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巨龙族是族长制,巨龙作为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只龙,是万龙之长,备受爱戴。
巨龙指着结界外的魔气,说:“你们看那边的魔气,是吾以龙力捆缚的,吾本以为只要时间够长,便可净化,但直到如今已过一年,魔气依旧缠绕蔓延,毫无消散之状,吾若再放任凡间的魔气浸入地底龙宫,那吾巨龙一族将永无宁日。”
众位上仙看着眼前在神力中四处冲撞的魔气,表情肃穆,天香子开口道:“诸位上仙,我练出了可以净化魔气的清风暮,我可以进入结界,去净化魔气。”
“不*可。”卜玄子拦住她,你道行尚浅又重伤初愈,不可再以身犯险,我于千万年来修炼法器,练出了可以吸纳魔气的净魔瓶,我可进入结界吸纳魔气,诸位上仙于结界外为我护法。
“可是……”天香子还欲再说,御梦子拦住她,劝到:“听他的吧,你大伤刚愈,进去后一定会力不从心。”
天香子闻言没有再固执己见,她与其它上仙守在结界四周,为卜玄子护法。
卜玄子凌空而立,衣袂无风自动,他面色如常,双眸中流转着淡淡的金芒,丝毫不受周围翻腾的魔气影响。
只见他右手轻抬,掌心浮现出一枚精巧的玉瓶。这玉瓶通体碧绿,表面缠绕着九道金纹,在魔气弥漫的深渊中散发着温润的光晕。
“收。”
随着一声轻喝,玉瓶口突然迸发出耀眼的青光。那光芒如同活物般舒展开来,化作一张巨大的光网,将方圆百丈的魔气尽数笼罩。
翻滚的魔气顿时像找到归宿的游子,疯狂涌向玉瓶口,漆黑的雾气在接触青光的瞬间被净化成淡紫色,而后如百川归海般被吸入玉瓶之中,玉瓶表面的金纹逐一亮起,每亮起一道,吸纳的速度就快上一分。
卜玄子左手掐诀,指尖凝聚出一枚金色符印,他轻轻一弹,符印没入玉瓶,玉瓶顿时发出清越的鸣响,吸纳范围再次扩大。
那些试图逃逸的魔气被无形的力量拉扯回来,不甘地扭曲着,最终也只能乖乖被收服。
最精纯的一缕魔气在玉瓶口盘旋不去,竟隐约显化出狰狞的面孔,卜玄子冷哼一声,屈指一弹,一道金光闪过,那面孔顿时溃散,化作流光被吸入瓶中。
待最后一丝魔气消失,玉瓶轻轻一震,九道金纹同时绽放光华,而后渐渐归于平静,卜玄子无悲无喜地看了看手中的宝物,随手将其收回袖中。
整个过程中,他的气息始终平稳如初,连衣角都未曾被魔气沾染,海底重归寂静,仿佛方才的魔气肆虐从未发生过。
卜玄子缓缓走出结界,对巨龙说:“凡间魔气侵扰了地底龙宫,是吾等的疏忽,多谢前辈给我们这个机会。”
巨龙见魔气已清,怒气便消了,又见上仙们十分讲理,便连怨气也没了,它只是说:“当年女娲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上仙何处问因果》 60-70(第5/14页)
娘娘补天之后,为了平衡魔气,将一半魔气的平衡交给了人族,一半交给我们兽类,千万年间,巨龙族、凤凰族、地神兽族兢兢业业平衡着天地海的阴阳平衡,从未出过差错。”
“龙宫在海地九万米,都能有魔气渗透进来,那么其余的地方,必然不会乐观,四大凶兽是娘娘帮助人族平衡阴阳的容器,但吾听说已失控过两回。”
“若再任由人族肆意妄为,届时魔气彻底失控,便是比万年前天破还要危险,你们身为人族之长,一定要多想办法克制人类行为才好。”
众仙点头应承着,辞别巨龙后,转身回上仙界,天香子见他们皆表情凝重,开口问到:“若这世间再无魔气,会怎么样?”
“那将又是一场浩劫。”卜玄子悠悠的说。
地水仙解释到:“世间的灵气与魔气本是一体两面,若魔气完全消失,至阳灵气会失去制约,修士运功时,纯阳灵力会如野火焚身,轻则经脉灼伤,重则道基尽毁。”
御梦子接着说:“魔气对应着天道中的阴则,阴气枯竭会导致黑夜逐渐缩短,最终永昼降临。水性属阴,江河将停止流动,也会使坤道受损,导致生育能力衰退,生灵难以繁衍。”
“不仅如此,鬼修魂体将无法凝聚,阴魂白日显形,妖族将无法在月夜化形,被迫维持兽态,人类则会情绪失控,暴怒狂喜交替发作。除此之外还会导致魔界与幽冥地府像漏气的皮囊般萎缩,引发阴阳界裂缝,亡魂涌入人间,一些需要阴阳平衡的秘境直接崩塌,天地间灵气开始从裂缝外泄,最终世间依旧会倾覆。”布契子叹着气说。
天香子听完他们的解释,无奈一笑,在识海中对朏朏说:“看来只有维持阴阳平衡这一条路,朏朏,若是只有这一条路,那我便只能……只能孤注一掷了。”
【作者有话说】
本来想周末摆烂两天,看到有位宝儿那么认真写了长评,心中十分感动,便不好意思摆烂了哈哈。
非常感谢给我写评论的宝宝们,在我看来,逻辑性不强并没有什么,逻辑可以后天培养锻炼,但情绪感知力却是一种天生的技能,我在初写上仙的时候,本意也是为了给予读者们一些能量,宝告诉我它给了你许多勇气与能量时,我十分高兴,就像自己的努力被人认可了。
也祝愿你们喜乐安宁,拥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生活。
第64章 天赐予安
◎天赐平安,劫后余生。◎
回到上仙界的时候正好是傍晚,御梦子跑去给世人施梦,布契子去无止境炼制还未完成的法器,地水仙则去凡间探地水,夜晚时分,正是地水积蓄之时。
故而卜玄子陪着天香子回了司情阁,它们一同看着月亮在远处照亮人间,日里因为魔气而产生的焦灼感也渐渐消散了。
天香子跑到院中的梅树旁,挖出一坛梅子酒,倒给坐在杏树下的卜玄子喝。
“这是我刚来司情阁时亲手酿的,那时候见梅子开得正好,便摘了一些,如今历经八十余载,酒香应当十分醇厚,尝尝。”天香子说。
卜玄子端起那杯酒,一饮而尽,轻轻的说:“天香,其实还会有其它的办法,上仙界的众位上仙都可以帮你,你何必一人筹谋,独自面对?”
天香子靠在躺椅上,感受着擦肩而过的微风,说:“那您说说,还有什么办法?”
卜玄子闻言顿住了,少顷,他拈起一朵杏花,递给天香子,“大家一直在炼制法器,这些法器足够吸纳世间十分魔气,只要魔气可控,我们便可以按照阴阳平衡的法则,进行魔气的收纳与输出,一切都会可控起来。”
天香子接过那朵杏花,凑近闻了闻,悠悠感叹到:“如此清香,令人愉悦。”
她看向卜玄子,问到:“这些法器做出来了吗?”
“还未,但已完成大半。”
“嗯,那你们造法器,我按我的来,魔气彻底失控的那一天,若法器已经炼制成功,便再好不过,若是没有,就按照我的办法来吧。”
卜玄子皱了皱眉,他支着额,心中郁闷,他自顾自的倒着酒,自顾自的喝着,“若是我们能早点寻到吸纳魔气的法子就好了,这样我们就能更早一些……”
天香子笑着说:“万事皆有定数,尽力而为,无需苛责,您飞升了这么久,应该明白的。”
“是啊,我该明白。”
天香子见他默然不语,便问:“您为我讲个故事可好?”
卜玄子轻轻一笑,“想听什么故事?”
“我想听司梦的前世。”
卜玄子觉得她有趣,不禁问到:“从御梦那儿听茗聆的,又从我这儿听御梦的,下回呢?下回找谁听谁的?”
“旁人说的更客观嘛,下回我准备找茗聆子听麒麟子的,这个故事听完,我便要继续去凡间游历了。”
卜玄子问:“司情法典已然完成了一半,何不在上仙界多呆些时日?”
“不瞒您说,我总觉得时间很紧迫,容不得我慢慢来,我还是按照自己的感觉来吧,我的感觉向来不会出错。”
卜玄子轻摇折扇,不疾不徐的说:“御梦啊,她的前尘会比茗聆的更凄惨一些。”
“更凄惨?可司情她……”
“是不是觉得她每日欢天喜地,吊儿郎当的,像是个被宠的没边儿的孩子?”
“嗯。”
“但她啊,前世还是很凄惨的。”
御梦子于三千一百年前飞升,她出生于王室,按理说,既为公主,必是享受万千宠爱,无边荣耀长大的。
可其实并不是,当时她的母妃莲妃怀孕之时,她的父王,也就是当年的吴昭王吴世宇欣喜万分,王宫久久未有子嗣,如今多亏老天保佑。
吴王叫来钦天监,让他来算这孩子的命数,钦天监设坛作法,最后十分严肃的说:“大王,莲妃娘娘肚中的孩子乃七杀星君下凡历劫,若为王子可让吴国国力兴盛,成就千秋伟业,可若为公主,便是祸国殃民的不祥之兆啊!”
莲妃闻言脸色惨白,之前太医为她把脉之时,曾真真切切的说:“恭喜娘娘,看这脉象,应当是一位小公主。”
吴王当时就在她身旁,太医的话他定然也是听清了的。
她看向大王,此时他眉头紧锁,垂着眼不知在谋划些什么,莲妃不顾自己已经五个月的身孕,跪倒在地,恳求到:“大王,太医的话和钦天监的话都不一定是真的,这是您的骨肉,后宫许久没有子嗣,如今妾肚中的孩儿定然能为吴国带来祥瑞,恳请大王三思。”
她说罢不停的磕头,直磕的额间鲜血淋漓,而吴王却只是冷漠的坐在一旁,全然没有半点怜悯与温情。
莲妃后来晕了过去,吴王起身回了大殿,对她不管不顾,最后还是莲妃手下的婢子们寻了一副担架,将她们的娘娘抬回莲香殿中,请来太医为娘娘安胎、包扎。
自此之后,吴王再也没有踏进过莲香殿,而莲妃则每日提心吊胆,生怕哪天赐死的诏书就进了莲香殿。
她几次三番去找吴王,每次都被拦在大殿之外,后来莲妃便死了心,她知道吴王已经在思索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上仙何处问因果》 60-70(第6/14页)
如何处置她们母女了。
他或许带有侥幸心理,想要等她分娩看清孩子性别之后再下决断,可自己却不能继续这样坐以待毙下去。
太医的诊断一般不会有错,她摸着肚中的孩儿,清楚的知道她是自己的女儿,真等到生产的那一天,若生下了她,以吴王的脾性,定当盛怒之下以祸国妖妃之罪赐死她们母女。
不管如何,若保不住自己,也要保住孩子,若保不住孩子,那就要想方设法保住自己。
她再三思索,给父亲写了一封信。
莲妃的父亲是吴国太医令,掌管宫廷医疗,她万分庆幸自己有这样一个父亲,她简单说明了基本的情况,并恳求父亲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救她们母女一命。
太医令毕竟是医家,自幼便学习如何治病救人,从来都是十分珍视生命,更何况是自己的女儿哭着求着,他怎么可能坐视不管?他看完信后当即就做了决定,即便是因此没了官职,也在所不辞。
他计划让女儿装疯,然后去求大王,让他带女儿回家,于是他给女儿写了回信后,开始起草奏章。
一个月后,下人急急忙忙的跑进大殿,给正在和美人厮混,喝的快醉死的吴王说:“禀告大王,莲香殿的莲妃娘娘癔症发作,已然神志不清。”
吴王闻言气火冲心,他抓起一个香炉狠狠砸到地上,“疯了?真是晦气,既然疯了,你们就看着处理了吧,连同她肚中的孽障,也别留了。”
下人正准备告退时,侍卫进来说:“大王,太医令求见。”
吴王闻言酒醒了一分,他叫住那传话的下人,对侍卫说:“宣太医令。”
“是!”
太医令刚进大殿便开始嚎啕大哭,他不管不顾的跪在大殿之上,任由吴王如何劝说都不肯起身,他擦着泪给吴王磕头,“大王,臣自接掌太医署以来,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勤勤恳恳,从未出过半点纰漏。”
“今早臣得到消息,莲妃娘娘突发癔症,神志不清,臣万分心焦,臣与发妻伉俪情深,就只有这一个女儿,如今她成了这般模样,内子悲痛万分,还请大王念在臣忠心一片,莲妃娘娘侍候您多年的份儿上,准予臣带娘娘回家照料,一来不会冒犯了您,二来也能了了臣之心愿。”
吴王面色如铁,他冷冰冰的说:“寡人可准卿之所奏,但是,莲妃肚中的孩子冲撞上天,乃七杀转世,于国不利,太医令需让莲妃堕胎,堕胎之后,你自可带着女儿回去,寡人绝不阻拦。”
“这……,大王,您万不可听了钦天监所言,便……”
“够了,寡人言尽于此,你若不成,那就让她在这后宫中永久呆下去吧!这皇城养一个疯妇,倒也没什么难处。”吴王有些不耐烦的看着太医令,“寡人要歇息了,你下去吧!”
太医令不敢多言,只能悻悻而归,她去后宫见女儿,简单说明了情况,莲妃捂着肚子说:“不可,爹,她是我的孩子,您看,她就好好的在这里,若孩子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