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娘才不是恶毒继母!》 24-30(第1/15页)
第24章 朝议
咚——咚——咚——!
晨钟敲过三遍,沉睡的皇城醒将过来。
李勉在六部官员的簇拥下,走进了天极殿。
他径直走到御座旁的椅子上坐下,其余官员分成两列在左右长案后站定。
这是皇帝死后,六部官员第一次进宫议事。
皇后和太子还没出来,众人交头接耳,小声议论。
“那封奏折,六部都署名了吗?”
“那是自然,不管怎么样,总不能让池皇后阴*谋得逞,叫一个妇人主事,国家正气都被摧残没了。”
“放心,李宰相手段老辣,池皇后若是真的聪明,肯定会乖乖低头的,再拖下去,她讨不到任何好处。”
站在队伍最末位的宋光义,看着前面那些官员的得意模样,心中一阵忐忑不安,他可是押宝了池皇后的。
寒门出身的他,进入官场后,就一直不得上峰赏识,这些年更是屡遭贬谪,越混越差。
上次他公开声援池皇后,可以说把李相党得罪透了,眼下也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否则,一旦池皇后失去权势,李宰相空出手来,肯定会把他被踢出官场,让他麻溜打包滚回家去的。
他在官场摸爬滚打、甚至是给人当牛做马这么多年,就是为了往上爬,怎么可能甘心落到这个结局!
为此,他联合了好几个同样被世族打压的官员,决心孤注一掷,拥立池皇后上位。
可看到今日的情况,他又有些怯了,就他们几个地位低微的官员,哪里能是李宰相的对手?
他不得不提前做好最坏的打算。
若池皇后真的失败了,那就只能赶紧搜刮些钱财来献给李宰相,希望他可以看在自己坦然认错的份上,让他留在都城。
正思索权衡着,大殿里忽然安静下来,宋光义下意识抬头,就见大殿东侧垂下的纱幔被宫人小心挽起,池皇后一身玄天色常服,缓步走了出来。
跟在她身后的不是太子,而是年仅十四岁的明月公主,还有一位侍书女官。
官员们齐齐跪下,李勉也站起了身,但没有下跪,只是鞠躬。
池婙走到御座坐下,冷漠地扫了一眼下面的人,目光在李勉身上一顿,随即收回,“都起来吧。”
众人站起,李勉则坐下了。
不等池婙发话,他就率先开了口,“圣上葬礼到底由谁主持,我看今天就定了吧,若是太子实在无法理事,曹国公可以代之。皇后殿下,你觉得如何?”
站在下首的官员皆是一凛,李宰相抢着给这场朝议定调子,这是根本没把池皇后放在眼里啊。
官员纷纷将目光投向坐在上首的池婙,等着看她发作,暗暗臆想着她定要闹出笑话来。
可出乎众人预料的是,池婙并没有失态,反而神态自若,脸上看不到一丝慌乱,甚至可以说是从容。
她不紧不慢地开口,“李宰相的意思,我明白了,六部的折子我也看了,虽然我是很不认可的,不过事关先帝,总不能让一个人拍板,还得听听大家的意见。诸位以为如何,也都说说看吧。”
这话摆明就是在暗讽李勉搞一言堂,官员们彼此交换眼色,大殿内暗流涌动起来。
反倒是李勉坐在椅子上,垂着眸子,一副要入定的样子,好似听不出池婙的言外之意。
毕竟,谁也想不到,此刻他正在心中暗暗发笑。
这殿里站着的几乎全是他的人,池皇后以为让他们表态,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吗?真是异想天开!
这只会让她更难堪而已。
他微转眼珠,给下面的人递了个眼色,礼部尚书刘裕立刻做出反应,“微臣以为,可以按李宰相说的办。”
他这话就像是打开了什么开关,其余官员纷纷跟上,“臣附议。”
即便是中立派,也在这一片倒的声浪中,感觉到某种无形的压力,无奈开口,“臣,附议。”
明明很吵闹,可大殿里的氛围却慢慢凝重起来。
宋光义紧张地攥紧拳头,想要站出来支持池皇后的勇气,呲溜一下就从身体里跑掉了。
最终,他亦无奈地保持了沉默,他的同盟见状,便知道事情不成了,也沉默不言。
殿内渐渐安静下来,到最后,一个支持池皇后的也没有。
李勉嘴角微微上扬,不必抬头去看,他也知道此刻池皇后的脸色肯定难看的很。
然而,看到官员们齐心一致地反对池皇后,最先变了脸色的是赵明月。
本来一开始,赵明月还在为能够和阿娘一起接见朝臣而兴奋,这可是只属于储君的殊荣。
同时,她也很是忐忑不安,担心会遭到言官的质疑,甚至都想好了要如何反驳他们。
可现在,看着官员们肃穆的神情,她的心就像沉进了冰水中,寒冷刺骨。
她还以为,寒门一派会站出来支持阿娘的,至少宋光义会站出来,明明他上次就声援过阿娘啊!
是因为“身为男人的立场”吗?
所以她看遍朝堂,也找不到一个女人,就算想要组建属于自己的班底,也无人可提拔。
恍惚间,她好像窥探到了什么,某种难以言喻的恶意,如同潮水一般,四面八方向她涌来。
一种溺水般的窒息裹住她,让她恨不得立刻转身逃离。
直到耳边响起池婙那一贯冰冷的声音,包裹住身体的潮水才倏忽退去,让她重新得以呼吸。
“我刚才说过了,我不认可你们的提议,因为曹国公得知圣上殡天的噩耗后,忧伤过度,今早已经亡故了。”池婙沉声道。
什么?!
池婙的话就像是一枚炸弹,猛地扔进大殿,将朝臣炸得粉碎,之前那种凝重的气氛随之消散无踪。
六部官员肉眼可见的慌乱了起来,李孝辞一脸蒙圈,“曹国公昨天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去了,一点迹象都没有啊?”
“那、那现在要怎么办?曹国公没了,还有谁能够主事?”刘裕神情动摇。
早知道会这样还不如听池皇后的算了,这事办不好,被问责的可是他礼部。
池婙看向李勉,眼底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愉悦,“李宰相,你坚持要请曹国公主持国葬,是不是太为难他了?”
李勉脸色骤变,霍然站起身,激动道:“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他早已在脑子里预过无数次池皇后屈服求饶的反应,但眼下这种情况,完全不在他想象范围之内。
他昨晚才提议曹国公主持国葬,怎么今早他人就死了?
这样一来,他的盘算就全落空了!
第25章 该下台了
池婙眸色一沉,“李宰相的意思,是说我在撒谎?”
李勉脸色难看,但还懂得收敛,“臣并非此意。”
池婙轻笑了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娘才不是恶毒继母!》 24-30(第2/15页)
声,“曹国公是你亲家,你听到他的死讯难免情绪激动,我能理解。”
李勉怎么看,都觉得池婙脸上的笑分外刺眼,这绝对是嘲讽吧!
他正要开口,忽然,有人大声喊道:“既然曹国公没了,太子又不能理事,那么也就只能请皇后殿下出面,主持国葬了。”
“是啊是啊……”
他转脸看去,发现开口都是那些身份低微的寒门党。
他们刚才被迫保持沉默,这时候见事情有了转机,就站出来逆转形势了。
李勉气得浑身发抖,这些阿谀奉承的狗东西,除了巴结池皇后还有什么用?
偏偏,就算他想要驳斥,匆忙之间,也想不出个正当理由来。
宋光义见状,顿时鼓起了勇气,大步上前,掷地有声道:“臣,奏请皇后殿下主持国葬,宣读先帝遗照,训勉百官,封赏三军!”
刹那间,殿中为之一寂,所有人都看向了池婙,脸上神情变幻莫测,心中也是各怀心思。
池婙垂眸看向李勉,用危险的口吻说:“并非我要推辞,只是,李宰相不肯同意啊。”
李勉的脸色更难看了,跟刷过一层酱汁一样,眼下,他不同意也得同意了。
不然,他刚说要把这个事定了的话,就跟放屁一样了,说不定还要被扣上害得圣上迟迟不能安葬的罪名。
他是万万没想到,最后骑虎难下的人居然变成了他自己。
更该死的还是宋光义这些人,居然敢公然和他作对,这群酸儒也算是活到头了!
一番思量后,李勉哪怕再不甘心,也只能咬着牙说:“臣不敢。”
池婙像是看不见他近乎扭曲的表情,点了点头,“李宰相觉得没问题就好,后面的行程就能走了,钦天监那边也好确认下葬的日子,另外——”
说着,话锋一转,看向礼部尚书刘裕,声音跟刀子一样锋利,“刘裕,你可知罪!”
众人顿时紧张起来,刘裕也是浑身一颤,抖着声音道:“臣不知。”
“你不知道?先帝驾崩,你一个礼部尚书,这么多天了,却连个章程都给不出来,待在这个位置上有什么用?你要是不想干就直说,有的是人想干!”
刘裕一凛,当即膝盖一软,跪在了地上,“臣有失职之责,还请殿下恕罪。”
池婙冷哼一声,“我看你们礼部给圣上拟的谥号,也敷衍草率的很,圣上是壮年而逝,天妒英才,比起庄武文这些不实之词,哀字才更合适吧?”
刘裕满眼惶恐,“这、这哀字恐怕不妥。”
宋光义立刻站了出来,“殿下圣明,臣以为哀字好极了,蚤孤短折曰哀,足可见皇后对先帝的哀悼缅怀之情!”
虽然先帝被太监勒死的确很不幸,可宋光义这话听着就不对劲,就差骂先帝是个痨病短命鬼了。
可糟糕的是,还真不好反驳。
李勉只能铁青着脸,紧紧盯住宋光义,眼中的恨意几乎化为实质,阿谀奉承的贱人!
池婙转脸朝他看过来,“李宰相,刘裕失职一事,你说该如何处置?”
李勉顿时怔住,一时间没能明白她的目的,抓着这点小过不放,难道还想把刘裕撤职了不成?
板着脸道:“刘尚书在礼部多年,劳苦功高,实在不应该因为这点小过就——”
池婙微笑起来,“李宰相,你想哪里去了?我又没说要罚他。只是他一个人忙礼部的事务着实辛苦,不如再找个人帮他。正巧宋光义对这些规矩礼制很明白,又会办事,就着吏部拟旨,封他为右尚书,调进礼部吧。”
刘裕还没反应过来,宋光义已经跪下谢恩了。
寒门一党见他升职,很是高兴,看来支持池皇后果然有前程啊,以后再也不用看李相的脸色了!
不过,李勉的脸色的确挺难看的。
他这时才反应过来,原来池皇后的最终目的,是想把自己的人插进礼部。
礼部从没有两个尚书的旧例,让宋光义当右尚书,哪怕低左尚书一头,也是在分他的权。
真的打得一手好算盘!
可事已至此,他也没理由去反对了,只能一脸憋屈地看着。
池婙扫了一眼殿内众人,并没有错过欣赏李勉那涨成猪肝色的脸。
这就受不了吗?可惜,这还仅仅只是个开始。
她收敛笑容,神情严肃道:“既然诸位都没有意见,那就这样定了。至于剩下的事项,我已经让武侍书都一一拟好了,武侍书,宣旨吧。”
武文秀点点头,走到前面,展开手中的诏书,朗声念道:
“奉天承运,天尊皇太后诏曰……”
平心而论,武侍书这封诏书言辞庄重却不失优美,格式严谨却不失活泼,十分富有文采。
然而,听在李勉耳朵里,却是有要多难听就有多难听,握着笏板的手气得直发抖。
谥称圣上为荣哀皇帝就算了,还加封自己为天尊皇太后,简直脸都不要了!
池婙可不这么觉得,美美听完,一声“散会”,就起身离开了大殿。
李勉心情糟糕到了极点,不等六部的官员说些什么,一甩袖子,就朝殿外走去。
等着吧,池太后,还有宋光义,他不会让她们威风太久的!
————
散朝后,官员们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各自往值班的府衙走去。
宋光义身边,围满了向他祝贺的人,更有阿谀奉承之徒,巴结着托他提携。
“宋大人,恭喜恭喜啊,不对,以后就该尊称宋尚书了。”
宋光义自然很是受用,正要说些什么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