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还知道北境战事为重,不能这个时候克扣粮草-
得知三日后便要出发押送粮草后,舒珩特意换上一身素色为主的衣服,带着些许祭拜用品去到外郊一处墓地。
镇北大将军虽然被扣上犯上作乱和冒犯后妃的污名,但皇帝还没有丧心病狂到让其父子尸骨暴露于荒野,默许某些人为其修建陵墓和祭拜。
“舒大人也来了?”诚王的声音从身后冒出来,让舒珩下意识收起脸上的悲痛和愤懑,回头看向他的时候,脸上只有些许遗憾。
“下官见过诚王殿下。”舒珩作揖行礼。
“在外你我之间就不必在意礼节,三日后本王还需要舒大人多多关照呢。”诚王笑着说道,他的年纪比舒珩还要小上五岁,如今不过弱冠之年。
舒珩不接话,只是微微低头表示自己的恭敬。
“忠勇侯一案疑点重重,本王曾经向父皇进言彻查此案,只可惜魏王强烈反对,最后只能不了了之。”诚王一脸唏嘘。
“黎世子和本王的关系不错,我们二人时常一起赏花看月,没想到……”
“唉……”诚王长叹一声,从随从手里拿起酒坛子,掀开盖子后慢慢倒在面前的地上。
“现在本王只能以这种方式,同黎世子一起饮酒了。”
舒珩将诚王的动作收入眼底,不过她并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是默不作声站在一侧。等到诚王停下动作,才点燃带过来的香火蜡烛,弯腰祭拜。
“舒大人,今天天色尚早,不如和本王一同去清点一番粮饷数量?”诚王发出邀请。
在诚王看起来,舒珩是个有真才实学并且没有靠山的状元,这样的人很容易被自己拉拢。
而且舒珩似乎入了父皇的眼,如果两人可以顺顺利利从北境回来,舒珩就能成为他麾下的一员大将。
“劳烦殿下陪下官跑这一趟。”舒珩没有拒绝。
清点粮饷本就是她的任务,多一个皇子陪同,她查验的时候也能更加仔细,免得被人以次充好,导致自己的小命留在北境。
说是押送粮草,但京城户部不可能把京城的存粮全部都押送到北境去。
抛开会不会影响京城粮食价格不说,单是运送的费用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所以实际上户部给出的粮食只足够养一支两千人的运粮队伍,真正要送到北境去的粮食需要沿路慢慢采购。这样一来可以避免某个地方粮食价格大幅波动,二来也能减少运送粮草的成本。
黎见微要的是足够三十五万大军吃上三个月的粮食,按照目前一两银子一石粮的物价,皇帝明面上是拨了一百万两白银出来采购粮食,可实际户部能拿出多少就不好说。
“诚王殿下,小舒大人,不是下官不配合,而是国库的银子实在不够,能拿出来的粮饷就只有那么多。”户部官员在舒珩清点的时候满脸为难。
户部这几天正为皇帝轻飘飘的一句一百万两军饷忙的焦头烂额,国库一年看起来能收上来两千多万两,可南方平叛难道不要钱吗?
各种官员俸禄难道不要钱?皇帝想要修个*院子建个行宫难道不要钱?
更别说南方需要的不仅仅是平叛,还需要出钱赈灾,战后抚恤金也是一笔大额支出。
所以国库看似有足足一千万两的白银,可实际上有一半是绝对不能动的,剩下的也要紧巴巴分到每个地方。
“陛下的旨意已经下发到北境,一百万两银子户部只给五十万两,你难道想要让殿下陷入险境,你是何居心!”舒珩当即发难。
原本只是走个过程的诚王愣了一下,随后立刻反应过来这件事和自己息息相关。
户部给的银两只有一半的话,那么运送到北境的粮草也就只有一半。要是被黎见微借题发挥,自己岂不是危险了!
“尔等这是抗旨不尊!要北境将士饿着肚子迎战匈奴吗!”三皇子怒目而视,看起来被气得不轻。
这肯定是他上头两个好哥哥从中作梗,故意让户部不给自己银子!他们一定盼着自己在北境出事!
户部官员看似唯唯诺诺,可嘴里一步不让,“殿下息怒,这不是小人能决定的,小人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卷王女配不干了[快穿]》 40-50(第7/27页)
只是奉命行事而已。”
舒珩开口:“奉谁的命令?难道他的命令比陛下的命令还有用吗?”
诚王冷哼一声,没有给这个户部官员一点面子,“本王明日还是这个时候过来,如果银两不足的话,本王就亲自抓你去向父皇请罪!”
在诚王气冲冲离开后,舒珩也没在户部多留,不过即便这样等她回到住处的时候,天色也已经快要暗下来。
“公子,这几天你吃的太少了,这样下去身体怕是会撑不住。”看到几乎没被动过的饭菜,管家忍不住提醒。
“刘姨,我今天在祭拜镇北大将军的时候,遇见诚王了。”舒珩长叹一口气,“皇子们都清楚镇北大将军是被冤枉的,为什么无人替他伸冤,就因为这是陛下想要看到的?”
“公子,担心隔墙有耳。”管家压低声音说道,“这些事情您心中有数即可,切不可随意说出口。”
舒珩抿了抿唇,“刘姨,我真的能为父亲翻案吗?镇北大将军为大晋做了那么多事情,到头来都落得这样荒谬的结局。随着时间的流逝,满朝文武几乎都已经接受镇北大将军畏罪自杀这个结果,想要为他翻案的官员越来越少。”
“日后就算我找到真相,那些官员会不会为了不得罪曾经的内阁首辅,同样选择装聋作哑?”
管家在听到后忍不住叹气,“公子,或许现在的您拿着证据没用,但只要公子能入阁,就算没有证据,说不定也能为大人翻案。”
“只要公子能顺利从北境回来,青云直上并不是难事。还望公子忍耐,学会适应官场。”
舒珩没说话,她只是觉得自己似乎有些没出息。
明明之前还有胆子冒着被砍头的风险女扮男装通过科举入仕,但在成为状元入翰林院后,心气反而被磨平,开始畏手畏脚,不敢得罪身边任何一个人。
“公子,当务之急是尽可能做好准备。如今已经入秋,要是在北境耽搁时间太久的话,或许就要开春才能回来。”
“镇北大将军的死绝对不会被北境将士轻轻揭过,如若公子被迫留在北境的话,说不定还会暴露身份。”
舒珩点了点头,如果不是刘姨,她现在可做不到穿着身上这套官服,说不定还顶着罪臣之女的身份在教坊司下当一名官妓,被迫陪酒卖笑-
诚王的威胁对户部来说有些用处,但并不足够让户部因此妥协。
没钱就是没钱,即便是陛下亲自过问,户部侍郎也有胆子说银两不够,能凑出这六十五万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是的,诚王的威胁让户部多给了十五万两,距离一百万依旧有足足三十五万白银的空缺。
也就是说,将士三个月的粮食,舒珩最多只能凑到两个月的,这还是沿途粮食价格正常的情况下。
诚王自然不满意这样的结果,他也说到做到带着户部的人去找了皇帝。但即便如此也没能改变太多,最后还是皇帝看在诚王有孝心的份上从内库拨了五万两给他,凑齐七十万两银子。
两日后,舒珩骑马跟在诚王的身后,一路北上开始购买粮食。
根据地方官员汇报上来的消息,大旱对各地收成都有影响,但粮价总体稳定,一两白银依旧可以买到一石。
这个消息是舒珩在做朝会记录时亲耳听到的,因着京城的粮价确实稳定,所以她并没有怀疑这话的真实性。
但她不过从京城往外走了两百里,粮价就从每石一两变成一两二钱,要不是诚王在知府面前露了脸,舒珩甚至做不到以这样的价格大批采购粮食。
“舒大人,不是粮商奸诈,而是今年收成看着就不行,亩产几乎对半砍,大家都忙着囤粮,粮商们都收购不到太多粮食。”知府一脸为难。
“□□旱波及的是南方。”舒珩面无表情。
知府应的有理有据,“我们这里也出售南方的稻米,南方可是鱼米之乡,产量一旦减少必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舒珩不能否认这一点,只能对粮食结构进行一些优化,以丰富食物种类的方式增加粮食总量。
诚王最开始也在跟着着急,可在看到舒珩兢兢业业收购粮食以后,反而慢慢放下心来。
此行能安抚好黎见微把人带回来是最好的,但如果做不到,自己作为当朝皇子也不会有太多危险。
黎见微一个三品将军,难道还敢对他这个可能继位的王爷下手不成?-
运粮队伍每天按照规定前进赶路,在他们抵达前,边境军已经开始和匈奴在正面战场上有一次交手。
按照之前指定的计划,在第一场战斗上边境军就会故意露出颓势,才交手就鸣金收兵,强化对面脑中没有镇北大将军边境军就没用中心骨这一印象。
黎见微不是杀过匈奴王子和大将吗?为什么匈奴不觉得她能成为边境军的中心骨?
答案很简单,黎见微找协调天就放消息出去,说是京城的皇帝来了诏令,暂时不允许她带兵出征,要等着镇北大将军的谋逆案件彻底盖棺定论才可以。
黎见微也确实没在第一次正面战斗时出现,而是亲自带着后勤军在没有修建防御工事的村镇巡逻,杜绝匈奴骑兵来此烧杀抢掠的可能。
“伤亡情况如何?”顺利灭掉百余匈奴骑兵的黎见微问道。
韩将军:“回将军的话,计划一切顺利,伤亡控制在百人以内。”
“将军,京城来的旨意,说是陛下答应给我们充足的粮草,而且还派遣诚王亲自押运。”张将军说道。
这样的结果让黎见微有些意外,皇帝敢派皇子过来,这是向自己示好,还是觉得这样能哄骗自己去京城?
“就诚王一个人押送?”黎见微问道。
张将军:“还有一名户部的员外郎,似乎是去年的新科状元,颇受陛下重视。”
一个不算太有用也不算太没用的消息,能参与夺嫡的王爷加上一个朝廷新贵,还不算太难处理。
“人到了以后先盘点粮食够不够数量,顺带把押运粮草的士兵打散编到队伍里,不要给他们太多窥探机密的机会。”黎见微飞快作出部署。
京城来的士兵里肯定有奸细,但在这个节骨眼她没空一个一个排查,把队伍打散是最好的办法。
“要不要派人在路上给他们找点麻烦?”李将军问道。只要将军下令,他愿意现在就带着骑兵去半路截杀京城来的人。
黎见微摇头,“既然是带着粮草来的,那就给足对方面子,到时候我亲自去城外迎接他们吧。”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依旧是如何诱敌深入,其余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击退匈奴后再谈也不迟。”
“是!”众将领齐声应道,他们对黎见微的服从度肉眼可见变得越来越高-
随着和京城的距离越来越远,同样的银子能采购到粮食也越来越少,甚至还出现了以次充好的情况,把陈米当作新米卖给舒珩,把她气得够呛。
地方官员倒是滑跪的很快,立刻把所有罪名都推到粮商头上,赶在舒珩动手前将人关入大牢,还表示一定会在一月之内查清楚真相,给舒珩一个交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卷王女配不干了[快穿]》 40-50(第8/27页)
这样的说辞把舒珩逗笑了,她是带着送粮草的使命来的,在一个地方停留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天。
一个月之内查清,这和自己前脚离开后脚人被放出来有什么区别?
舒珩很生气,生气官商勾结不把朝廷的命令放在眼里,气他们不把北境将士的饥饱放在心上,只顾着自己。
可舒珩能做的也就只有生气,地方官员的回答她挑不出任何毛病,她做不到把人从大牢里面带出去亲自审问,也做不到留下一个月逼着粮商被惩罚。
最后只能选择以退为进,以不追究此事为筹码,购入到相对多的粮食。
一个月后,舒珩带着摸约三十万石的粮食抵达北境。
“见过诚王殿下。”腰系白布的黎见微身着玄甲,骑在高头大马上朝着诚王抱拳,行礼的姿态极为敷衍。
这让下了马车站在地上需要仰视她的诚王发自内心感到不满,皮笑肉不笑地开口,“将军这是刚刚和匈奴作战回来?”
“殿下好眼力,我一个时辰前才砍下三十五名匈奴的脑袋呢。”黎见微露出六颗牙齿,“我正命人在城外筑京观,殿下要不要去看一看?”
听到筑京城观三个字后,诚王和舒珩都变了脸色,“不了,本王是来给将士们送粮食的,前线之事本王就不插手了。”
“哦。”黎见微敷衍的应了一声,视线从诚王落在随行的舒珩身上。
&n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