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和离后陛下成了我的外室》 20-30(第1/29页)
第21章 第21章自食恶果
重生后,赵清仪不愿如前世那般无缘无故病倒,便有意爱惜自己的身子,日日以药膳滋补调养,气血渐渐好了起来,加上她本就不是纤细柔弱之人,这一巴掌力气大,打得结结实实。
李素素惨叫一声,捂脸倒在箱笼上,磕得腰腹生疼。
她没料到赵清仪居然敢当着自己母亲的面出手打她,气得牙齿打颤,“你……你敢打我?”
“素素!”
罗氏慌忙去扶,气急败坏道,“反了天了!素素不过就是打了个奴婢,你何至于此?如此悍妇,你眼里还有我这个婆母吗?”
“嫁入李家三年,就是因为敬着婆母,所以有些话我始终没说,你们可能不清楚我的规矩,我这个人,护短。”
赵清仪没有丝毫惧意,她身量高挑,往那儿一站,气势上天然压过了罗氏母女,只是她平日温和,让人觉得好相与,如今这一发怒,秾丽的眉眼才显出锋锐。
“檀月是我赵家出来的婢子,我是她主子,我都没打过她,小姑你竟敢当着我的面动手,可还有将我这位长嫂放在眼里?”
这还有求于她,就敢蹬鼻子上脸。
李素素挨了一巴掌后,人也从即将成为伯府少夫人的幻想中清醒过来,她被即将到来的婚事冲昏了头,便觉得从今往后府里的人都该顺从自己,檀月那句话不合她心意,这才动了手。
回头想想,自己的嫁妆还得指望赵清仪,心下便后悔了,只是来不及找补,赵清仪就打了她,又快又狠。
李素素气不过,死死咬着下唇,“不就是一个婢子,我可是李家的姑奶奶,很快就是伯府的少夫人!我便是打她又如何?”
唯有高官或勋贵人家的嫡妻,因夫得荣,才配得上一声夫人,伯府少夫人,和李家大奶奶,任谁都分辨得出孰尊孰卑,到那时候,赵清仪还得回头向她行礼问安。
思及此,李素素更有了底气。
“伯府少夫人?”
赵清仪冷笑,当着罗氏母女的面,直接把嫁妆单子撕成两半,扔在李素素脸上,“好一个伯府少夫人,我倒要看看,没有我,你还能否如愿以偿,高嫁伯府。”
罗氏顾不得哄李素素,侧身挡住赵清仪的去路,“都是一家人,何必闹得如此难堪?”
又冲李素素挤眉弄眼,“素素,还不快同你嫂嫂道歉?”
李素素委屈落泪,她都被赵清仪打了,娘居然还要她去服软?
她才不要!
“你以为你是谁?没有你,我同样能嫁入伯府!”
李素素笃定,忠勇伯府王夫人是看中了自己,这才不介意门第身份要来提亲,既如此,想必也不会介意她嫁妆厚薄,反正等她嫁过去,就有现成的荣华富贵可享,便没必要盯着赵清仪那点钱了。
若非赵清仪在场,罗氏都想给这蠢女儿一巴掌。
李素素就跟看不懂她眼里的暗示一样,一脸倔强,“娘,我们不求她!不就是三千两嫁妆,我们自己想办法!”
自赵清仪过门,娘可是背地里偷偷攒了不少银钱,李素素是知道的。
罗氏却被她的话气到快吐血,没舍得打脸,便一巴掌拍在她脑门上,低声呵斥,“胡说八道什么?那可是三千两,不是小数目!”
要她想办法,那不是要她老命吗?
虽然,她也不是拿不出这三千两,可想到那些钱的用处,罗氏又心疼,现在拿出来给女儿添妆,实在是浪费了,她得留着钱生钱,将来还得为彻儿,为自己的后半生考虑。
“娘……”
李素素还想再说什么,被罗氏捂住了嘴。
赵清仪似笑非笑,“既然小姑都说要自己想办法,那我就不多事了,夜深了,儿媳告退。”
三千两?李素素想得太简单了。
忠勇伯府怎么可能只图她区区三千两嫁妆?待那件事一发生,李素素的嫁妆可得翻倍,数额之大,足以让李家倾家荡产。
而这一切都是王夫人精心算计,到那时候,即便李家想悔婚也悔不成。
赵清仪乐意看她们作死,转身便走。
罗氏不肯,索性张开双臂堵住门,不让她走,“好儿媳,素素她就是个丫头片子,不懂事,切莫将她的话当真。”
檀月还记着那一巴掌的仇,冷不丁说,“姑奶奶也十六了,可不是什么不谙世事的小丫头。”
罗氏心里也恼这婢子,却不敢发作,还想好言劝赵清仪回心转意,施以援手。
赵清仪打断罗氏接下来要说的话,别有深意道,“今夜婆母有句话说的极是,伯府是什么门第?那可是上京鼎鼎有名的勋贵人家,婆母也该想想,王夫人,究竟因何瞧上李家?”
罗氏一怔。
因何瞧上李家?那自然是因为那十三郎喜欢她的素素了!
“王夫人是伯府夫人,她瞧上了素素,自然是有她的道理。”
“是,王夫人当然有自己的道理,有自己的目的,不过……”
赵清仪话锋一转,“婆母心里也该有数,李素素有什么值得王夫人青睐?”
“王夫人看上的,当真只是你的女儿吗?婆母该明白一个道理,德不配位,必有殃灾。”
“如果仅仅三千两嫁妆就能高攀伯府,怎么不见别家姑娘也来高攀?”
赵清仪声音温柔,却字字珠玑,听得罗氏毛骨悚然,只是罗氏不在其位,又如何知晓伯府里的腌臜算计。
“王夫人点明了要娶素素,瞧瞧这满屋的礼物,可见王夫人是真心喜欢素素。”罗氏只相信自己所认为的。
赵清仪上扬的眉梢微挑,她言尽于此,罗氏自己被伯府富贵迷了眼,事发之后,也怪不到她头上了。
她且看看这门婚事,最后要如何收场。
赵清仪糟糕的心情隐隐转好,拂过袖摆处反复的缠枝花纹衣袖,便漫不经心地绕过罗氏,刚跨出门去,就见到迎面走来的李彻。
李彻还是那张黑脸,上来就质问,“你怎么回事?为何又惹得母亲生气?”
“你妹妹要出嫁,你娘来找我要嫁妆了。”横竖都撕破脸了,赵清仪毫不掩饰自己语气里讥讽,“这本就是你娘,还有你这个做兄长该筹备的事,与我有何干系?”
说完懒得理他,只是这次经过李彻身边时她警惕了,刻意收回手离他远些。
当着罗氏和满院下人的面,李彻没有再与她拉扯,只是等人走了以后,他按着胀痛的太阳穴一脸烦闷,“母亲,你怎么好意思开口问她要嫁妆?你是嫌我的名声还不够臭吗?”
罗氏本以为他来,会好好教训赵清仪一顿,没料到他开口居然是责怪自己,当即竖起眉毛,“你不去劝赵氏,反来怪我坏了你的名声?你也不想想,你妹妹都要嫁入伯府了,没有像样的嫁妆,嫁过去了,那才是真正丢咱们李家的脸!”
李素素正好这会儿哭着跑过来,抱着他的胳膊开始哭,“哥哥,赵清仪居然打我!你看她把我脸打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和离后陛下成了我的外室》 20-30(第2/29页)
李素素把挨打的那半张脸展现在李彻面前,果然是清晰的巴掌印。
李彻头更痛了,罗妈妈过去喊他时,分明说的是李素素打了婢子,怎么这会儿李素素自己又挨打了?
眼下他实在没心情理会这些杂事,简单向罗氏请了安,“母亲,时辰不早了,都散了吧。”
罗氏看他一脸愁容,也不忍心,便拉着他放缓了语调,“你先别急着回去,你今晚到揽月阁,好好同赵氏说说,一来要圆房,二来,就是想办法让她开库房,给素素添妆,素素要嫁伯府,她过得好了,对你来说也是好事。”
她还不知李彻先前就是在揽月阁里碰了壁出来的。
罗妈妈一直没来得及禀报此事,正要说,就见李彻拂开罗氏的手,“知道了,儿子近日劳累,就不过来请安了。”
自己儿子,自己知道,罗氏看出他心中不痛快,也不敢问,只好先让李彻回去。
等他的背影消失在琼华堂里,罗妈妈才敢小声地说,“太太,先前老奴去请大奶奶时,大爷就在奶奶院里,只是老奴瞧着大爷脸色不好,似乎是吵架了。”
“什么?”
罗氏以为儿子是为停职在家的事烦心,没想到居然是因为赵清仪,她顿时没了先前的好脸色,“这个贱妇!不肯为素素添妆,还侍奉不好夫婿,我李家娶她有何用?”
罗妈妈怕被人听见,“哎呀太太,您小点声儿……”
如今罗氏大权旁落,已是赵清仪掌家,她们做下人的可不敢在明面上开罪赵清仪。
罗氏气到头晕,扶着嗡嗡作响的脑袋,“不能再如此纵容赵氏了,我彻儿身边也不可没个知冷知热的人贴身伺候,不是还有个玉袖吗?叫她今晚去伺候彻儿,务必把彻儿这口恶气顺下去。”
罗妈妈讪讪地说,“是,玉袖姨娘倒愿意服侍,只是她的脸还没好全,估摸还得有几日……”
说到脸,罗氏不由想起那个同样长了红疹,被她误会成感染天花赶出府去的赵漫仪,原先她还不知骏哥儿身世,慌乱之下把人赶走了,后来才知晓赵漫仪竟是骏哥儿的生母,也是李彻这三年来养在岭南的外室。
罗氏嗡嗡作响的脑袋慢慢冷静下来,她真是糊涂了,赵清仪出身赵家,赵漫仪也同样是赵家的女儿,即便不如赵清仪,也不会差太多。
关键是,赵漫仪肯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为李家生下了骏哥儿,可见她是真心实意对待彻儿,想必,她愿意为李家付出。
横竖赵清仪那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指望不上了,罗氏索性把主意打到赵漫仪头上。
“听说,那赵家三小姐是个和离的寡妇,不若,叫彻儿把她纳了?”
似乎是老天爷都站在罗氏这边,正巧骏哥儿跑过来,抱着罗氏的腿呜呜哭泣,“祖母,祖母,我要娘亲,我要娘亲……”
他受不了赵清仪这个当家主母,还是娘亲对他最好。
小孙子一来,罗氏的心情便好转起来,笑眯眯地捏了捏骏哥儿的小脸,“好好好,祖母都依你,待你小姑姑出嫁了,祖母就想办法,让你和你娘亲团聚,好不好?”
罗氏打定主意,等后日李素素婚事定下了,便要与李彻商量纳赵漫仪做妾的事。
—
赵漫仪尚不知自己成了罗氏眼中的猎物,自从被李彻推出去吃了个闭门羹,她回到赵家气得又是摔东西,又是打骂下人,方姨娘劝不住,索性由着她发泄,只警告院里人管好嘴。
赵漫仪本就是个寡妇,即便死了丈夫也该留在夫家,但赵漫仪那会儿已经怀有李彻的骨肉,而丈夫是个不能人道的病秧子,继续留在夫家,时日久了,肚子是瞒不住的。
方姨娘以心疼女儿守寡为由,在二房老爷赵怀良面前,整日以泪洗面,哀哀戚戚的哭求,总算是让赵怀良心软了。
赵怀良官职不高,但靠着大房的脸面还是打通了官府,硬是以对方冲喜骗婚为由,要求和离,对方压不过赵家权势,这才松了口,给了赵漫仪一封放妻书。
像赵家这般清流世家是容不下和离妇的,方姨娘就以养病为由将女儿送走,赵漫仪便顺势去了岭南做了李彻的外室,并在岭南生下骏哥儿,如今又因为李彻的缘故重回京城。
虽无人再提赵漫仪和离守寡一事,但稳妥起见,还是得低调做人,这种乱发脾气的情况切不可传扬出去。
方姨娘打点好院中下人,这才离开内院到了外头,一个婆子悄悄上前在她耳边低语几句。
方姨娘本就因为女儿的事,对李家和赵清仪心有不满,闻言一张芙蓉面沉了下来,“……居然没死?”
话刚出口,她便警惕地环顾四周,好在四周的人已经被清走了。
方姨娘握紧了手中团扇,沉默片刻,才冷道,“这大房一家,真是命大。”
不过,那又如何?回到京城,回到赵家,想要大房死的人,可就不止她一个了。
方姨娘深吸口气,转身离开。
之后短短两日,关于大房的消息就传遍了整座赵府,孟家也有所耳闻。
兹事体大,孟嘉文来不及递拜帖,便一早匆匆登门求见,他是赵清仪的表兄,又是孟家大公子,李府下人对他自是恭敬有加。
赵清仪每日卯时便起,梳洗用膳后准备出府巡视铺子,得知表兄前来,便让管事妈妈将人领到前厅去。
表兄妹一见面,孟嘉文就屏退了其余人,只剩赵清仪的两个心腹婢子。
“表妹,我有姑父姑母的消息了。”孟嘉文是跑马过来的,刚坐下便饮了一大杯茶水,勉强压下那股紊乱的气息,“你听了千万别急。”
赵清仪心头咯噔一下,浑身紧绷起来,“表哥,你慢慢说。”嘴上让他慢慢说,心里却比谁都紧张。
她害怕又是和前世一样的结果。
就听孟嘉文道,“姑父姑母回京路上,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