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10-12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的姑娘”

    “回母亲,儿媳让娘家嫂子帮忙打听了,妾身嫂子平日里同世家的夫人小姐们来往的多,也更了解些,倒是给妾身推荐了两个姑娘。一个是孔家旁支的姑娘,另一个则是颜家嫡支四房的长女,都是与妾身娘家世代交好的世家姑娘,眼界教养都是不差的。妾身也让人去打听过了,孔家旁支的姑娘是家中幼女,自幼爱读书,颇有些痴迷,性子有些清高,其它的倒也没什么不足。另一位颜家姑娘,则是那一房的长女,性子颇为坚毅,听说在家中帮助其母打理中馈,手段也是不俗。”荀氏忙将自己打听来的消息给婆母禀报,也是想着婆母能帮忙挑一挑,打听一番,若是有什么隐秘的消息说不定能打听出来,可见在儿子的婚事上,荀氏一片慈母心肠,还是颇为严谨的。

    襄宁长公主倒是从荀氏的这番话中听出了一点意思,“孔家和颜家都不错,家世上都没得说。本宫瞧着你可是更喜颜家姑娘”

    想法,荀氏解释道:“妾身是有些想法,只是觉得颜家姑娘的性子或。”

    “嗯~若是真如你所说的,颜家的姑娘确实是更合适。不过这些还需要再让稳妥的下人去打听打听才是,最好是能见上一面,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襄宁长公主缓缓说道。

    “那珍儿呢?你们是怎么打算的。”见荀氏只说到了二房嫡长子贾瑄,襄宁长公主忍不住询问起二房嫡次子贾珍的情况。

    荀氏说起次子的婚事,倒是有些无奈,“母亲,中孔家姑娘的,想着孔家姑娘读书多,也能提点一番珍性子已经定型,平日里招猫逗狗,就是不爱读书,只怕和孔家姑娘会成为一对怨偶,儿媳正想着”

    襄宁长公主也陷入了沉思,显然数,不同于其他孙子的天赋,珍儿这孩赋一般,习武更不必提,只是在数算上还有些兴趣。府上请了最好的先生,平日,便是瑾儿瑜儿瑄儿这些做哥哥的,平日里读书也多是带着他一起,只是这孩子如今只有秀才的功名,日后考中家的孩子也不是进士,便是没有高中,只要有个功名在身,哪怕只是秀才,大不了舍了面子,还在,珍儿既然对数算感兴趣,那便求皇兄给个恩典,去户部吧,也算得宜。

    但这样一来,了,日后若是有个好岳家,也是好的,只是珍儿这种情况,

    想了想一时间也没个主意,只能安抚荀氏,“你先别着急,容本宫想一想,珍儿啊~倒是给本宫出了个难题。至于瑄儿那边你也先等等,本宫让人去探探消息,孔家姑娘本宫一并让人去打听,咱们府上这么些儿郎,总有合适的,再不成本宫倒是愿意在京中给她保上一桩婚事,这个也勉强不来。”

    荀氏得了话倒是安稳下来,恭敬的道:“那就拜托母亲了。”

    “嗯,”襄宁长公主应承了下来,随后略聊了几句便将人打发走了。

    只是时不时的想着贾珍的婚事适合什么样的姑娘,一时间没有头绪,忍不住朝着素梅询问起来,想要让她出出主意。

    素梅姑姑一时间也没个好主意,只好劝道:“公主不妨等一等,奴婢这边已经安排人去打听京中合适的姑娘了,等名单出来,说不定就有适合珍少爷的呢。”

    襄宁长公主倒也听劝,暂时放了下来。又想起荣国公府,倒是问起了素梅:“荣国公府那边,贾琏和贾珠的婚事可有动静?”

    这个素梅倒是打听清楚了,知道公主有兴趣,一直让人盯着呢,“公主殿下容禀,奴婢让下面的人一直盯着呢,荣府珠大爷那边,荣国公夫人交给政二老爷了,说是他的亲儿子,总得上点子心,想来是等政二老爷寻到合适的,再拍板吧?”

    “至于琏二爷,貌似已经同意了同王家大姑娘的亲事,荣国公夫人已经在同王家接触了。”

    襄宁长公主手中拨动的碧玺手串一停,“唉!到底是一路货色,本宫猜的没错的话,贾琏必是见过王家大姑娘了吧,那小姑娘叫什么来着?王熙凤。”

    “本宫记得在荣国公府的宴席上见过,是个张扬明媚的大美人,琏儿的性子和他老子一样,只怕见了就丢不下了。”想起贾琏贪色的性子,襄宁长公主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只能丢在一边。到底只是隔房的小辈,自己已经提醒过了,还是如此,那也没有办法,荣国公府从根上已经烂了,再怎么折腾还能差到哪去?且罢了!

    素梅姑姑的消息收集的还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110-120(第7/13页)

    很快的,不过几日京中适龄的姑娘名单便收集齐了,便是一些隐秘的消息也打听了出来,厚厚的两本册子呈到了襄宁长公主手中。

    待襄宁长公主细细翻看过后,对于京中适龄的姑娘倒是有了一些了解,对于这个质量有些忍不住叹息道:“到底是耽误了!”

    第116章 第116章(大修)【VIP】

    素梅姑姑见状忙宽慰道:“公主,想来到底是没缘分,这些姑娘当中也有好的不是,您一定能挑到合心意的孙媳妇,说不定还能抱上重孙女呢!”

    襄宁长公主面带郁色,哪怕是期盼已久的重孙女都无法让她高兴起来,轻声叹道:“再看看吧!”

    素梅姑姑不忍见公主难过,不由得深思起来,想着另辟蹊径,给公主出出主意。

    诶,素梅姑姑这一思索,倒真是想起一件事,只是需得耗费些时间,又怕耽误了府上的少爷们,纠结半晌,终究还是道出了口,“公主,奴婢倒是想了个主意,只是也需要些时间,若是不成,只怕会耽误了小少爷们。奴婢心中犹豫不决,只是想着还是该告诉您,这如何抉择,奴婢着实不好说。”

    这话倒是让襄宁长公主颇为好奇,不知素梅想到了什么主意,当即追问道:“你且先说与本宫听听,至于如何抉择,待本宫考虑过后再做定夺也不迟。”

    “是,公主。奴婢想着既然京中如今没有合适的,那是否可以再等一等,算算日子,待到明年春暖花开,又是大选之年,届时大小官员之女,以及各地世家擢选的世家女即将参选,如此挑选的范围也能大上一些,想来更能挑选出合适的人选。”素梅姑姑道出了自已的主意,只是这并非一朝一夕的事,等到明年,府上的少爷们就又长了一岁!

    “嗯~你说的倒也不错,这倒是提醒了本宫,本宫挑选的是孙媳,是宁国公府日后的当家主母,这人选不能将就。”襄宁长公主半眯着眼开始沉思起来,既然没有合适的,那就不如再等上一等,瑾儿他们到底是男子,不比姑娘们耽误了花期不好嫁娶。如今宁国公府蒸蒸日上,在大乾也是一等的人家,府中的孙辈都有着功名在身,也都是出息的好孩子。襄宁长公主心中当即有了主意,罢了,那就再等一等……

    既然决定了,倒是不急在一时,襄宁长公主想到明年的大选,侧着身子问道:“素梅,本宫记得宫中和宗室都有好些适龄的皇子和宗亲,都该到成婚的年纪了。”

    “确实如此,宫中自十二皇子至十五皇子都到了年纪,便是十六、十七两位皇子也可以相看起来了。宗室之中各亲王郡王府上的小爷们,适龄的也不在少数。”素梅姑姑回忆着往日得来的消息,将宫中宗室的情况一一道来。

    襄宁长公主听着对于明年的大选倒是期待起来,皇家和各勋贵大臣府中都有适龄待婚的男子,想来明年的大选,很是盛大呢。

    忽然间襄宁长公主皱起了眉头,似是想起了什么,自顾自的问起素梅姑姑,“你说本宫是否要早些入宫一趟,毕竟宫中还有好几位皇子到了指婚的时候,若是不提前打声招呼,好姑娘都被宫里提前定好了,本宫倒是不好再插手。”

    素梅姑姑听了倒是颇为赞同自家公主的心思,当即回道:“奴婢觉得公主殿下的想法是对的。恕奴婢托大一回,虽说十二皇子和十三皇子母家不显,且生母也不受宠,但到底是宫中嫔妃,在宫中总有一二交好的嫔妃,在陛下面前说说好话也是使得的。何况皇后娘娘母仪天下,对待后宫嫔妃和诸位皇子公主都是极为和善的,想来皇子们的婚事皇后娘娘也会看顾一番,如此,您需得早做打算才是!”

    襄宁长公主赞同的点了点头,素梅姑姑的话她也是听了进去的,且在心中细细思索,也确实如此,缓了缓道:“说起来自先太子之事后,京中已经许多年不曾热闹过了,如今也是该动一动了,趁着本宫这把老骨头还有些颜面在,该是为了府上这些小的出出力了。”

    转头吩咐素梅姑姑明日给宫中递帖子,本宫要进宫求见皇后娘娘。

    素梅姑姑立刻应了下来,亲自安排了下去,向宫中皇后娘娘处递了帖子,打点起来。

    ***

    坤宁宫中,皇后收到襄宁长公主的帖子很是奇怪,疑惑的向贴身的嬷嬷问道:“嬷嬷,你说这襄宁长公主递上帖子是有何事?以前太后在世时,襄宁长公主倒是时常进宫请安,不过也多是去见太后和陛上。自从太后薨世后,襄宁长公主越发深入简出了,除了年节时进宫见一见陛下,本宫很少瞧见她,也不知这突然间来见本宫,是为了什么”

    嬷嬷也无从知晓,只是襄宁长公主乃是陛下胞妹,如何也推拒不得,只能劝道:“娘娘且放宽心,到底所为何事,见了就知道了。”

    皇后自案,只是喃喃自语道:“是啊,见了也就知道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另外还让宫人备好轿撵,襄宁长公主到底不年轻了,且有陛下特许,可在宫中乘坐轿撵,不可怠了把柄,告到陛下那里去,可就得不偿失了。

    次日一早,襄宁长公主晨起后在素梅姑姑的陪同下简单用了些早膳,不多时便换上了一身华贵的朝服,坐上马车缓缓朝着宫中驶去。

    荣安堂内,嘉悦,虽有些好奇母亲入宫的缘由,但也未曾去细究,等母亲回府自然可见分晓,始查看起来。

    三太太沈氏亦是好奇,虽然没去打听,院子走去,想着去寻二嫂聊聊,打发时间,也好一解心中所思。

    “一阵铃响,马车缓缓前行,在寂静的街道上很是显眼,襄宁长公主端坐在马车中闭目养神,心中思,才好达到自已想要的结果,素梅姑姑静静的坐在一旁,静默不语,静。

    不多时,马车便停在了宫门不远处,素梅姑姑先行下了马车,随后侧身搀扶着襄宁长公主,踩住杌凳下了马车。

    待到车夫驾着马车朝着车棚处停去,襄宁长公主眯着眼睛微微瞧了瞧巍峨的宫门,一言不发,素梅姑姑心中忐忑的关注着公主的神情,一见公主身子微微前倾,亦是不紧不慢的朝前走去。

    一入宫门,没走两步,一直守着宫门处的管事太监就带着两个年轻的小太监走近,躬身行礼道:“奴才给长公主殿下请安!”

    襄宁长公主略微颔首:“起身吧,”说罢眼神示意素梅姑姑,素梅姑姑当即心领神会,缓缓走近前去。

    “不知这位公公是在何处当差的,我家公主要去凤仪宫拜访皇后娘娘,烦请公公引路。”话音未落,手中递过去一个薄薄的荷包。

    “不敢当姑姑如此,奴才姓李,正是在皇后娘娘的凤仪宫当差,得了娘娘的吩咐,特地在此等候公主殿下。”李公公略推脱了两下,接过了荷包,手上暗暗的捏了捏,薄薄的一层,心中暗自高兴不已。凭着手感当即断定了荷包中装的是银票,不禁感叹襄宁长公主真是大方。当即引着襄宁长公主朝轿撵走去。

    轿撵落在一旁,等襄宁长公主上了轿撵,由李公公在前面开路,一路畅通无阻,很快便到了凤仪宫门口,皇后身边的嬷嬷早已经守在了这里,一见襄宁长公主的轿撵朝着凤仪宫而来,当即侧身对着身边的小宫女吩咐起来,而后朝着襄宁长公主迎了上去。

    “奴才给长公主殿下请安,皇后娘娘一早就盼着您呢!”嬷嬷满脸笑意的恭维着,寂静的凤仪宫门口顿时热闹起来。

    随着轿撵落下,襄宁长公主缓缓走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110-120(第8/13页)

    凤仪宫宫门前,“不必多礼,本宫也是想早点来给皇嫂请安。”说罢朝着凤仪宫正殿而去。

    一路由嬷嬷引路,径直来到了正殿内,早有来报了信,皇后端坐在上方,不等襄宁长公主见礼,忙阻止了襄宁长公主,单手托着她道:“公主快不必多礼,都是自家人,快快坐下吧。”劝着襄宁长公主坐下歇息,伺候的宫女忙将茶水点心奉上。

    皇后见襄宁长公主忙客气的招呼道:“本宫让人备了些茶点,不知可合公主的心意,公主可以尝尝。”

    襄宁长公主瞅了一眼,都是自已喜欢的口味,倒是有心了,心中也是一暖。

    “皇嫂费心了,都是本宫爱吃的,皇嫂忙于宫务,倒是本宫打扰了皇嫂,还请皇嫂多多见谅!”襄宁长公主微微笑着道出歉意。

    皇后安慰道:“每日里都在处理宫务,倒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公主若是无事,也可多来凤仪宫,本宫这里茶水点心种类繁多,倒是十分欢迎公主来坐一坐。”

    襄宁长公主笑着应下了,见皇后并不厌恶自已的来访,襄宁长公主开始拉着皇后扯话题,欲往诸皇子婚事上引,好借此道出自已的目的。

    半盏茶过后,襄宁长公主严谨起来,“说来也是惭愧,本宫一直沉浸在母后薨世的伤感中,时常缅怀过往,倒是忽略了家中的小辈们,如今几个小的倒是到了婚嫁的年纪。”

    皇后思索着襄宁长公主的话,可是有什么陷阱,内里小心翼翼,面上却大大方方的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