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册子往后翻了几页,很快找到了诸葛正我口中的神□□签条处。疑问道:“为何你会觉得它是异常?”
诸葛正我道:“神□□因射程较远,一直都是我大宋军中攻城必备的配套□□。但又因它的制式,以至于单人也能够使用,与神□□起报战损损毁的还有一批专门配套的铁骨立锥箭簇。而那批箭簇上面都刻着大宋虎卉营军中印记。”
赵霁没有听懂其中诸葛正我其中深意,合上手中册子,神态认真地看着诸葛正我:“看来,诸葛将军已经猜出贼人暗杀崔明的原因了。”
诸葛正我点头道:“神□□除了攻城,还因着它的远射程广受我宋朝斥候的热爱,是刺杀的热门直选。而一同丢失的箭簇上又有我大宋的标记。”
刺杀……?
赵霁突然被点醒。
这是要偷他宋朝的标记物器去暗杀,来个栽赃嫁祸!
心真脏。
现如今最大的嫌疑人是西夏。
宋朝西临西域,北靠辽和西夏,东和高丽毗邻,南边还有大理。
嫌疑人黑心西夏,暗地里搞去他大宋的武器。只要拿着这武器,随便在西域各国,辽,高丽,大理里面挑个高层领导人暗杀。
都不一定要成功,只需他们派出去的刺客能把箭射出去,且被人发现,那这黑锅大宋就背在背上甩都甩不脱了。
赵霁拍案而起。
跑到朕的国都,杀了朕的崔明,偷了朕的武器,还想栽赃嫁祸朕?
想什么呢?你们怎么不上天!
第45章
赵霁越想越气, 伸手捅小同子:“你去把所有交上来的文卷即刻送往旁边中书省。顺便传朕口谕,在明日早朝大朝会之前,朕要礼部草拟好一份可行决策。针对此次军械库丢失神,弓, 弩, 所有相关人员, 包括报批和复核官员一律严惩不贷!”
西夏现在只是‘重要犯罪嫌疑人’而不是确切的罪犯。赵霁除了已经买到的消息说明了白驼山唯一有交集的就只有西夏。其他并没有确切证据。
这就导致他现在有些尴尬。因为哪怕赵霁现在就发个檄文去找西夏兴师问罪,都害怕西夏不要脸死不承认。
兹事体大,外交方面的东西最好还是明天大朝会群策群力一起讨论。
解决完外交和体制内问题,赵霁接下来就磨刀霍霍向叛徒。对着诸葛正我道“即日起全城提高戒备等级,把你调查的东西给赵谦一份,朕这就下旨通知开封府配合你全面封锁开封。你带着朕的圣旨丢给赵谦去。叫他加派人手。全开封外城羽林卫和开封府一同配合, 掘地三尺也要把林仙儿抓出来。”
钱叶帮和项莨绸就把刀子,是没有大脑的工具人。
但作为宋人的林仙儿在几乎全部知情的情况下,不仅配合敌国潜入开封,还主动杀了开封官员盗取大宋兵器,更有甚者在开封当街派人追杀项莨绸杀人灭口。
谁给她的胆子如此藐视朝廷?
这群江湖人真当朕和朝廷不存在呢!
她这种程度的叛国罪不可恕,绝对够她死上一百次的了。
赵霁气得头发都又要掉了。恨不得立刻揪出林仙儿来,把她头给揪掉。
什么江湖第一美女。
江湖上美女多着呢, 美女就可以叛国?一张脸蛋而已, 除了能对个别色欲熏心的酒色之徒能起点作用,剩下根本毫无用处。更绝无可能成为她的免死金牌。
“若是抓住林仙儿, 直接押回开封府审。审完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严惩不贷。若抓捕过程遇到抵抗,给朕就地格杀。”
诸葛正我肃然接旨:“是,臣即刻通知下去,通缉林仙儿。”
但林仙儿虽是标准土生土长的宋人, 但林仙儿再背后的那股势力就……
“那白驼山那边——”
西域形势复杂各国林立,白驼山有自己的独立财政,加之门派弟子个个武功高强,外门弟子众多。几乎就是个国中国了。
赵霁怒火中烧,豪言壮语:“白驼山也跑不了!朕誓必生擒欧阳锋欧阳烈两兄弟,叫他们去大宋监狱里吃牢饭!”
出完这口气,赵霁想了想‘五绝’名号,稍稍怂了一下,自己给自己找补:“你出宫后顺便快些催催礼部兵部,把擂台赛和武艺考校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 40-50(第7/16页)
同准备好,全军下达通知。最晚后日就进行。顺便差人去江南找名为黄药师的年轻人急招入宫,另外差人去大理请段王爷来开封做客。”
欧阳锋已经有些难搞了。继承着白驼山所有一脉单传武学的欧阳烈很可能更加难搞。
赵霁愁到头秃。
天降四大神捕对于现在的赵霁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根本不够用呀。
圣令下达后,迅速传到了文德殿旁边的中书省。二府再次求见陛下求问详细事宜。
赵霁本想直接撸着袖子上阵,给蔡卞他们讲讲那些臭不要脸的敌国奸细到底是怎么和大宋叛徒狼狈为奸,沆瀣一气,来祸害朝廷的。
可偏巧他早上差人找的道士找来了。
更偏巧,一下来了三个。
赵霁在听到其中一个人名之后,就立刻什么都顾不得了。他把几乎全程参与过的追命,扔给二府和中书省在值官员汇报案件调查情况和调查进度。
自己则撩起龙袍就要往门口跑。
小跑了几步,突然回过味来。宋可能已经曹操那种不穿鞋就跑出去拉人家小手那一套了。他这么直愣愣冲出去,怕是会把他吓坏。
于是蹭蹭蹭跑回龙椅,一脸期待地搓搓手,然后双手放在膝盖,乖巧地坐在龙椅上,清清喉咙,柔声细语地对着小同子道:“快把三位道长请来吧。”
小同子敢对天发誓,他伺候陛下这么久,却从没有见到过态度这么温柔殷切的陛下。
被陛下这种情绪带动,小同子也对来的那三个道士有了强烈的好奇。于是加快步伐走出大殿,小跑了一小段路,来到了等传召的宫门口。
门口站着三个道士,三个人从左至右看去。
第一个道士一袭标准的道士长袍,手拿标准的道士三件套,衣袖上绣着一个大大的八卦。小同子认得此人,正是著名道长刘混康道长。一直在开封都颇有威望,在道法上也很有建树。先帝和过世的几个王爷也经常会问道于这位道长。算是全大宋的道教名人。
第二个道长相比于刘混康道长,籍籍无名了些。最起码小同子是没认出这位道长。只见他穿了一身麻布的短打道袍,背后背着一个巨大的包裹。包裹的一角露出些朱砂。看起来应是在炼丹方面有些心得。
这第三位道长便更加普通了。只见他穿着青灰色的朴素道袍,头上简单插了一个青色道簪。明明是冬天却穿着一双看起来应该是缝补过的单鞋。外貌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的样子,没有蓄须,虽是一副好样貌,但和刘混康道长的仙风道骨一比,这第三位道长更像是个饱经风霜血雨的军人,而不像道士。
小同子只匆匆扫了三个人一眼。
立刻就觉得能让陛下如此期待的,肯定是刘混康道长无疑了。
于是殷切地对着那刘混康笑道:“刘道长好。”
刘混康朝小同子见了个礼。
小同子侧身对着三人道:“陛下已经在等着了,请三位道长跟我来。”
文德殿皇椅上。
赵霁满心忐忑,心跳加速。
上一次他这么心跳失速还是上辈子的高中时期。
当时他暗恋同篮球队的那个校草级别的队友,那天他们打完球,他刚喝了两口水,那人就在他背后拍了他一下,要他手里已经喝过的水瓶。
水瓶递出去的瞬间,对方的拇指擦过赵霁食指的骨节。
赵霁的食指就从那个瞬间开始,整整烫了三天。哪怕之后的很长时间,每每赵霁一想起来,都能感觉到食指的皮肤传递给他的不同寻常的温度。
但总归暗恋就是暗恋。
那时的赵霁对自己和生活有很清醒的认知。
加上当时的人们对小弯钩的态度并没有像十年后那么包容。赵霁也不想自己的生活产生太大波澜。更何况那队友每天放学都有一群女生簇拥,想来一个天然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对小弯钩有什么兴趣。
赵霁不想一时冲动导致自己生活变成一团乱麻,在发现自己的心跳在面对那位的时候已经救都救不回来了之后,就主动和对方拉开了距离。
两人一直做朋友也不错,就算后来那男生发现了赵霁的疏远,主动来询问过赵霁,但赵霁都以学习为由搪塞过去了。之后更是为了圆慌,主动退出了篮球队。虽然退出球队以后也没怎么好好学习,但总归不在同个班级的两人自那之后交集少了很多,两个人也渐行渐远了。
但是!
赵霁发誓,他现在心跳速度根本就不亚于当年初恋喝他水瓶,蹭他食指的时候!
他都不知道。原来等一个人还能等出初恋的感觉来。
在赵霁焦急的等待中,小同子进来了!身后带进来了三个道士。
第一眼,赵霁就认出了他期待的那个人。
如果是这个名字的话,也只能是他。
三个道士依次对赵霁行礼。
一直到第三个人行礼自我介绍的时候,赵霁如愿听到了想听的内容:“贫道全真派,王重阳。”!!!
此处!应该有掌声!!
全真派王重阳!竟然真的是大名鼎鼎的中神通王重阳!
五绝里面,赵霁最最没有报希望的就是王重阳。
主要是王重阳虽然最强,但是也路子最野。
当过兵,上过战场,自己拉过队伍,退伍就进了活死人墓,出来后就当了道士。
这种跨越幅度超大的职业范围让赵霁根本无从下令。
他要是让人撒开往在军中找,万一王重阳已经出家了呢?
他要是让手下人全天下撒开网去找王重阳。万一找出来一堆重名呢?
结果最没报希望的人竟然自己主动蹦跶到他眼前来了。
妈呀!这到底是什么神仙中神通,竟然能直接解了朕的燃眉之急。
朕有王重阳在,就!问!还!有!谁!
朕这就杀上白驼山,生擒欧阳锋欧阳烈,统统抓起来,扔到天牢里面去。
第46章
御前的这三位道长均都有各自的来头。
刘混康道长自不必多说, 先帝在位是就经常是先帝的座上宾,经常被请进宫来。赵霁今早嘱咐人找几位道长进宫之后,礼部的人快马加鞭立刻就联系了刘混康。
第二位,则是开封内比较有名的炼丹道士。
昨日天狗食日的情形太吓人, 当日开封不少居民就因天狗食日惊厥过去。众所周知, 炼丹修道的道士们手里的药, 除了那些用朱砂水银炼的,吃了真能加快修仙仙途,送人早去面见祖宗的。
其他药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这位道长也是生了付热心肠,在此时机非但没有把药囤积起来炒价格,反而还把自己炼的一些个安神丹按成本价特价甩卖。
于是此道长一夜成名,迅速火遍了开封。
一夜成名的道士就被这么开封府想急着立功, 好让赵霁放过他的废物小点心赵谦,打包给送过来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 40-50(第8/16页)
而三位中,就数王重阳的故事最玄幻。说到他的进宫历程,就不得不提到苏轼。挺早以前,苏轼被章惇章怼怼贬官去了南边,在路上的时候遇到了劫匪。正好碰上从军伍里退出来的王重阳。王重阳在危难之际,顺手就把苏轼给救了。
苏轼对此感激涕零, 正巧王重阳也打算向南, 两人结伴走了一小段。期间迅速打得火热,成为知己。
三个月前, 苏轼被调遣归京, 结束了他的贬谪生涯。赵霁登基以后又发现苏大人已经老大不小了,没敢真放肆使唤他。就给他挪了个文渊阁的轻差。在文渊阁意气风发一展抱负的苏大人当即就修书一封给他曾经的知己王重阳,问他愿不愿意来领略一下开封的风土人情。
盛情难却之下,王重阳就过来了。
机缘巧合, 他在和苏轼一同湖边赏景的时候碰到了王侁。
王侁这人,男女关系混乱,为官也不怎么清廉。但偏偏是个货真价实的文艺男青年。
那家伙,平时和苏轼老能聊了。都能一起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再者,大宋这时候文官都挺流行逛花楼的。文采风流,那不逛逛怎么能风流得起来。苏大人也是个文官,对王侁的男女关系还真的并没有太过介意。
苏轼见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