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40-15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nbsp;  马上科举在即,如果弟弟在其中拔得头筹,那她整个张家不就立刻可以鱼跃龙门?

    想法是美妙的,现实也是万分残酷的。

    张艺伟的天赋有限,能够考取进士已经算是侥幸,他心里更明白自己不可能在这次考试中又任何成绩,但奈何在家中被母亲逼迫,长姐又在开封生活地不错可以投奔,这才来到东京。

    张慧芝和张艺伟长谈之后,张艺伟把自己的情况一五一十据实相告。

    两姐弟这番谈话之后,张慧芝也死了这份心。

    谁想到科举之前峰回路转,当时郭妃娘娘身边的侍女过来叫她带话给魏国公夫人的时候,她就觉得有些奇怪。

    留了个心眼,把这事告诉了曾布,曾布发现试题之后,就着手安排。安排过后,当天夜里,难耐喜悦的心情,跟她说了那么几句。张慧芝听在心里,便在第二天去偷偷见了弟弟,将那三个试题口述给了弟弟。

    张艺伟得到试题,心里又喜又急。

    他自己文字功底确实不够,就算得了试题,他也只是比别人多了一天的准备时间。但天赋问题,可不是一天就能够弥补过来的。

    但若要他真的去找个人代笔,那首先,代笔的人到底文笔如何,是不是那人所写论述就一定能高中。这是个未知数。

    且如果他真的找人代笔,那等科举当天,他提前得知试题的事情也会被暴露。

    偏……

    巧,也就是这么巧。

    张艺伟就住在叶未央隔壁,隔壁叶未央是个书痴,平日看书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经常因为突然的有感而发就洋洋洒洒写出许多文章。

    这写的数量多到什么地步呢?

    多到了自己写完了,自己的房间摆不开,就扔到了走廊去,或者随手一摞放在床下生灰。

    张艺伟左思右想,突然灵光一闪。

    叶未央所写文章思想独到,文章精妙。而且他平日所写射猎即广,他完全可以趁着叶未央不在的时候,偷偷去他房间,对着这个题目,从他无数的文章里面,找到最切合主题的文章。

    张艺伟这种做法,按照现代人的思想,就好比是高考被英语的万能模板。

    也巧了,还真的让张艺伟从成堆成堆的被叶未央随意丢弃的纸张里面,正正好好找到了三个切合张慧芝给他写的题目的类似文章。

    张艺伟站在叶未央的房间,看过之后,也忍不住赞叹此文章确实妙极,如果放在他身上,他便是再学上三十年,怕也写不出如此文章。

    叶未央对此毫无所觉。

    甚至,出门闲逛一趟,回去的时候,还被客栈老板带着笑意地警告了一番:“客官,已经有许多人投诉过了,说您写的东西确实有些过于多和碍事了。小店小本经营,请您多多谅解,再说,如此多的纸张堆在路边,一不小心落上火星,万一走水,对您的安全也是隐患,不是吗?”

    恩?

    叶未央知老板说的都是真的,但是就这么把东西收回来,总觉得不是事儿,犟脾气上来,二话不说,收拾好东西就要走。

    可整个开封大部分客栈都早就住满了,哪里还有空的房间来给他住!

    所以这读书人带着一堆不能换钱的废纸,兜兜转转问了许多人,最终找去了丐帮聚集的破庙。

    看了一圈破庙的环境,忍不住内心悲愤,就点火,把自己写的这些文章全都烧掉了。

    黄药师从房檐上飞下来的时候,他正烧得入神,被黄药师的那一声吓了一大跳。反应过来,哪怕是因为自己幼稚才烧东西,也要把装13贯彻到底,冷冷淡淡地说道:“无用了。”

    也恰好是他这态度,引起了黄药师的注意。事后,若不是有黄药师作为人证,那文章他也是才写过没多久还有印象,才恰好能自证清白。

    如果要是没有这么多巧合,黄药师不是恰好看到的他的这篇,他又自己犯蠢亲自把所有证据都给烧了。那今年科举他就算回家,也肯定会懊恼郁郁。

    包拯理清楚这其中关联,就又提审了已经把事情全都交代了一遍的张慧芝。

    张惠芝被提进来的时候,看身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 140-150(第7/17页)

    还不错,想来也没有在牢房中受到太多苦楚。只不过身体无碍不代表精神无碍。一天之内东窗事发,从天堂到地狱的落差让她的表情有些灰败。

    加上在里面受了些惊吓。神情都不对了。

    初时被抓进来的时候她还想着曾布会来救她。

    可等来等去,只等来一个人,鬼鬼祟祟地塞给了她一个白瓷的瓶子。嘱咐她一句:“你吃了它,就会假死,到时候大人会在外面找人来接你出去,换个地方从新生活。”

    张慧芝拿着瓷瓶,犹犹豫豫始终不敢吃。

    就忍着恶心,抓了个牢房的老鼠,硬把药塞了进去。

    老鼠吃了药之后,没一盏茶的时间,就吐着白沫蹬腿了。

    张惠芝守着老鼠等了一晚上,也没见那老鼠恢复,到了后来,甚至老鼠本身凉透之后都僵硬了。

    这药,吃了会死是真的,醒来是不可能的。假死纯属扯谎。

    张惠芝也再也不敢把希望寄托在曾布身上了。

    这次提审,问什么就说什么。

    所以包拯的审问进度条一下就拉满了。

    包拯把事件大体都问过一遍之后,突然想到了一些细节,追问:“那你到底是怎么确定来叫你带话给魏国夫人的人就是郭妃的侍女?”

    张慧芝:“我认得她。”

    一个后妃总共就那么几个侍女,自然是认识的。

    偏偏这样就说不通了。

    郭妃在问话的时候,可是一口咬定她没有找人专门去带话。

    那张慧芝却在这里十分肯定她认得并确定其中有郭妃的侍女参与。

    包拯:“那你还有其他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吗?或者比较特别,比较离奇的事情。”

    张慧芝听到特别两个字,皱眉。

    看那表情像是有话要说,犹犹豫豫地开口:“有一件事情……但是我不知道那到底是不是我看错了……许是我看错了吧。”

    包拯专属破案的那根弦被啪地一声绷紧:“有什么?不管到底是不是看错了,你都告于本官!”

    张慧芝道:“我把贵妃召见魏国公夫人,并且给了她一个物品的事情告诉曾大人之后回宫,正巧看到郭妃身边的那个侍女。本来也没有太过在意,只是瞥了一眼她似乎是朝着皇后寝宫那边而去。但是那方向是个死胡同。以前是能够通行的,但是皇后身体不太好之后,说是那边那条路漏气,风水不好,找人把门锁给落了。我以为她不常从那边走,不知道,左思右想还是想要去提醒一下。”

    但是我跟过去之后,那边却没有人了。

    “你的意思是说,你亲眼看到一个人走到无人之处,便消失了?”

    第144章

    包拯的第六感告诉他, 张惠芝漫不经心地交代的这个看似灵异的事件,极有可能是整个案件最关键的点。

    于是在差人把张惠芝送回去之后,随即便站了起来。

    “大人。”展昭看包拯站起来,也跟着站起来:“您休息吧。期限只有三天, 但是今天从清晨到现在, 你一口吃的都没来得及吃, 我刚叫人准备了点吃的。您吃一口。”

    包拯摆手拒绝,看了看外面:“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展昭:“酉时左右,刚刚我去厨房的时候,听到了更响声。”

    夏天的白天总是更加长一些,此时的天还没有太黑,但是开封酉时之后, 过不了多久,天空就会迅速黑暗下来。

    包拯:“来不及了,回来再吃,展护卫有劳你再陪我进一趟宫。我去查些东西。”

    全程协助包拯的那个小公公在陛下差遣之后,就一直陪在包拯身边,此时听包拯说,连忙道:“包大人, 再过半个时辰, 宫内就要落锁,哪怕圣上给您畅通无阻的权限, 但是也交代了, 不可打扰向太后。”

    就是说,能够探查的时间就还有半个时辰了。

    包拯谢过这个小太监,和展昭迅速动身。

    张惠芝叙述的那个路口非常具体,两人给带路的小太监一形容, 他就立刻知道那条被皇后关闭的死胡同到底在那里。

    进宫之后,带着二人径直往那里而去,一边走,一边絮絮叨叨:“这条路,平日很少有人走的。”

    包拯:“为何?”

    那小太监道:“因着这地方算是从皇后寝宫院后门去往那位郭妃的必经之处。”

    郭春兰进宫之后,不知道怎么了,平日里对其他女眷都非常具有正妻大度的皇后却越来越对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郭春兰在端王府的时候,当时还没过受宠期,很是横行了一阵。后来赵霁来了,也没管束她。在王府皇后不耐烦理她,却不找事,从王妃到皇后后,那麻烦一天三顿从没落下。

    郭春兰脾气急。

    随着自己的位子一步步高声,又被查出怀了身孕,就有些不耐烦去再热脸贴冷屁股。

    所以人也很少过去。

    这后宫之中,总共也只有三个地方人员极多,无非就是向太后寝宫,皇后,还有郭妃三人住所。

    那条路妙就妙在,它是皇后寝宫和郭妃娘娘最近的距离,但是除了来往于这两个地方,其他人员要去任何地方都不用经过那里。

    郭妃一不走动之后,皇后更不可能去看她。

    两宫之间的宫人也跟着自己的主子,互相敌视。

    这来往和走动就更加少了。

    在皇后派人落锁之前,这地方本来也是一整天见不到一个人经过。

    小太监这么介绍着,说话间,众人已经走到了目的地。

    天色已黑,包拯借着火把的光看到这地方四周确实堆积了厚厚的尘土,低头,门槛上只有他包拯一个人的脚印。

    他又四处搜索。

    最终确定,这处地方只有他一个人来过的痕迹。

    不要说近期没有人来,看这门上浮土的厚度,怕是多月都未曾有人涉足了。

    于是他转而回首问道:“那皇后大概是何时在这里落锁?”

    那小太监立刻几乎毫不犹豫地道:“这个奴才记得清楚,是两个月前。”

    这个形容词引起了包拯的兴趣:“哦?”

    一般人记得具体日期,不是因为他记忆力超凡过目不忘,就是因为那段时间正好有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

    这小太监一路上从来没有表现出来他有什么超凡天赋,那就是那段时间有让他印象深刻的事情。

    那是——包拯询问:“因为天狗食日?”

    小太监一脸崇敬:“大人真神了!确实是。”

    小太监扭头望向那门,回忆道“道天狗食日之后,陛下祭天,郭妃娘娘请旨求那两个妖道进宫祈福。陛下答应之后,没多久,这门就被封了。”

    包拯再次确认:“你是跟在陛下身边的同公公身后的?”

    那小太监连连点头:“同公公赏识小的,多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 140-150(第8/17页)

    同公公提拔,咱们才能有机会侍奉御前。”

    包拯提出他的疑问:“我却听你对后宫每个人发生的事情几乎了若指掌?”

    那小太监在愣中之后,发现包拯并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才回答,只不过这回答的语气多少有点讪讪:“是……这是……这是咱们的一点小爱好。”

    宫中寂寞。

    但是又哪里是只有宫内的女人寂寞?

    皇宫就这么大点,寂寞是通病。

    这小太监在这种寂寞之中就养成了八卦的毛病。

    对这宫中各种八卦的掌控程度更是堪比狗仔。

    包拯来了兴致,摸着下巴询问:“那你还知道什么和此事相关的传言?”

    小太监听到包拯这么问,立刻来了精神:“有呀。其实皇——”

    下人不可妄议贵人。

    小太监的话被自己硬生生斩断,然后又缩了回去。

    但是八卦的兴头被提起,不说完又着实是难受。

    犹犹豫豫,那小太监拉着包拯后退两步,讨饶:“包大人,我说的事也是信口胡说,也做不得准,有可能也是空穴来风。您可千万别说是我说的呀。”

    包拯一听,这是有线索阿!也跟着气氛,神神秘秘道:“公公放心,包拯绝对收口如瓶。”说完了还冲着小太监挤挤眼睛,有种一起犯错误的既视感。

    这种态度和神态让着小太监很快放松,但是说的事情又牵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