕是回天乏术了。”

    刘子陵的生母德容皇后,在他幼年薨逝。他作为刘坚的长子,在最开始的一年里,曾经养在过皇太后的宫中。

    皇太后对他不算十分亲热,却也绝对算不上冷淡和苛刻。

    虽说自他越来越大,与皇太后还是亲近不起来,只是例行的探问和请安,可这份情刘子陵还是始终记得的。

    更何况,若皇太后真的殡天,只怕他这登基大典的礼法都要重议。

    “去太后宫中。”

    掌事太监躬身:“是。”

    一众更换过了的禁军侍卫,紧跟着太子往皇太后宫中而去。

    到了皇太后所居的仁德宫,宫中的守卫也俱是刘子陵所派。见他到来,全都跪地请安。

    步入寝殿,一众侍卫排开,先把不必要的太监宫女都清了出去,只留一个跟前侍候。刘子陵迈步往前,隔了一段距离,就敏感的嗅到了一股濒死的味道。

    他走近床帐,看到床榻之上处于弥留之际老年太后。

    不需要太医赶到,他已经可以确定,她的确是撑不了几个时辰了。

    寝殿之中一片死寂,刘子陵就静静的站在这位太后的榻前。须臾,床上人的眼皮颤动,极缓慢的睁开来,露出一对浑浊的眼球。

    眼珠转动,看向了他的方向。

    老太后的嘴唇翕张,低低的叫了声:“陵儿……你来了吗……”这是刘子陵小时候,寄养在太后宫中时,曾被叫过的称呼。如今,早已多年无人再如此称他。

    薄被之下的手动了动,往前探出来,似乎是想握住刘子陵的手。

    刘子陵看着这张脸,犹豫片刻,迈步上前握住了那张只枯老的手掌。

    老太后便像那幼时的婴童一般,紧紧的抓我住了递送到手中的任何东西。

    刘子陵也稍稍露出一点放松的神色,只当做自己送这位养育过自己的老太后最后一程。

    手掌上的力道并不强,即使被握着刘子晔也不觉压力。

    可是……

    不过片刻,他就感到从太后抓握自己的皮肤接触之地,有微微的麻意传来。这不正常……

    刘子陵猛然惊醒,将自己的手从太后手掌之下极速抽出。

    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侍卫们一拥上前,将那名宫女与濒死的太后围了起来。

    “殿下!您怎么了?”

    刘子陵一张脸冷如寒冰,额头上爆出青筋和汗水:“去请太医!太后的手上有毒!”

    这句话直如一声炸雷,太监扶住刘子陵,侍卫一边急请太医,一边奔出去通报池家将军这起异变。

    满殿张皇。

    刘子陵隔着侍卫阻隔的缝隙,重新看了一眼帐中的老太后,却见那双浑浊的眼中,竟然闪出了几分得胜的风采。但也仅仅只那一瞬,便再次阖上,彻底熄灭了所有生命的气息。

    “你何以、恨我如此?”

    毒素通过他的手掌再到手臂,迅速蔓延,刘子晔说完这句话,已经开始头脑昏沉难以直立。

    电光火石间,他已经预感到了自己的宿命。

    在这个时候,突然发现,最让他感到遗憾的,不是自己功亏一篑,没能登临帝位,为大周开创一片承平天下。

    而是——

    到死都没实现与刘子晔的燕京一会之约。

    子晔。

    从前的堂弟,如今的堂妹。

    你究竟是个什么样风采的人?

    他是真的,很想亲眼看一看……

    就在此时,在燕京西侧一支从未曾听说过的暗卫队,趁皇宫一片混乱之际,将已退位的刘坚以及看押起来的秦峰救出皇城。

    登基大典自然是无法再照常举行。

    刘子陵也在中毒三日后,药石无医,骤然薨逝。

    燕京局势大变。

    刘坚心腹势力被除的除,控制的控制,想要重新夺回局势,当然没那么容易。

    可刘子陵一党,突然失却主心骨,就是池瞻再老成,没有他可以执奉的君,也难以完全控制局面。

    况且,刘子陵的临终遗言,也让他们无需对抗,更不要试图拥立自己的幼子。

    燕京再次陷入混乱。

    半个月后,尚未正式退位禅位的刘坚,等到了那十五万援助燕京的兵力。

    这一批兵原本已经改弦更张,准备好了效忠新君。可谁料新君还没登基就暴毙,而刘坚还是统治大周二十余年的皇帝,占据着道义上的最高旗帜。

    这支队伍,便重新投到了刘坚旗下,应他之诏,奔赴了燕京。

    就这样,刘坚再一次回到燕京皇宫,坐回了他的那把龙椅之上。

    他一手抚摸着龙首上的东珠,面上露出志得意满的笑。

    “太子啊,朕的好儿子。”

    “你总是这样,假仁假义,狠也狠的不彻底。斩草不除根,没有勇气弑父杀君,又怎么可能赢得了朕?”

    池瞻等人,则率领余部,一路掩护着太子妃与刘子陵的三名幼子幼女,携了刘子陵在病榻之上口述留下的遗言,打马朝着西北方向,奔驰而去。

    这边朝堂大乱,另一边刘子晔在收到系统消息后的第三日,带着大军自西关而出。

    池牧原本伤病好了大半,正欲辞别刘子晔带着余兵返京,骤闻噩耗,悲愤难已。

    这一次,自然也随军同行。

    天禧一十六年秋,十月初三日。

    西关十万兵,由西关小侯爷亲自坐镇,陈兵西关与范阳郡的房山隘口。

    范阳郡刺史与驻扎在此地的中军三卫四个营兵力,已经得知了刘子焉二十五万大军一日之间降了西关的消息,哪里敢贸然迎战?

    紧锁隘口关防,闭而不出。

    一群人聚在一起,就降还是不降一事吵得不可开交。

    刘子晔倒也没有急于出击,她很有耐心的驻扎大军于隘口西侧,似乎什么也不打算做,也似乎稳操胜券,坐等范阳郡出降。

    第二日,范阳郡中开始流传圣祖皇帝诏书一事,原来当年的西关王才应当是继承皇位之人,现在的皇帝刘坚,则是在先皇病中,用了阴司手段,谋夺而登位。

    范阳郡本就是受到西关郡影响最深的临郡,那些佛门僧徒最早就是在范阳郡传颂西关小侯爷之善德。

    过去几年之间,因着最靠近西关的地利之便,半数郡民都迁往了西关。

    现在听说西关小侯爷来了,而且西关小侯爷才是那个正统的皇位继承人,更是人心思变!人人争迎西关小侯爷入范阳郡,接管范阳!

    可那些范阳郡的守官与房山隘口的守将,却不能如此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