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氢气供电。
合能已经做过大量的前期调研,海外市场前景不错,他们也在寻找好的合作伙伴。氢气的存储方式有很多种,而绿氢科技的固态储氢技术对用户来说,在价格上不占优势,所以合能一直没有定下来要用哪种技术。
绿氢对此早有应对措施。对倪明轩提出的疑问,吴浩帆不疾不徐地回答:“氢能源是个新东西,相信倪总也有感触,在新产品的推广上,最大的难点往往不是技术,而是老百姓的刻板印象。”
“是,吴总说得对,就像老百姓对方便面、鸡精味精的刻板印象,科普多少年了,还是有人避之如蛇蝎。”倪明轩不由得失笑,频频点头,“大众对氢能源的第一反应还是不安全。要解决这个负面印象,任重而道远啊。”
吴浩帆也深有同感:“所以,作为家庭储能,我们的固态储氢技术虽然价格贵些,但却是最安全、也是最合适的。”
提起技术,倪明轩将视线转移到陈与禾身上:“听裴总说,陈总监已经开发出新一代的储氢材料了?”
“是的。关键技术已经突破,目前吴总还在进行生产工艺的优化,很快会进入到产品试用阶段。”
“裴总可是对陈总监赞赏有加。”
倪明轩语气暧昧,打量的视线在裴放和陈与禾之间来回逡巡,似是话里有话。
陈与禾笑了笑:“裴总向来看重科技人才。”
见陈与禾不接招,倪明轩不妨把问题说得明白些:“陈总监,贵司的产品和技术我们很看好,只不过有一点疑问…”
“倪总。”沉默了一晚上的裴放突然开口,双腿交叠着,似笑非笑地看着倪明轩,“我是个投资人,公与私,我还是能分清的。”
陈与禾很少见到这样的裴放,视线先是向下,眼皮轻轻抬起,再绕了个弯扫过去,嘴角明明是向上的弧度,却带着寒气。原来这才是谈生意时的裴放,笑里藏刀,不怒自威。
裴放的语气明显有些不悦,倪明轩赔着笑:“我当然是相信裴总的专业,只是我们合能人微言轻,任何决策都得报总部审批。而您和陈总监的关系…可能会影响总部对绿氢的判断。”
倪明轩会这么想,并不是毫无根据。
裴放早在半年前就开始密集地考察光伏企业,而这个领域并非越盛往常会涉及的范畴,所以行业内一直好奇裴放此举的目的。
直到后来一些传言出来,就有人猜测裴放是为了讨好女朋友,用一个光伏企业给女朋友的公司做配。
合能虽然刚成立不久,但毕竟背靠大厂,还是有些心气儿的,自然不会愿意做“借花献佛”的那朵花。
裴放当然是不会相信倪明轩的托词的。倪明轩的算计,裴放心里门儿清。
目前政企都大力倡导开拓海外市场,合能和绿氢若能顺利进军欧洲,对于提高在国内的知名度和在领导面前的显示度是非常有益的。
倪明轩不过是觉得现在的绿氢还是个小喽啰,想找个借口摆摆谱,以此来试探绿氢的底线,好让合能在后续的合作中占领主要地位罢了。
裴放没拆穿,也不会惯着他:“相信贵司有辨别合作伙伴水平的能力和眼光。”
倪明轩尴尬一笑:“绿氢既然能获得裴总的投资,想必技术水平是很高的。”
“倪总可能搞错了因果关系。是绿氢技术好,越盛才会投资的。”
见裴放和倪明轩你一句我一句,硝烟渐起,陈与禾也就明白了裴放今晚坚持要来却又这么沉默的原因。
来是想为绿氢站台和铺路,沉默是不想倪明轩对陈与禾有偏见。
说起来讽刺,以前陈与禾要靠“裴放女朋友”这个身份做敲门砖,而现在这个身份突然成了绊脚石。
男女关系,越解释越乱。辩解澄清的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提最好。
但谈生意就谈生意,扯什么私人关系。陈与禾绝口不提裴放,她不想落入倪明轩的语言陷阱。
但她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倪总,我们的优势一直都在技术和产品上,诚挚邀请您到我们公司来实地考察。”
但陈与禾的只字不提在裴放看来,是一种不在意,一种就算被人误解也无需解释的没必要。
他眼神幽暗,隔着一席佳肴远远地望着陈与禾,若有所思,却一言不发。
矛盾如裴放,他既欣赏陈与禾应对自如的冷静,又因为她的过于冷静而泛起一股酸涩。
热切的视线灼得陈与禾耳廓发热,她刻意避开裴放的眼神,听到吴浩帆把话题带到江宁大学,陈与禾感觉那视线更焦灼了。
听吴浩帆提及校企联合研发,倪明轩立刻来了兴致:“原来绿氢是跟井德明教授合作的?”
吴浩帆耐心解释:“技术研发是跟井教授的学生合作的。不过井教授也给了我们一些工艺上的优化意见,京大的许鸿哲教授也有来我们公司调研过,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提及两位大佬,倪明轩眼里有明显的惊讶,似乎没想到绿氢这座小庙竟然能撬动这两位专家。
“原来如此。”倪明轩笑吟吟地看向陈与禾,“陈总监,不知道能不能邀请专家一起来我们合能指导工作?”
“呃…”
陈与禾有些为难,若只是请孟玦还好说,另外两位,陈与禾自知是够不上的:“倪总,两位教授都已经退休了,对我们其实也是友情帮忙,所以…”
倪明轩立刻明白过来,也不再勉强。
双方又约定了互相考察的时间,饭局正式结束。
吴浩帆跟倪明轩聊得十分投契,主动提出送倪明轩回酒店,两人相谈甚欢的离开了,留下陈与禾和裴放无言相对。
陈与禾不知道要说什么。这瞬间的静默让陈与禾觉得很熟悉,同时也有些慌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犹如沙丘》 60-70(第9/20页)
因为裴放上次这么沉默时,他给了陈与禾两个选择。
他是不是又在酝酿着什么决定?
看她比谈合作时还紧张的姿态,裴放轻轻一笑,指尖拐了个弯,捻起陈与禾一缕碎发:“走吧,送你回家。”
天知道,他想捏捏她的耳朵的。
开车的裴放还是沉默着不说话。街灯悠忽而过,陈与禾不知不觉想了很多。
比如,他的手还挺好看的。
比如,原来他没有专职司机是因为小时候的经历。
又比如,他到底在酝酿什么?
就这么想了一路,裴放把车停在陈与禾的小区侧门。
虽然陈与禾心有疑虑,也不打算多做停留,手上利落地解开安全带,却发现车门还锁着。
她扭头看向裴放,无言,是询问。
裴放没说话,也没看她,握在方向盘上的手却出卖了他。他用力攥着,手背青筋暴起,似在隐忍,在瞻前顾后,在犹豫不决。
车厢内的空气逐渐稀薄,陈与禾迟疑着开口:“裴放…”
“陈与禾,你讨厌我吗?”
裴放好像是极为困难地问出了这句话,他嗓音里的沉闷和眼里的墨色几乎将陈与禾淹没。
“为什么…这么问?”
“我好像带给你很多困扰。”裴放坐得端正,脖子高昂着,望着前方,说出的话却浸润着潮湿。
陈与禾沉默了一会儿,迟疑地用鼻腔发出一声微弱的“嗯”。
裴放低低地笑了一声,感慨陈与禾的直接,笑自己的慌不择路。
裴放坦言这几天的不适:“卢女士说,烈女怕缠郎,让我对你死缠烂打。我尝试过了,那不是我,是带着某种目的的刻意伪装,目的性太重。更重要的是,你也不喜欢那样。”
“但是陈与禾,我依然是喜欢你的。只是,我不再用一种功利的,模式化的程序来追求你。”
“我这个人,自恃清高,从来看不上爱情里的各种欲念。可是,当我意识到我喜欢你的时候,那些我曾经不理解的贪念和独占欲侵夺了我的理智。我抵抗过,后来干脆任其滋长…总之,我控制不了它。”
“陈与禾,我的人生被规划得一眼就能看到结尾,其中唯一的变量,是你。”
是爱你这件事,不一定会有结果。
这话说得稍显沉重,有道德绑架之嫌。
裴放自嘲地笑笑,装作轻松地说起最近这段时间的迷惑行为:“这几天,带给你困扰的同时,我也在处在混沌之中。我不知道我在做什么,我只是被告知,这样做或许会讨女孩子喜欢。”
“但我切实感受到了你的不喜欢。”
经裴放这么一剖析,陈与禾也明白了她的不适感来源于哪里。
送早餐,嘘寒问暖,买礼物…这些追求女孩的常见套路,或许有效,或许也夹杂着真心,但在陈与禾看来,这更像是某种经过驯化的“求偶”行为,并非爱本身。
做出这些行为的那个裴放,不是陈与禾认识的裴放本人,所以她无所适从。
陈与禾从来无意去改变谁。她以为,相爱的两个人是互相啮合的齿轮,他们有着各自的棱角,又能完美地嵌在一起,分分合合,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形状。
所以她也不希望有人为她做出哪怕一丁点儿的妥协。
“裴放,你能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及时叫停,我挺高兴的。至少在这一刻,我觉得我们是平等的。”
平等,这大概是裴放最希望从陈与禾那里听到的夸奖。
裴放低头笑着:“无论你现在是什么想法,是不喜欢我还是不愿意分心谈恋爱,都没关系。我会用我的方式喜欢你。”
“陈与禾,不用怀疑我对你的感情是因为怜悯或者新奇,我比你想象的要大度。”
“怯懦的人见不得女性的锋芒凌越于自己之上。陈与禾,我自认为了解你的理想。所以,于情于理,于公于私,我比很多人都希望你成功。”
“我等你来改写裴放这个名字的前缀。”
*
裴放这个人有自己的一套行事准则和道德底线。他不愿落入庸俗,就连表白,也跟其他人不一样。
他说,他愿意等陈与禾成长到足够强大,去改变他名字的前缀。
可是,陈与禾想,她拼尽全力地想成功,想站得高些,可不只是为了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她想要实打实的话语权。
只有这样,绿氢在跟合能这样的企业谈合作时,才不会再处于被动。
绿氢还太弱小,即便有越盛的投资,也高调地跟通航达成了战略合作,但毕竟单打独斗,独木难支。
此次吴浩帆率队前往宣德市考察合能,比以往都声势浩大。研发、生产、销售、体系管理等各个环节的人都得参与。
产品出口海外并没有那么容易,前期的市场调研,相关资质的办理,产品性能在不同的地区是不是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这些都得提前考虑和规避。
出发前,吴浩帆问过陈与禾,要不要叫裴放一同前去。
陈与禾摇头,绿氢总要自己成长起来。
吴浩帆点头表示认可,然后又问:“那孟博士呢?倪明轩对专家资源很看重。”
陈与禾想了一会儿后说:“我问问他的时间。”
最终,绿氢考察代表团一行六人一同前往宣德市,同行的还有作为绿氢技术顾问的孟玦。
合能的倪明轩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洽谈的会议室布置得隆重且正式,处处礼貌周到。但一谈到合作的具体事宜,合能总想压绿氢一头。
本着友好的原则,吴浩帆维护着表面的和谐,并未出言反驳。
这种情况,陈与禾早就见怪不怪了,虽然心里一大堆想吐槽的,但面上还是得微笑。
但孟玦作为第三方,就没有那么多考虑了。
在倪明轩又一次对绿氢明褒暗贬之后,孟玦在吴浩帆开口之前问到:“有个问题想咨询倪总。”
对于专家,倪明轩还是很尊重的,特别是在得知孟玦是井德明教授的学生以后,更是对他格外热情。
“孟博士请讲。”
“刚刚倪总说,合能之所以想开拓海外市场,是因为国内市场太卷了?”
倪明轩用手扶了下镜框:“正是。”
孟玦微笑着:“那么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国内做光伏的企业,其实很多?”
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和同质化竞争严重,哪怕不是行业内的人,也多少有耳闻的,孟玦不会不清楚。
他突然这么问,无非是想借机告诉倪明轩,光伏企业的选择面很大,而安全可靠的固态储氢,只有绿氢能做。
倪明轩礼貌的笑容有一瞬间的僵硬,然后孟玦眼神恳切,好像真的在请教问题,他硬着头皮回答:“做这一块儿确实不少,但合能的优势在于高转换效率,这不是所有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