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60-7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小少爷听小鹤年讲得津津有味,连沈宁喊他们吃饭都没听见。

    沈宁走到院子里,“太阳落山了,别看了,费眼睛,一会儿给你们点……灯。”

    说得挺大气,心肝儿颤悠悠,点火盆就行,油贵,还是算了。

    小少爷还在琢磨算术,“阿婶儿,你们想的这个,真的非常好用。”

    沈宁:多想让你叫我阿姨啊,什么阿婶儿……

    她笑道:“就是俺们既没有那么多棍棍儿,也算不明白,才出此下策的。你说发明算筹的人也真是的,就不能想得简单点。你说一个数字一堆棍棍儿,要是算个几百的加减法,就得摆一大堆棍棍儿,一不小心就乱套。”

    她手里正好有块萝卜皮,就扯了一点,道:“比方说用块小石头表示五,用个鸡蛋表示十,用……”

    小少爷脑子里灵感一闪,脑海中的算筹就好像活了一样动起来。

    对啊,如果固定住,那算筹就不会乱套了。

    棍棍儿固定的话不方便,不能根据需要捻动。

    他看着旁边的小珍珠正和阿鹏说什么,仿佛受到了启发,对,珍珠!

    珍珠太贵,普通的珠子就好,玉石的、金银的、木头的、石头的、泥坯的……

    珠子可以固定在棍子上啊。

    小鹤年也想到了,他抓了几根筷子摆在饭桌上,“这是个位,这是十位、百位、千位……嗯……”

    他想找珠子,家里没有。

    沈宁顺手给他摸了几个钱出来,她“随手”一扔,差不多是算盘的样式。

    小少爷和小鹤年就趴在饭桌上开始摆弄,“一颗两颗三颗四颗五颗六颗……”

    “像算筹那样,下面1颗上面一颗,这样就代表六?”

    “不不不,一二三四都摆上,上面一颗可以表示五。”

    “这样少一颗,五加五呢,所以下面还是五颗的好,满十往前进位。”

    小鹤年和小少爷你一句我一句,小珍珠也扑过去出谋划策,主打一个添乱中还能给出一丝灵感。

    沈宁就在一旁把控方向,在俩孩子走入死胡同的时候“不小心”给引导出来。

    裴长青送走王木匠父子以及裴大伯等人,过来吃饭,就看一家子趴在饭桌上讨论得热火朝天的。

    裴母都在出主意呢。

    裴长青悄悄拍拍沈宁,让她给自己找衣服换上。

    沈宁拿了衣服出去给裴长青解释,小声道:“很快咱就有算盘用了。”

    裴长青面有骄傲,“我媳妇儿怎么这么厉害呢?”

    这自然不是俩孩子发明的,而是沈宁这个会家子引导的,如果没有她会,那俩孩子再聪明,即便加上萧先生等人,没有个一年半载他们也琢磨不出来的。

    即便琢磨出来,一开始肯定也相当繁琐笨重,慢慢简化进化才会变成好用的算盘。

    沈宁笑了笑,“推动社会进步是每个穿越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胸前无形的红领巾更鲜艳了呢。

    也不知道是知识提升了饭菜的香气,还是饭菜的香气启发了知识的开关。

    反正孩子们这顿饭吃得无比欢快。

    小少爷中间都悄悄松了一次腰带。

    “阿婶儿,这个油豆腐、红烧素鸡、还有那天吃的素烧鹅,酒楼都没有。你做的味道相当好,可以把方子卖给酒楼。”

    沈宁:“真的吗?谢谢阿恒的赞誉。”

    小少爷和小鹤年现在已经称兄道弟了,家里人也不再见外地称呼他小谢公子,而是直接叫他阿恒。

    他虽然出身尊贵,但是衣着并没有太出格,身上也没有佩戴太多饰品,说话办事也很随和,亦没有带很多随从,所以也没有给人压力。

    大家把他当成有钱亲戚家的孩子就行。

    被小少爷这么一夸,沈宁更有信心了。

    明儿高里正一尝,指定会喜欢。

    小少爷:“阿婶儿,如果你愿意,可以让阿鹏帮你把方子卖掉。”

    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60-70(第7/42页)

    宁笑道:“不用,我们主要卖这个素鸡、油豆皮和腐乳,做法就算了。酒楼的大厨们见多识广,拿到新食材都会用各种方法试吃的。”

    除了一些特殊做法的菜肴,配方没什么用。

    有天赋的人都会摸索出来的。

    小少爷就觉得沈宁很大度、大气,一点都不斤斤计较,也没那么贪财。

    因为有这样温柔、大度的母亲,才能养出阿年和珍珠那么聪慧又单纯的孩子吧。

    他心下黯然,无端生出几分羡慕。

    可惜,他没有这样疼爱自己的母亲。

    母亲即便有好几个孩子,在她心里谢家也只是联姻的势力,她所有的孩子加起来也没有娘家的亲侄子来得重要。

    她对大哥二哥好一些,他这个小儿子就是多余的了。

    吃过饭,时辰不早了,虽然意犹未尽,小少爷还是很克制地告辞。

    沈宁给他装了一小坛腐乳,还拿小坛子装了一些素鸡、素烧鹅、油豆腐,告诉阿鹏做法,让他教给书肆后厨。

    小少爷没有拒绝,阿鹏接过的同时在桌上放了一小块碎银子。

    他根据外面的行情自己估算这些东西值七八十文,只多不少,所以他给了一钱碎银子。

    不等沈宁反应,小鹤年一把抓起碎银子,塞回阿鹏手里。

    “师兄,你来我家怎么还算钱?我去你那里读书都没给钱的。”

    小少爷想说我最不需要钱,而你家目前最需要钱。

    他还想说我教你读书,同时你也陪我读书了,互不相欠。

    你中午吃我的饭我也吃你的了,也不欠。

    我来你家做客,我没给钱,但是带走你娘要卖的东西,那就要给钱,这是很正常的啊。

    但是看小鹤年气鼓鼓的脸,气鼓鼓的眼,他就不想辩解了。

    他想这就是先生说的来往多了有感情,人情就不需要你来我往算得清清楚楚了吧。

    他笑道:“我拿走的不给钱,那书肆和学堂要的可得给钱。”

    小鹤年也笑起来,“嗯哪,咱俩是交情,他们是生意,不一样。”

    小少爷也笑得眉眼弯弯,“好的,我走了。”

    他跟裴父裴母、沈宁裴长青告辞,想了想又加上小珍珠,不能落下她,虽然她只是一个小女孩子。

    果然,他这样取悦了小珍珠。

    她就等着看呢,看阿恒是不是无视她!

    要是敢无视她,以后来家里不给他吃萝卜条!

    她热切地盯着阿鹏。

    阿鹏被她盯得想忽略都难,他本来没特意和谁告辞,这会儿都特意跟她说一声,“珍珠,我们走了。”

    小珍珠立刻送他一个大大的笑脸,“阿鹏哥哥,你常来啊!”

    最好下次教我一招半式的。

    嘿哈。

    送走小少爷和阿鹏,沈宁揪了揪小珍珠的发辫,对裴长青道:“你闺女的算盘珠子都要崩天上去了。”

    裴长青笑着揽上她的腰,“走吧,溜达溜达。”

    好久没和媳妇儿散步了。

    沈宁还想说说闺女呢,却被他揽着走了。

    小珍珠立刻朝裴长青挤咕挤咕眼睛,谢谢爹,转身拉着小鹤年往家跑,继续摆弄筷子和铜钱去了。

    小鹤年知道师兄回去肯定也会继续摆弄,他也想多思考思考,看谁想出更好的办法。

    裴母:“铜钱不方便,都搁不住,让你爷爷给掏几个珠子。”

    用筷子串珠子,就好放多了。

    裴父一点不嫌烦,也很爱配合孩子们。

    他道:“我看新房那边有些香椿木、榆木啥的下脚料,我去给搜寻一些,得空给孩子们掏掏。”

    盘算珠子可没那么好做,而且他也没有现成的样子,就自己琢磨。

    而小少爷和阿鹏回去书肆,也是抱着坛子就往楼上跑。

    “阿鹏,帮我找些细木棍儿和带眼儿的珠子来。”

    没有珠子,棋子也行,想办法凿上眼儿。

    阿鹏许久没见小少爷如此风风火火了,也很配合,“少爷,坛子给我,我送去后厨。”

    小少爷犹豫了一下,“只把素鸡这些放下,腐乳要放我们这里。”

    搁后厨,保管被谢掌柜他们偷吃掉。

    别忘了,这里除了谢掌柜,还住着几个抄书的书生呢。

    见向来对金钱不甚在意的少爷竟然如此宝贝一罐腐乳,阿鹏也感受到阿年一家在少爷心目中的分量了。

    小少爷一边让阿鹏准备珠子,一边又自己磨墨,他要给先生写信。

    他要告诉先生自己的想法,今天去阿年家收获巨大。

    他要把自己的这些想法告诉先生,还要告诉他自己和阿年正在研究新式算筹,就叫算珠好了。

    他们要改进繁琐复杂不方便的算筹。

    以后先生出门就不用带一大袋子算筹啦。

    嗯,他还要给先生出个谜语,看先生能不能猜到,嘿嘿。

    而裴家,沈宁也没有再额外引导小鹤年,就让他和小少爷一起研究吧。

    小少爷肯定会跟很多有学问的人请教,到时候算盘的出现就顺理成章了。

    至于到底谁发明算盘这个虚名,并不重要。

    一般人谁知道历史上谁发明的珠算呢?

    第二日一早沈宁又选了一波豆腐。

    今儿来的都是合格的,沈宁全给留下了。

    众妇女一起欢呼起来,对于她们来说让沈宁选中比赚豆子更重要,更开心,因为这是来自豆腐娘子的肯定。

    沈宁把她们一个个记下来,哪天,谁家,几斤。

    这些豆子是赊账的,要等腐乳交货结账以后再付款。

    早饭后送走阿年,沈宁继续安排顾氏和四婶儿切豆腐、晾豆腐,再把昨日晾的豆腐装进干净的装有稻草的坛子里发酵。

    沈宁和裴母再做一些素鸡和素烧鹅。

    傍晚裴父去接小鹤年的时候沈宁让他再邀请小少爷和阿鹏过来吃饭。

    对方来就来,不来也没关系。

    以前不随便邀请,是觉得自家寒酸,招待不起贵客,既然小少爷不在意这些,那自家还有什么介意的?

    就把他当阿年的好同窗走动呗。

    这位好同窗还是个孩子呢,远离父母先生,独自在异乡求学,作为好朋友的母亲,她当然要关心啊。

    果然小少爷又领着阿鹏来了,不过今儿他们是带了礼物来的。

    一条肉,一袋糯米,差不多有个十六七斤的样子。

    之所以带糯米,是因为小少爷在沈宁的账本上发现有一页待买物品,其中糯米被重点圈起来。

    这礼物送得也太可心了,沈宁都怀疑是不是阿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60-70(第8/42页)

    暗示过人家。

    那多不好意思啊。

    而且人家带的这礼物也太贵重了一些,这袋糯米差不多得90文了,一条肉也两斤多。

    今儿小少爷带来的礼物得有140多文了。

    这在乡下属实有些贵重了。

    毕竟在乡下给孩子过百日、新婚、给老人贺大寿、送葬仪这些比较隆重的人情,也不会送这么多。

    葬仪是最重的,五十文都顶天了。

    其他的十文二十文的就够了。

    还不是钱,而是送等价物。

    不过对于小少爷来说,可能这不算什么,保不齐人家还得挑挑拣拣怎么送才符合乡下人的习惯呢。

    所以沈宁只是心里惊讶一下,也没说出来,只是把这个人情账目记下。

    小少爷今儿是来跟小鹤年继续讨论怎么改良算筹的,他带了一兜子打眼儿的木珠子。

    用棋子改做的。

    阿鹏的手这两天都磨出血泡来了呢。

    裴父也给小鹤年磨木珠子,今儿还跟王木匠请教过。

    王木匠让他不用急,回头他帮忙做。

    别看木珠子不大,需要的手艺却很高,比做板凳、修农具可复杂得多。

    一般人还真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