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90-10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炮灰攻今天也在养夫郎[穿书]》 90-100(第1/13页)

    第91章 第九十一章县试中

    第二场考试结果一出,宋泊依旧是第一名,又有人被刷了去。

    如此反复四回,到第五场考试时,号房内已经不剩什么人了,李会书也在第三场被刷了下去,离开了县府。

    号房内考生序号变化不断,只有宋泊一人,稳定地坐在一号位,这倒是引得杨知县刮目相看,要知道县试虽然是最低一级的考试,但想要一直稳坐一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如此宋泊只要在第五场考试的时候没有掉链子,最终名次便不会差到哪儿去。

    思及此,杨知县不禁一阵庆幸,还好当时他并未与宋泊起太大的冲突,宋泊此人也是大人有大量,去了京城并未告他的状,不然他这位儿早就该换个人坐了。

    第五场考试考策论,题目很长,要从千百来字中分析出出卷人的意图,再由此中心扩展出一篇千字文,说来简单,其实并不那么好做。

    前四场考试大家都动笔很快,一到策论,就跟时间停滞了一般,一刻钟过去都无人动笔。

    宋泊第一次用上草纸,定下文章主题后再画下导图,将要写的论点、论据平铺出来,如此一篇文章的结构清晰明了,可以通过论点的程度进行细微的调整。框架出来再往里添上些内容便轻松得多,内容在他脑海之中被线串成串,宋泊想清楚后,提笔沾了墨,在正式的卷子上开始作答。

    第五场考试时间稍长,有一个半时辰,交卷时间不限,越早越好,若熬到点烛的时候,分数变回被下调一档。

    夕阳西下,太阳还未完全落下山头,宋泊借着最后一抹日光,停下了笔,完成作答。

    宋泊拿上卷子,上交给杨知县,杨知县看着这卷子字迹清晰,便让宋泊出了号房。

    宋泊前脚走出号房,后脚天便黑了,杨知县命人点上蜡烛,号房内又亮堂起来,只是没人比他早交卷子,他们都得落下一档。

    宋泊在县府门口把考篮还了,拿回自己的笔袋,而后才一脚跨出县府,综合分数没那么早出,约莫三、五日才会展榜出来,宋泊心中有数,脚下步伐轻巧许多。

    宋泊刚走出县府,面前便围了一圈人,连李会书和李五也在。

    自李会书从县府出来以后,李会书和李五便与江金熙和宋茶栽一块儿,坐在县府对面的茶楼里,四人一直盯着县府门口,就怕看着宋泊从里头走出来,还好,宋泊熬完了考试,到最后一门才从县府里出来。

    “饿极了吧。”宋茶栽问,县试关在里头一天,期间就给个馒头充饥,这么个大男人怎么扛得住。

    “是饿了。”宋泊答,他在家中食量不小,单单一个馒头,到第四场答完就消化得差不多了。

    “大姑已经在客栈叫好了菜,我们直接回去吧。”江金熙说。

    “那也好。”宋泊看着李五和李会书,“李兄和会书也来,难得在霞县聚上,可得一块儿吃顿饭。”

    五人回了客栈,店老板给他们留了桌,只要人齐了马上上菜。

    客栈厅内聚满了人,有些考至一半便被刷下来的人,在桌上与朋友、家人诉苦,“我看县老爷今年发了疯,出的卷子恁难。”

    “欸,就是啊,我来考了多回,这是第一次考一半就被刷下来的。”与他同坐的学子一同抱怨着。

    因着宋泊是第一个交策论出门的,故而没有其他完考学子出现在客栈内。

    “那不是第一位吗,怎的那么早就出来了。”那边儿的学子注意到宋泊,与同伴说着,“策论可难哩,上回我写策论,写到蜡烛燃了一半才写完,他这么早就出来了,当是提前交了卷。”

    “这么厉害?”同行人问。

    “可不,人与人一比,那可得气死。”那人回道。

    说话人的桌离宋泊他们这桌不远,桌上人都听见了别人的闲谈。

    “宋泊,你提早交卷了?”宋茶栽问,难怪当时他们在县府门口并未瞧着其他考生。

    “是早了些交卷,策论写完也改不成便直接交了。”宋泊答,其它题目或许还能检查一番,把错的答案改成对的,可策论是一篇文章,落笔无悔,在上头改改写写把整张卷子弄得乱七八糟,定然会往下拉分,既如此不如不改,直接卷面整洁着上交就是。

    见宋茶栽神色有些凝重,江金熙赶紧补上一句,“策论写完在里头苦坐作甚,像现在这样早早陪我们一块儿吃晚饭不是也乐哉?”

    长辈的思想比较古板,会将时间长短与答卷质量联系在一起,别而个写一个半时辰就是比写一个时辰的好。

    “宋叔叔可厉害了!”听着别人说起宋泊,李会书也忍不住了,他作为在号房内看着宋泊一直坐在第一位的人,眼中的崇拜已然藏不住,他神采飞扬地与大家说着宋泊有多厉害。

    坐第一位本就不易,宋泊还一坐坐了四场,这般厉害的人教了他读书,让他如何能不骄傲?

    有大伙儿帮着宋泊说话,宋茶栽也想开了些,按李会书这么说,宋泊上榜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上榜便是厉害,第一次下场就能上榜足以令她自豪,也就不管早出考场的事儿了。

    县试出榜得三、五日,时间不长,宋泊便与江金熙、宋茶栽和李会书留在霞县,等着放榜,而李五不过请了一日的假,当夜吃完晚饭便赶回了传福镇。

    上次来霞县还是因着江金熙的案子,现在县试也考完了,虽然后头可能还有四月的府试,但放松玩乐一日也是需要的,劳逸结合才是读书的最好法子。

    第二日一早,天还泛着蓝青色,宋泊便被一阵鞭炮声吵醒了来,那鞭炮就像在他们客栈下放的一样,声音巨大。

    “发生何事了?”江金熙未睁开眼,听着耳边噼里啪啦的声音,他皱了下眉,拿着被子把自己的脑袋捂起来。

    昨日李五走后他们还喝了不少酒,现下睡得真香却被鞭炮声吵醒了来,着实有些恼人。

    宋泊从床上下来走至窗边,刚把窗户打开,鞭炮燃烧产生的烟气便飘入他们的房间之中,他往外看去,街边排满了鞭炮,不少人端了桌放在街边,桌上还放了水果、猪腿等供品,供品前还用碗装着米,碗前摆了三杯茶。

    如此瞧来,霞县今日应该有活动。

    宋泊关上窗户,新一阵的鞭炮又响了起来。

    “今日霞县有活动,要不要下去看看?”宋泊问。

    江金熙心底想睡觉,但这环境吵闹不堪实在无法再次入睡。既然霞县有活动,那便起来瞧瞧,毕竟若是在京城,这般阵仗的鞭炮声也只有春节才能听着。

    宋茶栽和李会书也被鞭炮声吵醒,听闻他们要下楼瞧瞧,他们便也跟上了一起。

    下至一楼,便发现店内的所有员工和老板都聚在一楼,一楼抽了张四方桌出来,上头摆满了供品。

    宋泊随便拉过一个店小二,问:“借问一下,今日可是有什么活动?”

    “今日是神仙的生辰,有抬神的活动。”店小二答道:“听你们这么问,你们应该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吧,可把香拿着,等会儿神仙来了点上。”这般吉日,店小二待人越发热情,桌上本就放了散香,就是供给外地旅客用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炮灰攻今天也在养夫郎[穿书]》 90-100(第2/13页)

    店小二抓了十二支香,给每人分了三支,“等会儿点了香把愿望说给神仙听,再把香插到米碗中就行。”

    “多谢。”宋泊应了一声,与江金熙、宋茶栽和李会书一起走出客栈。

    外头因为放了鞭炮,烟雾缭绕的倒有几分在仙境的味道,清晨的第一抹阳光从云层中露下来,路的尽头出现一支红绿相间的巨大旗帜,旗帜越来越近,后头的队伍也露了出来,声势浩大。

    与队伍一同出现的还有喧天的锣鼓声、铜锣声,队伍慢慢接近,大旗后面是一串比大旗小些的旗帜,旗帜分为两排跟在大旗以后,花鼓队接在旗帜队后头,也是两排,前面人身着黄衣腰间背着个椭圆形的红色腰鼓,两手拿着木槌边捶着鼓便跳舞,后面人身着粉红色衣裙,手上拎着一把红黄相间带有垂穗的圆伞,与前面人一起舞动着。

    宋泊在现代未看过抬神,现如今亲眼目睹,被面前的景象吸引了去。

    周围百姓越来越多,人挤人免不了一阵推搡,宋泊揽住江金熙的肩膀,将他往怀中带,又喊宋茶栽牵好李会书,别让李会书被人流给冲了走。

    花鼓队往后是乐器队,两人推着一个木车,木车上站有一人打着鼓,那鼓很大,圆面可站下五个人,鼓旁是两个拿着铜锣的人,再往后有两人拿着镲,乐器队的声响极大,甚至能盖过正在燃放的鞭炮声。

    乐器队后头才是抬神队伍,四人、六人或八人一组,每组都为男子,他们身上抬着个红木轿,轿子上摆着神仙像,抬神可有技巧,步伐快的同时又不可一边倾斜倒了神像,如此便得训练,什么人抬什么像都是固定的。

    店小二拍了下宋泊的肩膀,催道:“快快快,回屋里点香了。”

    客栈一楼已经聚满了人,宋泊拿过大家的香,挤到蜡烛边儿,一块儿把香点着。

    第92章 第九十二章案首

    客栈门口鞭炮声响起,抬神的人便就着这燃烧的鞭炮,疾步跑进客栈之内,到四方桌前停下一会儿又疾步出去,那速度与跑步相差无几。

    宋泊瞧着店小二的动作,在第一座神像进来时,店小二就把香举过额头,闭着眼嘴里碎碎念着什么,应当是在此时便可许愿上香。

    大伙儿学着店小二的动作,也将香举过头顶。

    如今的宋泊已无什么别个愿望,唯一只想江金熙、家中人与好友都健康平安就是。

    宋泊这么想着,便也这么许了愿,等他睁开了眼,便把三炷香插在桌子前头*的米盆上。

    抬神的队列依旧在客栈内跑着,江金熙也许好了愿,把香插好。

    京城最多就建些庙宇,没像南边这样,还会将神仙抬出来。

    抬神队列过去后,整个队列也走完了,鞭炮声随着队列往前移动,客栈这处安静了下来,如此一个时辰过去,天已大亮。

    “你许了什么愿儿?”宋泊歪了下头,轻声问着江金熙。

    江金熙抬起头来,调皮地眨了下眼,“不告诉你。”

    抬神队列越走越远,小摊小贩便支上了摊子,今日摊子与平日有所不同,倒是跟庙会比较相似。

    “出去玩玩?”宋泊问。

    “好呀!”江金熙欣然答道,宋茶栽还想回去休息,便只有李会书跟着他们一块儿走。

    “热汤圆,卖热汤圆咯!”

    “馄饨馄饨,一碗五钱。”

    “瞧一瞧看一看,庙里开光过的符,可灵了!”

    摊贩们吆喝着,今儿个特殊日子,物价会略微往上涨一些。

    江金熙被最后一个摊贩的声儿吸引了去,县试刚刚考完,正是求福气的时候,刚刚抬神队来时,他也是许了宋泊高中的愿望,且不论之后的仕途如何,至少得让这一年的努力不要付诸东流。

    江金熙到了摊子前,摊贩一见来了三人,便嘴甜着道:“我一瞧,这位公子便有高中之相,夫郎可要给公子买上个符带着,如此更稳妥一些。”

    听着摊贩称自己为夫郎,江金熙的耳廓动了两下,“说说价钱。”

    摊上的符有很多种,其中以绣在黄布上那种吉符最为精致。

    “每款价格都不同,得看您挑哪款,我在给您报价。”摊贩搓着手说道。

    “不用买这些。”宋泊说着就想把江金熙拉走,江金熙却道:“既已问了,就买一个讨个吉利。”

    今日是个喜庆日子,宋泊依了江金熙,反正这符也不贵,买下来还能让江金熙高兴。

    “江哥哥,买这个、买这个!”李会书在摊上挑了“金榜题名”的绣符,亮给江金熙看。

    江金熙拿起来仔细瞧着,上头绣工不错,闻来还有香气。

    “这上头可有寺庙的香味,与别个香味都不同的,有定神清心的作用。”摊贩赶紧介绍着。

    “这个多少钱?”江金熙问。

    “你瞧这上头有绣纹,又有寺庙香,而且我还背着去开了光……”摊贩絮絮叨叨说着这吉符的好。

    江金熙打断了他的话,“你只管说多少就是。”

    摊贩张开手指,“三两银子。”

    听到这东西这么贵,李会书小声说了句,“这莫不是金线绣的,这般贵。”他扯了下江金熙的衣袖,“太贵了,我们别买了吧,宋叔叔一直坐一位,定然能上榜的。”

    江金熙倒是难得得固执了一回,他从怀中掏出钱袋,直接便付了钱,将吉符拿走赠与宋泊,“望你稳中。”江金熙也不求宋泊一次下场就能有个好名次,只要他的出现在红榜上,就已经是功成。

    宋泊双手捧过吉符,将它小心地收入怀中,“有此符相助,我定会有个好名次的。”

    街上其他摊子还有很多,买了符以后,他们便没再看与符相关的摊子,专心吃喝玩乐。

    入了春,霞县有很多只有春日才供应的糕点,江金熙尝了口,爱吃,宋泊便买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