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冷馒头,低声道,"我刚听薛家的人说,东宫贾承徽生了位小郡主,陛下开恩,咱们府里除了老爷们和二太太,其他人都能活了。"
王熙凤咬了一口馒头,却尝不出滋味。她想起当初管家时,府里入不敷出,自己差点也听了周瑞家的的话去放印子钱。若不是后来一连串的变故让她无暇顾及,现在跪在刑场上的,恐怕就不止二太太一人了。
"平儿,"她突然抓住丫鬟的手,声音发颤,"你说这是不是老天爷在保佑我?"
平儿含泪点头:"奶奶福大命大"
王熙凤望向窗外飘着雨的天空,第一次感到后怕。那天,阴沉得可怕,像是要把所有的罪恶都掩盖起来。
而在东宫,贾迎春抱着熟睡的女儿,望着窗外渐停的雨。天,终于要放晴了。
荣府众人陆陆续续被带出去审问,中间只薛家下人匆匆来送了一次吃食。荣府众人以为事情有变,心中开始就焦躁不安。
薛宝钗却是失魂落魄的靠在墙壁上,她从来送东西的下人处得知,哥哥薛蟠当年失手杀人之事被查了出来,哥哥也被下了狱,母亲病倒了,嫂子丢下府里回了娘家,还让人送来了一封和离书。母亲心力交瘁,却只能强撑着身体去打点,也不知道如今情况如何了……
大半个月后,荣府的判决才正式下达。贾赦贾政贾琏等人连女眷们最后一面都没见上,就步上了去往北疆的发配之路。
因女眷们身陷牢狱,连个来打点的人都没有。还是宁国公府看在宁荣两府先祖的份上,给贾赦贾政贾琏送了些东西,还让管事花银子打点了差役,好歹别把命丢在了半路上,这是宁府最后能为他们做的了。
秋风阵阵,卷起荣国公府门前一地枯叶。昔日朱漆大门上的封条已被风雨侵蚀得斑驳不堪,门前石狮也蒙了尘,再不见往日车水马龙的盛况。
在王氏被判斩首后,其余女眷男丁倒是被放了出来。
史太君拄着一根粗糙的木杖,站在府门前,浑浊的老眼里蓄着泪。她身后站着李纨、邢氏、王熙凤等人,个个衣衫褴褛,面色憔悴。一个多月的牢狱之灾,已将这些金枝玉叶折磨得不成人形。
"老太太,咱们走吧。"王熙凤搀扶着史太君,声音嘶哑。她怀里搂着年幼的巧姐儿,孩子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史太君长叹一声,颤巍巍转身。就在一个多月前,圣旨突至,锦衣卫如狼似虎地闯进荣国府。贾赦、贾政、贾琏当场被锁拿,王氏因放印子钱、包揽官司致数条人命,罪证确凿,被判斩立决。其余人虽无罪释放,但家产尽数抄没,连祖宅也被查封。
"去史家吧。"史太君喃喃道,"我娘家总不会见死不救。"
一行人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史家门前,却见大门紧闭。史太君亲自叩门,半晌才有个小厮隔着门缝道:"我家老爷说了,如今朝廷正在清查各家关系,实在不便接待,还请老太太见谅。"
史太君身子一晃,险些跌倒。王熙凤连忙扶住,却见老太太嘴角渗出一丝鲜血。
"老太太!"众人惊呼。
"无妨。"史太君摆摆手,强撑着站直,"咱们再想别的法子。"
天色渐暗,夜晚的风更冷。荣府众人无处可去,只得在城郊一座破庙暂歇。庙里漏风漏雨,众人挤在一处取暖。史太君坐在角落,望着破败的佛像发呆。她活了八十多岁,何曾想过会落得如此境地?
夜深人静时,宝玉悄悄来到史太君身边跪下:"老祖宗,都是孙儿不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210-213(第5/6页)
史太君抚摸着他的头,老泪纵横:"傻孩子,这如何能怪你?是咱们家气数已尽啊。"
正说话间,庙门被轻轻推开。众人警觉抬头,却见紫鹃提着一盏灯笼走了进来。
"紫鹃?"宝玉惊讶地站起身。
紫鹃向众人行礼,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我家姑娘听说老太太和各位主子出狱后无处可去,求了襄宁大长公主后,特地命我送来这个。"
史太君颤抖着手接过锦囊,打开一看,竟是一处庄子和百亩良田的地契,还有五百两银票。
"这"史太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黛玉她"
紫鹃轻声道:"姑娘说,虽然往日有些龃龉,但老太太终究是她的外祖母。这庄子虽不大,却也够各位安身立命。银钱虽不多,却也够置办些常用的东西,解了燃眉之急。姑娘还说请老太太保重身体。"
史太君捧着地契,泪水打湿了纸张。她想起往日对黛玉的种种,想起王氏对黛玉的刻薄,想起自己明知不妥却未曾阻拦如今竟是这个外孙女雪中送炭。
"黛玉她可好?"史太君哽咽问道。
紫鹃犹豫片刻:"姑娘打娘胎里底子就差了些,如今虽怀有身孕,却不太安稳。太医说需静养。"
史太君闻言,心如刀绞。她明白黛玉这是求了宁府那位大长公主后,才拿自己的嫁妆来接济他们的!
"替我谢谢黛玉。"史太君紧紧握住紫鹃的手,"告诉她,外祖母对不起她。"
次日清晨,荣府众人按图索骥,来到城南三十里外的一处庄子。庄子不大,但屋舍整齐,田亩肥沃。庄头是个老实巴交的老汉,见新主人来了,连忙带着庄户们前来拜见。
"给老太太请安!"庄户们跪了一地。
史太君看着这些朴实的庄户,再看看身边憔悴的家人,忽然觉得,或许这才是老天给贾府的一条生路。
"都起来吧。"史太君温和地说,"以后先照着旧例安排。"
宝玉站在田埂上,望着远处连绵的青山。他想起大观园里的诗社,想起那些锦衣玉食的日子,想起黛玉含泪离去的背影如今一切都变了,却又似乎什么都没变。
"宝玉,"宝钗走过来,为他披上一件粗布外衣,"天凉了,回屋吧。"
宝玉握住宝钗的手:"你说,林妹妹为何要帮我们?"
宝钗沉默片刻:"因为林妹妹心里始终记挂着老太太。"
宝玉望向远方,眼中泛起泪光。他忽然明白,这世上最珍贵的不是富贵荣华,而是患难时那一颗真诚的心。
第213章 第213章【VIP】
秋日的庄子里,落叶打着旋儿从窗前飘过。史太君靠在褪了色的锦缎靠枕上,望着窗外那棵老槐树出神。这庄子原是贾敏的嫁妆,后来留给了黛玉,如今倒成了贾家众人最后的容身之所。
"老太君,该喝药了。"鸳鸯捧着药碗轻声唤道,声音里带着几分哽咽。
史太君缓缓转过头,昔日威严的目光如今只剩一片浑浊。她颤巍巍地伸出手,却在碰到药碗时突然停住,盯着自已枯瘦如柴的手腕——那里原本戴着一对翡翠镯子,是先皇赐给荣国公府的恩典,如今早已被抄没。
"我这老婆子,活到这把年纪,倒成了平民百姓。"史太君苦笑一声,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摩擦,"荣国公府呵,如今连块匾额都没留下。"
药汁顺着她嘴角溢出,鸳鸯连忙用帕子擦拭。史太君却突然抓住她的手:"玉儿玉儿可知道我这老婆子病了?"
鸳鸯眼眶一热:"林姑娘如今快生产了,一听说您身子不适,立刻就派人请了城里最好的大夫,还送来了上等的人参。"
史太君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随即又暗淡下去:"那孩子到底是敏儿的骨血,心肠最软。"她忽然剧烈咳嗽起来,帕子上染了点点猩红,"只可惜我这把老骨头,怕是要辜负她的好意了。"
鸳鸯见老太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