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买匹马撑门面,爹娘果断拒绝了。
爹说马又贵又矫情还难伺候,买来贵,日常容易出意外,得有专门懂马的马夫伺候,饭量极大还挑食,比牛、骡子吃草都多,还得吃精细的草,还要吃豆饼等精饲料。
牛和骡子就好伺候了,饭量比马小,稻草、麦草、谷秸、豆秸都能吃呢。
阿鹏和阿恒那两匹马,一直都是阿鹏亲自照料的,否则可没有这么好。
看她这样,小少爷和阿年等人笑起来。
陈琦在旁边安静地看着,这个谢恒会是十五年后带领民间义士帮官兵共同抗击漠西骑兵的谢恒吗?
可那个谢恒是北谢领头人,一直生活在大庆与漠西漠南交界之地呀。
当年张公公被杀以后,他和珍珍被发卖,他被一个过路的戏班子买走,后来一路北上,戏班子受邀去西北安夏王府表演,他就被留在了王府。
在那里,听说了谢恒的名字。
都说他虽然没能参加科举,却满腹经纶,有状元之才,各地学子都跑去大同、雁门关等地找他请教学问。
那个在大同保卫战中死去,死后被满城百姓悼念的谢公子,是这个小小的谢恒吗?
晚饭时分小少爷便正式跟沈宁裴长青等人道别,他明天会回小谢庄,从那里和七奶奶安排的人一起去桃源渡口,然后坐船北上。
小珍珠很操心,“阿恒,往北河面会不会结冰呀?还能坐船吗?”
以前她不知道,现在有宫嬷嬷水嬷嬷这些京城来的,会给她讲北地风光,她才知道原来人家那边儿结冰能有两尺多厚!
我滴个乖乖,真是吓人!
咱这地方可没那么厉害,估计一尺都没,今年冬天都去河里量量。
小少爷笑道:“船来船往的河面结不下厚冰,还有人专门处理河面上的薄冰。坐船最重要的其实不是冰。”
小珍珠好奇道:“那是什么?有水贼抢劫吗?”
小少爷忍不住笑出声来,“不是不是,大运河上官家运粮船来来往往,没有水匪敢露面,是有些河流冬天是枯水季,不往大运河注入河水,加上泥沙沉淀淤堵,冬季河面太浅船只搁浅无法通行,只能等纤夫拉纤通过。”
小珍珠松口气,“那还好,只是等等也没有危险,而且你还能上岸逛逛吧?”
小少爷点头:“能的,来时我们跟着先生,沿途逛了很多地方。”
小珍珠又羡慕上了,扭头对沈宁和裴长青道:“娘、爹,咱们什么时候坐船去好远的地方呀?”
近处叫溜达,不要旅游。
沈宁:“那得看你爹呀,你爹要是努努力,考上秀才,就得去淮州府参加乡试,那就可以坐船啦。要是一使劲考上了举人,那回头就可以去京城参加会试,到时候你都可以跟着。”
家里有钱了,当然就可以趁此机会去旅游啦。
就是裴长青考试,备受煎熬,她和家人旅游似乎有点不大厚道。
果然桌下裴长青用他大长腿轻轻碰她,以示委屈。
小珍珠站起来,夹了一块卢锦新学的糖醋排骨,努力伸长胳膊给裴长青递过去,“爹,你努力呀,爹,你使劲呀!”
裴长青:“……”
他端起碗接过漏风小棉袄递过来的排骨,“嗯。”
卢锦和张顺坐在另一边儿看得很好玩儿,这家人真有意思每天跟看戏一样。
要是殿下在指定天天笑得肚子疼。
哎呀,好想殿下的,不知道殿下有没有想他们呀。
韩方默默扒饭,没想到一户看似普通寒酸的农家,做饭竟然如此美味!
这个糖醋排骨,肉香滋味儿足。
真好吃啊。
顾千里则一边吃饭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这一家子。
他已经非常肯定这家人确确实实与众不同。
裴长青和沈娘子以前没读过书,可是他们说话办事比很多读书人还讲究。
他们不像有些读书人那么死板不会变通,他们重情义,有原则有底线却不古板保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20-130(第7/42页)
他们不像有些商人那样圆滑、唯利是图,有着我要赚钱但是不为金钱拖累的洒脱和超然,他们可以在自己还缺钱的时候放慢赚钱的速度,带着村里人一起赚钱,甚至救助可怜老妇、扶助弱小孩童。
他们现在也算有钱,却从没想过穿金戴银、买马车摆阔撑门面,也没想过买丫头婆子使唤,甚至于家里多了四个小厮他们也没尊卑观念,一起上桌吃饭、一起说说笑笑。
对,他们没有别家的尊卑界限。
裴长青和沈娘子对公婆没有那种古板的敬老规矩,称呼、说话都很随意。
他们对孩子就更加随意,没有要求孩子立规矩,孩子可以随便跟他们说笑玩闹。
尤其珍珠这个女孩子。
裴长青夫妻俩对她没有任何约束,从未听见批评、斥责,都是夸奖、鼓励或者很平常的交谈。
她像男孩子一样跑跳、打架,没有女孩子样儿,不学女红厨艺,他们也不在意。
这在别人家是不可想象的。
另外他发现这俩人很平和,对其他老百姓非常敬畏的官啊、衙役什么的,他俩没有什么畏惧,甚至于说到皇帝他们也只是做出敬重的姿态,眼里依然没有畏惧。
他们对普通农户、贫苦人,也没有鄙视和嫌弃。
这给他一种这俩人有很强大背景,深不可测的感觉。
有底气才能做到这样平和,没有底气别说官员胥吏衙役,就是街头混混都能吓一哆嗦。
顾千里就觉得自己留下来是个非常正确的决断。
他可以观察到更多东西。
他相信陛下会对这些感兴趣的。
第二日吃过早饭,小少爷就跟沈宁一家道别。
阿年和珍珠要去给他送行,到镇上再把宝儿接上,否则宝儿会哇哇大哭的。
水嬷嬷对顾千里道:“大外甥,你跟着几个孩子看护一下。”
虽然孩子懂事,但是不能离开大人。
明儿三个孩子回来没大人护送可不行,她又信不过谢家人。
顾千里答应了。
上车的时候小少爷看陈琦站在那里,一直默默地看着他们。
犹豫了一下,他朝陈琦笑道:“陈琦,你要不要一起来?”
他带着陈琦出行,就等于向外界宣告陈琦是他的朋友,他已将陈琦纳入羽翼之下。
谁要伤害陈琦,就是和他为敌。
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孩子,别人未必会在意,却会在意他背后的萧先生、萧先生委托的成家以及他出身的谢家。
陈琦那日说的话让他很动容,小小年纪就要为母亲和姐姐打算,这是一个孝顺孩子。
将心比心,如果母亲和姐姐需要他如此,他也会毫不犹豫。
一个孝顺的人就不是坏人,即便陈琦看起来有些……奇怪,好像藏了巨大秘密的样子,但是不会伤害阿年他们。
而且他们一大早就过来,不就是为了给他送行么?
陈琦还没如何,谭秀感动得要哭了。
小少爷真是个善良又温柔的孩子啊,不嫌弃她,愿意跟她阿琦做朋友了。
这,这是阿琦天大的造化。
陈琦犹豫一下,“可以吗?”
小珍珠探头催道:“阿恒都邀请你啦,快点上来!”
陈琦便上前一步,忍不住唇角勾起,笑了笑,伸手抓着车辕。
阿鹏抬手就给他直接送上去。
陈琦脸颊红了,“谢谢。”
陈玉箫也摆摆手,忍着害羞,道:“阿恒,一路平安。”
小少爷朝她微微颔首,“谢谢。”
小珍珠坐在车辕上,“师兄师兄,咱俩一起赶车,我要学赶车!”
一行人骑马坐车离去,裴母又十分舍不得,“是我给自己脸上贴金了,我都觉得阿恒是咱家孩子了。”
水嬷嬷笑道:“没事,小少爷不说过完年就回来嘛。”
裴母:“我就怕他回家也不开心,过年也不舒服,还不如搁咱家呢。”
但凡家里舒服,谁家孩子会八岁就常年一个人在外过活?
虽然有萧先生和阿鹏,可他爹娘爷奶就不担心吗?
不说珍珠和阿年,就是成业宝珠她也舍不得啊。
谭秀抹着眼泪对沈宁道:“阿宁呀,真是托你们的福,我们阿琦不会再一个人关屋里了。”
她是一个妾室,别家正头娘子都不爱和她来往,顶多和别的妾打交道。
可那些妾不是攀比吃穿首饰就是交流怎么打压要爬床的丫头、怎么压过别的妾室甚至正头娘子,哪有正儿八经地交往?
最初交流怎么讨老头子欢心的时候她还去两次,后来就拉倒了。
而阿琦遭哥哥们嫌弃,家里也没人真心和他玩儿。
只有她和玉箫能陪着他。
可娘和姐姐终究代替不了朋友。
现在看阿恒肯接纳他,谭秀真是喜极而泣。
尤其还是出身名门的贵公子,他接纳阿琦,等于给阿琦上了一层保护,陈老大几个都不敢随便欺负他。
沈宁挽着谭秀的胳膊,笑道:“谭姐,这是孩子们的缘分,他们合得来。”
她俩刚要携手往作坊去,后面裴长青深吸一口气,“阿宁,不说陪我看书吗?”
陈琦走了,没人陪他背书,一个人背书很无聊的。
关键这段时间他天天背书、看释义、分析,真的很枯燥。
再这样下去感觉要厌学了,需要媳妇儿安慰。
沈宁回头嗔他,咋恁不害臊呢,她去作坊转一圈就回来,不能等她回来嘛。
让人笑话她。
谭秀胳膊都在抖,指定忍笑忍得辛苦。
谭秀松开她,笑道:“你去读书,我去作坊转转。”
只要阿琦能跟着阿年他们读书,别说给沈宁做助理,做丫头她都乐意。
现在米粉院儿那边儿又搭了一片棚子,安了三口锅灶,三个石臼。
旁边的石磨更是不停地轰隆隆地磨浆子,淡黄色的米浆子哗啦啦地落在的大木盆里,而另一边控水的米粉团好了,工人们又开始揉面、捶打,分团上锅蒸煮,忙得有条不紊。
看到谭秀过来,他们纷纷跟她打招呼。
谭秀笑吟吟的,“大家伙儿辛苦啦,冷的话就换换手。”
烧火的守着灶膛,热乎很多。
众人笑道:“干活儿呢,不冷。”
不管推磨的还是揉面的、压粉的,都一直在活动,而且热气腾腾的,真不冷。
沈宁盘腿坐在炕上,给裴长青检查背诵。
裴长青:“累了,歇会儿。”
他抓住她的手,爱不释手地揉捏,这里有个茧子,麻酥酥的,那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20-130(第8/42页)
沈宁拍了他的手一下,正色道:“裴总,辛苦两三年,幸福一辈子呀。”
裴长青:“阿宁,我觉得你女扮男装去考试,比我更容易。”
阿宁是文科生,还是对口专业,学起来事半功倍呀。
就这些日子,沈宁抽空过来和他一起看书背书,她也背了一些,而且她还能翻译那些释义呢。
他若是有不懂的,她就用通俗的话给他翻译一下。
如此他倒是记忆深刻,能直接将那段文言文记住。
在他看来,沈宁学两年就能去考秀才了,他估计得三年四年。
也可能考不上,还得五年六年。
背得越多,就觉得越难,很可能考不上,让阿宁和家人失望。
要是考数理化,那他绝对没问题,即便毕业多年他依然很能打的。
沈宁知道他这是压力大,有点焦虑,便给他减压,“你以后早上背书,上午背一节课然后设计园子吧。等咱有钱了,你给咱家盖个大院子,也有花园绿化啥的,还要两间地下室。下午再背一节,然后把你们数理化的重要公式写下来,别以后年纪大再给忘了,你写我帮你整理。”
裴长青抱住她的腰,“媳妇儿,你真好。”
沈宁小声道:“我每天过来陪你读书,把四书翻翻熟,说不定回头能帮你押题呢。我告诉你,我以前考试历史政治押题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