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那皇后说不准就是个妖怪。”毕竟哪有人会生出个狸猫呢。
皇后若是倒台,自家娘娘就是未来的皇后娘娘。
这么一想, 小丫鬟不由地从心底高兴起来。
这可太棒了。整个后宫只有自家娘娘生了孩子, 而且还是皇子。
啪——
侍女正畅想未来,却被郭春兰狠狠扇了一巴掌。
“快, 扶我起来, 我要去皇后寝宫。”
侍女被郭春兰打了一巴掌,委屈的情绪要大于愤怒,嗫喏着“娘娘,您身体还没有恢复, 不宜走动。”
“瞎想什么?”郭春兰的脑子前所未有地清醒。
甚至,怀孕时候轻微的积水也已经被倒掉了。
“不走动,那我日后怕不是都没有命走动了!”
“呸呸呸。”侍女一边扶着郭春兰,一边嘴里呸了几句“这话听着就晦气。娘娘,您多受宠啊,您和皇后那个妖妇同时生产,皇上选择了来您这里,而且还叫了开封府尹呢,可见对您的重视程度。”
郭春兰的脸都白了:“开封府尹?那个传说中的黑炭?”
“是啊。”
完了完了。
郭春兰心底一慌。
一下就想到了几天前,她不小心说漏嘴,说出曾看到徐选侍去到前殿时候,陛下的追问,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 130-140(第3/16页)
和陛下眼中的失望。
身边扶着她的侍女还要说些什么,被郭春兰又是一巴掌:“别让我听到你口中任何侮辱皇后的话!”
侍女连着被打,虽说不敢再明目张胆地说,却因委屈而小声逼逼:“人怎么能生出狸猫呢?不是妖妇又是什么。”
是啊。
郭春兰秀气的手指甲狠狠插,进手心的肉里。
人怎么可能生出狸猫呢?
她和皇后呆在同一个屋檐下,若是皇后是妖非人,前几年何至于过得那么凄惨!
皇后不是妖怪,那她的孩子,怕不是被人换了。
而放眼整个后宫,谁会去换皇后的孩子?
郭春兰喉咙发涩。
完了。她完了。
百口莫辩。
陛下今日来这里,并不是盛宠,而是怀疑,开封府尹也伴君左右就是最好的作证!
她生产之前,怀疑她的陛下明明给过她机会。
在她说漏嘴的时候,陛下问过她。
在她院子里的女修冲撞了皇后的时候,陛下也问过她。
是她自己脑子进了水,什么都不说!
郭春兰挣扎着要出去。
而赵霁也已经到了皇后的居所。
皇后已经晕了,枕边的襁褓里包着个气息微弱的幼猫。
赵霁对着身边的人道:“去把那猫抱出去埋了。”
这猫若是不处理,那相当于坐实了皇后生下狸猫,是妖怪的传言。
看小同子上前抱猫,赵霁铁青着脸看跪在地上浑身颤抖的侍女:“到底怎么回事?”
那侍女受到了不小的惊吓,说话前言不搭后语。
在场众人听了许久,才听懂。
皇后第二次阵痛之后,还是没有动静。
太医看了一眼,说宫,口,开得不够大,要侍女去熬吊命的药。
侍女在小厨房熬药,片刻小同子就去找她,说陈才人带来了一株人参,要一起加到药里。
待她熬药回来,就看着徐选侍站在皇后的床边,怀里抱着个东西。
正巧一道闪电劈下来,侍女清晰地看到徐选侍怀里抱着的,竟然是一只猫!
侍女吓傻了,而徐选侍和陈才人却打了起来。
徐选侍要摔死那畜生,悄悄处理,对外宣称皇后生了死胎,而陈才人却想保住那畜生。
二人争执,引来了更多的人。
眼看事情不可控制,陈才人才摆脱小同子去叫了皇上。
赵霁听着这魔幻的叙述过程,捏了捏眉心。
“太医呢?”
在场众人才惊醒。
对啊,太医怎么不见了。
包拯和公孙策加上赵霁,这三个不信鬼神三人组很快就发现了这故事中筛子一样多的漏洞。
接生的太医怎么没了?
徐选侍她小小一个被带进来的陪嫁选侍,怎么敢跟才人争执?
最重要的是,她们人呢?
仿佛她们的任务就是吵架吸引来更多的证人,坐实了皇后所生是狸猫这件事情本身。
三个问题之后,有人回答:“同公公久去不回,陈才人和徐选侍也带人出去请陛下了。”
请?去哪里请?郭妃哪里?那她二人没有找到皇上又为何不回来?
这些问题产生的一瞬间,就有了答案。
因为后苑,郭春兰所在的小院方向突然之间火光冲天!
这么大的雨,这火能起来,想必火里掺了不少东西。那轻易便也不会被雨水浇灭。
赵霁脸色十分难看。
最后冷笑一声,直接下令:“把郭春兰软禁起来,郭氏一族全部打入大牢听凭处理。”
若是一般帝王,肯定是打杀狸猫,再撤掉后位,把皇后打入冷宫。这才算是正规操作。毕竟这世道天命神授。不管是‘皇后是妖怪生了个狸猫’,还是‘皇后跟皇上生了个狸猫’这流言一旦流传出去,帝位必受质疑。
但他赵霁是谁?
他是登基没几个月就是天狗食日的赵霁!罪己诏又不是没写过,能有什么?
还能怕他个鬼鬼神神?!
朕没有错,皇后也没有错。凭什么要朕像见不得人一样把这事悄悄压下去?
想用鬼神来弄朕?
你就看朕能不能把事情闹大,把这些隐藏在暗处的庵臜揪出来!
皇后出了问题,郭春兰首当其冲。
赵霁看在和郭春兰合作愉快,郭春兰也识时务的份上,多给了她很多次的机会,让她解释。
既然她那些时候不愿意解释,那就直接去吃牢饭,事情已经发生,那她也不用再解释了。
派出去的人还没动,外面就通报郭妃求见。
赵霁原以为郭春兰是来落井下石的,抱着手臂等她自投罗网。
却不料郭春兰进门之后直接就跪在了地上。
她刚生产完,肚子还没有消下去,巨大的肚子给她的动作处处设限。但是她非但没有因为这虚弱的身体而引以为资本,反而咬牙硬撑着,磕头求道:“皇后和臣妾是被奸人陷害,求皇上饶命。”
郭春兰的举动实在是太出乎赵霁预料了。
赵霁虚起眼睛:“你知道你在说什么?”
郭春兰使劲点头:“臣妾是被人陷害!”
赵霁:“你说来听听。”
郭春兰:“天狗食日之后,臣妾想在宫中祈福,就去找了那两位苦修妖道,那两名妖道说自己苦修,祈福,不止能够镇住天狗食日的恶,还能够帮朱镇方完成心愿。臣妾当时已经有了身孕,一心想要小皇子,有些魔怔了,就听信了她们的话。她们说需要单独的院子,祈福七七四十九天,期间除了水,七天提供一小碗竹米即可。”
这么一介绍,确实符合苦修苦行。
郭春兰又道:“第一个七日之后,臣妾去看她们,发现二位道长七天未吃一口,却精神奕奕,心里就信了几分。之后,她们又说臣妾若想确保生出来的是个皇子,就须得在木日水时,去陛下寝宫把一张纸符贴在陛下日常起居的座椅之下。”
听到这里,赵霁使了个颜色。
一个小太监悄悄离开,去确认自己座椅上是否有纸符。
如果是真的,那也能解释沙曼去找陆小凤的时候,为什么会被郭春兰看到。
因为那时郭春兰她本来的目的地也是前殿。
郭春兰:“之后每七天,臣妾去一次,但是妖道的身体状况时好时坏。最后,就在前几天,臣妾去看她们的时候,她们要做一场法事,但是那法事进行到一半,皇后就来了,接着皇后娘娘不止为何惊叫一声昏了过去。那法事便没有完成。但现在想来,那两个妖道的那场突然的法事,定是为了针对皇后娘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 130-140(第4/16页)
皇后晕倒疑似碰瓷的原因也找到了。
郭春兰所有叙述的过程,在赵霁听来,都合情合理。
所有时间线也都能够严丝合缝对上。
但若是赵霁真的相信了郭春兰所有的话,那皇后生下狸猫的罪名谁来承担?
孩子是妖道换的,妖道坏事做尽,被天雷惩罚,被烧死在了郭春兰的后院?
皇后是无辜的,郭春兰是无辜的,就……死人背锅呗?
第133章
活着的全是好人, 坏蛋全都死了。
这种结果本身才是最荒唐的。
赵霁沉默不语。
谁也不知道皇上在想些什么,也没有人敢揣度圣意。陛下闭口不言,那周围人连大气都不敢喘。
郭春兰跪在地上,衣服湿透却也不上许多, 任凭汗湿粘腻地沾在身上, 湿漉漉的头发也狼狈地贴在脸颊却也动都不敢动一下。
就在这死一般的寂静中, 太后来了。
听着太后驾到的通传,赵霁抛下这死寂的一屋人,压抑着即将爆发的怒火,强打微笑扭头出门去接老太太。
在雨中迎着向太后伸出手去,然后接了个寂寞。
面对出来接她的赵霁,向太后的白眼压根连隐藏这种表面功夫都不做了。
这个一心想要退休的老太太偏偏总能在熟睡的深夜被薅起来, 是个人都忍不了。
赵霁这皇帝怎么这么多事!而且都是发生在晚上。你不睡觉,老身一个老人家也不用休息的吗?好气,可竟然还要保持风度。
向太后没搭理他,在赵霁的预料之中,没有尴尬,很自然地把手缩了回来,紧跟在太后后面半步的距离回宫。
作为风暴中心的皇后还在昏睡。
许是身体累到了极致, 精神上又遭到了打击, 这么嘈杂的环境都没能让皇后醒来睁开眼睛。不过不用面对这些污糟的事情,对她而言也是幸事。
太后过来, 是听到皇后生了个妖怪, 霍乱后宫,甚至影响到了刚生完孩子的贵妃,引得贵妃寝宫着火,过来肃清后宫兴师问罪的。
进门却看到皇后好端端躺在床上, 而作为苦主的贵妃却跪在地上。
于是眼皮一抬,声音虽懒洋洋地,却带着皇室独有的气场威压:“皇上,这到底是怎么了?”
赵霁一想到要解释就嘴巴发涩。
也不好说自己和诸葛正我商量半天,专门放了个线索想把藏在暗处的宫九和宫九最后的布置印出来一网打尽,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件事。
只得尽量简短地把事情经过叙述一遍。
可只是听赵霁这么舍去乱七八糟的细枝末节的简短叙述,太后都要摔东西了。
向太后怒道:“那妖道当时就该直接关起来扔到刑部,皇上好大的胸怀,明知有问题还要留在郭妃身边?”
扔刑部也不行啊!
赵霁苦着脸。把人扔到刑部,结果还没审出来什么就被灭口的桥段电视剧都快演烂了。而且原随云就死在被关押的牢里。赵霁得多不长脑子才会把人往这种杀人灭口的最佳地点扔?
可这话怎么跟太后说?
说不了。
于是皇帝陛下面对太后的怒火只能沉默。很是隐忍了。
向太后也没有非要赵霁一个承诺,发完火之后,目光冷冷瞥着郭春兰:“老身听到些后宫的风言风语,其中不少是关于你的。郭妃,我看是这宫中的日子太好让你忘了你是如何出现在这宫里的!”
这话有些重了。
人都是有记忆的,大家都知道,郭春兰当初是被太后赏给赵霁的一个玩意儿。
背后是个世家隔了不知道多少支的旁支,父族母族皆没有太大势力。
太后这话分明就是有点指摘郭春兰的背景。
郭春兰被这么揭短没有太多反应,只瑟缩在地上,头低垂在胸口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