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60-17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了大半毒性,只是如今余毒未清,又郁结于心,气血两亏,若再这般忧思过度,只怕"

    林管家送走大夫,回到林如海榻前,见他双目紧闭,以为他睡了,正要退出,却听林如海幽幽道:"林忠,你说我若为黛玉另择一门亲事,如何?"

    林管家一惊:"老爷,这恐怕会得罪荣国公府啊。"

    "得罪?"林如海睁开眼,目光如炬,"他们可曾想过会得罪我?黛玉是我的女儿,她的婚事,自然由我做主!"

    "可是老爷,荣国公府到底是姑娘的外祖家"

    "我林如海虽不是权倾朝野,但也是探花及第,天子门生!"林如海挣扎着坐起身,"况且,我这些年为官清廉,在朝中也有几位挚友。若真要与荣国公府周旋,未必没有胜算。"

    林管家见林如海心意已决,知道再劝无用,只得道:"老爷既有此意,不如先养好身子,再从长计议。姑娘的婚事非一日可定,您若贸然行动,只怕适得其反。"

    林如海长叹一声,重新躺下:"你说得对。此事需得谨慎谋划。"他顿了顿,声音低沉,"林忠,你派人去打听打听,江南一带可有合适的人家。记住,要门第清白,子弟上进的人家。"

    "是,老爷。"林管家应道,心中却忧虑重重。他知道,老爷此举无异于与荣国公府公开叫板,一旦消息走漏,后果不堪设想。

    窗外,雨声渐歇,一缕夕阳穿透云层,照在林如海苍白的脸上。他望着那抹残阳,喃喃自语:"敏儿,你若在天有灵,保佑我们的玉儿保佑我能来得及为她安排好一切"

    次日,贾琏站在回廊下,望着檐角滴落的水珠,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那本誊抄的林家田产册子。

    "琏二爷,您怎么在这里?可是来看望老爷的?"林管家捧着药碗从月洞门走来,花白的胡须上还沾着雨雾。

    贾琏迅速收回思绪,脸上堆起关切:"原本准备来看望姑父的,只是李太医说姑父体内余毒未清,还需静养。"他接过药碗,状似无意地问道:"听闻姑父在扬州有处盐引,不知现在是谁在打理?"

    林管家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警觉,垂首道:"老奴只管府内杂务,外头生意都是林义在操持。"说罢便躬身退下,留下贾琏站在原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夜深人静时,贾琏独自在书房翻检账册。烛火将他贪婪的面容映在窗纸上,像只窥伺猎物的豺狼。忽然外头传来脚步声,他慌忙将册子塞回暗格,却见是醉醺醺的林义被小厮搀扶着经过。

    "林管事这是"贾琏故作关切地迎上去。

    小厮赔笑道:"义叔今日去盐场对账,多喝了几杯。"

    贾琏眼中精光一闪,亲自帮着将人扶到厢房。待小厮退下,他从袖中取出醒酒汤,温声道:"林管事为姑父操劳至此,实在令人敬佩。"

    林义醉眼朦胧地摆手:"应该的老爷待我们恩重如山"

    "听说姑父在杭州还有处茶山?"贾琏顺势坐在床边,语气随意得像在聊家常。

    "哪止茶山"林义打了个酒嗝,"光运河边的铺面就值"话未说完便鼾声如雷。贾琏嘴角噙着笑,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浑然不觉暗处有双眼睛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这日清晨,林如海精神稍好,靠在引枕上听贾琤细说朝中局势。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他凹陷的面颊上投下斑驳光影。

    "陛下很关心姑父的伤势。"贾琤将茶盏递到林如海手中,"这次下毒之事,恐怕与盐税亏空案有关。"

    林如海剧烈咳嗽起来,黛玉连忙为他抚背。待气息平复,他苦笑道:"我早该想到他们狗急跳墙"话未说完,忽然盯着贾琤腰间玉佩怔住了——那是御赐之物,只有极得圣心的臣子才能佩戴。

    正当此时,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160-170(第7/20页)

    管家匆匆进来,在林如海耳边低语几句。老人面色骤变,手中茶盏&quot;啪&quot;地摔得粉碎。

    &quot;爹爹?&quot;黛玉惊慌地握住父亲颤抖的手。

    林如海强压怒火,对贾琤勉强笑道:&quot;贤侄且去用早膳,老夫有些家事要处理。&quot;待贾琤退出,他猛地拍案而起:&quot;好个贾琏!真当我林家无人了?&quot;

    原来林管家发现账房有人翻动的痕迹,守夜的小厮更看见贾琏深夜在书房鬼祟行事。林如海气得浑身发抖,忽然转向默默垂泪的黛玉:&quot;玉儿,你在外祖母家过得可好?&quot;

    黛玉身子一颤,眼泪扑簌簌落下来,却只是摇头。这时雪雁端着药进来,见状跪倒在地:&quot;老爷明鉴!姑娘在荣国府日日以泪洗面,二太太明里暗里说姑娘是打秋风的,连下人都敢给脸色看&quot;

    &quot;那来的路上呢?&quot;林如海声音嘶哑。

    雪雁偷眼看黛玉,见她没有阻拦,便壮着胆子道:&quot;琏二爷只顾自己享乐,姑娘晕船吐得厉害也不闻不问。倒是宁国公府的琤五爷一路照料,还特意绕道去采买姑娘爱吃的蜜饯&quot;

    窗外忽然传来瓷器碎裂的声响。林如海示意林管家去看,回报说是贾琏在院中&quot;不慎&quot;打翻了丫鬟捧着的参汤。老人冷笑一声,望向女儿单薄的肩膀,心中已有了计较。

    当夜,林如海将贾琤单独唤到病榻前,从枕下取出一卷账册:&quot;这是盐税亏空的实据,背后牵涉&quot;话未说完,忽然剧烈咳嗽起来,帕子上赫然沾着黑血。

    贾琤大惊:&quot;姑父!&quot;

    林如海摆摆手,眼中精光乍现:&quot;我的身子短时间内怕是很难痊愈,盐税亏空案我就托付给你了。&quot;他死死攥住贾琤的手腕,声音渐低,化作一阵风过竹林般的叹息。

    贾琤当即应下了,此次他奉陛下之命下扬州,带着太医来为林姑父诊治,主要目的便是盐税亏空一案,牵涉颇广,陛下下令严查。林姑父既将证据递到自己手上,自然义不容辞。

    第164章 第164章【VIP】

    秋风卷着落叶扫过林府的庭院,发出沙沙的声响。林如海靠在窗边的藤椅上,望着窗外日渐凋零的景色,不由得咳嗽了几声。他瘦削的面容上浮现出一抹病态的潮红,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扶手,心事重重。

    &quot;老爷,该喝药了。&quot;管家林忠端着药碗轻手轻脚地走进书房,见林如海出神,不由得叹了口气。

    林如海回过神来,接过药碗一饮而尽,苦涩的药汁让他皱了皱眉。他放下碗,示意林忠坐下:&quot;林忠,上次我让你打听的事,可有眉目了?&quot;

    林忠微微躬身:&quot;正要向老爷禀报。老奴这半月寻遍了扬州城及周边州县,按老爷的要求寻了几户合适的人家。&quot;

    林如海眼睛一亮,强撑着坐直了身子:&quot;快说与我听听。&quot;

    林忠从袖中取出一本薄册子,翻开念道:&quot;第一家是扬州盐商世家周府的二公子,今年十八,正在国子监读书。周家与京城几位大人都有姻亲,家底丰厚。&quot;

    &quot;盐商?&quot;林如海眉头微皱,&quot;这些人家表面光鲜,内里不知多少龌龊。黛玉性子清高,如何能适应这等铜臭之家?&quot;

    林忠点头称是,继续道:&quot;第二家是两淮盐运使李大人的侄子,今年二十,去年中了举人,正在准备会试。李大人说若成了这门亲事,定会多多提携侄子的前程。&quot;

    林如海苦笑:&quot;普通官宦之家更是不妥。我虽为巡盐御史,到底只是个五品官。那荣国公府虽已没落,可老太太还在,宁国公府权势显赫,宁荣二府互为倚仗。若老太太执意要黛玉嫁与宝玉,区区盐运使如何抵挡得住?&quot;

    窗外的雨声渐大,打在芭蕉叶上发出沙沙声响。林如海望向窗外朦胧的雨幕,仿佛看到女儿孤零零站在荣国公府中的身影。他不能让黛玉陷入如此境地,嫁给一个被宠坏的纨绔子弟。

    &quot;还有两家呢?&quot;他收回目光问道。

    &quot;第三家是江南大儒方先生的独子,今年十九,已有举人功名。方家世代书香,在士林中声望极高。&quot;

    林如海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随即又摇头:&quot;方先生学问确实令人敬佩,但他那儿子我见过,性子太过迂腐。黛玉才情高绝,若嫁与一个只知死读书的呆子,岂不委屈?&quot;

    林忠轻叹一声,翻到最后一页:&quot;最后一家是本地乡绅张员外家,祖上出过进士,如今虽无人在朝为官,但在扬州颇有声望。张家三公子今年十七,聪慧过人,去岁刚中了秀才。&quot;

    &quot;乡绅&quot;林如海喃喃重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锦被上的刺绣,&quot;这样的人家,如何抵挡得住荣国公府的威势?老太太一纸书信,恐怕就能让他们乖乖交出黛玉。&quot;

    房间陷入沉默,只有雨滴敲打窗棂的声音。林如海忽然剧烈咳嗽起来,帕子上竟见了血丝。林忠慌忙上前为他抚背,却被他抬手制止。

    &quot;老爷保重啊!&quot;林忠声音发颤,&quot;小姐还小,婚事可以从长计议。&quot;

    林如海惨然一笑:&quot;我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若不趁现在为玉儿安排好,待我去了,她孤苦无依,只能任由荣国公府摆布。&quot;他抓住林忠的手,&quot;你再去找,一定要找到合适的人家。只求能护住黛玉……

    林忠老眼含泪,重重点头:&quot;老爷放心,老奴就是走遍江南,也要为小姐寻个良配。&quot;

    正当此时,门外传来一阵轻盈的脚步声,接着是黛玉清脆的声音:&quot;父亲,女儿给您送新抄的经书来了。&quot;

    林如海迅速将染血的帕子塞到枕下,强打精神坐直身子。门帘掀起,黛玉手捧一册工整的经书走了进来。她穿着素雅的淡紫色衫子,身形纤细如柳,眉目间已能看出绝世风姿的雏形。

    &quot;父亲今日气色好些了。&quot;黛玉将经书放在床边小几上,眼中满是关切。

    林如海慈爱地看着女儿:&quot;玉儿的字越发好了。&quot;他伸手想抚摸女儿的头发,却在半途改为轻拍她的手,&quot;去歇着吧,父亲与林管家还有事商议。&quot;

    黛玉乖巧地行礼退出,临走时疑惑地看了林忠一眼。老管家对她温和一笑,却掩不住眼中的忧虑。

    几日后,扬州林府的书房里,林如海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将手中的名册重重合上。窗外春雨绵绵,打在青石板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却无法抚平他眉间的皱纹。

    &quot;老爷,这是今日第三份名册了。&quot;管家林忠捧着茶盏轻手轻脚地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160-170(第8/20页)

    进来,见主子神色不豫,小心翼翼地将茶放在案几上,&quot;可是仍没有中意的?&quot;

    林如海叹了口气,端起茶盏抿了一口,上好的龙井此刻尝来却索然无味。&quot;这些人家,不是祖上不清白,就是子弟不成器。&quot;他指了指名册,&quot;这个刘家公子,听说房里已有两个通房丫头;那个王家少爷,去年还在赌坊欠下巨债我如何能将玉儿许给这样的人家?&quot;

    林忠垂手而立,欲言十余载,从小看着黛玉长大,深知老爷对小姐的疼爱。自从贾玉的婚事,老爷便日夜忧心,生怕女儿入了那虎狼之窝。

    &quot;三,终于开口,&quot;老奴近日打听到一个人选,或许&quot;

    林如海妨。&quot;

    &quot;宁国公府的五爷,户部

    林如海手中的茶盏微微一晃,几滴茶水溅在衣袖上。他放下茶盏,眉头紧锁:&quot;琤哥儿?宁国公府?那不是与荣国公府同气连枝?&quot;

    &quot;老爷容禀,&quot;林忠上前一步,压低声音,&quot;这位贾五爷与荣国公府那边并不亲近。他是襄宁长公主的嫡孙,父亲是宁国公府三房老爷,现任大理寺卿;母亲是敏仪县主,先太后母家的侄孙女。论家世,比荣国公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